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GNEV12星空沙龍|使用者需要怎樣的續航及補能體驗?

2月26日,第十二屆全球新能源汽車大會暨首屆電動車主代表大會在北京拉開帷幕。

本屆大會有25位傑出車主,代表各自的品牌車主群體,圍繞續航及補能、智艙與智駕、服務、社群、“Ta時代”等核心話題,與25位車企代表面對面溝通和對話。

大會第一部分《續航及補能篇》,極氪、極狐、幾何、上汽通用、啟辰五位車主代表和五位車企代表就“使用者需要怎樣的續航及補能體驗”互動讨論。

GNEV12星空沙龍|使用者需要怎樣的續航及補能體驗?
GNEV12星空沙龍|使用者需要怎樣的續航及補能體驗?

以下為嘉賓互動實錄(略有删減):

主持人:去年是新能源汽車市場真正迎來拐點的重要一年,全年産銷350萬台,滲透率高達15%,那今年很多協會的上司專家預測,整個市場估計會更進一步,奔着五百萬台去了,那五百萬台意味着什麼?除了整個汽車市場的這種朝氣蓬勃的發展,我相信對于主機廠來說如何服務好這麼龐大的使用者群,這是一個重要的課題。

我相信更多的車主朋友或者是新的使用者選擇純電動車,新能源車,他們對于服務端我相信有更多的體感。是以這場的話題叫做續航和補能,我相信這也是所有主機廠最重要的課題之一!因為它最貼近使用者。今天這樣的形式我覺得特别好,能讓使用者與主機廠的上司,能一對一,面對面這樣的溝通。

首先請第一位車主代表,楊先生來分享一下他的故事。

GNEV12星空沙龍|使用者需要怎樣的續航及補能體驗?

五位車主分享買車故事

楊先生:謝謝主持人,大家好,我主要分享一下為什麼我會連續三次買北汽相關的新能源車,第一個車是在2015年的時候買的北汽EV150,北京的号特别的麻煩,而且它的金額當時的售價也比較有意思,八萬八千八,比較吉利就買了。買完之後發現我們家附近有一個4S店,經常去它那兒維修,包括保養,跟他們一個銷售混熟了,後來她給我發了個遊戲到了優思版,因為當時續航确實比較短,每天幾乎一天一充,是以就換了極狐。

然後就看了特斯拉,看了比亞迪,還有蔚來,都看了一圈,最後還是相中了極狐。總結一下是四個字,跟北汽緣分未盡。第二個我考慮的就是續航,150的時候基本上每天150裡的裡程,每天都要充的,然後到優思版的時候兩天一充,到極狐好一點基本上三四天充一次電。還好我比較幸運,這幾個車買下來之後續航一直都是比較穩定,跟廠家宣傳得大體不會差得太多,是以也是考慮它的穩定性買了這三輛車。

GNEV12星空沙龍|使用者需要怎樣的續航及補能體驗?

當時150在我們家有兩個外号,一個叫移動三溫暖房,第二個感冒速成機。當時買150的時候特别珍惜續航,第一次買車的都知道,夏天的時候不開空調,而且我本人基本上不開窗戶,一家老小就悶在車裡面,溜一圈下來全身都是濕的,老爺子就說了一句話,說這個車挺好,進三溫暖房的錢都省了。

我們家閨女就給它定位叫移動三溫暖房。我有個朋友那年冬天他要開一個假條,找到我說你有什麼辦法讓我趕快感冒,我去開個假條,這個時候我的車就派上用場了,拉着他大清早上街轉兩圈,他感冒特征立馬就顯現了。是以感冒速成機就有了。當然在用這麼多年的電動車裡面,其實還有一個困難,跟大家分享一下,還是續航補能的問題。

以前150的時候,包括400充電的時候特别好,自己裝一個充電樁,現在換了一個小區沒有辦法裝了,隻能是到外面去充電,這個充電過程中也特别有意思,因為我下班比較晚,經常是大半夜跑去充,以前在家充電最多就是手累,但是現在心累,因為大半夜去充電的時候,很多一般都是網約車在哪兒充電,一看我去哪兒就問我哥們你跑了多少?我無言以對。

是以借着這個機會我也跟廠家提一個問題,極狐在未來有沒有大規模做充電站的計劃?因為我知道很多新的高能品牌會有建自己充電站的。

吳先生:我是來自浙江杭州的幾何C車主,未來也可以叫我超人,這是我的網名。愛車的基因一直是刻在男生基因裡面的,我也不例外,從小就喜歡各種車。比如說四驅車,遙控車之類的,然後也喜歡看一些相關的動畫,小時候有一個夢想,想當一個賽車手,但是後面擱置了。本場的主題是續航與補能,其實我從2015,2016年就開始關注電動汽車了。不過那時候我沒有下手,主要原因就是覺得在當時的電池技術條件下,并不适合去入手電動車。因為當時國内的一些電動汽車普遍續航在80-100多,是以我當時是選擇了租一輛車先用着,然後等待技術的發展。

在這個等待的過程當中,我也沒有閑着,我經常會跑到一些快充樁去跟網約車司機師傅們交流,當時在杭州最多的就是EV,我就問他們這個車的續航怎麼樣,多少公裡了。我經過大量的調查之後發現,很多師傅都說,比如說他買的EV253,經常就是夏天甚至能夠開到300,冬天也能開個200左右,當時我就想,這個技術能力是不錯的,但是我還是沒下手,我繼續等,我覺得還是不夠。

GNEV12星空沙龍|使用者需要怎樣的續航及補能體驗?

