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俄羅斯與烏克蘭之間是怎麼回事?1200年的恩怨,一切還得怪波蘭

作者:局小乖簡史

俄羅斯是大陸最重要的鄰居之一,烏克蘭也和中國有着密切的關系,俄烏兩國曾經也是同志加兄弟的關系。

但就是這樣兩個國家,這些年關系一直很緊張,最近幾天又打起來了,烏克蘭在這場戰鬥中占盡劣勢。

那麼它們為什麼會有那麼多沖突?為什麼會打起來?

其實俄烏兩國有着綿延千年的曆史恩怨,近年的沖突不過是某種程度的重複曆史而已。

追根溯源,兩國沖突的種子是波蘭埋下的。

俄羅斯與烏克蘭之間是怎麼回事?1200年的恩怨,一切還得怪波蘭

01、血脈相連的兄弟

别看現在俄羅斯和烏克蘭打得你死我活,但從血緣來說它們都是一家人。

公元前一千年左右,斯拉夫人就開始在東歐和中歐的平原上生活。後來從其中分化出一支東斯拉夫人,這就是俄羅斯、白俄羅斯和烏克蘭人的共同祖先。

東斯拉夫人生活長期處于部落狀态,不僅分裂還經常爆發内讧。如果繼續這麼發展下去,估計也就沒有現在的俄羅斯和烏克蘭了。

但曆史就是充滿了偶然,公元八九世紀的時候來了一波商人住到了斯拉夫人中間。他們是從斯堪的納維亞半島來的諾曼人,也常被叫羅斯人。

其實諾曼人就是維京人,雖然維京人以海盜聞名于世,但是他們的主要目的還是為了貿易。畢竟,如果能好好賺錢過日子,誰還願意刀口舔血呢?

俄羅斯與烏克蘭之間是怎麼回事?1200年的恩怨,一切還得怪波蘭

維京人

既然是商人,自然是八面玲珑,而且還很能打——古時貿易商路上匪徒多得很,能在商路上闖蕩的人武力值不會差。

羅斯人中有一個叫留立克的人,說話好聽人見人愛,武力高超威望很高,成為斯拉夫人的座上賓。

留立克時不時地幫斯拉夫人調解下内部沖突,一來二去就得到斯拉夫人的認可。

然後讓人驚掉下巴的事情發生了,留立克作為一個外族人竟然統一了一大片斯拉夫部落并建立王朝!

