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1、水産養殖廢水污染物組成養殖水體中的污染物主要有:有機物、氨氮、亞硝酸鹽、硝酸鹽、磷等。其特點主要有:水量大,污染物種

作者:康景輝蒸發器KJH

1、水産養殖廢水污染物組成

  養殖水體中的污染物主要有:有機物、氨氮、亞硝酸鹽、硝酸鹽、磷等。其特點主要有:水量大,污染物種類較少而含量變化小等特點,污染物主要為有機物和氮、磷等營養鹽,大部分水産養殖廢水屬于微污染水,污染負荷相對比較低,處理也較為容易,有些養殖廢水甚至不需要實體化學處理,而直接采用生物法處理即可滿足排放要求。

  1.1 有機物

  水環境中有機物含量過高易造成水質惡化,在有機物分解時将會極大的消耗溶解氧。水産養殖廢水有機物主要來自未被魚蝦蟹等利用的殘餌和養殖水産品的排洩物。

  1.2 氮

  氨氮:當水體中TN的濃度超過0.5mg/L時,對魚類有毒害作用。水體中的氨氮包括非離子氨氮(NH3-N)和離子氨氮(NH4+-N),其中NH3-N的毒性很強,其濃度在0.02-0.05mg/L之間時,就會使水産品降低免疫力,導緻水産品疾病甚至死亡。養殖廢水中的氨氮主要來源于飼料殘餌、水産品的排洩物、死亡并腐化的植物以及池底沉積物的氨化分解形成的物質。

  硝态氮:硝态氮主要包括硝酸鹽和亞硝酸鹽。硝酸鹽對水生生物毒害作用較小,亞硝酸鹽對水生生物的危害很大,因為亞硝酸鹽會把亞鐵血紅蛋白氧化成為不具有運輸氧氣功能的高鐵血紅蛋白,氧氣不能正常運輸,造成缺氧。

  亞硝酸鹽是硝化菌分解氨化養殖水體中的餌料和糞便轉化而成,是養殖污水中污染物的中間産物,很不穩定。

  硝酸鹽是含氮有機物經過無機化作用的最終階段的産物,在有氧的條件下,亞硝酸鹽可以氧化成硝酸鹽,在無氧的條件下,硝酸鹽可以在微生物的作用下,轉化成亞硝酸鹽。

  1.3 磷

  飼料中的磷的含量都很高,但是養殖水産品隻能吸收很少的一部分,約17.4%,絕大部分的磷被排放到附近水域,導緻了富營養化。水體中的磷主要來源于飼料殘餌,磷是魚類的魚鱗和骨骼的的必須的營養成分。

  1.4 總懸浮顆粒物

  TSS包括直徑在1~100μm之間的懸浮于水體中的非沉澱懸浮物和直徑大于100μm的懸浮物可沉澱。TSS會對魚類産生毒害作用,導緻魚類生長速度緩慢甚至死亡。總懸浮顆粒物(TSS)也來自于殘餌和水産品的排洩物。

  2、水産養殖廢水理化處理法

  2.1 實體法

  在水産養殖廢水實體進行中,最常用的為機械過濾和泡沫分離技術,兩者都用于廢水的初步處理。

  機械過濾原理是阻隔吸附,屬于最基本的污水處理法。養殖廢水中的殘餌和水産品排洩物,大部分以懸浮顆粒物形式存在,采用實體過濾技術去除是最為友善有效的方法。在養殖廢水進行中,機械過濾器過濾效果較好,也是目前應用較多的過濾器;砂濾池也能較好地将大顆粒的養殖殘餌和糞便去除,經常被用于循環水養殖類養殖場。但機械過濾對COD、BOD、N和P的去除效果不佳。

  泡沫分離技術也經常被用于水産養殖廢水的初步處理,向被養殖廢水中通入空氣後,形成微小氣泡。廢水中的具有表面活性的部分污染物就會被微小氣泡吸附,随氣泡一起上浮形成泡沫。對泡沫進行分離,即可去除該部分溶解态和懸浮态污染物。由于泡沫分離技術在去除了有毒有害污染物質同時,也為養殖水體提供了必需的溶解氧,有效地維護了養殖水體的水環境,促進養殖水産品的成長發育。

  2.2 化學法

  用于養殖廢水處理的化學法通常為化學氧化,常用的氧化劑有臭氧、過氧化氫、二氧化氯、液氯等。氧化劑具有氧化分解難生物降解溶解态有機物的作用,是養殖廢水深度處理的主要手段。

  臭氧具有很強的氧化性,其原理是,在水中分解的中間物質經基自由基(-OH),可以分解那生物降解且難以被一般氧化劑氧化的溶解态有機物。用臭氧處理廢水,既能增加水中溶解氧,增加養殖水體的氧含量,又能夠快速消滅細菌、病毒和氨等有毒有害成分,進而達到淨化養殖廢水,改善養殖水體的目的。據相關資料記載,臭氧在魚蝦養殖廢水進行中實際應用效果良好。此外,臭氧能快速降低養殖廢水的COD,增加溶解氧含量,并且可大大降低水中NH3-N和亞硝态氮濃度,但所消耗的臭氧量也相對較大。

  總體而言,化學氧化雖然具有處理效率很高的優點,但需要特定儀器裝置,費用高,而且過量的試劑,很容易引起二次污染。目前,臭氧氧化技術已在美國、歐洲和亞洲的日本被廣泛應用于海水養殖的循環水處理。

1、水産養殖廢水污染物組成養殖水體中的污染物主要有:有機物、氨氮、亞硝酸鹽、硝酸鹽、磷等。其特點主要有:水量大,污染物種
1、水産養殖廢水污染物組成養殖水體中的污染物主要有:有機物、氨氮、亞硝酸鹽、硝酸鹽、磷等。其特點主要有:水量大,污染物種
1、水産養殖廢水污染物組成養殖水體中的污染物主要有:有機物、氨氮、亞硝酸鹽、硝酸鹽、磷等。其特點主要有:水量大,污染物種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