因為我從杭州到老家有将近380-400公裡,這個時候續航其實是不太夠的,因為再加上本身高速上面我們新能源車的耗電量會更大,有可能一百多公裡它就得充一次電,然後在2019年夏天我開着我的那輛也是租來的,續航是150公裡的車去售後保養的時候,無聊跑到售前去逛逛,然後偶然發現有這麼一個品牌叫幾何,當時很陌生的我從來都不知道這個是什麼牌子,後來了解了一下是在吉利旗下的,我心想吉利旗下是不是跟帝豪EV的技術力量是差不多的,然後去看了一下。

當時它給我的一個感覺就是整個外觀和内飾都是非常漂亮的,很有科技感。它的把手給我的第一感覺就是有點像,因為是隐藏式的,我覺得很酷炫,然後它有一個擡頭顯示,也是我非常喜歡的地方。可惜它是個轎車,因為我一直以來都是比較傾向于SUV型的車型,那時候我又想買車了,最後就選擇了同樣是吉利旗下的一個汽車,帝豪GSE。

轉眼時間過了一年多,到2020年幾何C上市了,那個時候我一看到幾何C就覺得這個車就是我想要的。但是鑒于我原來那輛車剛買了一年,有點舍不得賣掉,我又還是沒有下手。到了2021年的時候廠家出了一些政策,針對老車主的置換,然後我果斷的下手了。

其實在關于幾何C的續航,我一直都是比較有信心的,首先就是有一點,我在用帝豪的時候覺得它的續航是比較OK的,當然了隻是覺得在及格線以上,我也沒有想到幾何C的續航能夠這麼誇張,我自己開的時候,它是标550公裡的一個NEDC,在市區裡面,當然可能有人覺得我在吹牛,其實在買這個車之前我聽到别人說,它夏天能開到六百多,我也覺得不可思議,怎麼可能比NEDC還多?我自己買了這個車去嘗試了之後,就發現原來是真的!然後我也成了别人口中說,你就在吹牛,你就是個幾何吹這種感覺!

然後其實在使用過程中,包括冬天它其實也比較不錯,但是我是不會為了省電不開各種空調的。夏天我該開冷空調開冷空調,冬天該開熱空調開熱空調,它的續航能力有一個這樣的表現,也是挺讓我滿意的!當然這個東西續航是我比較看重的,應該說最看重的。

在我看來電動汽車首要的東西是續航和補能,首先這個充電速度不能慢,比如說我在外面快充的時候,半個來小時起碼要讓我能夠充到80%以上的,那就能夠夠我接下來幾天或者一個星期的用電,然後它單次的續航也得長,但是長到什麼程度?我覺得跟現在的外面的一些設施也有關系,比如說我覺得現在五六百公裡是一個比較适合的公裡數,它在我們使用過程當中,不會對我們造成太多的續航焦慮,像楊律師說的,原來那輛車150公裡,150公裡的話,其實你一天下來打個比方開了80公裡,剩餘60公裡,你敢不敢不充電明天繼續行駛?必須得充電。但是我有550公裡,開三百多公裡,還有一百多公裡,今天我懶得下去了我就可以不充了。

是以在我看來,續航還是很重要的!還有個小故事就是,我記得我回老家的時候,因為我有一次是自己開回去的,我發現回到老家是374公裡,開完之後還有140多公裡,這意味着什麼?我在高速上面是用110的定速巡航開的,回去以後還有140多,加起來就是520多,等于說我在高速上面是消耗了30多公裡,就是多消耗了30多公裡的續航。然後我朋友也不相信,直到有一次我說那我帶着你跑一次,包括車上還有很多行李,又跑出來這樣一次,當然可能會稍微少一點,我開了四百多公裡,還有個一百,他就徹底的折服了!我的分享就到這裡,謝謝。

李先生:我是一名來自北京的車主,是一名大學老師,然後平時也喜歡去自駕遊,到一些地方看一看它的風景。因為喜歡吃,是以對美食也特别關注,也喜歡到大海裡去潛水,雖然體型比較大但是浮力比較強。愛好比較多。有了這輛車以後愛好就更加升華了,可以去更多更遠的地方,包括現在咱們的充電樁的建設也相對以前會完成得很多。那麼講講就是我跟我這輛車之間的一個故事,給未來交流一下。我是2019年5月份買了第一輛新能源汽車别克蔚藍,在買這輛車之前大概我用了将近3個月的時間去了解這個新能源車,包括類似于同級别或者稍微價格貴一點的新能源車型,然後也看了很多主流媒體的一些介紹,包括這個汽車測評人的一些講解、視訊。有的時候甚至我看到了淩晨的兩三點鐘,去了解這方面的資訊,當時還是想能夠去全方位的了解以後,再去購買這輛車。

GNEV12星空沙龍|使用者需要怎樣的續航及補能體驗?

