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古風音樂榜:千裡。飛花令高頻詞:千裡。備戰中國詩詞大會

古風音樂榜:千裡(10首)。

飛花令高頻詞:千裡。

古風音樂榜:千裡。飛花令高頻詞:千裡。備戰中國詩詞大會

備戰中國詩詞大會的雙字飛花令。

嚴謹說,蘇轼最有名的那首水調歌頭,作者是6人,還有哪5個唐朝人能當第二作者、第三作者、第四作者、第五作者、第六作者呢?詳見下文。

古風音樂榜:千裡

作詞第一名:

簡評:這首著名的歌曲,歌詞包含“千裡共婵娟”。

但願人長久 - 王菲 (Faye Wong)

作詞:宋朝蘇轼+唐代戴叔倫+唐代劉禹錫+唐代許渾+唐代牛僧孺+唐代呂岩

第一作者:宋朝蘇轼

第二作者:唐代戴叔倫

第三作者:唐代劉禹錫

第四作者:唐代許渾

第五作者:唐代牛僧孺

第六作者:唐代呂岩(呂洞賓)

古風音樂榜:千裡。飛花令高頻詞:千裡。備戰中國詩詞大會

明月幾時有 把酒問青天

不知天上宮阙 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風歸去

唯恐瓊樓玉宇

高處不勝寒

起舞弄清影 何似在人間

轉朱閣低绮戶照無眠

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别時圓

人有悲歡離合

月有陰晴圓缺

此事古難全 但願人長久

千裡共婵娟

{探源}

已悟化城非樂界,不知今夕是何年。——二靈寺守歲 唐代 戴叔倫

具道人間惆怅事,不知今夕是何年。——漢文帝母薄太後廟賦詩 唐 · 牛僧孺

共道人間惆怅事,不知今夕是何年。——牛僧孺入薄後廟與諸後妃共吟詩八首(題拟) 其六 牛僧孺作詩 唐 · 唐五代小說中神仙鬼怪詩

唱徹步虛清燕罷,不知今夕是何年,海水又桑田。——憶江南 其十二 中唐 · 呂岩

蘇轼的名句“今夕是何年”,很有可能源自唐朝的戴叔倫、牛僧孺、呂岩中的某一位或某幾位。

戴叔倫:約開元二十年(732年)-約貞元五年(約789年)

牛僧孺(780年~848年)

......................

不應有恨事,嬌甚卻成(集作生)愁。——相和歌辭 其一 三閣詞四首(一作三閣辭四首 一) 中唐 · 劉禹錫

蘇轼的名句“不應有恨”,可能源自唐朝的劉禹錫。

唯應洞庭月,萬裡共婵娟。——懷江南同志(一作送客) 唐 · 許渾

蘇轼的名句“千裡共婵娟”,可能源自唐朝的許渾。

千裡共婵娟,今音讀,聲調結構是13421,四種聲調全有最大化,四聲喜全遞,四聲全有序,悠揚悅耳,基于今音讀或今音唱的聲律美學的典範之句。

............

作詞第二名:

俠客行 - 戴荃

簡評:歌詞包含李白的名句“千裡不留行”。

詞:唐代李白/戴荃(念白)

趙客缦胡纓 吳鈎霜雪明

銀鞍照白馬 飒沓如流星

十步殺一人 千裡不留行

事了拂衣去 深藏身與名

閑過信陵飲 脫劍膝前橫

将炙啖朱亥 持觞勸侯嬴

三杯吐然諾 五嶽倒為輕

眼花耳熱後 意氣素霓生

念白:

自古俠客浪迹四方

殺虎斷蛟從不張揚

為情義忠義從不背信棄義

大隐江湖功德無量

功夫在心中鋒刃在手上

從不斬窮徒隻斬豪強

一壺酒一把劍一生放浪

一場醉一聲笑看我一世癫狂

救趙揮金槌 邯鄲先震驚

千秋二壯士 烜赫大梁城

縱死俠骨香 不慚世上英

誰能書閣下 白首太玄經

...................