不久後,統一的斯拉夫人南下占領基輔,建立起一個叫基輔羅斯的國家。

俄羅斯與烏克蘭之間是怎麼回事?1200年的恩怨,一切還得怪波蘭

基輔羅斯

上述建國過程雖然在學術上還有些細節争論,但是就如同我們講炎黃一樣,雖然具體事實有待考證,并不妨礙先祖的故事口口相傳。

基輔羅斯是東歐平原上最早的文明古國之一,随着進一步擴張,發展成為歐洲最大的國家。

由于強大的國力,基輔這時被稱為第聶伯河上的“帝王之城”,基輔羅斯奠定了俄羅斯、白俄羅斯、烏克蘭的文化基礎,其中俄羅斯和烏克蘭都認為自己是基輔羅斯的正統繼承者。

“烏克蘭”一詞就是在這個時期産生,原意是“瀕臨邊界的地方”,最終成為烏克蘭族的稱呼。

需要說明的是,此時烏克蘭并不是政治概念更不是國家稱呼,是以普京在發言中說曆史上不存在烏克蘭這個國家是有一定道理的。

俄羅斯與烏克蘭之間是怎麼回事?1200年的恩怨,一切還得怪波蘭

基輔城的原型

俄羅斯把基輔羅斯視為其曆史的發端,把基輔這座城市稱為“俄羅斯諸城之母”。

由于曆史上基輔羅斯的國王曾迎娶拜占庭帝國的公主為妻,是以俄羅斯的國徽上留下了雙頭鷹圖案——雙頭鷹是拜占庭帝國的國徽。

外國的封建王朝同樣有着興亡周期律的制約,11世紀開始基輔羅斯内部争鬥不斷,外部又無法阻擋遊牧民族侵略,國力越來越弱。

等到13世紀分裂成一個個小羅斯公國,國家陷入風雨飄搖之中。

不巧的是東邊蒙古人崛起了,發起第二次西征一直打到匈牙利和波蘭附近,基輔羅斯被順便滅國。

俄羅斯與烏克蘭之間是怎麼回事?1200年的恩怨,一切還得怪波蘭

蒙古人西征

蒙古占領的土地大部分成為今天俄羅斯的一部分,占領地上的斯拉夫人則成為今天的俄羅斯族人。

同樣不巧的是西邊還有一個野心勃勃的波蘭,雖然被蒙古人打得服服帖帖,但是欺負羅斯人還綽綽有餘,也過來蠶食基輔羅斯的土地。

滅國之後斯拉夫人就開始了二百多年的亡國奴生活,等到16世紀蒙古人衰落,在莫斯科一帶斯拉夫人打敗蒙古人建立了莫斯科公國,後來逐漸發展為俄羅斯。

波蘭人也趁蒙古衰落發起進攻,把蒙古人一點點擠走,占領今天的烏克蘭西部地區,基輔城和大部分烏克蘭人也在波蘭統治之下。

經過多年的擴張,俄羅斯人發展到今天的東烏克蘭附近,直面正在向東擴張的波蘭。

俄羅斯與烏克蘭之間是怎麼回事?1200年的恩怨,一切還得怪波蘭

波蘭騎兵

02、宗教引發的戰争

由于曆史文化原因,基輔在斯拉夫人或者羅斯人心中一直有着極其重要的位置,俄羅斯的王公們一直很想從波蘭手中奪回基輔。

在地緣政治上,俄羅斯一直期待能南下取得一個出海口,地處黑海沿岸的烏克蘭正好能滿足俄羅斯的需求。

俄羅斯早就想同波蘭人開戰,但是打仗的師出有名,沒想到很快烏克蘭人就找上門送來開戰理由。

波蘭人蠶食基輔羅斯的時候,原本對烏克蘭人的政策很寬松,但是随着經濟和文化沖突的加深,烏克蘭人開始暴動。

波蘭大量向西歐出口小麥,由于産量供不應求,波蘭貴族跑到烏克蘭大肆吞并土地,導緻烏克蘭人沒了收入來源,隻能當農奴為生,生活水準一落千丈。

俄羅斯與烏克蘭之間是怎麼回事?1200年的恩怨,一切還得怪波蘭

波蘭貴族

有一部分不願意當農奴的烏克蘭人跑到大草原上生活,後來發展成為以作戰勇猛和騎兵聞名後世的哥薩克人。

加深經濟掠奪的同時,波蘭人為了同化烏克蘭采取了嚴厲的文化和宗教政策,比如禁止使用烏克蘭語,逼迫烏克蘭人改信天主教。

烏克蘭人信奉東正教,被迫改信天主教的過程中引發強烈反彈。随着波蘭壓迫的加深,以哥薩克為代表的烏克蘭人終于忍不了了,于1648年發動起義。

這時候的波蘭可是歐洲排名靠前的軍事強國,烏克蘭人的實力還是太弱小,不得不尋求盟友。

烏克蘭人先找了鞑靼人,但是鞑靼人立場反複,最終背叛了他們投向波蘭;烏克蘭人又找了土耳其人,可是因為被要求效忠伊斯蘭教而談崩了。

