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敦煌文物流失海外,全怪這個農民?他做的一切我們無法想象

作者:夜秦靈

對于文物的保護,每個國家都是十分重視的,因為一個國家的文物代表了這個國家豐富的履曆和曆史财富,一旦這些丢失,對于國家來說是沉重的打擊。

是以每個國家的文物都應該得到妥善保管,這樣才可以對自己國家的曆史問題進行更好的研究,否則搞不清自己國家的曆史,那麼很多東西也就無從查起。

而大陸近代最屈辱的年代中文物的丢失是數以萬計的,在八國聯軍侵華期間,圓明園等衆多地方所丢掉的文物難以計數,直到現在,我們仍然難以想象到底損失了多大的财産。

敦煌文物流失海外,全怪這個農民?他做的一切我們無法想象

從小跟随師傅學習前往西方雲遊

包括各地也有洋人相繼來采購我們的古董,或者說是文人墨客所留下來的作品,因為他們覺得中國的這些東西是值錢的,低價從中國人手中買入高價賣出,何樂而不為呢?

而在近代,有許多文人,墨客也對之前不懂保護文物的統治階級,包括那些人民進行了一些抨擊,以表達心中文物丢失無法研究史料的憤慨。

但是事實真的是這樣嗎?就像這件事情,一個道士将文物賣向海外,如果我們不了解他的事實,或許會對她做出錯誤的判斷,但是我們希望我們可以做出最正确的判斷。

敦煌文物流失海外,全怪這個農民?他做的一切我們無法想象

是以我們要看看曆史的大環境下,這位道士做了什麼?而他為什麼這樣做,這樣做的原因又是什麼?那麼他到底做了什麼呢?我們接下來看看。

這個人叫王園箓,出生在湖北,因為湖北逐年饑荒,是以就向北逃荒一直逃到了甘肅附近,在甘肅當兵,做一名邊防的軍卒,在清政府負擔不了财政壓力進行裁軍之後。

王道士實在是無處可去,隻得在當地出家,跟随了一個名叫道盛的師傅,而這個師傅也是當地極其有名的大法師,并且給他取了道号是法真。

敦煌文物流失海外,全怪這個農民?他做的一切我們無法想象

自此之後,王道士就一直跟随師傅學習,直到1897年,師傅認為他已經沒什麼跟自己學的了,就他離開酒泉,向西去雲遊以增長心中的見識。

而王道士就一直向西雲遊到了敦煌莫高窟,并在窟内居住了下來,當時,新疆的文化普及程度并不高,因為王道長可以講經說道,并且漢語非常流利,是以當地人都會請他去做法事。

生活狀況就有了很大的提高,等到王道士手裡攢了不少錢之後,他心想着要做一件有功德的大事情,便開始聘請他人去改造自己所居住的敦煌莫高窟,想要修繕它,做成一件大功德來福澤後世。

敦煌文物流失海外,全怪這個農民?他做的一切我們無法想象

開始修繕敦煌莫高窟,發現藏經洞

當時王道長任用敦煌的貧窮讀書人楊果為,在春天和冬天的時候幫自己抄寫道德經等道家書籍來售賣,而在秋天和夏天的時候,進山上香的人就會很多。

是以他就讓楊果為,在敦煌莫高窟的第16窟設了一張桌子來接待來上香的人,并且代為寫平安符之類的,順便收點小錢,然後把它登記進賬本裡面。

在三年之後,楊果為在第16窟通道之中磕煙頭的時候,突然感覺那個地方好像是一塊空地,懷疑在窟内還藏有一間秘密的藏室,是以就告訴了王道長,而王道長從側邊發現了一個小門。

敦煌文物流失海外,全怪這個農民?他做的一切我們無法想象

當王道長将門打開之後,果然看到裡面堆滿了整本整本的經書,佛畫以及銅佛等珍貴古物,這就是敦煌莫高窟的藏經之地,也是多年佛教高僧的積蓄積累。

雖說這個地方被他發現了,但僅僅是發現而已,并沒有引起多大的關注,政府對此事也是不管不問,而各地官員也是忙着斂财逃命,根本無暇顧及國内的文物。

但是後來王道長卻想将這些經書賣掉,聽到這一消息的國人都對其痛罵,其實他已經盡了很大的努力了,如果将罪名歸到他的身上,絕不應該。

敦煌文物流失海外,全怪這個農民?他做的一切我們無法想象

因為其實罪責并不全出在他身上,是整個中國病了,而不是他一個人病了,是以才會做出這樣的舉動,是曆史對落後中國的嘲諷,也是弱國内裡腐敗到根源的原因。

失望至極,無奈之下,隻得賣給洋人

當敦煌莫高窟的藏經洞被王道長發現之後,他快馬加鞭趕往縣城,但是縣城的各位官員根本不理他,覺得這些都是廢紙一堆,是以王道士就吃了閉門羹。

再後來,他隻得跑到地位更高的官員那裡去講這件事情,但是所有人根本都不重視,忙着與沙俄人進行交易,買賣祖國的土地,這點文物對于他們來說根本不值一提,就是一堆廢紙和破銅爛鐵。

敦煌文物流失海外,全怪這個農民?他做的一切我們無法想象

但是王道士一直被蒙在鼓裡,清政府直到最後才告訴他,讓他封存起來,至于運送這些東西,他們根本不想來運送,王道士徹底死心,再也不對這件事情進行管束。

此時的王道士早就已經年事已高,也沒有什麼腿腳再長途跋涉了,餘生最大的願望就是将敦煌莫高窟修繕完畢,是以他就一邊化緣,一邊對此地進行修理。

中途他将一些文物賣給了西方的探險家斯坦因,将得來的錢财全部用來維修敦煌莫高窟,直到1909年,法國漢學家才将敦煌的文物放在了北京展示,整個京師一片嘩然。

敦煌文物流失海外,全怪這個農民?他做的一切我們無法想象

當時北京才堪堪釋出公告要撥款到甘肅,讓把剩下的古本經書一起運到北京,但是在中間被各地的官員偷拿盜竊,最終隻剩下了不到1/3的8697卷。

沒想到外國人并沒有買走我們的文物,相反是自己人将文物大肆損毀,最後盜竊再次賣給了外國人,簡直是十分諷刺,從根裡爛透了。

王道長得知大量的經卷被偷竊搶奪,十分難過,因為在他看守的時候并沒有出現過這樣的事情,但是交給了官方,卻又造成了這樣的結果,是以王道長十分的生氣。

敦煌文物流失海外,全怪這個農民?他做的一切我們無法想象

他找人代寫了一份讓朝廷給他派錢的建議,但是卻石沉大海,杳無音訊,徹底的沒有了消息。

有一位西方探險家在日記中對王道士進行了描述,他說:他拼盡一生之力,想要恢複他心中的神,他将他所有所得全部修繕了廟宇,而他個人并沒有花費這裡面的一分一毫錢,其實王道士并沒有錯。

他錯隻錯在生在了那個時代,他沒有選擇,幸好還将這些東西儲存了下來,如果沒有他,那些東西說不定早已經石沉大海。他也隻是做了自己該做的事情,但卻沒有得到自己該有的回報,甚至為此付出了極大的代價,最終王道士終老在敦煌莫高窟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