作詞第三名:

山河令 - 五音Jw

詞:宋朝蘇轼+無比

簡評:歌詞包含蘇轼的名句“千裡快哉風”。

驟雨後斜陽正濃 欲挑燈 旌旗動

去成就一段骁勇

不若此身化千裡快哉風 弦上弓

策馬追一道彩虹

樓煩城幾場決勝 定襄破 長平封

漢關路笑盡英雄

辟長空 挽弓 嘯入蒼穹

沐黃沙 敵陣誰敢與我争高下

風雲幾度 驚半生戎馬

拭鐵甲 揮兵破陣 再望斷天涯

血雨腥風吻過了傷疤

一世氣概與君同 禦長風 數峥嵘

再成就一段骁勇

但此去劍指漠北 定河朔 酩酊中

頻傳着誰的征程

誰留下 烽火連天照夜的勾劃

又是誰在傳說中尋他

千年後 揮兵破陣 不過一刹那

夢歸處 挽弓 嘯入蒼穹

萬裡沙 敵陣誰敢與我争高下

誰留下 烽火連天照夜 的勾劃

又是誰在 傳說中尋他

史冊間 揮兵破陣 不過一刹那

山河在 回首淚如雨下

作詞第四名:

夢裡的江湖 - 詩人涼/張思思/MC畫師

簡評:歌詞包含李煜的名句“三千裡地山河”。

詞:南唐李煜+詩人涼

長安風中流落着紅塵的毒

終為那紅顔颠覆了世俗

飲盡了老酒 醉清風 描這山河圖

彈這一曲夢裡的江湖

梅柳又渡江秋

江畔何人泛舟

月照花林幾時休

歎這山河悠悠

橋頭鳥兒低鳴

路人匆匆而行

姑娘身後起風鈴

梨花飄零清明

小橋流水聽風

側看茶客樓中

好似講述那年寒冬

誰人入了皇宮

百花倚石的人

說着過往凡塵

混迹江湖無人聞

隻留下了劍痕

人間萬千悲歡

百家燈火撩煙

誰在跪拜一個仙

卻沒人入它心間

落了一地的花

一劍劃破流沙

斷腸的風還在刮

誰還苦等着她

枉入紅塵多年

忽聞歌聲垂簾

殘破古筝還在彈

終散蒼老容顔

歎古今情不盡

征戰多年的信

明月圓花眸中印

拾這百年古韻

對白:

師傅 什麼才是江湖啊

江湖就是攜長劍

縱烈馬 飲美酒

快意恩仇

伴如花美眷

友仗義遊俠

這 便是江湖

誰伴青燈古佛

誰又為愛成魔

這三千裡地山河

卻飽受了蹉跎

.............

作詞第五名:

琴語 - 胖虎

簡評:歌詞包含唐代岑參的名句“行盡江南數千裡”。

詞 :唐代岑參+祝何

風停柳絮垂

絲絲宛如你的眉

在湖邊徘徊

可知是為那個誰

輕搖歙硯墨上紙間

我提筆輕推

如何勾勒這美

一折舊紙傘

撐出夕陽的餘晖

空了的酒杯

卻問誰在等着誰

霓裳翩跹讓人沉醉

怎樣來描繪

夢裡又見了誰

宮商角徴羽 曲落隻為你

月下的竹影 掩映着美麗

湖面風波平 桃花亂紅雨

而我卻隻取那片你

宮商角徵羽 曲落隻為你

林間風輕語 何人在吹笛

輕舟已行盡 江南數千裡

而我卻隻能記住你

.....................