俄羅斯與烏克蘭之間是怎麼回事?1200年的恩怨,一切還得怪波蘭

鞑靼人

最後烏克蘭人想起了和自己同宗同源的俄羅斯人,俄羅斯為了賺取更多利益表現得很謹慎,一直拖到1654年才發起援助。

雙方在這一年簽署《佩列亞斯拉夫條約》,烏克蘭東部地區并入俄羅斯。

烏克蘭人向沙皇效忠但保持了高度自治權,并且在沙俄的幫助下擴張了領土,俄羅斯得到了夢寐以求的港口和通往歐洲的門戶。

對于簽署的條約,後世的俄烏兩國都有自己的解讀,俄羅斯認為這是兩方合并,烏克蘭則認為這是兩國結盟,其中含義值得玩味。

随後波蘭和俄羅斯爆發了一系列戰争,但是波蘭也不是吃素的,直到19世紀俄羅斯才奪取了絕大部分烏克蘭土地。

俄羅斯與烏克蘭之間是怎麼回事?1200年的恩怨,一切還得怪波蘭

赫梅利尼茨基向哥薩克宣布《佩列亞斯拉夫協定》

打敗了波蘭,俄羅斯和烏克蘭人、烏克蘭人内部卻又出現了不和諧。

東烏克蘭加入俄羅斯,保持了自己文化和宗教傳統,而西烏克蘭在波蘭長期的統治下已經被同化得差不多了,人們已經從東正教改宗天主教,對東烏和俄羅斯的“異教徒”并不感冒。

這種宗教文化的差異一直持續到今天,并成為烏克蘭社會撕裂的文化原因。

另外,俄羅斯和烏克蘭的合作并非一帆風順。1700年,哥薩克人被大量派去參加俄羅斯與瑞典的戰争,哥薩克人認為自己被當作炮灰,和俄羅斯産生隔閡。

俄羅斯還違反《佩列亞斯拉夫條約》取消了烏克蘭人的自治權,導緻烏克蘭人和瑞典結盟反抗俄羅斯,俄羅斯是以派兵血洗烏克蘭。

宗教沖突加劇了俄羅斯人和烏克蘭人之間的嫌隙。

俄羅斯與烏克蘭之間是怎麼回事?1200年的恩怨,一切還得怪波蘭

這就很諷刺了,烏克蘭人當初是因為宗教原因找了俄羅斯人幫忙,現在戰争結束了宗教卻又成為加深烏克蘭和俄羅斯人沖突的因素。

為了消除烏克蘭人的不穩定因素,俄羅斯禁止烏克蘭語書籍、強迫烏克蘭人說俄語、推廣俄羅斯人的生活方式和文化。

俄羅斯的同化效果顯著,牢牢控制烏克蘭200多年,但是并沒有徹底消除烏克蘭人的獨立思想。

一次世界大戰時,烏克蘭人分屬敵對的兩大陣營,戰場上同族相殘的情景使得烏克蘭的民族主義者再度萌發獨立建國的想法。

一戰末期,烏克蘭在德國人的幫助下曾短暫建立一個政權,但沒幾天就被德國人滅了。随着德國戰敗,俄羅斯又恢複了對烏克蘭的控制。

俄羅斯與烏克蘭之間是怎麼回事?1200年的恩怨,一切還得怪波蘭

03、“不牢可破”的聯盟

1917年共産主義運動風起雲湧,烏克蘭成立了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1922年又加入蘇聯,開啟了一段新曆史。

俄國在“十月革命”後由于内亂,國家實力一度進入低谷,波蘭又動起歪心思,1920年波蘭軍隊殺入基輔。

蘇聯在緩過勁後立刻派兵反攻,蘇軍先勝後敗,雖然奪回東烏克蘭和基輔,西烏克蘭卻被劃入波蘭管轄。吃了虧的蘇聯并沒有就此放棄,一直等待機會。

波蘭曆史上在歐洲四面樹敵,西面的德國像東面的蘇聯一樣想教訓它。

1939年時波蘭已經衰弱,重新崛起的德國和蘇聯共謀出兵波蘭。被兩個重量級選手群毆,波蘭隻能乖乖投降,蘇聯順利奪回西烏克蘭。

俄羅斯與烏克蘭之間是怎麼回事?1200年的恩怨,一切還得怪波蘭

十月革命

如此反複地被俄羅斯和波蘭争奪,西烏克蘭人對誰都缺乏歸屬感,東西烏克蘭的差異無法消除。

列甯死後,蘇聯在烏克蘭的一些強硬做法,給烏克蘭帶來嚴重創傷的同時也加劇了烏克蘭人的離心傾向。

如果這樣的做法可以持續一百年,興許能像波蘭同化西烏克蘭那樣同化整個烏克蘭,不過這種政策太不符合時代潮流,赫魯曉夫上台後就終止了這些做法,但是分裂的種子已經種下了。

