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18年前,張國榮從酒店24樓跳下,其實背後不隻是抑郁症這麼簡單

作者:兮說戲說

張國榮在《東邪西毒》中說,他希望人們能忘記一些事情,如果能忘記事情,那麼每一天都是一個新的開始。

如果他做到了台詞所說的,結局會有所不同嗎?

18年前,張國榮從酒店24樓跳下,其實背後不隻是抑郁症這麼簡單

2003年4月1日是香港的毛毛雨,也是西方的愚人節。

沒人想到,今天晚上香港巨星張國榮向世界開了一個巨大的"玩笑"。

當晚18時40分左右,張國榮從香港市中心中環廣場文華東方酒店24樓跳下,結束了46歲的生命。

18年前,張國榮從酒店24樓跳下,其實背後不隻是抑郁症這麼簡單

當新聞報道張國榮跳樓身亡時,很多人都不願意相信這個消息是真的,以為張國榮隻是在開愚人節的玩笑。

直到張國榮的屍體靜靜地躺在酒店下面的路上,他才不得不相信。

他的死不僅震驚了香港,也震驚了整個華人娛樂界。

一代超級巨星倒下了!

18年前,張國榮從酒店24樓跳下,其實背後不隻是抑郁症這麼簡單

從此,影迷們隻能透過螢幕觀看張國榮的影片,為了想念他,腦海中總會閃現出他哥哥留下的天下遺言:

"我這輩子沒有做過壞事,我為什麼要這麼做?"

那麼,是什麼讓張國榮在46歲時決定離開這個世界呢?

18年前,張國榮從酒店24樓跳下,其實背後不隻是抑郁症這麼簡單

當時,張國榮之死除了情緒變化還有時間過長的投入劇中,打惡、腋下等說法更加離譜。

當時最流行的說法是,張國榮患有嚴重的抑郁症。最後,無法抵抗疾病,跳下去,結束了自己的生命。

張國榮患抑郁症的确不是假的,病得很嚴重,但張國榮為什麼會患上這麼嚴重的抑郁症呢?這将回顧他的生活。

1、複雜的家庭背景

張國榮排名第10位,是家裡最小的孩子。

18年前,張國榮從酒店24樓跳下,其實背後不隻是抑郁症這麼簡單

他還有五個姐姐,四個兄弟,大姐和他相差18歲,最小的弟弟也是8歲。

可以合理地說,家庭中最小的一般都是最愛,但實際上恰恰相反。

張國榮家情況良好,父親是被譽為"外交之王"的張麗海。

張石井裁縫技術娴熟,他的許多客戶都是好萊塢明星,還經營着自己的服裝店。

18年前,張國榮從酒店24樓跳下,其實背後不隻是抑郁症這麼簡單

張麗芙海的事業蒸蒸日上,但這并不意味着他能在生活和家庭中如此成功。

他走紅了,除了潘玉軒這個老婆,還有另外一個小情人。

此外,香港的豪華酒店總有一間屬于張麗芙海的房間,因為他在那裡有長期的包廂。

但私人房間的目的不是不談生意,隻是要一些女人去那裡"談心"。

18年前,張國榮從酒店24樓跳下,其實背後不隻是抑郁症這麼簡單

潘玉軒作為張的妻子是一位稱職的妻子,不僅能幫助丈夫的事業,而且有自己的工作。

但為了收集張活海作弊"偷食"的證據,她會聘請一些私家偵探跟進張活海的調查。

有一次,他們的行為導緻這對夫婦之間的關系非常緊張。

一個忙着從其他女人那裡偷食物,一個忙着調查她的丈夫,這對夫婦自然無法照顧他們的孩子。

為了友善起見,孩子們被留在灣仔的祖母和兩名仆人照顧。

而張國榮感情最好,看着他長大的是一個叫"六姐"的女仆。

18年前,張國榮從酒店24樓跳下,其實背後不隻是抑郁症這麼簡單

長時間的疏遠會導緻脆弱的親屬關系。

張國榮認為父母很自私,從來不想和他住在一起,隻能把他留給别人。

更不用說讓爸爸給自己拍一張照片了,這是一個遙遠的夢想。

就算父親在演張國榮,對于渴望感情的孩子來說,也是奢侈。

張國榮在這樣的境地呆了很久,他适應了自己和自己相處,變得很安靜,不哭。

當他向别人描述自己的童年時,他用"畸形"這個詞來形容今生給他帶來的傷害的深度。

18年前,張國榮從酒店24樓跳下,其實背後不隻是抑郁症這麼簡單

在張國榮身上驗證了"不幸的童年需要用一輩子來治愈"這句話。

如果他有一個快樂的童年,會不會有另一個版本的不同生活結果?

