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某外資全球汽車零部件廠商 尋長三角場地

《中國制造2025》指出,作為制造業支柱産業的汽車行業将不再以産能和規模擴張作為首要發展目标,而是将鍛造核心競争力、提升自主整車和零部件企業引領産業更新和自主創新能力擺在首要位置。随着創新能力的提升,特别是關鍵零部件創新能力的提升,能夠使自主品牌汽車零部件占有新的市場位置。

汽車零部件是構成汽車配件加工整體的各單元及服務于汽車配件加工的産品。整體來看,傳統汽車零部件可以大緻分為七大類,即發動機、傳動系統、轉向系統、制動系統、行駛系統、車身附件以及電子電器。

根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統計資料顯示,2018年,大陸汽車零部件制造企業實作銷售收入4.00萬億元,同比增長7%。在汽車行業平穩增長的帶動下,零部件市場發展總體情況趨于良好。預計2020年中國汽車零部件行業銷售收入将達4.61萬億元。

由于大陸汽車行業起步較晚,一段時期以來,行業内對于技術研發的投入不足,較為依賴引進國外技術,導緻行業内企業自主開發設計能力相對較低,大多數國内企業不具備基礎開發、同步開發、系統開發和超前開發能力,整體技術實力偏弱,與國外成熟企業存在一定差距。

經過多年發展和經驗積累,大陸汽車零部件行業的産品設計和開發能力、模具的設計和開發能力、生産工藝能力均有大幅提升,部分開發設計能力較強且規模較大的零部件企業已進入全球汽車零部件采購體系,已能夠達到全球汽車産業的零部件采購品質要求及交貨要求。而随着時代的發展,行業的技術水準也在不斷發生變化,尤其是在自動化、資訊化的今天。

通用化平台戰略

為滿足市場對汽車産品日益多樣化的需求,汽車行業不斷縮短新産品開發的周期,加快推出新産品的步伐。但新技術研發的時效性,新技術、新産品研發的高投入,多品種生産制造的管理複雜化,又使汽車企業不堪重負。為尋找規模經濟與多樣化、個性化的平衡點,汽車行業紛紛推出平台戰略。在平台上可以比對各種可變的總成和零部件,實作在一個基本型上組合成不同款式、性能各異的車型。

平台戰略的優勢在于能大幅降低開發費用,縮短産品開發、更新周期;借助通用零部件更大規模的生産,更好地發揮規模經濟效應;有利于零部件子產品化、系統化。平台戰略能夠使降低成本與産品多樣性取得很好的統一,通過實施平台戰略可滿足客戶多樣化需求,又可達到立項的規模效應,降低單價成本。目前歐美各主流汽車廠商普遍采用平台戰略。

生産向自動化發展

在汽車零部件的生産過程中,手工裝配生産線中存在人工操作失誤而造成産品缺陷的問題,不利于規模化生産以及保持産品品質的穩定。為此,汽車零部件企業通過建立自動化生産工序,節省了人工成本,提高了産品一緻性及其品質穩定性,縮短了産品生産周期,實作了規模化生産。基于汽車行業發展對零部件加工精度和品質穩定提出的更高要求,生産自動化已成為行業技術發展的必然趨勢。

來料箱上料自動化是痛點

某外資全球汽車零部件廠商 尋長三角場地

高反光、多品種、亂序的金屬,

高節拍、高精度、高可靠性和可負擔的成本

細微紋理下的缺陷如何檢測

高反光的金屬

高反光的金屬極易受自然光線的變化影響,很難獲得完整的點雲資料和噪聲處理。

亂序

随意放置的零部件是自動化的難點,機器人不僅要識别位姿,還需要更加智能的軌迹規劃以防止碰撞。

品種多

多品種會耗費大量的CPU活或者GPU資源,算力和算法都将成為問題,而在面對拮據的客戶預算時,将成為棘手的問題。

某外資全球汽車零部件廠商 尋長三角場地
某外資全球汽車零部件廠商 尋長三角場地

某國際汽車座椅零件箱揀選上料方案

W1 左側闆來料位 W2 左側闆二次定位台 W3 左側闆作業台放置位 W4 右側闆來料位 W5 右側闆二次定位台 W6 右側闆作業台放置位 W7 上橫梁來料位

W8 上橫梁作業台放置位 W9 左護闆來料位 W10 右護闆來料位 W11 下橫梁來料位 W12 下橫梁定位台 W13 下橫梁作業台放置位

V1:微鍊DaoAI DS-L 3D相機 V2、V3、V4:微鍊WEROBOTICS-500C 相機 V5、V6、V7、V8:微鍊WEROBOTICS-3DC 相機 R1 左工作位ABB機器人 R2右工作位ABB機器人

R3:總裝配ABB機器人

某外資全球汽車零部件廠商 尋長三角場地

微鍊DaoAI 3D彩色視覺傳感器

工藝向內建化發展

目前,汽車飾件生産工藝已達到較高水準,未來對于工藝的研究将不限于量化,而将更趨于工藝細節的優化。随着産品開發總成化趨勢的逐漸顯現,行業内企業更多地位汽車制造商提供飾件總成産品。為進一步優化生産工藝、提高生産效率,企業需要不斷對裝置、模具、材料及工藝進行整體研究,将注塑環節的前、後工序進行融合,實作工藝內建化發展,進而有利于提高汽車飾件生産的效率,降低生産成本。同時,通過工藝內建,将減少生産過程的人為幹預,進而有效提高産品精密性,并能夠減少生産安全事故的發生。是以,工藝向內建化發展有利于企業的可持續發展,将成為未來行業内技術發展的必然趨勢。

