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解放前川島芳子在北平被處決,遺體手中緊握一紙團,上面寫了什麼

1948年三月北平城内的第一監獄裡,天氣雖然剛剛轉暖但是監獄裡面依舊讓人感受到陣陣的涼意。

但與監獄内部的涼意相比,監獄大門外卻熱鬧紛繁,門口許多北平的知名報社正在關注監獄内進行的一場處決。這場處決的犯人是一位足以影響中國近代程序的間諜——川島芳子。

當記者們正在讨論這次行刑名單中是否有川島芳子時,監獄的大門也打開了,四名士兵擡着一個門闆走了出來,門闆上躺着一名身穿白衣的女囚。許多見識過川島芳子審判的記者一看這名女子立刻大呼:“是她!川島芳子被擊斃了!”

解放前川島芳子在北平被處決,遺體手中緊握一紙團,上面寫了什麼

被父親送向魔窟

川島芳子或許大家聽到這個名字時以為這是一名日本人,但川島芳子的身份卻是一名晚清貴族是滿族人。

她的父親是清朝鐵帽子王第十代的肅親王,因為家境殷實使得川島芳子出生時雖然民國已經成立但依舊享受着格格的待遇,日子過得也是十分舒适。

雖然家境充實但是川島芳子的父親肅親王依舊想要恢複“祖宗江山”,于是便四處聯系各國列強希望能夠借助列強的力量讓清朝“複活”。

解放前川島芳子在北平被處決,遺體手中緊握一紙團,上面寫了什麼

此時日本人也注意到了肅親王的舉動,一名日本浪人川島找到肅親王,表示雖然清朝滅亡了,但是可以在滿族的家鄉滿洲建立一個新的國家,這樣為以後的重歸關裡打好基礎。

川島的話讓肅親王十分受用,他們二人準備共同策劃“滿蒙獨立運動”。為了加強兩人的友情,肅親王将自己的第十四個女兒送給了川島,川島将這名女孩起名為川島芳子。

兩人策劃的“滿蒙獨立運動”很快就因為得不到日本政府的支援而流産,而川島芳子則成為了繼父發洩欲望的工具。

解放前川島芳子在北平被處決,遺體手中緊握一紙團,上面寫了什麼

川島芳子七歲時就離開中國,在日本時川島芳子進入女子學校讀書,養父給她選擇的學校是一座軍國主義十分濃厚的學校,加上養父的有意灌輸使得川島徹底變成了一名狂熱的日本軍國主義分子。

在間諜事業上的天賦

在川島芳子長到十七歲的時候,她就被自己的養父強暴,她被強暴以後,川島芳子的性格變得十分極端。她剪去頭發讓自己變得像一個假小子,除了外形十分男子化,川島芳子也喜歡一些男性運動例如射擊、拳擊等。

解放前川島芳子在北平被處決,遺體手中緊握一紙團,上面寫了什麼

在日本一個叫岩田愛之助的人暗戀川島芳子,當他向川島芳子表達愛意之後,川島芳子想起了自己被養父強暴的經曆變得十分激動,川島芳子還一度想要輕生。甚至在一次吵架時,川島芳子直接用槍朝自己的胸口開去。

不過幸好子彈沒有擊中心髒,川島芳子也轉危為安。後來因為中國形勢的變化川島被養父送回中國,想要利用她再次聯絡滿清的遺老遺少。

解放前川島芳子在北平被處決,遺體手中緊握一紙團,上面寫了什麼

原本川島芳子認為清朝這樣一個龐然大物倒下必然還會有一些精明強幹的能人,可是當她拜訪了許多滿清的遺老遺少時發現這些滿清皇族已經徹底成為時代的笑柄。

在1931年,日軍為了對中國發起侵略戰争,便準備利用川島芳子聯絡滿清遺老遺少的子女組成以滿清貴族為主的“滿洲青年聯盟”,來對抗中國民間的抗日活動。

川島芳子在這裡仿佛找到了自己奮鬥的“希望”,她四處聯絡一些滿清貴族子弟加入進來,使得“滿洲青年聯盟”不斷壯大,在民間舉行的反日活動時都會有“滿洲青年聯盟”站出來與其發生沖突。

解放前川島芳子在北平被處決,遺體手中緊握一紙團,上面寫了什麼

除了對抗反日武裝外,這個聯盟還查明了東北軍的駐軍和布防情況,為日本關東軍進行“九一八事變”提供了一定的幫助。

除了這些行動以外,根據現有的資料來看當時張作霖遇刺也有川島芳子的身影。因為川島芳子出色的情報工作使得關東軍一些搞情報的軍官稱川島芳子為“一個人抵得一個師團”,甚至還為她頒布了一個陸軍少佐的軍銜。

解放前川島芳子在北平被處決,遺體手中緊握一紙團,上面寫了什麼

臨死時的訣别詩

事業上的成功開始讓川島芳子越來越膨脹,她開始尋求更高的政治追求——擁有自己的軍隊。

川島芳子開始在“滿洲青年政治聯盟”中尋找強壯男性,并且讓他們進行軍事訓練。并且利用自己掌握的資源使得川島芳子擁有了一支部隊,在僞滿洲國成立時她也被溥儀任命為“滿洲國女官長”兼任“滿洲國國軍總司令”。

可惜川島芳子剛剛掌握軍隊沒多久,就被關東軍接管兵權。也因為川島芳子在這件事上與關東軍的沖突讓川島芳子被日本政府徹底遺棄。

解放前川島芳子在北平被處決,遺體手中緊握一紙團,上面寫了什麼

後來因為日本戰争局勢出現頹勢,便準備重新開機川島芳子。在川島芳子以飯店女老闆的身份前往北平,在北平川島芳子與國民黨高官進行秘密談判并且将日軍在北平的情報網交給戴笠,來作為自己的合作的誠意。

經過川島芳子與國民黨高層的談判,使得雙方決定放下武器聯合進攻共産黨的陰謀,可惜他們的陰謀剛剛達成沒多久就因為日本的投降而破滅。

抗日戰争結束以後,在北平隐藏的川島芳子被軍統抓獲。在審判庭上川島芳子以自己是“日本人”的身份進行辯解,可惜當時的人們對于川島芳子的罪行罄竹難書,是以無論她如何辯解都沒有讓她逃脫審判,最終還是被判處死刑。

在川島芳子臨死時手上緊握一個紙團上面寫着:“有家不得歸,有淚無處垂。有法不公正,有冤訴向誰。”

解放前川島芳子在北平被處決,遺體手中緊握一紙團,上面寫了什麼

小結:

川島芳子該死嗎?該死!但我們又不得不說川島芳子十分可憐,準确一些說是幼年的川島芳子十分可憐。如果她沒有去日本,沒有遇到畜生一般的養父,或許她的人生不算精彩但也會十分充實。抑或者如果沒有她親生父親的野心,中國那時的局勢将會緩和許多。

但川島芳子最後的訣别詩讓筆者想要回贈一首,雖然寫得不好但依舊想要說出來:七歲離家,十七恨國,二七賣國,臨死忘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