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俄羅斯黑海艦隊,駐紮在“自古兵家必争之地”上,是刀尖上的刀尖

作者:情緣讀書

1954年,蘇聯的上司人赫魯曉夫将克裡米亞從俄羅斯劃歸烏克蘭。這樣的“饋贈”在世界曆史上史無先例,當時這隻是蘇聯内部加盟共和國之間的領土流轉的“首創”,并未引起更多關注。兩國關于克裡米亞的歸屬問題,就這樣長期潛藏在蘇維埃聯盟的内部,直到蘇聯解體後才浮出水面。

俄羅斯黑海艦隊,駐紮在“自古兵家必争之地”上,是刀尖上的刀尖

1、克裡米亞

克裡米亞三面被黑海之水所包圍,是一個具有重大戰略意義的半島。曆來是俄國與土耳其、英國和法國等國家争奪之地。

克裡米亞半島是烏克蘭境内唯一的自治共和國,它位于烏克蘭最南端,南臨黑海,東扼亞速海,與俄羅斯無陸地聯系,面積約2.7萬平方公裡,人口近260萬,其中160萬是俄羅斯人、60萬烏克蘭人,20萬鞑靼人和其它少數民族,首府設在辛菲羅波爾。

克裡米亞屬于亞熱帶氣候,漁業發達,農産豐富,尤盛産葡萄,釀酒業發達。克裡米亞冬無嚴寒,夏無酷暑,氣候宜人,風景秀麗,是蘇聯著名的旅遊療養勝地。1945年2月,蘇、美、英三國首腦确定戰後格局的克裡米亞會議,便是在其療養勝地雅爾塔召開的。

曆史上,1443~1783年各民族建立了克裡米亞國。1475-1774年該國成為土耳其的仆從國。在16-17世紀,紮波羅熱的哥薩克發動了反對土耳其鞑靼人的戰争,俄國軍隊乘機進行了克裡米亞遠征(1687~1689年),1783年,克裡米亞正式被沙俄吞并。1918年,克裡米亞歸屬俄羅斯。

為了争奪塞瓦斯托波爾和整個克裡米亞,俄國與土耳其進行了曠日持久的戰争。在1854年開始的那場克裡米亞戰争中,土耳其和英法聯軍在塞瓦斯托波爾的港灣外遭到了黑海艦隊的奮力抵抗349天,黑海艦隊在危急關頭甚至在港口外炸沉自己的艦船,來堵塞聯軍的航道。結果雖然是俄軍撤退到烏克蘭的内地,但“塞瓦斯托波爾保衛戰”卻成了俄國的光榮與驕傲。

俄羅斯黑海艦隊,駐紮在“自古兵家必争之地”上,是刀尖上的刀尖

1921年10月建立克裡米亞自治共和國,仍歸俄羅斯聯邦管轄。1946年蘇聯最高蘇維埃釋出指令,将克裡米亞自治共和國降格為克裡米亞州。

1954年5月,為紀念烏克蘭與俄羅斯聯邦合并300周年,蘇聯最高蘇維埃主席團下令将克裡米亞州劃歸烏克蘭。赫魯曉夫想得到的支援中,來自烏克蘭的支援對他來說是至關重要的、有決定意義的。30多年後蘇聯這個牢不可破的聯盟會分裂成15個國家,赫魯曉夫的一時興起事實上奠定了克裡米亞成為目前烏克蘭政治沖突重心的曆史根源。

1991年,蘇聯解體時,克裡米亞以自治共和國的身份加入烏克蘭,并得到了國際社會的承認。俄羅斯對此一直耿耿于懷。俄羅斯議會曾于1992年5月21日單方面通過了關于廢除1954年2月将克裡米亞由俄羅斯劃歸烏克蘭的決議,

1993年7月9日又通過關于收回克裡米亞的重要海軍基地城市塞瓦斯托波爾市的法令。雖然俄羅斯不便公開向烏克蘭提出領土要求,但也不願意放棄克裡米亞。

這是因為,從18世紀以來,克裡米亞就是沙俄控制黑海沿岸、地中海、巴爾幹地區的基地。克裡米亞的地理位置使它成為控制黑海地區,特别是黑海西部的關鍵。失去克裡米亞,俄羅斯在黑海的帝國地位和對地中海地區的政治影響将成問題。維護對克裡米亞的影響力是俄羅斯保持大國地位,在政治、經濟、軍事方面制約烏克蘭的重要因素。

自從葉卡捷琳娜二世在克裡米亞西南端建立了塞瓦斯托波爾軍港之後,這裡就是俄國黑海艦隊的駐紮地和司令部。

俄羅斯黑海艦隊,駐紮在“自古兵家必争之地”上,是刀尖上的刀尖

2、黑海艦隊

對于俄羅斯和烏克蘭來說,克裡米亞是個不解之結。核心問題不完全在民族關系上,而在于塞瓦斯托波爾這個曾經的和現在的黑海艦隊的軍港。

蘇聯解體後,俄烏間關于克裡米亞的争執大都基于這個塞瓦斯托波爾。在現實世界中,塞瓦斯托波爾仍是解決克裡米亞問題的關鍵,也是俄烏間關系的症結所在。

2008年,在布加勒斯特的北約峰會上,普京說了這麼一番話:“烏克蘭——這是個曆史誤會,是一個建立在俄國土地上的國家。”