經過3個月的了解,最終還是買了别克蔚藍6這個車型,我覺得算是一個非常大的緣分,因為最開始的時候沒有特别的去關注到這個車,因為在北京城市道路上,确實挺少的應該算一個小衆車型,但現在它的保有量包括在城的遇見的幾率會大了很多,很多人都選擇了這款車。從4S店開走它應該是5月21日,是一個非常美好的日子,也不是我精挑細選,就是趕到了那一天,整個算是一個非常好的見證。

然後辦完牌往家走的時候,我特别關注了這輛車的續航,因為之前的時候一直在看其他媒體測評人的關于續航等等各方面的一些介紹,我這次就想能夠拿到這輛車以後,自己想真實的記錄一下,然後也去各個圈交流。我開回家實際上跟高德地圖導航的裡程基本上是一比一的,這也讓我非常欣喜,最起碼能夠達到一比一就已經挺好的了。

後來我是每天上下班一天60公裡來回的路程,基本上一周充一次電就足夠了,因為我肯定是要保證它有20%以上的電量去充電。最後安了充電樁以後充電也很友善。新能源跟我最開始買之前了解的,就發生了一些變化,比如充電困難,或者裡程焦慮,我覺得在北京這個城市用的話其實還好,這個我倒是沒有什麼焦慮。

有一次就是開得比較遠的,就像從北京到唐山跑了一個來回,這個裡程大概有三百五六十公裡,因為跑高速對于新能源的損耗,我覺得其實還是挺大的,跟城市道路不太一樣,跑回去還能剩點兒電也很高興,是以我對裡程其實當時還是比較滿意的。我買這個車主要是因為家裡馬上就要迎接一個小寶貝的誕生,是以就着急去挑選,買了這輛車,也沒有時間再等有更成熟的新産品推出。

最後就是經常在醫院和家之間奔跑,有了這輛車我的生活也更加友善了起來。記得有一次在醫院的停車場裡遇到一個大姐,那個大姐就從自己的車上下來說你這個車是電動車嗎?現在新能源車都發展這麼好看了?那次是我第一次受到來自外界的贊美,内心還是真的非常開心的,自己買的這個東西能夠受到别人的認可,内心非常喜悅。

到6月末有一天我孩子出生了,那時候北京疫情醫院也不能進也不能上樓,是以我就選擇在周邊,離家裡比較遠全在周邊等待,那個地方酒店也貴也破,然後老城區都不是特别好,是以我最後綜合考慮還是在車裡睡了兩晚上,因為從來沒有在車裡睡過,是以當時就是一無所知,但是整體的感覺還是非常好的。

因為蔚藍6我才有了一些美好的回憶,然後也因為蔚藍6我有了一些更多的學習機會,值得提的是,上汽通用經常會邀請車主到他們的工廠、研發中心這些地方去參觀,去交流,這個其實挺打動我的。因為我還有另外一輛車,我就不說品牌了,那個車企從來沒找過我也沒邀請過我。

是以這個對我來說是一個全新的體驗,認識更多天南海北的車友們,然後也真正的知道了這個車是怎麼從這個流水線上生産出來,下線的,電池怎麼就不能一直加電池包,電池實驗中心這些極寒極熱的實驗室是怎麼樣的,實驗是怎麼樣的畫面,當時我都去看了。

從各方面對這個車有了更多的信心。我相信廠家也是為了能夠讓車主放心,真正的把有一定秘密的東西展現給大家,也說明這個品質是過硬的。這一點其實讓我還是挺開心的,也讓我能安心的開這輛車。

田先生:大家知道在北京生活買對車型很重要,擁有号牌也很重要。我是2015年6月份我就有了新能源号牌,并且根據我的興趣,審美,我訂購了啟辰。但是我并沒着急提,因為當時2015年北京就很多人,包括身邊的朋友對電動車還有些許誤解,大家不僅誰都沒吃過豬肉,也沒有人見過豬跑。

政府2015年在大力的推廣電動車,當時我是覺得即使這個産品剛開始不是很完美,我仍始終保留了一個啟辰的訂購名額,定金也交了。因為這件事還很風光的上了北京法制晚報頭版頭條。

GNEV12星空沙龍|使用者需要怎樣的續航及補能體驗?

但是作為車主總是有很多好玩的東西,因為我還喜歡機車,恰逢某國産品牌機車的公費超越9個州的活動,讓我也了解到了新能源汽車。我們騎了七十多天,當時旅程已經接近尾聲,跟着我們車隊從舊金山往洛杉矶方向騎,當地人民群衆都在上班。在我們在旅途歸程,騎着騎着有三輛啟辰的同行車從我們身邊開過去,我眼睛一下就亮了。十分鐘我一共數到了70輛車,這十分鐘讓我對新能源車所有的不信任一掃而光。回來以後10月份我就提了新能源車。

然後命運特别巧,我開票那天是2015年10月16日,當時這個車在美國是105英裡,啟辰這個廠家特别實在,别的廠會直接标200,啟辰就标105,導緻銷量特别慘。

2016年中國官方舉辦了一場省級的國際的新能源拉力賽在洞庭湖,我就一直沒報名,一直到報名截止前兩個小時,車行的人問我你怎麼還不報名?我說我這車根本就開不到湖南,他們說不用你開,物流過去,你人高鐵過去什麼都不用管。

