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重讀經典 | 馬克思如何發現剩餘價值(上)

作者:經濟觀察報
重讀經典 | 馬克思如何發現剩餘價值(上)

李義平/文 我們對于經濟學經典的學習,應從馬克思經濟學開始,而馬克思經濟學的核心經典是《資本論》,《資本論》博大精深,其理論意義、學術意義十分深遠。

《資本論》的寫作

卡爾·馬克思1818年5月5日出生于普魯士萊茵省特利爾城一個富裕的猶太族的律師家庭(1883年3月14日去世)。盡管馬克思的父親立意培養他的兒子走學術或官吏的道路,送他到波昂大學和柏林大學學習法律專業。但他自己卻酷愛哲學、喜歡曆史。大學畢業後的1842-1843年初,馬克思在《萊茵報》工作。《萊茵報》是萊茵地區資産階級民主派辦的報紙,這份報紙關注勞動人民的物質生活,揭露普魯士政府的黑暗,于1843年4月被查封。這段經曆使馬克思感到了對經濟學的迫切需要,促使他去研究經濟學。馬克思曾經說,對勞動人民物質利益的關心“是促使我去研究經濟問題的最初動因”。

從1843年開始到1867年,馬克思以強烈的使命感幾易其稿,最終寫成了偉大的《資本論》。長期的貧困和繁重的工作,嚴重地損害了馬克思的健康,在《資本論》第一卷出版前夕,他在緻一位朋友的信中說,“我一直在墳墓的邊緣徘徊。是以,我不得不利用我還能工作的每時每刻來完成我的著作,為了它,我已經犧牲了我的健康,幸福和家庭。”

在馬克思的全部理論中經濟思想是最核心的思想。列甯曾經評論道:“使馬克思的理論得到最深刻、最全面、最詳盡的證明和運用的是他的經濟學說”。馬克思的經濟思想集中展現在他的三卷《資本論》和為寫作《資本論》而準備的一系列手稿及《剩餘價值理論》中。三卷《資本論》也叫做《資本論》的理論部分,《剩餘價值理論》是馬克思為了寫作《資本論》做的讀書筆記,也叫做《資本論》的曆史部分。

馬克思在世的時候,僅于1867年7月25日出版了《資本論》的第一卷,其餘兩卷在他逝世後由恩格斯整理,并分别于1885年9月出版了第二卷,于1894年出版了第三卷,《剩餘價值理論》由考茨基于1905年-1910年整理出版。

重讀經典 | 馬克思如何發現剩餘價值(上)

卡爾·馬克思(Karl Heinrich Marx,1818年5月5日—1883年3月14日),馬克思主義的創始人,德國猶太人,政治家、哲學家、經濟學家、革命理論家,主要著作有《資本論》《共産黨宣言》等。

《資本論》内容介紹

《資本論》的理論部分一共有三卷,圍繞“資本”層層展開,第一卷的副标題是“資本的生産過程”,由7篇25章組成。在第一卷裡,馬克思認為“商品是資本主義社會的經濟‘細胞’”。他研究了商品、貨币,研究了産業資本的實際運作,确立了勞動價值論和剩餘價值理論。資本主義社會化生産特征是擴大再生産,并且是由創新(以追求超額剩餘價值為目的資本家必須率先創新)引領的内涵式的擴大再生産,是資本有機構成的不斷提高,越來越機械化、現代化。資本主義社會的發展是剝奪剝奪者,建立“自由人聯合體”。《資本論》第二卷的副标題是“資本的流通過程”。這一卷首先研究的是資本的三種形态,即貨币資本、生産資本、商品資本的循環。資本正常循環的條件是三種資本形态在時間上的繼起、在空間上的并存。其次是“資本周轉”,研究如何提高預付總資本的周轉效率或使用效率。最後是“社會總資本的再生産和流通”,研究互相依存、互為條件的單個資本的總和,即社會總資本在什麼條件下才能順利地賣出和買進,即社會總資本順利進行再生産的條件,也叫作馬克思經濟學的實作論。商品賣不出去或者貨币收不回來,都會導緻企業的破産。《資本論》第三卷的副标題是“資本主義生産的總過程”,由7篇共52章組成。第三卷研究了價值如何轉化為生産價格,剩餘價值如何轉化為利潤,以及利潤如何轉化為平均利潤,并研究了剩餘價值的分割。馬克思在《資本論》第三卷裡提出的關于平均利潤形成的機制,關于絕對地租和級差地租的理論,關于在資源限制變化的條件下農業是怎樣從粗放經營向集約經營轉化的理論,關于信用和虛拟資本的理論,關于股份公司隻是從資本主義過到社會主義的“過渡點”的理論,關于商人資本和高利貸資本在不同社會背景下發揮着不同作用的理論,對我們了解現實經濟運作都極具啟發意義。

