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曹魏“五子良将”一生,有人凄慘,有人悲慘離世

通篇文章共計2400餘字,預計10分鐘閱讀完成。

創作不易,請點贊關注轉發分享,不同見解的評論區留言讨論,謝謝!

五子良将,是指三國時期,跟随曹操建立曹魏的五位将軍,分别是張遼、樂進、于禁、張郃、徐晃。陳壽在編撰《三國志》的時候,将這五人放在一個列傳中記載,是以被稱之為“五子良将”或者“魏五子”。彼時,曹魏五子良将在能力和戰功上,完全不輸蜀漢五虎上将。以下,就讓我們一起聊一聊曹魏五子良将的結局。

曹魏“五子良将”一生,有人凄慘,有人悲慘離世

一、樂進

首先,在五子良将中,樂進是最早去世的,并且,樂進的一生,隻要曹操這一位主公,至于五子良将中的其他四位将領,都跟随過其他主公。早在公元190年的時候,樂進就跟随曹操讨伐董卓了。興平元年(194年),樂進從擊呂布于濮陽,張超于雍丘,橋蕤于苦縣,都是先登陷陣而有功,封廣昌亭侯。建安五年(200年),樂進與于禁将率領步騎五千,攻擊袁紹的别營。從延津西南緣河而進,渡河攻獲嘉,斬首、俘獲各有數千,降服袁紹将領何茂、王摩等二十餘人,然後返還營地。赤壁之戰後,樂進留守襄樊。在此期間,樂進曾和關羽展開了激烈的較量,并遏制了關羽向北擴張的勢頭。公元215年,樂進和李典、張遼一起鎮守合肥,并擊退了率領10萬大軍的孫權。公元216年,樂進被曹操冊封為右将軍,這也是樂進在曹魏獲得的最高官職。到了公元218年,樂進病逝。正始四年(243年),樂進從祀于曹操廟庭。

曹魏“五子良将”一生,有人凄慘,有人悲慘離世

二、于禁

和樂進一樣,于禁跟随曹操的時間也相對較早。雖然于禁曾是鮑信的部下,但是,鮑信和曹操是好友。公元192年,鮑信迎接曹操入主兖州,并在同年陣亡。自此之後,于禁開始跟随曹操南征北戰。興平元年(194年)到興平二年(195年),于禁随同曹操到濮陽讨伐呂布,于禁又率兵在城南攻破了呂布兩座營寨,又率兵在須昌打敗了高雅。又随從曹操攻打壽張、定陶、離狐,在雍丘包圍了張超,占領了四座城池。

公元219年,關羽發動了襄樊之戰。在這場戰役中,關羽包圍了曹仁,後者難以抵擋,于是向曹操請求支援。對此,曹操派出于禁、龐德等人去幫助曹仁。結果,關羽水淹七軍,俘獲于禁,斬殺龐德,來到了自己一生的巅峰。誠然,公元220年,因為孫權派遣呂蒙偷襲荊州,關羽兵敗被殺。不過,歸降關羽的于禁,還是晚節不保,也讓曹操非常失望。關羽被殺後,于禁流落到了東吳。公元221年,孫權為了避免兩線作戰,是以向曹丕俯首稱臣,并将于禁等人送回了曹魏。回到洛陽後,曹丕一開始對于禁進行了安撫。可是,等到于禁擊敗曹操的時候,曹丕卻派人羞辱這位武将。同年,于禁羞憤地去世。

曹魏“五子良将”一生,有人凄慘,有人悲慘離世

三、張遼

其次,就張遼來說。東漢末年,張遼長期跟随在呂布身邊。公元199年,曹操派遣大軍包圍徐州,進而消滅了呂布。自此之後,張遼開始跟随曹操。建安十九年(214年)五月,孫權親征皖城,張遼從合肥向皖城馳援,在增援途中得知皖城失守。張遼在硖石的南面迅速築起了一座被稱為“南硖戍”的堡壘,作為合肥的前哨。公元215年,張遼鎮守合肥的時候,率領800壯士擊潰了率領10萬大軍的孫權,這堪稱張遼的巅峰之戰。在這場戰役後,張遼承擔了防禦東吳的重任。公元220年,曹操去世後,曹丕即位,張遼被冊封為前将軍。公元222年,張遼病逝。黃初六年(225年),曹丕追念張遼、李典在合肥之功,诏曰:“合肥一役中,張遼、李典僅以步卒八百人,破賊十萬之衆,自古用兵,未見如此。他們使賊衆至今仍氣為之所奪。現分封張遼、李典的家族各增邑百戶,對他們兩人各自的一個兒子賜爵為關内侯。”

