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單方面付出的愛,就很美好嗎?

作者:為好優姐姐

《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是心理描寫大師茨威格的代表作,這是一篇讓諸多著名學者都拍手稱贊的驚人傑作。

(此處已添加書籍卡片,請到頭條号平台檢視)

這是一篇短篇小說:一個13歲少女遇上R先生,便開始一生追求愛情的旅程,她在彌留之際寫下了這封信,向愛戀之人吐露多年的愛戀和辛酸。

在這篇小說中,茨威格抽絲剝繭地袒露了陌生女人在這場可悲的愛情獨角戲中的各種内心欲望和沖動。這篇小說女主人公陌生女人的愛情悲劇不僅讓茨威格心生憐憫,也讓無數學者和普通讀者動容,這是一場怎樣刻骨銘心、飛蛾撲火的愛情,陌生女人用整個生活和自己的生命去默默地愛着作家,作家卻一無所知。

陌生女人才在臨死前哀歎:

“你沒有認出我來,那時候沒有,永遠,你永遠也沒有認出我來。親愛的,我怎麼來向你描述那一瞬間的失望呢——當時我是第一次遭受到沒有被你認出來的命運啊,這種命運貫穿在我的一生中,并且還帶着它離開人世。”

因為這部小說非常出名,是以總是被搬到大熒幕上,在精緻的光線裡,看起來很美好。

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單方面付出的愛,就很美好嗎?

真的有人,真的想要成為這個故事中的“陌生女人”吧。真的有男人,想要成為這個故事中的作家嗎?

這是一段徹底失敗的愛情,不是那種雖敗猶榮,而是又失敗,又渺小。

第一,失敗之處在于,這個女孩并不愛自己。

世上任何事情都可能失敗,事業會失敗,愛情當然也會失敗。但是那種雙向努力過,最後分手的關系,不算真的失敗。真正的失敗是,你都不愛自己,如何以一個人的姿态去愛别人。

作為女主角的“陌生女人”,她不在乎世界上的一切乃至于親情(拒絕和母親搬去富足的嘉慶),她想要的隻有作家的愛情。她生命中全部色彩都來自與作家的親近,“但是你好長時間都沒有注意到我,雖然每天晚上,無論是紛飛的大雪,還是維也納凜冽刺骨的寒風,我都站在你那條胡同裡,我往往白等幾小時。”

這其實不是愛,而是一種很自私很消極的情緒——是我自己沒勁活下去,你要為我負責。““我從十三歲到十六歲,每一小時都是生活在你的身上的。啊,我幹了多少傻事!我去吻你的手摸過的門把手,撿一個你進門之前扔掉的雪茄煙頭,在我心目中它是神聖的,因為你的嘴唇在上面接觸過。晚上我上百次借故跑到下面的胡同裡,去看看你那一間屋子亮着燈。””

總之,這姑娘的人生中啥都沒有了,隻有作家男性。

再深究一部,為何這姑娘如此癡迷,近乎吸毒,是因為她孤獨。人本主義哲學家和精神分析心理學家弗羅姆認為:“孤寂意味着與外界沒有聯系,不能發揮人的力量,意味着一籌莫展,不能把握世界、事物和人。

這個女孩,因為出身的階層和成長問題,就很孤獨。是以一個教訓是:如果妹子們想要好好戀愛,那麼不要讓自己孤獨,與真實的世界保持聯系。

至于這篇故事中的作家男人,就是個情場浪子,這個陌生女人隻是他人生的幾場豔遇而已。

是以,這是一場失敗的愛情。

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單方面付出的愛,就很美好嗎?

第二,這份付出并不偉大,而是渺小,因為它是算計的。

“我愛你,與你無關”确實是一種灑脫,也是很多獨立女性的體驗。當然我更喜歡藝舒師太的“聞君有兩意,特來與君絕”。可是,細看《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這位“陌生女士”仍然是算計的。

她真的沒有索求嗎?在這封情意綿綿的信中,她對作家充滿各種幻想。而幻想是什麼?佛洛依德說:“我們可以肯定一個幸福的人從來不會幻想,幻想隻發生在願望得不到滿足的人身上。幻想的動力是未被滿足的願望。

她其實不僅喜歡作家男性的品貌,也真的喜歡他的富貴,尤其是相對于自己的貧窮,但是因為太喜歡太在意,害怕被拒絕而不敢直言出口:“在你本人還沒有闖入我的生活之前,你身上就圍上了一圈靈光,一道富貴、奇特和神秘的光華。

陌生女人在整個追求愛情的過程中甚至不去正視自己作為追求者的身份,而是将自己物化成作家先生的專屬物。這是一種微妙的算計,我不會被你拒絕,因為隻有一個人才會被你拒絕,可我我本來就是你的物品。

“因為由于我自己毫無節制、時刻不停地想着你,是以就産生了一種幻景,以為你也一定常常想着我,在等着我。”

無論是單向還是雙向奔赴的愛情,都應該以人的尊嚴為前提,雙方處于平等的地位。

最後,我推薦複旦大學梁永安的愛情成長課程。梁老師說:

如果你體會過暗戀,那麼不丢人,在暗戀中培養自己的韌性和長情。

愛情是戰略層面的,當然要大氣,不是小算盤,那種一分一毫的算計,思緒太多,就會變得太沉重。

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單方面付出的愛,就很美好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