在平面介紹《資本論》各卷的構成和相關内容的基礎上,我們縱向地、深入地圍繞着“資本”問題,也應集中相關專題作更加詳細地介紹和學習。

《資本論》的研究對象

對于一門科學而言,研究對象和研究方法十分重要。關于《資本論》的研究對象,馬克思說:“我要在本書研究的,是資本主義生産方式以及和它相适應的生産關系和交換關系”。所謂生産方式,就是以什麼樣的組織形式,以及生産要素的結合方式,去生産産品還是商品。在馬克思的筆下,勞動産品作為商品,是一個曆史的産物,即在一定的曆史階段,自給自足的勞動産品才變成了可以交換的商品。

馬克思這裡所講資本主義生産方式,是指生産的資本主義社會形式,即雇傭勞動和資本相結合,要素通過市場配置,勞動成果表現為含有剩餘價值的商品。馬克思政治經濟學研究的是制度、體制、生産組織層面的,由生産方式決定的生産關系(西方經濟學研究的是技術層面的)。馬克思強調,“到現在為止,這種生産方式的典型地點是英國”。因為當時英國的資本主義、市場經濟最發達,隻有深入其中,親自感覺,才能深刻揭示資本主義生産方式的成因、特點和趨勢,是以古典經濟學也産生于英國。從這個意義上講,當代中國的改革開放,蓬勃的經濟和建設發展,也為發展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提供了廣袤的肥田沃土。

關于政治經濟學的研究方法,馬克思寫道:“分析經濟形式,既不能用顯微鏡,也不能用化學試劑,二者都必須用抽象力來代替。”這裡,馬克思所講的政治經濟學不是自然科學,不能用自然科學的、試驗室的方法,而是要深入實際,掌握大量的材料,透過現象探索本質,解剖沖突,分析經濟的細胞形态,進而形成概念、範疇,揭示其内在聯系。抽象法是需要智慧的。抽象法不是數理模型,它也需要素材,瑣碎的描述,大道至簡的抽象。

從實際情況出發,不搞教條主義,在解決現實問題中發展馬克思主義的政治經濟學,這是馬克思研究經濟學的最寶貴的方法,對我們發展建構和發展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有着重要的現實意義。

商品及勞動價值論

“商品”是資本主義社會的經濟細胞,是《資本論》的邏輯起點。《資本論》第一卷第一章的标題便是“商品”,第一段話是“資本主義生産方式占統治地位的社會财富,表現為‘龐大的商品堆積’,單個商品表現為這種财富的元素形式。是以,我們的研究就從這裡開始”。由商品這個資本主義社會的經濟細胞開始,馬克思創立了勞動價值論,并在勞動價值論的基礎上建構了極富力度、邏輯嚴謹的理論體系。

馬克思認為,勞動産品之是以成為商品,緣于社會分工。社會分工是不同的産權主體,即不同的市場主體之間的分工,聯系二者的是交換。商品有使用價值和價值。使用價值是商品滿足社會需要的屬性,對商品生産者來說是價值的物質承擔者。價值是凝結在商品中的一般人類勞動。價值量是由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決定。勞動創造财富,這就是馬克思的勞動價值論。

馬克思認為商品交換的成功十分重要,否則對于商品生産者來說就隻是想象中的價值、想象中的盈利。隻有交換成功才能變成事實上的價值、事實上的盈利。然而由于商品生産者生産什麼、生産多少是自己決定的,是否符合社會的需要還得接受市場的檢驗。馬克思稱這種關乎商品生産者命運的交換是“驚險的跳躍”。如果跳不過去,摔壞的不是商品,而是商品生産者自己。

當貨币出現以後,馬克思又說,“商品總是要和貨币談戀愛的,然而真愛情的道路決不是平坦的”。商品及商品生産是企業素質的集中展現:産業鍊的位置、生産方式、企業的創新能力、企業管理、企業文化、企業的命運等,都可以通過商品這一資本主義社會的經濟細胞反映出來。

交換必須産權明确。馬克思在《資本論》第一卷第二章“交換過程”中,專門讨論了産權問題。馬克思寫道:“商品不能自己到市場去,不能自己去交換。是以,我們必須找尋它的監護人,商品所有者。”

馬克思強調,“一方隻有符合另一方的意志,就是說每一方隻有通過雙方共同一緻的意志行動,才能讓渡自己的商品,占有别人的商品,可見他們必須彼此承認對方是私有者。這種具有契約形式的(不管這種契約是不是用法律固定下來的)法權關系,是一種反映着經濟關系的意志關系”私有産權,這就是馬克思關于商品生産和商品交換的産權觀念。馬克思認為在公有制、即在他所說的“自由人聯合體”的情況下,是不存在商品貨币關系的。而在社會主義制度下發展市場經濟,是中國共産黨人從中國實際出發的偉大創造。