曹魏“五子良将”一生,有人凄慘,有人悲慘離世

四、徐晃

再者,就徐晃來說。公元196年,曹操迎奉漢獻帝,并遷都許昌後,徐晃開始跟随曹操。建安五年(200年),在徐州之戰中,徐晃随曹操擊敗了投靠袁紹的劉備。在官渡之戰中,曹操以張遼、關羽為先鋒,擊敗顔良。徐晃也參與此次從征,攻克白馬(今河南滑縣東北)。後來,曹軍進至延津(今河南延津北),曹操采用荀攸之計,以辎重為誘餌,使得文醜軍隊陷入争搶的混亂之中。徐晃等人立刻進攻,在此擊敗文醜。徐晃是以被拜為偏将軍。建安十五年(210年),徐晃随夏侯淵去太原平叛,攻克大陵,斬其首領商曜。建安二十年(215年)七月,徐晃随曹操征讨張魯,徐晃因功升為平寇将軍。不久,解将軍張順之圍,擊陳福等三十餘屯,皆破之。同月,曹操回邺,任夏侯淵為都護将軍,率徐晃與張郃駐守陽平關(今陝西勉縣西),以拒劉備,自己傳回邺城。

公元219年,在關羽水淹七軍後,曹操又派出徐晃來抵擋關羽。公元220年,曹丕登基稱帝後,徐晃被冊封為右将軍。公元226年,徐晃又在襄樊抵擋了東吳大軍的進攻。公元227年,徐晃病逝。對此,在筆者看來,在曹魏五子良将,徐晃、張遼、樂進這三人,都獲得了善終的結局。

曹魏“五子良将”一生,有人凄慘,有人悲慘離世

五、張郃

最後,就張郃來說,在五子良将中,張郃是最後去世的。張郃出自冀州之地,原本是冀州牧韓馥的部下。公元191年,袁紹入主冀州後,張郃成為前者的部下。公元200年,官渡之戰爆發後,張郃臨陣倒戈,歸降了曹操。自此之後,張郃南征北戰,立下了不少戰功。建安二十年(215年),曹操西征張魯,抵達陳倉,準備從武都郡進入氐族部落;氐族人擋住道路,曹操派張郃率領大軍讨伐梁興和氐族首領窦茂所部。不久從散關入漢中,派張郃率五千步兵在前開道,一直到陽平。延康元年(220年),曹丕即魏王位後,任命張郃為左将軍,進封他的爵位為都鄉侯。等到曹丕登基之後,又進封他為鄚侯。曹叡即位後,派張郃來到南方,駐紮荊州,和司馬懿一起進攻孫權的部将劉阿等人,大軍來到祁口,與吳軍激戰,打敗了劉阿所部。公元228年,蜀漢丞相諸葛亮第一次北伐,張郃跟随曹真前去抵擋。因為在街亭之戰擊敗了馬谡,迫使諸葛亮無奈撤軍,張郃獲得了車騎将軍這一官職。在車騎将軍之前,就是大将軍和骠騎将軍了。不過,非常可惜的是,公元231年,司馬懿要求張郃追擊諸葛亮,這導緻張郃遭到蜀漢大軍的埋伏,是以戰死沙場。而這,自然是曹魏的一大損失。

可以說,在曹操時期的五子良将發揮了很重要的一個作用結局,不管五子良将的結局如何,他們在曹操時期為曹操奉獻了自己的青春和力量,并且雖然他們最後的結局并不是特别的好。五子良将發揮了很重要的作用,他們起到了在曹操隊伍中起到了一個團隊的作用,并且對抗劉備手下的五虎上将。

圖文來源于網絡,侵權聯系删除謝謝!

參考文獻:[三國演義]

〔戲說三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