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粟裕的一支“隐形部隊”,大破蔣軍45萬,毛主席:我都沒想到

1947年5月17日上午,位于陝西延安革命根據地的情報處收到一封來自魯中戰場的前線戰報,毛主席秘書胡喬木趕忙将其交由毛主席過目。而後,毛主席發出一聲驚歎:不愧是我方“神将”,萬萬沒想到啊!

粟裕的一支“隐形部隊”,大破蔣軍45萬,毛主席:我都沒想到

與此同時,南京國民政府委員長辦公室也收到國民黨陸軍總司令顧祝同的緊急電報,蔣介石過目後震驚不已,随後也發出一聲長歎:“唉,萬萬沒想到啊!”

魯中戰場究竟發生了何事,竟讓毛、蔣震驚不已?毛主席口中的“神将”又為何人?毛、蔣又為何大呼“意料之外”呢?

百萬國軍攻山東 狼子野心

1946年6月26日,國民黨軍事委員會委員長蔣介石枉顧《雙十協定》,在美帝國主義的後方軍事支援下,依靠優勢兵力率先向各地的共産黨解放區發動猛攻,意圖一舉消滅共産黨軍隊。然而,面對敵我懸殊的态勢,中國人民解放軍巧以“邊打邊撤”的戰略方針,儲存我方實力。

粟裕的一支“隐形部隊”,大破蔣軍45萬,毛主席:我都沒想到

就這樣,國民革命軍的攻擊戰線被動式拉長,戰局天平開始逐漸向解放軍方傾斜。為此,蔣介石不得不放棄最初的“全線作戰”的戰術,将攻擊矛頭對準山東、陝北地區,意圖從魯中打開中國解放軍的缺口,以此為據點,破開國共僵持不下的困局,将中共中央機關一口吞下,即“魯中決戰”計劃。

1947年3月初,蔣介石集齊各線兵力,共計3個機動兵團下分24個整編師,由陸軍總司令顧祝同統率,以徐州為據點由南向北進軍魯中山區,并大放厥詞,揚言道,“僅用三至六個月,國民革命軍必将共産黨上司的人民革命軍消滅。”

為此,蔣介石不惜抽取國民革命軍的五大主力之一,作為此次國民革命軍的“刀鋒”隊,由黃埔系骨幹将領湯恩伯作為總指揮,主力進攻山東各部,甚至連俗稱國民黨軍隊的“王牌部隊”—整編74師也囊括其中。

粟裕的一支“隐形部隊”,大破蔣軍45萬,毛主席:我都沒想到

由此,百萬國軍陳兵山東,蔣介石一派的狼子野心昭然若揭。

1947年4月初,國民革命軍順利将魯南解放區收入囊中,并快速打通徐州至濟南段的津浦鐵路,槍口直指魯中山區。為此,得知戰況的山東人民疑惑不解,為何國民革命軍進展如此迅速,僅一個半月,便将魯南占為己用?難道号稱解放軍“王牌”的華東野戰軍如此不堪一擊嗎?

其實,不然。

觀之國軍方,8個整編師20個旅以及“禦林軍”共計45萬餘人的先頭兵力,以及武裝細緻到牙齒的美械裝備,國民革命軍可謂是裝備精良,有備而來。而反觀我方,陳毅元帥和粟裕将軍手中可快速集中的兵力不足40萬人,而裝備還是“小米加步槍”。由此可見,我方的絕對實力無疑是處于下風。

是以,駐守山東解放區的華野戰軍在這場戰鬥中一直處于被動式後撤的局勢。但如果僅以此來判定華東野戰軍的“死刑”,那就太過于小瞧我軍“王牌部隊”的真正實力。

粟裕的一支“隐形部隊”,大破蔣軍45萬,毛主席:我都沒想到

其實,這一切都在粟裕将軍和陳毅元帥的布局之中。

山東作為早期紅軍革命據點之一,共産黨軍隊早已同當地父老親如一家,這就為我軍的情報系統提供了強大的後援,這是國民革命軍永遠無法比肩的。

而早在同國民革命軍你來我往的戰鬥期間,粟裕将軍便派遣偵察排排長齊進虎在敵我混戰時,潛入敵方内部,竊取敵方機要檔案,摸清敵方的軍事布置。

是以,在國民革命軍節節勝利,自以為可以盡快“班師回朝”時,他們的作戰意圖早已被粟裕等人了若指掌,并作出缜密的應對布置。但根據先前的作戰經驗,國民革命軍狡猾的作戰方略使得粟裕将軍無法确定其最終目的,是以,粟裕将軍大膽地做出“左右回旋,運動捕機”的作戰政策。