現在的克裡米亞,起碼有三種趨勢,一是回歸俄羅斯,持這種意見的大多數是俄羅斯人,理由是克裡米亞一直屬于俄羅斯。在這種趨勢下,塞瓦斯托波爾問題成為焦點。

二是不能與烏克蘭分開,持這種意見的大多是烏克蘭族人,理由是克裡米亞與烏克蘭不僅土地相連,而且民族相同。

三是要求克裡米亞的獨立,展現這種趨勢一部份是當地的“土著居民”,比如鞑靼人,一部份甚至是俄羅斯人。

由于赫魯曉夫在科涅亞克影響下,宴會酒後作出的“醉漢的慷慨”,在自己的沙皇般專權的“沙皇的饋贈”将克裡米亞半島“轉歸”了烏克蘭。事實上,這種“轉歸”是大多數俄羅斯族人不能接受的。

1970年獲諾貝爾獎的作家亞曆山大·索爾仁尼琴這樣評價克裡米亞的“轉歸”烏克蘭:

“有多少俄羅斯人懷着憤怒與驚駭經曆了大陸當時那種意志薄弱的、無從聲辯的、不可能有任何抗議的、優柔寡斷的外交,那種在24小時内就把克裡米亞交出去了,那種在以後的每次克裡米亞沖突中都會有的背叛。”

但是人們隻注意到了赫魯曉夫的專橫獨斷,而忽略了一個重要的事實,那就是當年的“轉歸”并沒有一句話,一個文字明确塞瓦斯托波爾的去留問題。

俄羅斯也從烏克蘭将原屬于烏克蘭的一些地區并進了俄羅斯:烏克蘭與俄羅斯交界的斯摩棱斯克、庫爾斯克、别爾哥羅德的部分地區,并且将塔甘羅格并進了羅斯托夫州。這種領土的交換似乎和克裡米亞的“饋贈”有着密切的聯系。

俄羅斯黑海艦隊,駐紮在“自古兵家必争之地”上,是刀尖上的刀尖

黑海艦隊的戰略地位十分重要,它可扼守地中海,封堵航道,可對歐洲南翼形成包圍态勢,還可南下印度洋,牽制美海軍太平洋艦隊。與俄北方艦隊和太平洋艦隊的戰略地位相比,黑海艦隊可起到戰略平衡作用。

烏克蘭港口城市塞瓦斯托波爾就像是一塊楔入黑海的刀尖。這種地緣與軍事傳統,并沒有随着蘇聯解體而發生改變――蘇聯解體之後,俄羅斯從烏克蘭手中租借了這裡的軍港,使之繼續成為抗衡歐盟東擴的橋頭堡。

黑海艦隊,也成為俄羅斯在烏克蘭發揮影響力的重要籌碼。事實上,最初在克裡米亞部署的俄羅斯軍隊,這是黑海艦隊維護自身安全的必要舉動。在黑海艦隊問題上,烏克蘭過渡政府也格外小心。而烏政府沒有考慮與俄羅斯解除關于俄黑海艦隊駐紮克裡米亞半島的協定。

這代表了烏克蘭在現階段對俄、美、歐關系的現實判斷,也折射出黑海艦隊的震懾力:它從來就是刀尖上的刀尖,黑海艦隊駐紮在“自古兵家必争之地” ‬。

300多年前,彼得大帝在聖彼得堡組建了一支強大的俄羅斯海軍艦隊。經曆了1714年7月27日的甘古特戰役和1853年的錫諾普戰役等著名戰役之後,海軍成了俄羅斯民族的驕傲,成了俄羅斯軍隊中極其重要的武裝力量。

于是,不論國家政權怎樣興衰更疊,這片橫跨歐亞大陸、面積永保世界第一的國度,總有着一副不可一世的霸氣。 但土地面積雖廣,又瀕臨北冰洋、太平洋以及波羅的海、黑海等十多個大海,但卻缺少通往這些海洋的關鍵性港口。

在這個國家,往北,漫長開放海岸線通向北冰洋終年被海冰包圍;往東,到太平洋不僅陸路遙遠,而且溫暖的出海口有限;往西北,要穿過狹長的波羅的海才能連上大西洋;國土上最佳海上通道,隻有西南面的黑海。

黑海是一個封閉海域,出口是狹窄的土耳其海峽,因而,黑海對于俄羅斯來說,從彼得大帝以後就成為一個戰略要地和必争的勢力範圍。

黑海艦隊的浮浮沉沉,恰好勾勒出俄羅斯的大國興衰史。

一戰時,俄國爆發“十月革命”,黑海艦隊進入了蘇聯時期。這個時候的艦隊擎起布爾什維克的紅旗。但在此後内戰中,為防止黑海艦隊落入敵軍之手,列甯于1918年6月18日下令艦隊自沉。