作詞第六名:

長是人千裡 - 初夏小溪

簡評:歌名好,源自宋朝範仲淹。

詞:宋朝範仲淹+明嬗

漫天飄雪隐一輪孤月

折梅留謝花枝空别

風寒聲碎斯人獨憔悴

遙寄千裡相思不夜

是淚是笑是誰的劫

奈何情深卻緣淺

今夕何夕陰晴圓缺

對影獨酌劍歌烈

年少死生契闊

與子成說畫屏幽

後來如切如磋

如琢如磨無人來和

從此時時銘刻

縱橫阡陌任漂泊

數更漏又一夜燭火

今生今世緣起緣滅

回首已是夢不覺

盼他日續約

作詞第七名:

青衣 - 祖瑜兄

簡評:歌詞包含辛棄疾的名句“楚天千裡清秋”。

詞:宋朝辛棄疾+李賀來

晴空雲斂 見冰輪乍湧

身前淡幕青丘

困我塵中 向紅氍毹上一葉沉浮

弦聲起 連環百結

弦聲滅 餘韻深留

輕易後來光陰 許人細說離愁

斂深眉 倒影窺妝

曲曲橫斜宛轉深幽

一水盈盈曾到 楚天千裡清秋

曆百劫 轉千彎

多少相思欲說還休

隻有後來光陰 動這曲曲深幽

戲幕幾折 與人說舊識

戲幕幾折 離人心上秋

紅塵結 當時月夜歸來

苒苒物華休

展哀弦 同君分這一曲深幽

黏天水 輾轉往還

曲曲橫斜多少深幽

一語盈盈散入 楚天千裡清秋

作詞第八名:

千裡共婵娟 - 程響

詞:宋朝蘇轼+唐代許渾+程響

冬去春來 細雨綿綿

花開四季 隻等你來拈

為你把 蜜語甜言

化作柴米炊煙

彎了眉眼 又紅了臉

茫茫人海 一眼如萬年

飄飄落落 你住心田

從不聞紅塵與繁喧

素衣度華年

可否歸來 舉杯盡歡言

你說 此生不負良人千裡共婵娟

怎奈人去樓空似雲煙

白發青絲一瞬間

三世輪回為少年

可否 可否一續前緣

可否如願

作詞第九名:

昨夜書 (Live) - 許嵩

簡評:歌詞包含宋朝嶽飛的名句“驚回千裡夢”

詞:(宋) 嶽飛/許嵩

昨夜寒蛩不住鳴

驚回千裡夢 已三更

起來獨自繞階行

人悄悄 簾外月胧明

白首為功名 舊山松竹老 阻歸程

欲将心事付瑤琴

知音少 弦斷有誰聽

夢裡披荊斬棘铮铮之鐵衣

已乘昨夜長風随波東流去

城外馬歇搖首頓蹄 鵬舉瞰冷雨

隻歎普天之下垂成的同慶

作詞第十名:

姑蘇·黃梅時節雨

簡評:歌詞包含唐代李峤的佳句“千裡向長安”

詞:唐代李峤+倪婉君+谕書堯

說書人閉目淡淡的笑談

說那年燈火醒了楊柳岸

一場雨忽而綿綿

叩開窗棂她笑得婉轉

炊煙袅沒入街尾的青磚

請郎君今日小菜試鹹淡

紫藤花白牆綴滿

見着他和她故事裡圓滿

若停在這一段青梅未老竹馬依然

不去聽不去看歲月刻下悲歡

她執傘梅雨正潸潸

他隻身千裡向長安

三更鼓驚了驿外的雕鞍

座上客胡姬美酒意正酣

他醉在廊坊夜晚

明月照着他伶仃衣單

又一季梅子黃時雨闌珊

近鄉怯馬蹄聲聲下江南

不見她眉眼彎彎

鄉鄰遙指處孤墳起荒寒

若年月能回轉青梅未老竹馬依然

雨簾重重隔斷那年他回頭看

是她溫青梅酒一盞

勾畫了歲月靜安

說書人輕聲歎故事至此戛然

賒二兩梅酒肩上擔

娘子啊我在好人間

是誰的思念生還

.................