粟裕的一支“隐形部隊”,大破蔣軍45萬,毛主席:我都沒想到

與此同時,中共中央軍委也緊急向駐守山東解放區的華野戰軍總司令部發出訓示:敵軍密集占上風,我方可充分發揮情報優勢,伺機而動。并再三強調:非必要不要分兵,耐心等待殲敵時機。

為此,陳毅元帥笑稱:“現在不殺他們,是為了把養肥了再殺!”

俘虜出逃洩機密 随機應變

1947年4月下旬,面對來勢洶洶的國軍,粟裕将軍做出一個令國軍意想不到的決定——揮兵南下,直逼南京。粟裕将軍的決策一經上報,陳毅元帥便笑道,“這小子是要給國軍來個‘聲東擊西’啊!”

随後,粟裕将軍便派遣三個縱隊先行南京,做出假裝襲擊南京的攻勢,後又派遣兩個部隊前往山東南部,聯合山東境内守軍,一旦國軍主力部隊南下支援,立即穿插,必将國軍一分為二,自亂腳步。

粟裕的一支“隐形部隊”,大破蔣軍45萬,毛主席:我都沒想到

然而,天有不測風雲。原本一切都在粟裕将軍的部署之中,可令粟裕沒想到的是,一個意外逃脫的國民黨俘虜竟以跟随解放軍行軍中的所見所聞,推測出粟裕“直逼南下,聲東擊西”的軍事部署,并将其全部洩露給國軍指揮。

為此,粟裕的妙計毀于一旦。當國軍上将湯恩伯得知解放軍行軍路線後,當即提出“斬首計劃”,不僅在華東野戰軍的行軍路線中暗藏埋伏,并企圖以他們的重兵力優勢在坦埠消滅華東野戰軍。

随後,湯恩伯便調派幾架轟炸機前往坦埠上空,進行掃射,意圖不費一兵一将将華東野戰軍射殺。然而,令湯恩伯沒想到的是,正是由于這次所謂的“射殺”讓粟裕将軍察覺到失誤,立即排查全軍,并将洩密目标鎖定在逃跑俘虜身上。

粟裕的一支“隐形部隊”,大破蔣軍45萬,毛主席:我都沒想到

在得知“聲東擊西”計策失誤後,粟裕将軍并沒有亂了陣腳,反而立即指揮華東野戰軍各部停止南下行軍,發揮抗日戰争期間習得的“一身武藝”,停留坦埠進行遊擊作戰準備,勢必以靈活機動,不斷穿插為主,伺機殲敵。

此後,解放軍與國軍再次陷入“你來我往”的僵局中,戰線一再拖長。為此,急于“斬首”的第1兵團司令員湯恩伯直覺不妙,決定改變戰法,采取集團滾進戰術進攻坦埠一帶。

1947年5月初,粟裕緊急調整部署,将主力撤離坦埠,隐藏于萊蕪、新泰以東地區,第2、第6、第7縱隊分别隐蔽于莒縣、平邑附近,等待時機。而令粟裕意外的是,正是由于他的這次調動給解放軍引來了殲敵良機。

粟裕的一支“隐形部隊”,大破蔣軍45萬,毛主席:我都沒想到

在粟裕調兵後撤後不久,蔣介石和魯中戰場主帥顧祝同便以為是華東野戰軍不堪長時間作戰,軍心潰散,已無力作戰。故此,向諸軍下達訓示:敵軍已不堪作戰,我軍盡可放膽疾進。

随後,國軍整編48師、第7軍作為湯恩伯第1兵團左翼向沂水進發,後由整編25、65、74、83師作為右翼沿公路一字排開,向坦埠以南地區進發,而國軍整編11師及75師分别在坦埠以西進攻。

國軍的此次“剪刀式”攻勢無異于将華東野戰軍擠進“死胡同”裡,而給予解放軍的隻有兩種選擇:要麼戰,要麼退,而退無疑意味着放棄山東解放區,這對于解放軍來說可謂是最大的損失。