當時并不是我要去感受這個比賽,而是我想到有靈魂的新能源車可以去看看洞庭湖的景色了,那就報上名了。報上以後那個比賽還真不錯,我作為純菜鳥小白加上車主,參與的竟然都是中國很多老一輩的職業車手,歐洲車手,參加的正規的拉力賽,全都是新能源車,然後有幸跟一些參加過法國女車手開同樣的啟辰,在湖南的國道上,一直是在追逐勁馳,那個感覺到現在我想起來也不錯。

最後我拿了專業組第四,還有一大堆獎金,命運就這麼幸運!發獎那天是2016年10月16日,是以我就覺得作為電動車主老天爺會給你有很多的青睐。

然後就是涉及到啟辰的還有一點,2016年之前在媒體,後來行業基本上開不出工資了我就瞎溜達,去美國考察項目去了,開的是柴油車,抽空也要自駕遊。開着開着越來越不對勁進沙漠了,進沙漠以後前途未蔔,因為對那個區域并不了解,我和車上面的合作夥伴都不說話,緊張。然後為什麼就說你了解一下電動車有時候會在旅途中給你帶來轉機,你在一個荒蕪戈壁上根本不知道前景的旅途中,看見一輛純電動車,然後我一下心情就放松了,我跟我同伴說,咱們沒危險!

回來之後,我因為成為了啟辰175公裡早一代的車主,這個車它竟然改變了我的業餘生活和愛好。中國曆史上第一個國家級的新能源汽車拉力賽冠軍就是我,2017年京津冀展,國家級的比賽,然後到了2019年中國曆史上又産生了一個年度總冠軍,恰好又是我,就是因為我成為了電動車主之後就比較喜歡參與這種活動,然後2019年是環洞庭湖,環海南,我按積分拿的年度總冠軍。

最好玩的還是跟咱們這個議題裡程有關,我那輛車冬天開空調基本上打六七折,夏天開空調影響微乎其微,但是偶爾夏天開空調我正常行駛裡程也突然打六折甚至四折,你就知道今天正常的一百多公裡是絕對跑不出來的。這件事恰恰發生在我京津冀汽車拉力賽最重要的一天的比賽過程中!那天電是充滿的,一出發跑了十幾公裡,根據電量的消耗我就知道完蛋了,電跑不下來。

然後之前沿途不變嘛,國網的充電站用的很熟,然後我就一邊駕駛一邊讓領航員玩命找充電樁,沿途真找到了一個,按說大部分充電樁是安在半空中,要不在地上,但是那個特别奇怪,到了充電樁兜了幾百米看不見,邊上站着一個老頭,然後我們就問您知不知道這兒有充電樁?那個老先生竟然說你翻南瓜藤子後面。

它是在一條鄉村路一個農莊裡面的石頭牆底下,蓋了四個充電樁,我把這充電樁從農民地裡揪出來,然後補了一口電,當時就在算補多長時間,還能把賽程追回來。真的很幸運,地裡那個充電樁救了我,然後那一天的比賽我是比第二名提前了0.01秒,我沖過了終點,關鍵性的比賽我成了2017年中國曆史上第一個拉力賽的冠軍。

同樣在日常生活使用過程中,我也經常遇到充電,2017年端午節,在一個大商場我就去了一個大充電站,因為經常你會遇到充電樁排隊的情況,當時我去的時候全部被占滿了,那時候我用時最短的寫的一篇文章,不到1分鐘拍了十一張照片,就發到知乎上去了,題目就叫這個端午節全北京的充電樁被汽油車全部攻占。我這篇文章在知乎上爆棚了,一千回複,我竟然發現當年四分之三的車主是故意占你的充電車位不讓你充電的!當年汽油車主對新能源車還是有很多敵意和歧視的。因為我是雙汽車主,是以我就是無奈。然後我至少開汽油車的時候我不會去幹這種事,影響咱們新能源電動車的使用。我就分享這麼多。

鄧女士:大家好,我是來自北京的鄧娅,我是今年元旦剛剛提了車,剛剛成為極氪001的車主。

我其實算是一個相關行業的從業者,之前在新能源行業也是做了三年的研究工作,現在是一家私募機構的行業經理。今天特别高興來到這裡和大家交流。我和極氪的淵源可以追溯到2020年9月,當時我去參加了一個活動,當時極氪釋出了他們的浩瀚架構。當時這個架構讓我感覺到就是科技感特别強,但是最吸引我的兩個點,一個是它的續航超過七百公裡的電池包,還有一個就是最高八百伏的高壓充電系統。我覺得這兩點也是消費者會考慮的兩點,一個是續航裡程,一個是補能的效率。之後我也是把這兩點作為重點考慮的因素。最終選擇了極氪001,也是因為這兩點。

我們選擇的車是長續航版本,平時用車的場景基本上都是在市内。工作日是我先生在用,基本上都是上下班的時候會用車,大概來回是24公裡左右。周末也是會帶着孩子出去玩,路程也不會特别長。

GNEV12星空沙龍|使用者需要怎樣的續航及補能體驗?