2、事業要求完美

正是因為張國榮不幸的童年生活發展了一種自我完善,才能堅強的性格。

是以,張國榮對自己的職業要求非常嚴格,要求完美,不允許有一點瑕疵。

剛剛出道張國榮,就是為了在車站唱歌謀生。有一次,他把帽子扔向觀衆,希望能與觀衆互動。

但觀衆不僅沒有同情心,而且把帽子直接扔回了舞台上。

在一笑中,張國榮堅持唱了整首歌,然後迅速沖到背景,哭了起來。

18年前,張國榮從酒店24樓跳下,其實背後不隻是抑郁症這麼簡單

但張國榮不認輸,一直在不斷完善自己。

1984年,張國榮以一首名為《莫妮卡》的歌曲橫掃香港樂壇,獲得年度金歌獎和華人金歌獎。

一夜之間,張國榮成為音樂界冉冉升起的新星。

但與此同時,在他前進的道路上,出現了一位同樣強大的男歌手,譚麒麟。

兩者都是音樂界的重量級人物,都炙手可熱,是以難免會有一場戰鬥。

18年前,張國榮從酒店24樓跳下,其實背後不隻是抑郁症這麼簡單

1986年,由于譚先生當時在澳洲,他無法出席頒獎典禮。

是以,這三首金歌本應從榜單上去掉,這讓譚麒麟成為金鐘獎最不可能獲得獎的,而獎項卻失去了臂膀。

但同時,由于缺少一首歌讓張國榮來填補座位,這一首就合二為一,讓張國榮又加了一首歌,也獲得了當年的金牌。

張果的獲獎瞬間引起了譚麒麟粉絲的強烈不滿。

張國榮一上台,就能聽到歡呼聲。

18年前,張國榮從酒店24樓跳下,其實背後不隻是抑郁症這麼簡單

而另一邊口口粗話,張國榮的歌迷們開始反擊,現場一度非常混亂,正是從這場鬥毆和誕生的香港樂壇1980年代中後期獨特的"譚章比賽"的局面。

頒獎被别人侮辱這件事讓張國榮感到氣餒,他努力唱歌,努力,會誠懇地給予觀衆,但沒想到會有這樣的結果。

18年前,張國榮從酒店24樓跳下,其實背後不隻是抑郁症這麼簡單

在随後的一段時間裡,張國榮反對他的言行。

張國榮曾經問過自己,他是為了什麼,為什麼留在娛樂圈。

然後他開始認為他留在娛樂業是沒有其他原因的。

但因為他堅強自信,不想止步于此,他相信自己将來會成功。

如果有一天我離開了這個圈子,我必須自己出來,而不是被别人強迫退卻。

事發後,張國榮放慢腳步,離開香港,前往加拿大自家立業。

18年前,張國榮從酒店24樓跳下,其實背後不隻是抑郁症這麼簡單

1990年,應導演王家偉的邀請,張國榮回港出演《阿飛正傳》。

這部電影對雙方都意義重大。

在阿飛正傳記之後,張國榮先後出現在東西方毒藥男女貝吉王等電影中。

後來,《貝爾格》火遍全國,張國榮仿佛一閃而過地被世界所迷惑,并被提名為第46屆法國戛納國際電影節最佳男主角。

18年前,張國榮從酒店24樓跳下,其實背後不隻是抑郁症這麼簡單

為了把戲演好,對劇中的人物有更深入的了解,張國榮在電影拍攝前四個月就去了北京,學習了最真實、最真實的平劇。

張國榮甚至在吃飯、走路的時候不停地練習動作。

為了更接近中檔蝴蝶套裝的形象,他甚至剃掉了眉毛。

而在日常生活中十分注重自己的舉止,力求形象和氣質都像成蝴蝶。

18年前,張國榮從酒店24樓跳下,其實背後不隻是抑郁症這麼簡單

正是因為張國榮對自己的嚴格要求,對角色的瘋狂态度,讓他迅速長大。

該劇拍完後,張國榮成了半個平劇的演藝人員,和專業的平劇演員沒什麼差別,人們都贊不絕口。

在《貝基王》的拍攝過程中,有一出戲已經重複了很多次,但其實張國榮的第一部戲已經過去了。

但當他看到重播時,他總是覺得自己不完美,立即告訴導演要求重拍。

結果,一開始初創的張國榮就陷入了瘋狂的狀态。

他拿了一根棍子捶打架子,不小心被玻璃砸碎了,割到了他的手上,已經被砍掉了一塊好肉,但他似乎并沒有感到疼痛。

18年前,張國榮從酒店24樓跳下,其實背後不隻是抑郁症這麼簡單

也正是因為這種"不瘋狂,不活着"的态度成就了影片,也成就了他。

但後來張國榮被診斷出患有抑郁症,但他仍然堅持拍攝。

有時杯子拾取者會搖晃,直到他的身體無法支撐他繼續工作,是以他不得不放棄拍攝。

如果張國榮的性格沒有那麼堅強,對自己要求不高,能輕易安定下來的局面,他能繼續享受生活嗎?

