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俄羅斯烏克蘭沖突讓無人機走開,之前大顯神威的各種UAV集體啞火

作者:肖玉琪說話

俄羅斯對烏克蘭展開全面軍事行動已經兩天,各種進軍、轟炸、交火的新聞滿天飛,視訊也不少。但是大家從中可以很明顯地看到一個趨勢,就是之前在各處沖突中經常占據頭版的無人機集體啞火,幾乎未見一星半點消息。雖然實際狀況還有待發掘,不過這個問題恐怕值得深思。

全面開打前的東烏沖突中,烏克蘭曾經投入過無人機,還取得一定戰果。一段網上視訊顯示,去年10月,烏克蘭軍方使用從土耳其進口的TB-2無人機摧毀了頓巴斯地區“分離主義分子”的一門D-30榴彈炮。并且烏克蘭宣稱還使用無人機摧毀了多個其它目标。

俄羅斯烏克蘭沖突讓無人機走開,之前大顯神威的各種UAV集體啞火

土耳其研制的TB-2察打一體無人機

自2019年起,烏克蘭前後從土耳其購買了30架TB-2“軍旗”察打一體無人機。這種無人機時速138英裡/每小時,共有4個外挂點,可挂載最大330磅的各種精确制飛彈藥,并且配備光電探測裝置。TB-2長約39英尺,翼展為21英尺,升限高度為18000英尺。總體來說,接近翼龍1的水準但尺寸和續航能力、挂載能力稍小。

依據目前的新聞報道,烏克蘭對俄羅斯的軍事行動還在進行抵抗,是以也投入了TB-2無人機企圖遲滞俄羅斯的攻勢。但俄方在昨天宣稱已經擊落了至少4架無人機,很明顯這些無人機對于俄羅斯的大舉進攻,并沒有發揮出所期待的作用。

俄羅斯烏克蘭沖突讓無人機走開,之前大顯神威的各種UAV集體啞火

TB-2無人機

其實仔細思考一下也很容易想得明白,至今為止無人機在大規模的地面沖突,或是運動戰中能夠起到的作用是有限的。俄羅斯對烏克蘭展開全面軍事行動,必然伴随着全面的電子戰和資訊戰,癱瘓烏克蘭的指揮網絡,摧毀各個探測和指揮結點,幹擾欺騙無線電通信。在這種制空權、制電磁權、制資訊權全面喪失的情況下,無人機根本沒有發揮的餘地,即使升空也難以将偵察信号有效傳回地面指揮所,更加無從選擇、判斷或打擊目标。烏克蘭的無人機剛一升空,在很遠距離上就會被俄方發現并識别,然後很快就會被伴随的各種地面防空裝備或是武直,戰鬥機摧毀,配套的地面指控站也将面臨即時打擊。

從各種新聞報道和視訊畫面中也可以看到,俄羅斯大量使用武裝直升機為地面推進的裝甲部隊,或是直升機機降部隊護航。被發現的任何烏克蘭軍事裝備,或是任何試圖攔截的行動都會受到武裝直升機的攻擊。飛行速度慢,機動性差,沒有裝甲的察打一體無人機在俄羅斯武直面前就是一盤小菜。

察打一體無人機失去作用了,那麼其它無人機會不會還能不能行?首先,炮兵使用的偵察校射無人機目前還派不上用場。現在還是俄羅斯全面進軍階段,烏克蘭軍隊并沒有成功進行有效的阻擊,無法形成相對固定的戰線,而且俄羅斯軍隊開進路線經過大量的民用區域,大口徑炮兵難以發揮作用,更多的依賴航空兵定點清除,這種情況是不會投入偵察校射無人機的。

而小型單兵偵察無人機的情況也是類似,運動戰閃擊戰中兵力行動迅速向既定目标進發,并沒有投入巷戰,偷襲,攻堅等需要無人機投入的環境。一個小分隊收放無人機的時間,車隊已經跑出去很遠距離了。不過烏克蘭軍隊可能會投入一些小型偵察無人機,但即使發現目标也缺乏應對打擊能力。而且這些無人機被發現就會連機帶人被連鍋端,代價巨大且對戰局于事無補。

俄羅斯烏克蘭沖突讓無人機走開,之前大顯神威的各種UAV集體啞火

俄羅斯裝備的小型單兵偵察無人機

在阿塞拜疆和亞美尼亞納卡沖突中出現的無人機痛擊地面目标,坦克裝甲車毫無還手之力的情形,隻會在脫離體系的低水準沖突中出現。在東烏沖突中無人機也發揮了一定作用,但現在全面軍事行動中,又是另一回事了。

另外一個重要因素,就是俄羅斯和烏克蘭雙方的無人機水準都不高。烏克蘭無需多說,中型察打一體無人機還要依賴進口,進口的也不是什麼先進貨色。而俄羅斯本身的無人機裝備就被美國、中國落下很遠,且嚴重不成體系。俄羅斯的航空工業對無人機的研發和運用,表現出了難以置信,且與其水準不相稱的遲緩和低能。俄羅斯軍隊僅僅裝備了少量察打一體無人機,沒有長航時偵察監視無人機,反而對S-70獵人這樣的無人戰鬥機投入相當大的精力,顯得舍本逐末。

俄羅斯烏克蘭沖突讓無人機走開,之前大顯神威的各種UAV集體啞火

RQ-4全球鷹的航迹

作為對比,昨天美國一架RQ-4全球鷹在羅馬尼亞和烏克蘭邊境附近巡航将近24小時,不說一切盡在掌握,但擷取的戰場情報恐怕不比俄國人自己少。這個對比實在太過鮮明。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