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還記得東方戰線嗎?蘇聯向西推進300公裡,曆史總是驚人的相似

作者:北鬥維斟

自從蘇聯解體後,北約就似乎天下無敵了,大肆在歐洲擴張。到2020年,北約的成員國已經達到了30個,其中包括立陶宛、愛沙尼亞、拉脫維亞等前蘇聯的加盟國,還有波蘭、匈牙利等原華約陣營的國家。但是北約似乎并不滿意,繼續向東推進,意圖将烏克蘭等納入陣營。此舉引發了俄羅斯對烏克蘭的軍事行動。回顧曆史,竟然有什麼相似的一幕,這就是著名的“東方戰線”。

一,波蘭和蘇俄瓜分烏克蘭

事情還要從1917年說起。1917年,俄國爆發了“十月革命”,成為了世界上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當時還處于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俄國和德國是交戰國。為了能夠緩和國内沖突,騰出手來對付國内的白軍勢力,列甯決定單方面和德意志、奧匈帝國和談。

1918年3月,俄國和德意志、奧匈帝國、奧斯曼帝國、保加利亞王國等簽訂了《布列斯特條約》。在該條約中,俄國答應放棄對波蘭、立陶宛、庫爾蘭、利夫蘭和愛斯特蘭(屬于芬蘭),承認烏克蘭、芬蘭獨立,并向德國賠償60億馬克的巨款。通過這個條約,俄國的土地面積減少了323萬平方公裡。

還記得東方戰線嗎?蘇聯向西推進300公裡,曆史總是驚人的相似

蘇俄根本沒有想到一戰在幾個月後就結束了,簽訂的條約讓自己追悔莫及。俄國不僅僅失去了300多萬平方公裡的土地,還失去了在巴黎和會上作為戰勝國配置設定勝利果實的機會。協約國認為俄國背信棄義,于是也在巴黎和會後支援白軍的反撲,就這樣,蘇俄站在了所有歐洲的對立面。

1918年11月,德國戰敗,原本受到德國控制的波蘭立即獨立,成立了波蘭第二共和國。但是波蘭對現有的疆域疆域不滿,要求恢複“大波蘭”的版圖,這個“大波蘭”就是過去波蘭的巅峰面積,包括烏克蘭和白羅斯。

還記得東方戰線嗎?蘇聯向西推進300公裡,曆史總是驚人的相似

一戰後的歐洲地圖

列甯見德國戰敗,也立即反悔,宣布廢除《布列斯特條約》。就這樣,波蘭蘇俄同時對烏克蘭、白羅斯提出了主權要求。此後,兩國爆發了戰争,史稱“蘇波戰争”。戰争最終在1921年結束,雙方都選擇了妥協,簽訂了《裡加條約》,平分了烏克蘭,東烏克蘭歸蘇俄,西烏克蘭歸波蘭。1822年,蘇俄就和烏克蘭等國合并,成立了蘇聯。烏克蘭成為了蘇聯的加盟共和國,實際上就是蘇聯的行政區了。

蘇波戰争的結果是蘇俄未能吞并白羅斯、烏克蘭所有土地,這就為後來的蘇德瓜分波蘭埋下了隐患。

如果我們繼續向前追溯曆史,我們會發現在沙俄時代,葉卡捷琳娜二世就曾經和波蘭瓜分烏克蘭,将東烏克蘭劃入了俄國,而西烏克蘭歸波蘭。看現在的烏克蘭民族分布地圖,我們發現東烏克蘭大多為俄羅斯族,說俄羅斯語,而西烏克蘭多烏克蘭族,還有部分波蘭人,其曆史淵源就在于兩國瓜分了。

二,東方戰線的建立

巴黎和會之後,歐洲形成了英法主導的凡爾賽體系。由于對戰敗國過分削弱,體系産生了不穩定的因素。1929年,西方世界爆發了規模空前的經濟危機,德國更是深陷危機泥潭。此後,德國走上了法西斯道路,開始了對外擴張,兼并了捷克、斯洛伐克、奧地利等地區。1938年,德國虛僞地和英法意簽訂了《慕尼黑協定》。

還記得東方戰線嗎?蘇聯向西推進300公裡,曆史總是驚人的相似

當西方陷入危機的時候,蘇聯卻快速發展起來。1922年,俄羅斯、烏克蘭等組成了蘇聯。1932年,蘇聯完成了第一個五年計劃,從農業國變成了工業國。1937年,蘇聯完成了第二個五年計劃,一躍成為歐洲最強的工業國。1938年,蘇聯和德國簽訂了《蘇德互不侵犯條約》。

希特勒和斯大林都認為這個條約不過是緩兵之計罷了,随後兩人都開始為新的戰争做準備。1939年,德國入侵波蘭,英法對德宣戰,标志着第二次世界大戰正式爆發了。蘇聯也不閑着,立即從東方進攻波蘭,拿下了西烏克蘭和白羅斯地區。就這樣,波蘭再次被瓜分了。