3、愛情難曆

坎坷的情感生活對張國榮的影響非常大。

01 毛澤東

毛琦和張國榮之間的愛情沒有那麼轟動,但也是可惜的。

作為張國榮第一個正式求婚的女人,毛琦自然引起了很多關注。

她雖然美麗,但不是那種性感的亮麗美,而是那種溫柔、動感的美。

1977年香港版《紅樓夢》中的林黛玉由毛炜飾演,她憑借美麗的面孔和出色的表演而享有"最美林大玉"的稱号。

張建庭導演形容毛琦無論她作了什麼樣的表情,似乎都很動人。

毛琦17歲進入娛樂圈擔任主持人,不久轉入影視界,在電視劇中飾演主角。

18年前,張國榮從酒店24樓跳下,其實背後不隻是抑郁症這麼簡單

并與張國榮合作過很多次,無論是在劇中還是在劇外都有着深厚的友誼。

18年前,張國榮從酒店24樓跳下,其實背後不隻是抑郁症這麼簡單

當時,張國榮也剛剛出道,是新人,兩人都在電視台主持節目。

當時,毛琦正專注于工作,張國榮看着她細心的工作,看向上帝,所謂一見鐘情,大概是這樣的。

當時,兩者都剛剛萌芽,沒有電影或電視制作。

他與她浪漫的正式開始始于一個系列。

在這部劇中,張國榮和毛炜飾演的一對情侶,因為以前沒有談過戀愛,有些尴尬。

為了迅速讓兩個人熟悉,讓兩個人手拉手購物,找到情侶的真實感受。

其中一幅令毛澤東記憶猶新的畫面是,無論他們去哪裡購物,她的手都會被張國榮緊緊握住。

并排,手牽手,真的像一對夫婦。

毛瑜長得很漂亮,像玉一樣的花朵,周圍有很多追求者,張國榮經常對她說:"我帥氣,唱歌又好又好,你為什麼不喜歡我?""