目前用下來這兩個月,因為整個車續航更換率大概是在六折左右,因為極氪這台車很大也很重,六折的話我們其實對它這個表現還是挺滿意的。補能的話大概是一周半或者是兩周會去做一次充電的動作,但是因為我們沒有自己的充電樁,是以都是到附近的一個公共的那種快充樁去充電。我剛剛也聽了幾位的分享,我的感受他們就是補能環節的話他們相對比較滿意。

這塊對于我來說就是一個雷區了,因為我之前是朋友一台燃油車,這台車在我們的生活中它的存在感不高,我說的這個存在感不高是說不用花太多關注度在車上。換了新能源車之後,在整個用車的過程就會多很多動作,我們需要去随時關注它的續航裡程還剩多少,然後要去安排一下充電的時間,計劃一下充電的時間。這會是新能源汽車帶給我的一個全新感受,整個感覺說實話也不是特别好。因為一是占用了時間,二是把可支配的時間給碎片化了。我們經常要去看一下續航裡程還剩多少了,計劃一下是今天晚上什麼時候還是明天早上一早充個電,這是我的體驗,反正是感受上特别難受。

我每次一到充電的時候我就特别想換回燃油車,這是我的一個感受是有焦慮這塊的。在它這個時間成本在裡面,因為我們有孩子,平常可支配的時間也是想多陪一下孩子,但是你又不得不花時間去做一個充電的動作。而我們充電的距離離我們家大概七百米左右,我充電的時候是回家還是不回家?冬天在北京大風中走這麼一段也是挺難受的。

是以感受不是特别好。當然這個就不是新車個體的問題了,這個也是新能源汽車發展過程中,大家普遍面臨的一個問題。然後今天希望借這個大會能有機會和各位車企的代表一起交流一下這個問題。

車主提問環節

主持人:感謝鄧女士的分享,接下來我們就到了車主提問的環節。我覺得這也是整場沙龍的一個核心。你們有什麼問題,不管是質疑的,疑慮的或者是焦慮的,我覺得大家都暢所欲言的提出來。楊先生你剛才已經着急提了,再說一下。

楊先生:其實我關注補能這個問題。現在極狐的裡程是653km,充電速度可能相對較慢,且在外面充電樁也較少。是以,想問一下,對于建自己這種大型的充電站有沒有什麼規劃?謝謝。

馬先生:極狐現在擁有四個站,可以滿足使用的需求,從現在開始,我們2022年的計劃目标是,我們會建80座站,同時我們充電樁的數量會有認證的,我們會到三千多,大概就是我們品牌認證的數量會有一個增長。我們也希望讓更多像楊律師這樣的車主能夠更便捷的使用我們充電的服務,大概是這樣的情況。

GNEV12星空沙龍|使用者需要怎樣的續航及補能體驗?

“什麼是未來新能源”的一個定義?

李先生:經常我會聽到,包括網上會看到,大家對未來新能源時代的一個暢想。比如,我們現在最大的弊端就是,跑長途或者想去一趟拉薩,怎麼補能?這都是很嚴肅的問題。這樣就彌補了長續航焦慮的問題。也想請車企的代表聊一下“什麼是未來新能源”的一個定義?它到底是一個技術呢還是完全是個裡程?還是其它的什麼内容。

包女士:我也是有點迫不及待的拿起話筒。首先回應一下王老師,我們以往的活動王老師都是作為媒體老師參加的,也是我們疏忽了。回到我們車主代表的這個問題,現在我們會普遍認為新能源車,智能網聯是未來的一個發展方向,智能出行也是大勢所趨了。是以我們都想打造一個未來交通出行的願景,可以讓大家享受更好的一個出行的條件,可能是我們在座所有汽車人共同正在緻力于做的一件事情。

GNEV12星空沙龍|使用者需要怎樣的續航及補能體驗?

對于别克品牌其實我們去年在廣州車展的時候,不知道大家有沒有關注到我們其實已經全球首發,為大家帶來一個智能駕艙,希望能夠通過它向觀衆們展示,我們對于一些新能源車發展的和智慧出行未來的一些前沿的思考和我們可能會帶來的一些解決方案。希望未來能夠幫助所有的車主,在出行的時候能夠得到一個徹底的解放,能夠享受到又智能又安全的一個出行環境。可以說,這個智能駕艙是我們對于實作剛才所提到的願景的一次預演,這是我們去年做的。

那麼我們現有的就像李老師所在的蔚藍車型,我們這個家族其實一直都是基于新能源車的一個平台正向開發的,同時也擁有着智能電驅科技,為車主提供更高安全性的電動出行的一個體驗。

接下來,在今年,我們會為所有的中國消費者帶來基于奧特能平台的别克正向開發的新能源車,奧特能平台因為我們從去年做了大量的傳播,可能在座的媒體老師,車主們也都會了解到,奧特能平台是全面轉向電動化的基石,擁有着大量尖端的科技。其實我們希望它能憑借更智能,更安全,更性能的優勢,未來給大家提供更優質的電動出行的體驗。

智能網聯方面,别克是擁有着大量實用功能的,并且可以通過每年多頻次的OTA更新,讓我們的車主朋友一直都享受着常用常新的感覺。

智能駕駛輔助方面,我們也是别克品牌應該是目前市場上普及率比較高的主流品牌之一了當然在未來我們還計劃量産去引入這個超級智能駕駛服務系統,讓大家更好的享受這種智能駕駛的愉悅。

以上,我就簡單介紹一下别克正在做什麼和未來将要做什麼的規劃,也希望我們能在未來對于新能源車的發展做出我們别克應該做的貢獻,也為車主帶來更好更愉悅更智能更安全的體驗。

幾何有什麼秘訣做到“真續航”?