馬克思的貨币理論

馬克思從商品交換出發,指出貨币是從商品交換中分化出來固定充當一般等價物的特殊商品。作為商品,貨币是有價值的。由于貴金屬質地均勻,易于分割,便于攜帶,是最适合充當貨币材料的。由于貴金屬充當貨币材料在流通中的磨損,逐漸産生了信用貨币。信用貨币隻是一個“記号”。

馬克思寫道:“銀記号或銅記号的金屬含量是由法律任意規定的。它們在流通中比金币磨損得還要快。是以,它們的鑄币職能實際上與它們的重量完全無關,就是說,與任何價值完全無關。金的鑄币存在同它的價值實體完全分離了。是以,相對地說沒有價值的東西,例如紙票,就能代替拿來執行鑄币的職能。”

這就是說,紙币本身沒有價值,是靠發行者的信用,代表貴金屬貨币來流通的,于是,“紙币流通的特殊規律隻能從紙币是金的代表這種關系中産生。這一規律簡單地說來就是:紙币發行限于它象征地代表的金(或銀)的實際流通數量。”

馬克思強調:“如果今天一切流通管道中的紙币已達到管道所能吸收貨币的飽和程度,明天紙币就會因商品流通發生變動而泛濫起來。一切限度都消失了。”濫發紙币錢就不值錢了,紙币發行者的信譽就會倒地,就會出現嚴重的金融風險和經濟風險。馬克思的貨币理論告訴我們,發行的紙币并非就是資本,如果銀行印的紙币就是資本,世界上就沒有缺少資本的國家了,除非銀行連紙币也印不起了。

剩餘價值理論

如果說勞動價值論是《資本論》的基礎,那麼,旨在揭示資本剝削勞工的剩餘價值理論則是《資本論》的核心。馬克思通過曆史考察和理論分析,指出勞動力成為商品時,就為貨币成為資本創造了條件。作為貨币的貨币和作為資本的貨币是不一樣的。貨币資本購買了生産資料和勞動力,就開始了資本主義生産,即剩餘價值的生産。

從創造剩餘價值的角度,馬克思把資本區分為不變資本和可變資本。不變資本是資本家購買生産資料的資本,其價值是通過雇傭勞工的勞動,分次或一次性轉移到新的商品中去的,是個不變量,是生産剩餘價值的條件。可變資本是資本家用來購買勞動力的資本。勞動力不僅可以創造自身的價值,而且可以創造剩餘價值,是一個可變量,是生産剩餘價值的真正源泉。資本主義的工資是勞動力價值的貨币表現。

馬克思把剩餘價值的生産分為絕對剩餘價值的生産和相對剩餘價值的生産。絕對剩餘價值是在勞動生産率不變,進而必要勞動時間不變的情況下靠延長勞動時間增加剩餘勞動時間以提高剩餘價值率。另一種是相對剩餘價值的生産,在總的勞動時間不變的情況下通過創新提高勞動生産率,縮短必要勞動時間,相應地延長剩餘勞動時間,以獲得更多剩餘價值的生産方式。

馬克思濃墨重彩地描述了相對剩餘價值的生産。在追求剩餘價值的内在沖動、激烈的市場競争的外在壓力下,總有個别資本家率先創新,打破已有的平衡,獲得超額剩餘價值。其他資本家紛紛跟上,社會經濟、技術發展上升到一個新的層面,超額利潤不複存在。又有人打破新的平衡,其他資本家又紛紛跟上,如此循環,永無盡頭。馬克思寫道:“采用改良生産方式的資本家比同行業的其餘資本家,可以在一個工作日中占有更大的部分做為剩餘勞動。他個别地所做的,就是資本家全體在生産相對剩餘價值時所做的。

但是,另一方面,當新的生産方式被普遍采用,因而比較便宜地生産出來的商品的個别價值和社會價值之間的差額消失的時候,這個超額剩餘價值也就消失。價值由勞動時間決定的規律,既會使采用新方法的資本家感覺到,他必須低于商品的社會價值來出售自己的商品,又會作為競争的強制規律,迫使他的競争者也采用新的生産方式”

馬克思所講的創新,是指“必須變革勞動過程的技術條件和社會條件,進而變革生産方式本身,以提高勞動生産力……”沒有社會條件的變革,就很難有技術創新。

而資本的原始積累就是圈地運動,剝奪農民,是剝奪靠自己的勞動為生的私有者,為資本主義生産準備條件。

(作者系中國人民大學經濟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