天天看點

悟道因緣——慧洪禅師(疑則别參)

作者:曌弘

慧洪禅師生前與張無盡商英居士相友善。張公曾經自謂已得龍安從悅禅師之末後句,叢林尊宿都不敢跟他對機。

一天晚上,慧洪禅師與張公談及此事。

張公道:“可惜雲庵(真淨禅師)不知此事。”

慧洪禅師非常驚訝,便問是以。

悟道因緣——慧洪禅師(疑則别參)

張公道:“商英頃自金陵酒官移知豫章,過歸宗見之,欲為點破。方叙悅(從悅禅師)末後句未卒,此老大怒,罵曰:‘此吐血秃丁、脫空妄語,不得信。’既見其盛怒,更不欲叙之。”

慧洪禅師一聽,便大笑道:“相公但識龍安(從悅禅師)口傳末後句,而真藥現前不能辨也。”

張公大驚失色,連忙站起來,握着慧洪禅師的手說:“老師真有此意邪?”

慧洪禅師道:“疑則别參。”

張公于是取來家藏的雲庵頂相,展開禮拜,并書頌贊之,然後把它贈給慧洪禅師,其詞曰:

“雲庵綱宗,能用能照。

天鼓希聲,不落凡調。

冷面嚴眸,神光獨耀。

孰傳其真,觌面為肖。

前悅後洪,如融如肇。”

悟道因緣——慧洪禅師(疑則别參)

慧洪禅師生前著作等身,有《林間錄》二卷、《林間後錄》一卷、《臨濟宗旨》一卷、《僧寶傳》三十卷、《高僧傳》十二卷、《冷齋夜話》十卷、《石門文字禅》三十卷等等。這些著作,對了解宋朝後期佛教的發展态勢,具有非常重要的史學價值。後人把他看作是文字禅的肇始者。

慧洪禅師才高八鬥,喜與士大夫交遊,言談無忌,圖泉湧河決不快。這也是他屢遭罪獄的因緣之一。然其氣骨清奇,絕非阿谀之輩。有詠竹詩雲:

高節長身老不枯,平生風骨自清癯。

愛君修竹為尊者,卻笑寒松作大夫。

不見同行木上座,空餘聽法石于菟。

戲将秋色供齋缽,抹月披雲得飽無?

詩中所說的竹尊者正是他的自我寫照。

悟道因緣——慧洪禅師(疑則别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