《詩詞高頻詞排行榜》第4名: 千裡,相關詩句有22724句左右。

《詩詞高頻詞排行榜》=《萬詞榜》。

含千裡的詩句很多。有規律的記憶,可以有規律的回想,利于飛花令的實戰。

千裡+35個高頻字

詩人最愛的35個高頻字,依次是:

不人風一山、無天雲有來、日何花春月、中水年時生、自如上心秋、清相為長知、此未江歸白。

詩詞高頻字=《飛花令高頻字》

千裡+不(高頻第1字)

十步殺一人,千裡不留行。——李白《俠客行》

千裡+人(高頻第2字)

但願人長久,千裡共婵娟。——蘇轼《水調歌頭·丙辰中秋》

千裡+風(高頻第3字)

一點浩然氣,千裡快哉風。——蘇轼《水調歌頭·黃州快哉亭贈張偓佺》

千裡+一(高頻第4字)

朝辭白帝彩雲間,千裡江陵一日還。——李白《早發白帝城 / 白帝下江陵》

千裡+山(高頻第5字)

山南山北雪晴,千裡萬裡月明。——轉應詞(一作調笑令) 唐 · 戴叔倫

千裡+無(高頻第6字)

千裡孤墳,無處話凄涼。——蘇轼《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記夢》

千裡+天(高頻第7字)

念去去,千裡煙波,暮霭沉沉楚天闊。——柳永《雨霖鈴·寒蟬凄切》

千裡+雲(高頻第8字)

三十功名塵與土,八千裡路雲和月。——嶽飛《滿江紅·寫懷》

千裡+有(高頻第9字)

浪花有意千裡雪,桃花無言一隊春。——李煜《漁父·浪花有意千裡雪》

千裡+來(高頻第10字)

四十年來家國,三千裡地山河。——李煜《破陣子·四十年來家國》

千裡+日(高頻第11字)

版本一:千裡黃雲白日曛,北風吹雁雪紛紛。——高适《别董大二首》

版本二:十裡黃雲白日曛,北風吹雁雪紛紛。——高适《别董大二首》

千裡+何(高頻第12字)

版本一:千裡其如何,微風吹蘭杜。——同從弟銷南齋玩月憶山陰崔少府(732年) 盛唐 · 王昌齡

版本二:千裡共如何,微風吹蘭杜。——同從弟銷南齋玩月憶山陰崔少府(732年) 盛唐 · 王昌齡

千裡+花(高頻第13字)

版本一:千裡江山寒色遠,蘆花深處泊孤舟,笛在月明樓。——李煜《望江南·閑夢遠》

版本二:千裡江山寒色暮,蘆花深處泊孤舟,笛在月明樓。——李煜《望江南·閑夢遠》

千裡+春(高頻第14字)

枕上片時春夢中,行盡江南數千裡。——岑參《春夢》

千裡+月(高頻第15字)

年年今夜,月華如練,長是人千裡。——範仲淹《禦街行·秋日懷舊》

千裡+中(高頻第16字)

世上豈無千裡馬,人中難得九方臯。——黃庭堅《過平輿懷李子先時在并州》

千裡+水(高頻第17字)

楚天千裡清秋,水随天去秋無際。——水龍吟 其三 登建康賞心亭(1174年) 南宋 · 辛棄疾

千裡+年(高頻第18字)

悲涼千裡道,凄斷百年身。——王勃《别薛華》

千裡+時(高頻第19字)

怨别自驚千裡外,論交卻憶十年時。——高适《東平别前衛縣李寀少府 / 送前衛縣李宷少府》

千裡+生(高頻第20字)

東郊暮草歇,千裡夏雲生。——奉送從兄宰晉陵 中唐 · 韋應物

千裡夏雲生,今音讀,聲調結構是13421,四聲喜全遞,四聲全有序。

千裡+自(高頻第21字)

驚回千裡夢,已三更。起來獨自繞階行。——嶽飛《小重山·昨夜寒蛩不住鳴》

千裡+如(高頻第22字)

千裡澄江似練,翠峰如簇。——王安石《桂枝香·登臨送目》

千裡+上(高頻第23字)

上林千裡近,應見百花飛。——扈從南出雀鼠谷 唐 · 張說

上林千裡近,今音讀,聲調結構是42134,四聲喜全遞,四聲全有序。

千裡+心(高頻第24字)