在張國榮的猛烈攻勢下,毛琦無法抗拒,兩人很快開始墜入愛河。

這位20歲的年輕人遇到了18歲的年輕人,一見鐘情。

18年前,張國榮從酒店24樓跳下,其實背後不隻是抑郁症這麼簡單

兩人确認關系後不久,張國榮就去看望了毛澤東的父親,他非常讨人喜歡,對他很滿意。

但作為父親,告訴女兒:兩個人要慢慢來,不要太擔心。

後來,張國榮不忍心對毛澤東深深的愛心忍耐,閃電般地對毛澤東的提議。

女孩在愛情中容易害羞。

而且,兩人久不和,還沒有比較深入、全面的了解,面對突如其來的求婚,誰又不敢輕易達成一緻。

是以當時,愛情窦開口了,不想結婚,是以早早的毛瑜被"吓壞了",于是拒絕了張國榮,求婚也以失敗告終。

這對夫婦的愛情故事就這樣結束了。

後來,張國榮受毛東洋邀請,參加她主持的綜藝節目。節目中的兩個人回憶起當年的故事,也頗有不少感慨。

18年前,張國榮從酒店24樓跳下,其實背後不隻是抑郁症這麼簡單

過去随風飄蕩,讓過去散落在一個地方,半是遺憾,一半是無助。

02 唐和德

張國榮最廣為人知和震撼的一段戀情是與唐合德的戀情,也可以說唐鶴德是張國榮此生的愛情。

在十多年前的日子裡,"同志"這個詞幾乎是一個禁忌詞,人們談論變色。

可想而知,張國榮當時承受了多大的壓力。

18年前,張國榮從酒店24樓跳下,其實背後不隻是抑郁症這麼簡單

唐先生和張國榮相識于很小的時候,就是愛情開始的那一年,張國榮26歲,唐先生24歲,兩心一意,成為戀人。

在1997年的一場演唱會上,他站在舞台中央,眼睛裡用敬虔的聲音,用"愛"這個詞抛出這個詞,向大家透露他與唐先生的戀情。

18年前,張國榮從酒店24樓跳下,其實背後不隻是抑郁症這麼簡單

當張先生鼓起勇氣公開自己的婚外情時,唐先生辭去了銀行高管的職務。

願意站在愛的人身後,一心一意地照顧他的經濟,照顧自己的生活。

兩個人可以明亮地愛着對方,而不必隐藏他們眼中的情感。

他愛唐先生,一個男人。

狗仔隊在這段關系公開後變得更加瘋狂。

在張國榮的門口,日夜設定了許多錄影機。

張先生和唐先生在家中的一舉一動都受到媒體的監控和解讀。

想想當時張國榮承受的壓力有多大。

更令人不寒而栗的是,張國榮死後,一度因為性取向的諷刺、質疑、取笑張國榮肆無忌憚的媒體,依然憤世嫉俗,讓人不寒而栗。

18年前,張國榮從酒店24樓跳下,其實背後不隻是抑郁症這麼簡單

張國榮和唐鶴德,依偎在一起二十年,他們的關系不僅是戀人,更是親戚。

張國榮和唐和德跨越性别,跨越世俗,在雞毛的生活中,不停地奔跑,不斷變化,都希望彼此能更幸福。

最好的愛情是,對方能欣賞自己的優點,适應自己的缺點,慢慢享受生活。

他們彼此相愛,有一顆善良的心。就算張國榮走了,哥哥也永遠在唐和德的心裡。

如果有一天你沒有,那麼你唯一能做的就是不要忘記,隻要他還在你的心裡,他就在那裡。

18年前,張國榮從酒店24樓跳下,其實背後不隻是抑郁症這麼簡單

我恨你說再見,别管我,但如果死亡是你最好的選擇,能讓你自由自在,那麼我就不會恨你了。

張國榮的死讓人歎息,讓人噓聲,他的人生曾有過一絲閃耀,有過悲傷。

他的死仍然是一些人心中的痛苦和傷疤,他在最後一封信中寫道:

我一生中從未做過任何壞事。這句話不僅是問自己,也是從人而出。

18年前,張國榮從酒店24樓跳下,其實背後不隻是抑郁症這麼簡單

如果世界少了诽謗和批評,多了祝福,結局會不一樣嗎?

03 梅豔芳

在張國榮坎坷的情感生活中,有一種特殊的存在,甚至可以說他們是彼此的救贖。

他們不談愛情,而是超越友誼,讓人記住人生,那個人就是梅豔芳。

當時,全港人都知道,張國榮和梅豔芳的關系特别好,在對方的世界裡都有着特别重要的地位。

18年前,張國榮從酒店24樓跳下,其實背後不隻是抑郁症這麼簡單

他和梅豔芳都有超越普通人的藝術天賦,是以可以這樣一起合作。

在生活中,兩個人彼此在一起,互相照顧。

在工作中互相鼓勵,共同進步。生活兩個人互相扶持,一起度過風雨的歲月和艱辛。

張國榮對梅豔芳的評價是:"我覺得和梅豔芳溝通很好,我們就能互相了解。

18年前,張國榮從酒店24樓跳下,其實背後不隻是抑郁症這麼簡單

無論是電影還是音樂會中的對手,我們都可以做得很好。

張國榮說,好演員不僅要自己進入劇中,還要把對手帶入劇中。

那麼如何激發它呢?兩個人經常交流,就像打羽毛球一樣,我打過去,對方要擊球,兩個人要有接觸,要有交流和互動。

而梅豔芳的回應非常好,隻要你動一下還是看一眼,她都能很快給你一個回應,讓我們配合得更順利。"

很難有這樣一個人,跟他這麼近在一起,能了解他,了解他。

兩個人的感情不僅限于友情或愛情,那是對這兩種感情的另一種境界的超越。

18年前,張國榮從酒店24樓跳下,其實背後不隻是抑郁症這麼簡單

然而,上帝總是不關心那些努力生活的人。

張國榮死後,梅豔芳傷心欲絕。2003年12月30日2時50分,梅豔芳病逝世。

18年前,張國榮從酒店24樓跳下,其實背後不隻是抑郁症這麼簡單

此時與張國榮相隔僅八個月就去世了,兩個人在很短的時間内,一個接一個地離開了世界,一起去了天堂。

如果張國榮的感情能夠得到滿足,在人們的祝福下幸福地生活,也許會有一個不同的結局。

18年前,張國榮從酒店24樓跳下,其實背後不隻是抑郁症這麼簡單

張國榮的死很複雜,不是原因。

他坎坷的愛情史,複雜的家庭背景,事業要求完美,"不瘋狂,不活着"的态度使他的心痛無法表達,飽受抑郁症的折磨。

而他終于忍不住病,從24樓跳了下來,結束了自己的生命。

現在18年過去了,哥哥一直愛着自己的心,為什麼他值得一直銘記?

也許時間會證明一切。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