吳先生:剛剛其實田先生他說的拉力賽,但是在我看來可能電動汽車關注度更多的是一個續航大賽,近些年的話不管是冬天、夏天,續航大賽都是很多的,有很多機構都在去舉行續航大賽。在各大大小小的賽事當中,我會發現我們幾何汽車不是第一名就至少是前三,那麼其實我就會比較好奇,我們這個幾何汽車它究竟有什麼秘訣能夠有一個這麼好的表現?不管是續航或者說在比如說我們電量到20%以下的時候,它依然能夠跟實際裡程這麼一緻?

王先生:感謝這個提問。我也給大家介紹一下,超人它不僅是一個小提琴的藝術工作者,他還是一個健身達人,其實為什麼介紹超人的興趣跟他的職業呢?其實我們這個幾何的續航跟你這個道理是一樣的,就是初次的硬體加上一個精湛的技藝。

幾何為什麼在每一次的比賽中續航能做到一個非常出色的發揮,這個是跟幾何品牌對産品真續航時序的研發投入是相關的。我們打造了一套屬于幾何獨有的能量管理系統,它裡面包含着蓄能、補能,回能,包括升能五大方面的管理政策,它能夠把電車的能量用到極緻。像超人的這個車應該是幾何C,183瓦時每公斤的這樣一個密度,做到這個高密度的同時,這個電池政策是能充分保證使用者使用的安全性,同時它在這個效能上面又能達到很高的水準。其它的話就是說像我們電動車,都會有智能系統,幾何運用的是博士第二代自動系統,能夠實作百分之百的動能回收。

GNEV12星空沙龍|使用者需要怎樣的續航及補能體驗?

至于說能量為什麼還可以提升呢?我們在背景會持續的推導最佳的能量管理政策,并且通過推送的形式推送到使用者的車上,能夠讓使用者始終處在比較優秀的能耗輸出的環境中。這個是幾何的一些,可以說是秘笈或者優勢。

其實像剛剛提出的續航比賽之外的話,其實從去年冬天幾何車主自發的在做一些續航比賽的事情,我記得應該主題是千裡挑一的比賽,超過25個城市,然後大概五百多名幾何車友參加的,大家總體跑下來整體續航接近或者甚至超于我們标定續航的。幾何也是堅持把這個真實的準确的,至少是讓使用者沒有後顧之憂的續航體驗傳遞到幾何使用者的手中。

加電減電,我們自己就能搞~

田先生:我的問題是:咱們啟辰過去很多年給中國的家庭提供了很多很實用,口碑很好的産品。

我作為啟辰續航裡程比較短的車主,我就在想咱們廠家能不能為啟辰的使用者和未來更多的啟辰使用者研發一種有明顯特征的,不但能增裡程還能減裡程的電池塊。

簡單說就是你看現在新上市的車型主流續航基本都五六百公裡,低于這個裡程就沒人買。但是就是說五百公裡的續航,我隻計劃一天的通勤或者跟家裡一天的郊遊,有沒有必要背着“一個星期的口糧”。你多備一天的口糧是可以的,但是你要背着一個星期的口糧去一日郊遊有點沉。另外一個就是出廠的産品少于某個裡程大家就不會買。我就想能不能按我的這個比較天真的設想,開發這麼一種不但能減裡程也能增裡程的,比較動态的電池子產品。

舉個例子比如說咱們某一款車出廠是550公裡,一個全尺寸備胎可能是20公斤,男主人是一提氣可以把備胎搬下來的。我想得是能不能某些電池塊做成大概四十公斤,這樣小夫妻一起能把這個電池子產品不需要·今天跑五百公裡的時候,我們把它放在家裡頭。今天我們郊遊隻需要150公裡,我們車上擡一塊電池下去,這樣保留了350公裡就夠今天備用就行了。

另外我剛才突然想到,這種模式還有一個好處,有點像其它品牌的換電站一樣,能夠利用啟辰和日産大量的4S店,給使用者提供更好的服務和增加黏性。除了我存在家裡這塊40公斤的電池,每一個4S店都放幾塊電池,供新能源車主臨時借用和租用,這樣的話我就不用想今天我到這兒,突然有點什麼特殊時期,我要多趕幾十公裡,裡程又不夠了,那麼隻要路過一個啟辰的4S店,然後付租金,就像蔚來充電管家一樣,我把這塊電池運回家,過兩天我給你還回來,這在極大增加了使用者體驗的歸屬感和黏性的同時,關鍵是滿足了大部分環保。

因為每天我背着那麼大一塊電池開車,對于車輛的負荷其實有點不環保,把不必要的重量留在家裡,留在4S店了,偶爾需要救急的時候求助于4S店或者從家裡裝上,這個我覺得可能會耗費咱們研發人員很大的精力,但是這是人民群衆需要的,是以我是特别希望啟辰能給我們提供這麼一種很理想的未來産品。