二戰後蘇聯把東烏克蘭打造成工業重鎮,經濟十分發達,幾乎就是蘇聯的一個核心區,政治地位和實力上烏克蘭都是僅次于俄羅斯的加盟共和國。

同時,強大的國力也使得蘇聯上司人産生了聯盟牢不可破的想法,并且打算做一些特别的事情鞏固俄羅斯和烏克蘭的關系。

俄羅斯與烏克蘭之間是怎麼回事?1200年的恩怨,一切還得怪波蘭

赫魯曉夫

1954年,蘇聯隆重紀念《佩列亞斯拉夫條約》簽訂300周年,赫魯曉夫在宴會上喝得頭暈目眩,恍惚中他對烏克蘭的感情如潮水般噴湧而出,作出一個令周圍的人目瞪口呆的決定:将俄羅斯的克裡米亞交給烏克蘭管轄。

克裡米亞地理位置十分優越,有黑海鑰匙之稱。

曆史上它曾是各大國激烈争奪的地方,沙俄用兩次戰争才吃下了這裡。是以無論從地緣政治還是民族情感來說,大部分俄羅斯人并不願意接受這樣的安排。

此時的蘇聯還很強大,大家都是“牢不可破的聯盟”中的一員,是以雖然有反對,最終還是把克裡米亞作為“友誼的象征”送給烏克蘭。這就給未來俄烏沖突埋下了隐患。

世事難料,聯盟最終變得“不牢可破”。

俄羅斯與烏克蘭之間是怎麼回事?1200年的恩怨,一切還得怪波蘭

克裡米亞地理位置圖

1991年12月烏克蘭和俄羅斯、白俄羅斯簽署了《别洛韋日協定》,蘇聯解體後,烏克蘭第一次以一個完整的主權獨立國家現身世界。

烏克蘭獨立導緻三十多年前埋下的克裡米亞沖突爆發了,克裡米亞有65%的居民是俄羅斯族,他們渴望回歸俄羅斯。為了安撫克裡米亞,烏克蘭給予它自治地位。

但是克裡米亞并不滿足,1994年當地議會通過決議要求烏克蘭準許它自己決定歸屬權,其實就是要加入俄羅斯。

烏克蘭為此反應強烈,下令軍隊準備武力解決。克裡米亞為此尋求俄羅斯支援,但未能如願。

俄羅斯在蘇聯解體中受了重傷,前蘇聯把大量重工業放在東烏克蘭,導緻俄羅斯坦克、飛機、航天和造船能力驟降,軍力嚴重不足,但這還不是最麻煩的。

俄羅斯與烏克蘭之間是怎麼回事?1200年的恩怨,一切還得怪波蘭

克裡米亞人

俄羅斯這時軍事上被車臣問題搞得焦頭爛額,經濟被美國人的休克療法搞得一團糟,政治上還要積極向西方靠攏,根本沒精力沒心思管克裡米亞的事。

克裡米亞回歸俄羅斯的願望落空,但是分裂傾向一直沒有停止,後來成為俄羅斯制約烏克蘭的抓手。

東烏克蘭雖然沒有什麼領土争議,但是相比西烏克蘭,文化和民族上更加親近俄羅斯,經濟聯系也更緊密,也成為俄羅斯後來制約烏克蘭和分裂烏克蘭的因素。

04、大國博弈的棋子

蘇聯解體意味冷戰結束,俄羅斯打算全面擁抱西方,但是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始終把俄羅斯視為其安全的重大威脅,并不打算放過俄羅斯。