還記得東方戰線嗎?蘇聯向西推進300公裡,曆史總是驚人的相似

蘇德瓜分波蘭

得到烏克蘭和白羅斯的斯大林還不滿意,還不夠安全。很快,蘇聯就對芬蘭、立陶宛、拉脫維亞、愛沙尼亞、羅馬尼亞發動了戰争,将蘇聯的國界線恢複到沙俄時代的水準。通過此次擴張,蘇聯的面積擴大了46萬多平方公裡。

為了防禦德國的入侵,斯大林在這些土地上建設了一條防線,史稱“東方戰線”。有了“東方戰線”,蘇聯的戰略空間向西延伸了300公裡,獲得了更大回旋空間。但是“東方戰線”和法國的“馬奇諾防線”一樣,最終變成了擺設,這是斯大林沒有想到的。

還記得東方戰線嗎?蘇聯向西推進300公裡,曆史總是驚人的相似

1941年,德國調動了550萬軍隊從三個方向對蘇聯發動了閃電戰,蘇德戰争全面爆發了。蘇聯的“東方戰線”一觸即潰。德國在18天之内突進了600公裡,蘇聯損失慘重。1941年10月,德軍在基輔殲滅了66萬蘇軍,進而占領了烏克蘭地區。有意思的是,烏克蘭人竟然對德軍夾道歡迎,因為他們對斯大林的農業集體化十分不滿。烏克蘭人的抵制引發了30年代的大饑荒,據說死亡了幾百萬人口。

三,二戰後的蘇聯西進

德國入侵蘇聯的故事大家都知道。從斯大林格勒戰役之後,蘇聯絕地反擊,将德軍打得步步後退。1944年,德國被迫撤退烏克蘭。在撤退之前,德國實行了焦土政策,他們将這塊被稱為“東歐糧倉”的土地摧毀了,他們不想留下一粒糧食給蘇軍。

但是,焦土政策是無法阻止蘇聯大軍反擊的。1945年,蘇軍攻破了柏林,德國宣布無條件投降。随着蘇軍的推進,一系列的社會主義國家在東歐建立了,一直到柏林牆為止。于是,世界開始進入到了兩極時代,東歐成為了美蘇鬥争的焦點。

斯大林故技重施,再次将疆土向西推進。1945年6月,蘇聯将捷克的外喀爾巴阡烏克蘭地區劃給了烏克蘭;1945年2月,通過雅爾塔會議,蘇聯從波蘭手中得到了西烏克蘭和西白羅斯地區。為了彌補波蘭,蘇聯又将德國的西裡西亞和東波美拉尼亞地區劃給了波蘭。裡的土地。1947年,蘇聯将羅馬尼亞的部分地區劃給了烏克蘭。

還記得東方戰線嗎?蘇聯向西推進300公裡,曆史總是驚人的相似

通過一系列的操作,蘇聯的面積增加了54萬平方公裡。别忘了,蘇聯還在雅爾塔會議上要求蒙古獨立,直接導緻中國喪失了170萬平方公裡土地。如果不是想着保留一塊緩沖地帶,蒙古可能都成為蘇聯的加盟共和國了。

還記得東方戰線嗎?蘇聯向西推進300公裡,曆史總是驚人的相似

對于蘇聯來說,如此的狼吞虎咽隻是為了将防禦線外移,擴大自己的戰略緩沖空間,以達到本土的絕對安全。不過對于其他國家來說,這種行為就是野蠻無理的擴張了。

1991年,蘇聯解體,局勢出現了反轉,北約趁機将防禦線向東方移動,不斷侵蝕俄羅斯的戰略緩沖空間,一直到白羅斯和烏克蘭門口,這裡已經到了俄羅斯的底線。為什麼說烏克蘭和白羅斯就是俄羅斯的底線呢?俄羅斯曆史上的第一個王朝是留裡克王朝,因為定都于基輔,是以被稱為“基輔羅斯”。

大分裂時代,羅斯民族逐漸分裂為了俄羅斯、白羅斯、烏克蘭三大民族。在俄羅斯人心理,烏克蘭和白羅斯不僅僅是鄰國這麼簡單,他們認為三大民族就是一家人。如果誰想搶走烏克蘭,那就是搶走自己家的家人,能夠忍嗎?

還記得東方戰線嗎?蘇聯向西推進300公裡,曆史總是驚人的相似

如今的俄羅斯絕地反擊,和當年斯大林建“東方戰線”十分相似。但是,時過境遷,雙方的力量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如今的北約變成了主動挑撥和進攻的一方,而俄羅斯變成了被迫出擊的一方。雖然俄羅斯能夠在武力上占據上風,但是長期來說還不清楚誰勝誰敗。無論勝敗如何,損失最大的都是東歐中間的小國,他們已經被戰争蹂躏了千百次,而這種命運還沒有得到改變。這就是小國的悲哀。

還記得東方戰線嗎?蘇聯向西推進300公裡,曆史總是驚人的相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