陳女士:感謝田先生!首先非常感謝田先生在2015年這麼早的時間選擇了新能源車型。因為那個時候跟現在相比,現在的滲透率15%甚至更高,周圍這些人的這種使用習慣等等方面都是不确定性,就在那個時候仍能選擇一個純電的車型,我就覺得是有非常大的一個先鋒精神的,就像田先生的賽車手職業一樣。

剛剛您提到的這個問題關于技術,加電或者減電,我們覺得這個也是非常有先鋒态度。就像燃油車一樣我加油可以加一半或者加滿,電動車是不是也可以有幾個不同的電池塊,有小的,短的裡程,有滿足更長需求的時候,我有更大的電池包有更大的裡程。是以我是覺得整體來說關于這種技術先鋒的态度,我們是非常欣賞的。

GNEV12星空沙龍|使用者需要怎樣的續航及補能體驗?

同時就是如果從技術這一塊,回答田先生的問題。我們看從2015年選擇車到現在,咱們電動的技術有非常大的發展,不光是裡程,還有模式這些方面都有很大的發展。是以從這個更長的時間次元來看,我們是覺得技術的實作不會是問題,無非是一個時間的考量跟成本考量這樣的平衡。也就是說我技術能實作了,那我成本怎麼可能會放在車價上面,使用者能不能接受,是以它整體是技術實作沒有問題,但我們可能會有時間跟成本的考慮。

從目前整個政策方面來說,有更多充電樁也會為客戶提供更多的體驗,甚至國家有能充電的公路。從行業的方面,在座的所有品牌也都在為這個裡程的增長還有各種各樣充換電的模式在做技術創新。從啟辰品牌的這個層面,我們現在也有換電闆,未來我們也有啟辰的純電平台,也會在更加智能化,更加安全以及更加前瞻,更加靈活的這些方面加強。會比上一代的産品像将近十年前的産品有非常大的飛躍,技術的實作,我們也是非常有信心的。

第三點我覺得是一個擴充性的讨論,就如果說我們前面講的内容,生活的需求驅動了科技的進步,或者是客戶的一些,在座所有客戶的回報給我們主機廠帶來了很多技術創新的一個推動力。如果說我們前面講的是這一點的話,那我們擴充的一個讨論可能是說,我這個技術或者整個行業産業形态的發展,其實它是在一定程度上會有改變生活習慣的。

就拿手機來說,可能以前上一代的手機像諾基亞它在強調手機的時間,電池的容量,現在大家如果是用智能手機的話,現在沒有更換電池,但是還是大家都在選擇智能手機。是以它在一定程度上也有對于生活形态,生活習慣改變的這麼一個可能性。就說到補電或者是充電放電,這樣的一個習慣的話,那以後未來是不是可能會有一種生活形态的變化。整個不一樣了!可能您在路上通過換電池,通過充電或者是通過甚至比如說換車或者其它什麼周邊服務的一些方式,能夠同樣的實作客戶的這個生活的需求,我覺得可能也是一個未來不确定的可能性。

極氪補能以及使用者型企業定位

鄧女士:我有兩個問題,第一個問題是我比較關注補能的問題。極氪就相對于場上其他品牌來說是一個比較新的品牌。在補能這一塊今後大概是怎麼樣的一個規劃?還有第二個問題稍微延展一下,現在在新能源領域,包括極氪在内的車企,都是給自己貼了一個使用者型企業的标簽,也都是增加了APP這個新的這種使用者觸達的媒介,對于這個您是怎麼看的?

張先生:确實極氪在目前台上幾個品牌裡面相對是比較新的,但新不代表我們做的慢或者做得少。簡單說一下我們在整個充電補能體系目前做的一些事情,可能鄧女士也了解,對于極氪來講我們其實是一個自營自建,加上第三方結合的方式,來做出一個整體的網絡體系。

自營自建方面,其實我們有規劃家庭充電樁的服務。加電服務,也一直都在努力的推廣。第三方的充電網絡,我們也是跟像主流充電的服務商,國網,南網等等都達成了一些合作。我們希望通過整個充電網絡的布局,形成這種在家庭充電,旅途充電,目的地充電,應急充電相對比較完整的充電網絡體系。

GNEV12星空沙龍|使用者需要怎樣的續航及補能體驗?

這麼說起來可能有一點空洞,我來分享幾個數字。目前極氪自營的充電站已經在19個城市營運,應急充電服務在6個城市投入使用。在我們整個,可能對于車主來講之前比較關心的,家庭充電樁在272個城市提供了家庭充電安裝的服務,有條件的情況下一定有你的充電樁,我們已經幫你安裝好了。剛才已經說到跟第三方的合作我們也跟幾乎所有的主流充電的供應商也達成了一個合作,目前可以看到,在我們極氪的APP内,能看到有30萬個充電樁在我們補能網的體系中,所有在APP中能看到的每一根充電樁都能提供充電服務。

您剛才提到一個痛點,對于我們來說,自營的有條件的集中站也是設計了一個休息室,大家可以在那裡等一會兒,在休息區裡坐一坐,避免充電的時候坐在車裡,跟網約車一些司機交流聊天。這就是我們為使用者想到的解決方案。