粟裕的一支“隐形部隊”,大破蔣軍45萬,毛主席:我都沒想到

是以,這場戰役至關重要。

天羅地網圍華野 将計就計

面對步步相逼的敵軍,我方的情勢不容樂觀,而正在粟裕為國軍下一步動作冥思苦想之際,偵察小組傳來了“好消息”。

原來,先前派去國軍内部的偵察兵齊進虎等,在敵人放松警惕下,活捉了國軍的機要參謀并截獲一封機要檔案,其中就包含了國軍此次進軍的兵力部署和作戰計劃。

對于粟裕來說,這份情報的及時到來,無異于增進了粟裕排兵布陣的信心。

情報中詳細解釋了國軍作戰計劃;第1兵團以整編74師為刀刃沖鋒在前,黃百韬整編25師以及李天霞整編83師分别作為左右兩翼,以相距7公裡的距離保護74師左右側翼,而占據蒙陰的整編65師與占據沂水的第7軍,分别從左右兩側保衛整編25師、83師側翼,以防解放軍穿插後,雙方可在1天内趕到,予以華東野戰軍重擊,而王敬久第2兵團、歐震第3兵團分别在後方為援。

粟裕的一支“隐形部隊”,大破蔣軍45萬,毛主席:我都沒想到

知悉國軍的作戰計劃後,粟裕并沒有如釋重負,他感歎道:國軍此番是步步緊逼我軍與其對壘啊!

根據先前作戰經驗,粟裕原本決定以攻打側翼桂系整編48師突圍,但很快粟裕便放棄了這一想法。

究其原因,原來是先前在兩淮戰役中粟裕吃過48師的虧,是以,他十分了解這支隊伍的“喜怒無常”,打不過就跑,逼急了就爆的脾性,不利于我軍突圍。而整編74師正位于國軍部署最為突出的位置,與恰好與左右兩軍間隙最大,最易分割圍殲。

但号稱國軍“禦林軍”的整編74師不僅擁有全套先進的美械裝備,還長期接受美國軍事顧問團的特殊訓練,甚至一度成為國軍内部的軍事标杆。種種迹象表明,這塊硬骨頭不好啃。

粟裕的一支“隐形部隊”,大破蔣軍45萬,毛主席:我都沒想到

為此,粟裕将軍專門請示陳毅元帥。在過目粟裕的報告後,陳毅元帥當即拍桌子表示:好,我們就不走了,就打74師!

得到陳毅元帥的肯定後,粟裕将軍猶如吃了一顆定心丸,開始在沙盤上大展身手。

5月11日,粟裕迅速調派陶勇4縱和“敢死隊”許世友9縱作為主攻整編74師的主力軍,對74師實施正面打擊;葉飛1縱、王建安8縱分别從左右兩方阻擊整編25師、整編83師同74師的聯系;韋國清2縱掩護8縱側翼安全;3縱、7縱、10縱分别阻援新泰11師、沂水第7軍以及第5軍,防止其對華野主力形成左右夾擊。

至此,粟裕的“玲珑棋局”已經成功布下,粟裕等一衆等待着74師上鈎,俗稱“猛虎剜心”計劃。可粟裕為何如此笃定74師一定會上鈎呢?

粟裕的一支“隐形部隊”,大破蔣軍45萬,毛主席:我都沒想到

其實,一切都源于人心。整編74師師長張靈甫雖譽為蔣介石的頭号“愛将”,但他本人素來自視甚高,剛愎自用,早已同軍中各大軍官産生間隙。如果進攻74師,各方後援大多會抱有“看笑話”的心,延遲援助,而這也為我軍提供了全殲74師的機會。

5月12日,在74師迅速占領楊家寨、佛山角等地後,張靈甫自以為我軍“無力抵抗”已成既定事實,便指令全師向坦埠方向急行軍,一舉拿下魯中,消滅華野。然而,由于張靈甫的指令并沒有得到上級湯恩伯的同意,這就使得74師左右援助25、74師遠落其後,而這也成為我軍殲滅74師的契機。

“隐形部隊”強出擊 大獲全勝

5月13日,74師已經與25師、74師相距百餘裡,已成為脫離後援的“孤艦”。此時,号角聲響起,華東野戰軍各縱隊開始出擊。第1、4、8、9縱擔任圍殲74師的前圍,第2、3、7、10縱分别擔任圍殲74師的左、右兩圍。于此,受到猛攻的張靈甫自以為在華野的左右夾擊下,還有退路,便緊急向孟良崮、垛莊方向逃竄。