西方國家承諾的經濟援助遲遲不到位,美國人派來的經濟顧問手把手地指導甚至親自操刀經濟改革,結果俄羅斯經濟陷入深淵,優質的國有資産紛紛落入西方國家及其代理人手裡。

俄羅斯與烏克蘭之間是怎麼回事?1200年的恩怨,一切還得怪波蘭

西方國家政治上支援俄羅斯内部的分裂勢力,似乎期待着俄羅斯也像蘇聯一樣解體。

北約這個冷戰組織沒有解散,反而繼續發揮着對抗俄羅斯的作用。北約曾向戈爾巴喬夫保證,北約不會向東擴張1厘米。

事實卻不斷打臉,前蘇聯的加盟共和國陸續加入北約,目前北約成員國已經從冷戰時的16國增加到30國,包含俄羅斯大部分歐洲鄰國。

既然不被接納,俄羅斯就選擇對抗。普京上台後俄羅斯國力逐漸恢複,具備了和西方國家掰掰手腕的能力。

而此時北約已經擴張到俄羅斯最後的安全“屏障”——烏克蘭和白俄羅斯。

俄羅斯與烏克蘭之間是怎麼回事?1200年的恩怨,一切還得怪波蘭

戈爾巴喬夫

白俄羅斯和俄羅斯的關系一直很緊密,令西方國家無從下手,烏克蘭就成為西方國家與俄羅斯角力的前線。

烏克蘭的戰略地位比白俄羅斯更大,對于俄羅斯來說丢失烏克蘭是不可接受的。

烏克蘭領土廣袤,有世界三大黑土地之一,相當長一段時間内人均糧食産量高達一噸;領土内有豐富水、林業和礦石資源,蘇聯解體時還承接了大量工業基礎。

由于蘇聯時期的經濟布局,俄烏經濟依存度高,失去烏克蘭後俄羅斯的工業幾乎要被腰斬,隻能靠出賣自然資源生活。

俄羅斯希望在自己與西方國家之間建立緩沖區,烏克蘭是其在歐洲最後的緩沖區,如果沒有了烏克蘭,俄羅斯要直面重大的安全威脅——這種心理就像我們發現美國占領了北北韓一樣。

俄羅斯與烏克蘭之間是怎麼回事?1200年的恩怨,一切還得怪波蘭

同時,丢失烏克蘭意味着俄羅斯失去影響歐洲的能力,失去黑海的出海口,更無法通過黑海艦隊影響地中海和進入大西洋,戰略損失極大。

正如大陸外交部發言人所說:“……有沒有想過把一個大國逼到絕地的後果?”

西方國家應該想過,但是對于他們來說,烏克蘭隻是制約俄羅斯的棋子,不論是否達到目的,隻要不發生大規模戰争,他們的損失并不大,而一旦冒險成功,俄羅斯在歐洲就翻不起大浪。

由于曆史原因,烏克蘭内有着天主教和東正教對立,烏克蘭族人和俄羅斯族人有着不同的國别認同。

面對虎視眈眈的大國,在如何選擇國家發展道路上烏克蘭并沒有一個清晰的、一以貫之的政策。

俄羅斯與烏克蘭之間是怎麼回事?1200年的恩怨,一切還得怪波蘭

由于各方都不能在烏克蘭國内占據壓倒性的優勢,也導緻國内的鬥争處于焦灼狀态,這種分裂的狀态給外來勢力幹涉提供了機會。

近些年西方國家在烏克蘭問題表現更強勢,烏克蘭國内親西方反俄的勢力占據上風。

但是他們沒有平衡國内各方沖突的能力,導緻國家陷入動蕩,并引發俄羅斯的強勢介入,頓涅斯克和盧甘斯克先後獨立,克裡米亞也被吞并。

都是烏克蘭人,為什麼各方勢力就不能團結一緻解決問題呢?為什麼非要引狼入室呢?