第二個問題關于我們APP命名這方面的問題,其實剛才我也反複在說極氪APP裡面提供怎樣充電的服務,包括極氪APP内所有的積分都可以百分之百的充電過程中電費和服務費。對于車主來講,極氪APP内的積分,在你APP裡面能看到的充電樁都可以看到,這是我們打造的一些功能性體驗。充電以及對車主的服務,是我們認為對于使用者來講它是一個服務層的基礎。再往上,買了車以後,車聯車控/車輛狀态的展示、檢視或者對車輛的一些操控,是我們的對于APP的功能層面的建設。APP上還有更多的一些潮流的展示等等,會前我跟鄧女士聊天的時候也聊到,這個T恤看起來還可以,這也在我們極氪APP積分商城内用積分來兌換。

APP的營運和使用者營運方面的規劃,極氪APP應該相對做的比較豐富,打開就能看到有一個比較豐富好玩的社群,我們也是希望通過線上社群的打造,把整個APP作為我們極氪的車主和我們極氪品牌這樣一個溝通交流的平台,每天我們都可以看到成百上千的使用者發表文章内容,也有成千上萬的回複的互動交流。同時每個城市的專屬子產品裡,都可以看到實時的社群活動,持續跟使用者進行互動交流。我們是希望通過APP這樣的平台,能夠把所有極氪的朋友們聯系到一起聚集到一起,讓所有的車主也好,我們的粉絲也好,通過這樣的一個平台能夠打造一個線上新的朋友圈;通過這樣的一個方式,我們來共同的交流,碰撞,來形成更好的一些用車生活的體驗。

共識性問題的相關提問回答

主持人:今天各位車主基本上是代表自己,向每個人進行車企的提問,它可能有一些個人的觀點的一些提問。續航補能有很多都是整個行業共識性的問題。是以我覺得接下來最後這個環節,我覺得應該我們一起車主代表,包括我,我們一起去向主機廠的這些上司們進行一些關于整個有共識性的問題這塊的一些提問。

提問:其實我個人不太需要這個車作為一個終端幫我訂電影票,訂酒店,但是我希望這個東西它能不能在我的電量還剩25%,30%的時候,像别克一樣主動有個應急電話聯系上我,告訴我前方哪幾個充電站我可以選,這個比我停在路邊用充電APP來回選要高效。因為我根本不知道它是不是南轅北轍,實際上我特别需要一個幫助,就是有一個廠家的智能平台能告訴我,在我去的方向上拐個小彎,哪個充電站能給我提供充電服務。

主持人:我插一句,這次這個環節的提問不一定非得是說車企的來回答。針對田先生的問題在座的各位誰來解答一下?

回答:我先回應一下吧。因為這款車型是比較早的車型,當時的智能互聯也基于網絡聯通,确實那款車上是沒有的,我們現在的車型對這塊技術解決是沒有問題。是以剛剛田先生提到的基于使用者的一些具體的用車場景,提到的一些非常細緻的需求,這塊我們啟辰也在現在以及未來的研發裡面能夠更細緻貼心的服務,能夠更了解客戶,這個方面是可以實作的。

提問:田先生剛剛說的那個功能,我們是自帶的。每當電量低于20%的時候,高德地圖上面就會顯示電量低,然後就會自動去把周邊,就是離你比較近的充電樁顯示出來,可以直接點選導航。

回答:這個需求是提得很好的,包括周邊充電樁可以用的哪幾個,包括效率是怎麼樣的。我們幾何這個車主其實它在車的使用上,包括在充電上甚至是顯示的參數上都是有自己專業的要求。所有品牌的純電車主都是一樣的。是以這是類似的建議,也會給我們品牌方去做吸收,然後并且去做改善,我覺得這是一個很好的建議。

充電效率相關規劃

提問:我提一個問題,剛剛大家鴿子車企提到的補能規劃。不管是去鋪充電的網絡,包括家裡面的充電服務,我覺得它增加了一個消費者觸達的便捷性。但在充電效率上,其實還是沒有提升,我其實還是需要花這麼長的時間去充電。那麼我覺得現在提升的辦法要不是在車上做續航的提升,但這個技術到現在做續航的有效提升其實已經挺難的了。那麼就是在充電樁效率的話現在也看有八百伏的充電,包括還有其他換電的路線出來,可能都是為了去解決充電效率的問題。是以我也想問一下大家各自的車企,就是在這塊充電效率的這個提升,是有一些怎麼樣的規劃?

回答:我先來說一下,充電效率這塊因為鄧女士應該了解,極氪001基于整個架構,可支援800V充電效率,後續在未來的車型中一定會把800V産品跟我們後續的這些産品結合,将能極大的提升整體的充電效率。包括剛才田先生或者大家都提到了一個點,這是一個多方面的,這是第一個電池要大,電池大然後才能夠容得下更多的電。第二個是充電效率,充電樁的能力包括車身本身收電的能力,然後要夠強,這樣提升一個效率,這樣才能有更好的體驗。不過剛才這位車主也提到了,像一些比如說無線充電技術或者說其他的技術,我相信未來總有一天會有這種,比現在要更優良的方式出現。因為大家應該知道,去年小米釋出了一個這種無線充電技術它不是把手機要放在那個底座上,它其實在中間要在一個方式,我們也不排除在未來有更多的這種無線充電,真的就是在随充随用,然後邊走邊把這個電充掉了。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