客心千裡倦,春事一朝歸。——王勃《羁春》

千裡+秋(高頻第25字)

吊影分為千裡雁,辭根散作九秋蓬。——自河南經亂關内阻饑兄弟離散各在一處因望月有感聊書所懷寄上浮梁大兄于潛七兄烏江十五兄兼示符離及下邽弟妹 唐 · 白居易

千裡+清(高頻第26字)

下車軍庶樂,千裡月華清。——依韻和智謙上人送李相公赴昭武軍 南唐 · 李中

千裡月華清,今音讀,聲調結構是13421,四聲喜全遞,四聲全有序。

千裡+相(高頻第27字)

感君懷我意,千裡夢相尋。——朱熹《奉同張敬夫城南二十詠》

千裡+為(高頻第28字)

盡道隋亡為此河,至今千裡賴通波。——汴河懷古二首 其二 (868年) 唐 · 皮日休

千裡+長(高頻第29字)

靈台如可托,千裡向長安。——烏 唐初 · 李峤

千裡向長安,今音讀,聲調結構是13421,四聲喜全遞,四聲全有序。

千裡+知(高頻第30字)

安知千裡外,不有雨兼風?——李峤《中秋月二首·其二》,(一作對月二首)。(一作張喬詩)

其餘含千裡的名句:

一身轉戰三千裡,一劍曾當百萬師。——王維《老将行》

回看射雕處,千裡暮雲平。——王維《觀獵》

千裡莺啼綠映紅,水村山郭酒旗風。——杜牧《江南春》

老骥伏枥,志在千裡。——曹操《龜雖壽 / 神龜雖壽》

白骨露于野,千裡無雞鳴。——曹操《蒿裡行》

八方各異氣,千裡殊風雨。——曹植《泰山梁甫行》

千裡山河輕孺子,兩朝冠劍恨谯周。——羅隐《籌筆驿》

故國三千裡,深宮二十年。——張祜《宮詞·故國三千裡》

沿邊千裡渾無事,唯見平安火入城。——姚合《窮邊詞二首》

屯田布錦周千裡,牧馬攢花溢萬群。——盧綸《送餞從叔辭豐州幕歸嵩陽舊居》

煙水茫茫,千裡斜陽暮。山無數。亂紅如雨。——秦觀《點绛唇·桃源》

傷心闊别三千裡,屈指思量四五年。——韓偓《寒食日重遊李氏園亭有懷》

故鄉今夜思千裡,霜鬓明朝又一年。——高适《除夜作》

瑞雪驚千裡,同雲暗九霄。——李峤《雪》

鴛鴦俱是白頭時,江南渭北三千裡。——賀鑄《惜餘春·急雨收春》

縱明月相思千裡隔。夢咫尺。勤書尺。——賀鑄《琴調相思引·送範殿監赴黃崗》

千裡金城回不盡,萬裡洪濤噴薄。——鄭燮《念奴嬌·石頭城》

勞勞燕子人千裡,落落梨花雨一枝。——張炎《鹧鸪天·樓上誰将玉笛吹》

水通南國三千裡,氣壓江城十四州。——李清照《題八詠樓》

嶺樹重遮千裡目,江流曲似九回腸。——柳宗元《登柳州城樓寄漳汀封連四州》

一身去國六千裡,萬死投荒十二年。——柳宗元《别舍弟宗一》

十一年前南渡客,四千裡外北歸人。——柳宗元《诏追赴都二月至灞亭上》

千裡關山邊草暮,一星烽火朔雲秋。——溫庭筠《回中作》

白雲千裡萬裡,明月前溪後溪。——劉長卿《谪仙怨·晴川落日初低》

仗劍行千裡,微軀感一言。——王昌齡《答武陵太守》

紅葉黃花秋意晚,千裡念行客。——晏幾道《思遠人·紅葉黃花秋意晚》

傷心千裡江南,怨曲重招,斷魂在否?——吳文英《莺啼序·春晚感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