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考研放榜日的背後,也表明了落榜生的無奈,“碩士教育”是出路?

作者:紅蓮少年講教育

2022年2月21日,對于絕大多數研究所學生考生來說是極為煎熬的一天,因為這一天是大多數學校發放研究所學生考試成績的日期。同一時間,在微網誌上關于考研二戰的話題也再一次的登上了微網誌的熱搜。

考研放榜日的背後,也表明了落榜生的無奈,“碩士教育”是出路?

2022年考研有457萬的人參與報名,而2022年研究所學生的招生人數僅僅為100萬左右,這就意味着,将有300多萬的考生在2022年沒有辦法如願以償的進入到研究所學生院校進行學習,考研二戰是指第一次研究所學生考試沒有順利的考成,轉而第二年繼續進行研究所學生考試的考生,2022年有300多萬考生沒有順利的考上研究所學生将意味着這一部分人有很大的可能轉而進行考研二戰

考研放榜日的背後,也表明了落榜生的無奈,“碩士教育”是出路?

但是随着研究所學生考試的報名人數越來越多,相信每一年的考試都會比上一年考試将會更加的嚴峻,競争壓力将會更大。

對于考研二戰的學生來說,他們對于聯考複讀的學生相比有着極大的壓力,因為他們已經讀完了大學四年的教育,已經是一個成年人,面對來自社會和家庭不同方面的壓力,他們在進行考研二戰的過程中,心理和生理上的焦慮緊張将會帶來巨大的影響。

考研放榜日的背後,也表明了落榜生的無奈,“碩士教育”是出路?

去年一年,大部分考生想考研生一樣,每天早出晚歸去圖書館占座背書學習,但是經過一年的努力付出,有很多人很遺憾沒有取得理想的成績,不能夠如願以償的進入到考研的複試當中,但是要想繼續準備研究所學生考試的話,由于已經面臨着畢業的問題,學校無法繼續留住他們進行學習,也沒有相應的宿舍提供進行休息,絕大多數考生就會選擇在家裡或者是外出租房進行學習,由于大多數考生都是沒有工作的準畢業生,是以,他們隻是換了一種方式在繼續啃老。

考研放榜日的背後,也表明了落榜生的無奈,“碩士教育”是出路?

是以說,對于考研二戰的手來說他們的壓力是十分大,考研二戰的這種情況一直都存在,甚至還有的人會選擇三戰甚至四戰,一方面是由于目前大學學曆已經無法滿足就業市場的需求,再加上由于疫情原因的影響,國家鼓勵大學生參加考研,導緻研究所學生的報考人數也越越多,相關的資料也能夠充分的支援和說明這一情況,通過近幾年的報考人數和考研的招收人數,可以很明顯的看出,高分越來越突出,分數線,國家線在不斷的提高,盡管在這樣的情況之下,依然不能夠遏制學生參加考研的熱情和信心。

考研放榜日的背後,也表明了落榜生的無奈,“碩士教育”是出路?

但是全國有高達457萬人選擇參加研究所學生考試,本身對于碩士教育來說也是一種考驗,隻有通過對研究所學生考試更加科學,更加專業的進行調控,才能夠更好地将這些問題進行解決,保障大學生在專業選擇時有更加科學的方向。研究所學生教育不同于大學的教育,研究所學生在讀研期間要求對某一個專業的方向進行更加深入,更加專業的調查和研究寫出相應的論文發表自己的看法和見解,做出自己的創新點,以往的觀點認為是碩士是博士的敲門磚。

在碩士階段,要培養相應的科研能力,未讀博士打下相應的基礎,而現在,随着考研人數不斷的增加,碩士教育正在變得十分的尴尬,處于一種過度階段,但是并不能夠完全展現出他的實力,目前,很多的碩士教育被認為是大學學曆的延伸,絕大多數準備考研的人并不是為了能夠繼續深入的研究,而是為了逃避社會壓力、工作壓力,不想立馬參加工作。

考研放榜日的背後,也表明了落榜生的無奈,“碩士教育”是出路?

但是等到研究所學生畢業之後,還是會和大學生一樣去競争同一種崗位,這不僅僅是某種程度上的内卷,也意味着碩士教育已經變得與以往産生了大大的不同,将導緻目前研究所學生考試越來越變得像聯考一樣,沒有什麼區分度,僅僅是為了招收人數而進行招收,并沒有真正的是為了科研而做準備。

但是絕大多數大學生在畢業時面臨着找工作困難,生活壓力的困難也是不可避免的,是以,在碩士研究所學生考試壓力逐年倍增的情況之下,如何妥善的解決研究所學生招生考試與大學生畢業就業問題的解決是一個關鍵的問題,要充分的發揮研究所學生教育對于科研的突出貢獻,也要避免大學生對于研究所學生考試認識的一種誤區,讓更多的學生能夠認識到大學和研究所學生的差別,在準備研究所學生考試時,能夠有更加清晰的認識和對自己日後生活的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