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嶽飛子女流放惠州,嶽霖50年後經略廣州,平反昭雪代代相承(70)

作者:文科生筆記

嶽夫人帶家人安居惠州:

宋高宗不想投入巨大的成本北伐,隻是民心所向,不能直接反對;嶽飛将自己“還我河山”的理想強加給了宋高宗,最終導緻了悲劇的結局。

1142年,嶽飛冤死,嶽夫人李娃帶着一家老小,在官差的押解下,被流放到了廣東惠州。

48年前,蘇轼也曾在惠州定居,彼時雖然也艱難,但此時嶽夫人一家的待遇,比起蘇轼,更是相差雲泥。時任惠州的地方官,也是秦桧一黨,對嶽飛後人多有刁難,甚至将朝廷安排給流放人員的極其微薄的糧米供應,也給中斷了。

蘇轼在惠州隻呆了二年半就去了海南,其侍妾王朝雲在惠州隻生活了一年就去世了,但至今惠州還有朝雲墓,朝雲像,惠州還有蘇轼留下的文化痕迹;嶽夫人領着一家老小在惠州住了二十年,現在,卻找不到這一家人在惠州的任何痕迹,甚至連曾經的居住地都無從考證。

不能不講,當時的地方官,對嶽家後人着實苛刻,同時地處嶺南的惠州人民,對于北方的抗金大業,根本沒有感覺,對于忠臣之後也是有所虧欠的。

嶽夫人在惠州生活了二十年,以一己之力保全了嶽飛一系,功不可沒。

嶽飛子女流放惠州,嶽霖50年後經略廣州,平反昭雪代代相承(70)

精忠嶽飛

嶽飛的家庭生活還是有些意思的:

嶽飛的母親姚太夫人是個深明大義的婦女,在嶽飛背上刻下"盡忠報國"四個字。注意,不是"精",是"盡",估計是"精"的筆畫太多,心疼兒子背上出血過多(繁體字?)。

嶽飛十六歲的時候娶了劉氏為妻,先後生下老大嶽雲與老二嶽雷,1126年生完嶽雷後,嶽飛就安排她回到老家照顧老人與小朋友,不料金兵南下,嶽飛與家中失去了聯系,等再次返鄉時,劉氏已經抛下嶽母與小朋友,自己改嫁去了。

最搞笑的是,劉氏二次改嫁,最後一個老公竟然是嶽飛的同僚韓世忠手下的軍需官,韓世忠本人名聲不好,有好人妻的毛病。此時知道情況後,忙不疊地向嶽飛解釋"我沒有,我真的沒有",問嶽飛還需要送回去嗎?嶽飛直接托他轉交500貫錢,了結了此樁因緣。

嶽飛在打仗的過程中,認識了李娃。李娃比嶽飛大兩歲,之前也成過一次親,嶽飛與李娃于1130年結婚,此時嶽飛27歲,李娃29歲。

嶽飛子女流放惠州,嶽霖50年後經略廣州,平反昭雪代代相承(70)

影視形象中的嶽飛夫婦

李娃對嶽母十分的孝順,先後為嶽飛生下了嶽霖、嶽霆、嶽震、嶽銀瓶。由于長時間在軍中,性格豪爽,果斷堅韌,有一次嶽飛不在軍中時,直接處理了軍中的叛亂事件,遇亂不驚,臨危不懼。嶽飛擔心将她留在軍中,會出問題,就讓李娃帶着老 人與小孩回老家去了。

不過正是由于李娃的這種性格,才有機會在惠州熬過20年時間,終于等到嶽飛平反的那一天。

嶽飛平反昭雪:

公元1161年,紹興和議二十年後,金兵再次南侵。 南宋經過20年的休養生息,民間主戰思潮又占了上風,為嶽飛平反的呼聲越來越大。

公元1162年,希望可以靜心享樂人生的宋高宗趙構,禅位給了宋孝宗趙昚(shèn),宋孝宗第一時間就下旨:平反昭雪,恢複名譽,以禮改葬,補錄後人。

嶽飛平反時,嶽夫人李娃此時已經62歲高齡,他帶着兒女家人回到了故鄉,嶽夫人75歲時葬于嶽母墓附近,可見其孝心一片。

嶽飛以武将身份,官至正二品太保,但幸存的兒子如嶽霖、嶽霆、嶽震均棄武從文,不能不說是宋朝将門的悲哀。

嶽飛子女流放惠州,嶽霖50年後經略廣州,平反昭雪代代相承(70)

河南朱仙鎮嶽飛廟

嶽霖嶽珂翻案

平反後,嶽霖主要的時間與精力,都放在為父親恢複名譽上。由于秦桧及其後人曾掌握史料文檔,嶽飛的曆史資料以及諸多檔案,都有遺失、銷毀、篡改的情況。嶽霖希望通過宋孝宗歸還的檔案資料,還原嶽飛當年建功立業的史實,以及暴露趙構、秦桧、張俊等人制造冤案的行徑,基本上行不通。

嶽霖與好友,遍訪原來的部将與軍卒,盡量彌補曆史文獻的缺憾。嶽霖于1189年任廣東經略安撫使兼知廣州時,年幼的嶽珂也一同前來,三年後,62歲的嶽霖去世,臨終前,對嶽珂講:“你祖父嶽飛的冤情還有沒有徹底搞清楚,但事實就在人間,你要抓緊時間去搜集資料,盡快完成此項工作,你要是能将我這幾十年的工作完成,我也就瞑目了。”

嶽珂果然不負衆望,将嶽霖搜集到的資料,整理完成了《鄂國金佗稡編》(另有續編30卷)等文獻,成為後世研究嶽飛的主要參考文獻。

嶽飛子女流放惠州,嶽霖50年後經略廣州,平反昭雪代代相承(70)

鄂國金佗稡編:嶽飛師從周侗

嶽飛之死,不能簡單地歸結于趙構昏庸、秦桧奸臣上來,情況沒有這麼簡單。由于趙構的超長待機,秦桧及其幫兇長期把持朝政,同期的将領張俊及後人故意操作,使得嶽飛的檔案及奏章多數已無數再查閱到。

一句話:有人不希望嶽飛之死被查清楚,有點像美國總統肯尼迪遇刺案件一樣,有人不希望真相被揭露。

我看了嶽飛的事迹,有如下的感悟:

我本人沒有幹過政治,也沒有當過大的上司,但我打工20餘年,見識老闆無數,嶽飛歸根結底也是打工的。他跟的老闆當然有問題,但嶽飛的問題更大。他既然不能像我一樣更換老闆,那他就應該适應或改變老闆。嶽飛過于急切以大義的名份,要求老闆轉變立場,讓老闆覺得危險了,是以他的悲劇了。

嶽飛子女流放惠州,嶽霖50年後經略廣州,平反昭雪代代相承(70)

嶽飛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