粟裕的一支“隐形部隊”,大破蔣軍45萬,毛主席:我都沒想到

然而,最讓張靈甫意想不到的便是這“後路”。其實,早在開局,粟裕已經組織一支“隐形部隊”作為“奇兵”,向垛莊方向急行軍,而這支隊伍正是與74師積怨已久的第6縱隊。

早在漣漪、萊蕪等解放區中,第6縱隊便同74師交過手,并多次落敗,這令6縱王必成等對張靈甫痛恨不已。而正是借由6縱對74師的痛恨,王必成6縱攬下突襲74師的艱巨任務。

為此,王必成6縱等全體不眠不休急行軍120公裡,誓要以“雙腿跑過敵人的車輪子”,最終提前8個小時到達垛莊,并給予張靈甫留下1個團以沉重打擊,迅速占領垛莊。而這就是決定孟良崮戰役獲勝最為關鍵的一步,俗稱“奇襲垛莊”。

15日,占領垛莊後,6縱并沒有就此停歇,根據粟裕将軍“迂回穿插”作戰計劃,王必成等當即同阻擊25師的1縱取得聯系,并在蘆山、孟良崮地區對退往孟良崮的整編74師進行四面包圍。

粟裕的一支“隐形部隊”,大破蔣軍45萬,毛主席:我都沒想到

至此,“隐形部隊”的強出擊使得張靈甫74師完全陷入“四面楚歌”的困局中。可張靈甫并沒有放棄掙紮,反而指令部隊退至孟良崮主峰,以山峰為據點,等待周圍國軍的後援,從四面包抄華東野戰軍,實作最初的“全殲計劃”。

為此,張靈甫專門向第1兵團湯恩伯發出電報:我軍恐遭圍殲,均應命各方緊急救援。

然而,這封電報發出後,湯恩伯并沒有及時調兵救援,反而讓張靈甫盡力與華東野戰軍一戰,拖延援兵到來。

可張靈甫終究是低估了人心,由于前期張靈甫嚣張跋扈的個性,衆軍官都對他不滿已久。此時此刻,張靈甫被困,他們大多都緩慢行軍,希望華東野戰軍消磨消磨74師的傲氣。

粟裕的一支“隐形部隊”,大破蔣軍45萬,毛主席:我都沒想到

一切都如粟裕将軍所想,張靈甫被困後,25師、83師都沒有太大的行動。于是,15日3時,粟裕将軍下達最後指令:各縱隊沖!務必又快又好地啃下這塊硬骨頭!

華東野戰軍向孟良崮發起總攻,各縱隊成左右夾擊、前後猛攻之勢,向74師發出突擊。

在華東野戰軍的洶湧攻勢下,未出半日74師便丢失了大片陣地,數萬人被圍困在孟良崮主峰的峰頂上,僅僅隻有長3公裡、寬2公裡的狹窄山窟中,糧食補給、與彈藥補充都已經成為問題,74師已然是“孤立無援”了。

此時,國軍第3兵團歐震才緊急指令各方向孟良崮方向救援74師。可孟良崮早已被華東野戰軍各縱隊把控,74師滅亡已成為既定事實。

粟裕的一支“隐形部隊”,大破蔣軍45萬,毛主席:我都沒想到

16日上午,整編74師全體被殲,師長張靈甫也被擊斃。據不完全統計,此次戰役我軍共殲敵3.2萬餘人,而這場“魯中決戰”最終以我方完勝而落下帷幕。

17日,山東戰場的戰況傳回延安。當了解到6縱如“天降神兵”,為全殲74師定下勝利的基石,毛主席欣喜不已,對粟裕将軍更是贊賞。

而蔣介石在得知百萬大軍陳兵山東,卻落得主力之一被殲滅,就連他最疼愛的少将也被擊斃後,震驚不已。并當即決定整肅國軍内部,将個别官員撤職查辦。

粟裕的一支“隐形部隊”,大破蔣軍45萬,毛主席:我都沒想到

可無論如何,五大主力失去一力,這無疑彰顯着我軍作戰不僅在勇,更在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