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克蘭局勢持續升溫,俄羅斯态度十分明确,而在烏克蘭背後煽風點火的美國,如今卻有一種如臨大敵的表現,美國媒體CNN報道稱,迄今為止,美國和俄羅斯在烏克蘭沖突上的對峙主要發生在外交以及經濟方面。俄羅斯擅長的電子戰能力目前并沒有完全施展,但是随着美國對俄羅斯新制裁的實施,沖突很可能會蔓延到網絡空間領域。

俄烏局勢已經到了非常危險的地步,如果雙方還不讓步,下一秒,烏克蘭的首都很可能就會淪陷,因為俄烏雙方對比而言,俄羅斯優勢明顯。雖然烏克蘭在沖突發生之前态度非常強硬,所謂的美國以及歐洲等國看起來也都站在烏克蘭這邊,但自從俄烏沖突真正發生之後,并沒有一個西方國家選擇支援烏克蘭,都隻不過是逞一時口舌之快。作為主要操作對象,美國總統拜登更是直接表示,美國不會派遣軍隊去幫助烏克蘭,也就是說,當戰争真正打響之後,所謂支援者衆多的烏克蘭變成了孤立無援的落敗者。
當然,這些所謂的“後盾”國家也并不是無動于衷,西方國家借此機會故意制裁俄羅斯,企圖從經濟等方面對俄羅斯的行動造成制約。但是,這樣的制裁以及局勢越來越嚴重地發展,可能會導緻俄羅斯更加強烈的回應,要知道,到目前為止,俄羅斯的電子戰能力還并沒有完全施展,而這種能力到最後可能會給美國帶來無法估計的損失。
這裡所說的電子戰能力并不是說軍事鬥争中的電磁幹擾之類的,但也大差不差。美媒報道稱,俄羅斯存在很多黑客,現在很難保證俄羅斯不會利用黑客技術來達到一些目的。比如說潛在的網絡技術攻擊之類的,當然,美國說俄羅斯的黑客技術搗毀系統運用也不是第一次了,過去的兩年中,在美國媒體的報道中,基本上針對美國基礎設施的一些網絡攻擊,都被認為與俄羅斯黑客有關。比如涉及到多個政府機構的黑客攻擊,再比如2021年迫使美國損失慘重的,燃料管道被迫關閉數天的網絡攻擊,當時美國政府不僅損失了一筆,還被敲詐勒索了一筆。而美國遭到的這些網絡攻擊,都被美國冠上了“疑似俄羅斯黑客”的名頭。
總而言之,對于美國來說,隻要是能和網絡攻擊挂上鈎的,基本都和俄羅斯有點聯系,用斯坦福大學國際安全與合作中心網絡政策與安全進階研究學者赫布·林的話來說,雖然沒有直接證據,但美國人普遍認為黑客就是和俄羅斯有關。
當然,美國這時候也不會無緣無故就說俄羅斯可能采用網絡空間攻擊,據媒體報道,自從烏克蘭和俄羅斯之間發生沖突以來,烏克蘭就已經遭到了多次網絡攻擊,其中就有針對烏克蘭議會網站以及政府機構的網絡攻擊。CNN在報道中提到說,标準普爾全球評級的分析師表示,烏克蘭遭受網絡攻擊的風險正在增加,尤其是與烏克蘭組織合作的全球公司,很可能會成為被網絡攻擊的目标。
當然,如果隻是對民間公司或者是普通部門的營運以及資料等造成影響到也罷了,但美國擔心的是,俄羅斯黑客可能會直接将目标對向軍事裝備,或者說是有關于民生的基礎設施,比如說是衛星設施。美國之是以如此擔心俄羅斯黑客技術,并不是真的為烏克蘭擔憂,而是為美國自己擔憂,因為烏克蘭在某些方面對外國技術十分依賴,尤其是在軍事衛星方面。
就拿剛剛提到的間諜衛星來說,烏克蘭沒有自己的間諜衛星,一直以來都是通過商業衛星來獲得間諜圖像,而這些商業衛星的所在地,大多數都位于美國。另外,烏克蘭一些軍事設施方面,也有來自于美國的參與,是以說,如果沖突一旦進一步更新,那美國所有幫助烏克蘭軍事機器的東西,都将可能成為俄羅斯黑客攻擊的目标。
再結合俄羅斯在基輔直接對準指揮是以及雷達站和防空飛彈系統等重要軍事基礎設施開火的行動,如果動用電子網絡技術能力,俄羅斯确實有可能瞄準大規模基礎設施建設,尤其是幫助烏克蘭的美國設施。
畢竟事情發展到現在,如果沒有美國在背後“拱火、點火”,歐洲在背後“煽風點火”,那烏克蘭也不敢“起火”。
當然,也不排除俄羅斯将目标對準美國銀行的可能,因為美國不敢出兵幫助烏克蘭,但又不能什麼都不管,是以拜登打算在金融體系方面打壓俄羅斯,而這就必須用到美國銀行。
但說到底,“俄羅斯黑客”到底是否存在,還是一個未知數,畢竟從一開始就隻是美國在一旁口嗨,但如果美國繼續在烏克蘭背後拱火,那最終結果如何,還真說不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