05、病入膏肓的烏克蘭

烏克蘭并非沒有獨立決定國家命運的機會。

俄羅斯與烏克蘭之間是怎麼回事?1200年的恩怨,一切還得怪波蘭

蘇聯解體時,烏克蘭繼承了大量的戰略武器和重工業,其中核武器足以使其成為世界第三核大國。

如果能夠想辦法盤活工業資産、握住核武器,身處重要地理位置的烏克蘭會成為一個有世界影響力的強國,根本不可能成為美俄角力的戰場、大國博弈的棋子。

烏克蘭境内工業力量雖然強但是并不完整,這在核武器的維護、測試和生産中沖突凸顯。

如果要想發展好經濟、讓蘇聯遺留的重工業發揮作用,就必須加深與俄羅斯的經濟合作,但是烏克蘭的經濟政策是向西歐尋找出路。

工業發揮不了作用,核武器、轟炸機這些武器就将淪為擺設,甚至成為招災的危險品。

俄羅斯與烏克蘭之間是怎麼回事?1200年的恩怨,一切還得怪波蘭

美俄也不希望烏克蘭擁有核武器,烏克蘭抵擋不住壓力,選擇自廢武功。

烏克蘭把核按鈕交給俄羅斯掌控,同時以核彈、轟炸機維護費用太高為由,把戰略武器拆解、報廢或者交給俄羅斯。

沒了戰略力量,烏克蘭的正常力量投入也越來越少,軍事上已經不足以抵抗周邊的威脅,外部的幹涉變得肆無忌憚。

由于西方針對東歐進行了多年的“和平演變”,烏克蘭聽信了西方人的忽悠,走上了所謂自由的道路。

和俄羅斯一樣,休克療法并沒有拯救烏克蘭的經濟,反倒造就了經濟寡頭。這些寡頭把勢力滲透進政治領域,有的也充當起外國在烏勢力的代言人。

俄羅斯與烏克蘭之間是怎麼回事?1200年的恩怨,一切還得怪波蘭

政治上烏克蘭采取多黨制競争選舉,這給寡頭們操控烏克蘭政治提供了機會,導緻公權力幾乎一直在寡頭們的手中流轉。

寡頭們充分利用了烏克蘭内部的宗教、民族沖突,為自己謀取選票的同時也加劇對立。

大家可以試想一下,一次投票51%的人同意49%的人反對,投票雖然得以通過,但49%的人不執行投票結果會怎麼樣?如果有外部勢力支援這49%的人鬧事會有什麼後果?

在一個由不同民族構成的國家,群眾缺乏共同的感情、共同的語言、共同的國家認同,自由制度很可能是災難。

烏克蘭的政治就是如此,2004年親西方的候選人大選失敗,發起顔色革命推翻了對手。

俄羅斯與烏克蘭之間是怎麼回事?1200年的恩怨,一切還得怪波蘭

此後烏克蘭政治似乎打開了潘多拉魔盒,親西方的上司人靠西烏克蘭的選票當選會被東烏克蘭反對,親俄羅斯的上司人靠東烏克蘭的選票當選會被西烏克蘭反對,動蕩是烏克蘭政治的主題。

無論上司人親誰,都無法解決烏克蘭面臨的經濟問題和腐敗,GDP增長乏力,居民生活水準下降。

與平民生活困苦相比,寡頭利用公權力為自己和背後的力量攫取大量經濟利益。

這讓烏克蘭人對政治大失所望,最終選了喜劇演員澤連斯基當總統,可是他也隻是某個寡頭推出來的傀儡。

局勢發展到今天,烏克蘭在外部幹涉、内部分裂的情況下恐怕難以自救。

俄羅斯與烏克蘭之間是怎麼回事?1200年的恩怨,一切還得怪波蘭

澤連斯基

2月22日普京下令俄軍進入烏東地區,西方國家不會介入沖突的聲明似乎也在預示着烏克蘭命運走向。

最後,烏克蘭的沖突再一次提醒我們,和平是奢侈品,沖突才是這個世界的常态,我們隻是有幸出生在一個和平的國家。

參考文獻:

1.《基輔羅斯的興衰》;曹維安;《中學曆史教學參考》1997年11期

2.《俄羅斯與烏克蘭的恩怨情仇》;金默;《軍事文摘》2021年11期

3.《地緣政治視角下的烏克蘭危機》;楊金鵬;《智富時代》2017年02期

4.《烏克蘭政治動蕩的内部原因》;丁栩翔;《當代世界社會主義問題》2014年03期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