蘇聯國内戰争結束後,黑海艦隊重建。過去被自沉的艦隻被打撈上來後修複,新的艦隻也建成下水。

二戰時,黑海艦隊發揮了重要作用,除海戰外,黑海艦隊的水軍也在陸地上英勇殺敵。二戰後,黑海艦隊被擴建為一支現代化的戰略艦隊。除黑海外,其行動範圍還向南擴充到地中海。黑海艦隊逐漸成為蘇聯發展和鞏固海上霸業不可替代的力量。

蘇聯解體後,黑海艦隊的命運變得撲朔迷離,其歸屬問題一直是困擾俄烏關系的難題,雙方争鬥一直持續到1997年。

1997年,俄烏兩國達成俄黑海艦隊在克裡米亞半島駐軍的協定及補充條款協定,規定俄艦隊駐紮期限為20年,前者每年向後者支付9800萬美元作為停泊費。自此,黑海艦隊在冷戰後的地位才明了起來。

但這個時候的黑海艦隊已不複往日規模。多年來經濟的凋敝和财政的拮據,讓艦隊年久失修。此外,1995年,俄烏兩國又将艦隊一分為二,烏克蘭接收了不到五分之一的艦隻,其餘歸屬烏克蘭的部分則折價售給俄羅斯。

協定歸協定,俄烏之間仍然時有沖突發生,而俄黑海艦隊的駐紮問題經常成為兩國關系緊張的焦點。

在2010年親俄派亞努科維奇執掌烏克蘭政權後,俄烏兩國随即開始解決影響雙邊關系發展的黑海艦隊等問題。當年4月,俄烏兩國總統在烏克蘭哈爾科夫簽署了延長俄黑海艦隊在烏境内駐紮期限的協定。根據這一協定,俄黑海艦隊基地的使用期限在2017年後延長25年,并可能繼續延長5年,即到2042年或2047年。

俄羅斯雖然擁有海軍4大艦隊,但出海口的稀缺讓海軍地位略顯尴尬。黑海艦隊是海軍中唯一不怕冰凍圍困的全天候艦隊,主要基地和艦隊司令部就設在克裡米亞半島的塞瓦斯托波爾。

俄羅斯黑海艦隊,駐紮在“自古兵家必争之地”上,是刀尖上的刀尖

3、咽喉要道

“俄羅斯雖大,但已無路可退!後面就是莫斯科。”莫斯科保衛戰時,蘇聯紅軍中流傳着這樣一句話。

如今,在軍事上,在美國上司的北約步步緊逼之下,俄羅斯依然面臨着這樣不利的國際大環境。可以說,黑海艦隊是維系莫斯科向黑海乃至地中海拓展力量的支點。

黑海艦隊的戰略地位十分重要,它可扼守地中海,封堵航道,對歐洲南翼可形成包圍态勢,還可南下印度洋,牽制美海軍太平洋艦隊。與俄北方艦隊和太平洋艦隊的戰略地位相比,黑海艦隊可起到戰略平衡作用。

俄羅斯每年出口的外貿貨物中,有60%是經過黑海進入地中海運出國門,對俄羅斯經濟也極其重要。

即使當年蘇聯因為冷戰幾乎耗盡了經濟能量,在其解體後,俄羅斯也從未放松過對黑海艦隊的重視。

1992年,剛上任不久的俄羅斯總統葉利欽就說,如果有誰試圖單方面改變黑海艦隊地位,俄羅斯“将不得不把艦隊置于自己管轄之下,并把它納入獨聯體戰略部隊”。

但黑海艦隊也有弱點:一是出海口易被封鎖,戰略機動不便。黑海是封閉水域,僅有土耳其境内的博斯普魯斯海峽和達達尼爾海峽與地中海相通。土耳其是北約成員國之一,是以,艦艇出入海峽受制于人。

二是與其他艦隊相距甚遠,戰略支援不便。俄羅斯的北方艦隊、波羅的海艦隊、黑海艦隊和太平洋艦隊在地理位置上各自獨立,不能聯成一片,且相距數千海裡,使得4個艦隊部署在互相分隔的12個海區,彼此間的海上聯系要經過漫長的海上航線。地理上的分隔造成黑海艦隊與其他艦隊之間的兵力機動和支援甚為困難。

黑海艦隊是俄羅斯國家力量的重要組成部分,而黑海艦隊又同克裡米亞密不可分。

克裡米亞這個200多年曆史的俄羅斯橋頭堡,不容有失,是俄羅斯的底線。誰影響俄羅斯出門,俄羅斯就向誰開戰!

俄羅斯黑海艦隊,駐紮在“自古兵家必争之地”上,是刀尖上的刀尖

(圖檔來源網絡,侵權必删)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