2019全球汽車零部件企業排名

排名 公司 總部所在地 2018年汽車配套業務營收

1、博世(Robert Bosch) 德國 495.25億美元

2、電裝(Denso Corp.) 日本 427.93億美元

3、麥格納國際(Magna International Inc.) 加拿大 408.27億美元

4、大陸(Continental) 德國 378.03億美元

5、采埃孚(ZF Friedrichshafen AG) 德國 369.29億美元

6、愛信精機(Aisin Seiki Co.) 日本 349.99億美元

7、現代摩比斯(Hyundai Mobis) 南韓 256.24億美元

8、李爾(Lear Corp.) 美國 211.49億美元

9、佛吉亞(FAURECIA) 法國 206.67億美元

10、法雷奧(Valeo) 法國 196.83億美元

11、矢崎(Yazaki Corp. ) 日本 175.00億美元

12、松下汽車系統(Panasonic Automotive Systems Co.) 日本 174.66億美元

13、安道拓(Adient) 美國 174.00億美元

14、住友電工(Sumitomo Electric Industries) 日本 154.02億美元

15、延鋒(Yanfeng) 中國 145.06億美元

16、蒂森克虜伯(Thyssenkrupp) 德國 144.38億美元

17、馬勒(Mahle) 德國 144.05億美元

18、捷太格特(JTEKT Corp.) 日本 130.78億美元

19、巴斯夫(BASF) 德國 129.31億美元

20、安波福(Aptiv) 愛爾蘭 128.69億美元

21、薩瑪(Samvardhana Motherson Group) 印度 117.65億美元

22、博格華納(BorgWarner Inc.) 美國 105.30億美元

23、豐田紡織(Toyota Boshoku Corp.) 日本 101.53億美元

24、海斯坦普(Gestamp) 西班牙 100.96億美元

25、舍弗勒(Schaeffler) 德國 100.52億美元

26、天納克(Tenneco Inc.) 美國 100.01億美元 (2018年10月收購輝門)

27、全耐塑膠(Plastic Omnium Co.) 法國 97.40億美元

28、瑪涅蒂-馬瑞利(Magneti Marelli) 意大利 87.02億美元

29、奧托立夫(Autoliv Inc.) 瑞典 86.78億美元

30、日立汽車系統(Hitachi Automotive Systems) 日本 86.38億美元

31、弗恩基(Flex-N-Gate Corp.) 美國 83.43億美元

32、康奈可(Calsonic Kansei Corp.) 日本 82.08億美元

33、德納(Dana Inc.) 美國 81.43億美元

34、本特勒汽車(Benteler Automotive) 德國 80.60億美元

35、小糸制作所(Koito Manufacturing) 日本 79.90億美元

36、現代威亞(Hyundai-Wia Corp.) 南韓 77.58億美元

37、豐田合成(Toyoda Gosei Co.) 日本 76.42億美元

38、現代岱摩斯(Hyundai-Transys Inc. ) 南韓 75.74億美元

39、博澤(Brose Fahrzeugtelle) 德國 73.40億美元

40、美國車橋控股(American Axle & Manufacturing) 美國 72.70億美元

41、加特可(JATCO) 日本 68.12億美元

42、海拉(Hella) 德國 68.01億美元

43、吉凱恩(GKN Automotive) 英國 64.50億美元

44、安通林集團(Grupo Antolin) 西班牙 64.08億美元

45、埃貝赫(Eberspacher Gruppe) 德國 54.45億美元

46、翰昂系統(Hanon Systems) 南韓 53.96億美元

47、萬都(Mando Corp.) 南韓 52.19億美元

48、德科斯米爾(Draxlmaier Group) 德國 50.60億美元

49、日本精工(NSK) 日本 50.10億美元

50、科德寶集團(Freudenberg Group) 德國 49.06億美元

51、恩梯恩(NTN Corp.) 日本 47.25億美元

52、尼瑪克(Nemak) 墨西哥 47.04 億美元

53、東京座椅技術(TS TECH) 日本 44.40億美元

54、英飛淩(Infineon Technologies) 德國 42.10億美元

55、東海理化(Tokai Rika Co.) 日本 41.87億美元

56、國際汽車零部件集團(IAC Group) 盧森堡 41.22億美元

57、利納馬(Linamar Corp.) 加拿大 40.68億美元

58、偉巴斯特(Webasto) 德國 40.49億美元

59、TI Fluid Systems 英國 39.83億美元

60、耐世特汽車(Nexteer Automotive) 美國 39.12億美元

61、海納川汽車部件(BHAP) 中國 38.69億美元

62、德爾福科技(Delphi Technologies) 英國 38.63億美元

63、輝門(Federal Mogul) 美國 37.86億美元 (被天納克收購前資料)

64、庫博标準汽車(Cooper-Standard Automotive) 美國 36.29億美元

65、中信戴卡(CITIC Dicastal Co.) 中國 35.80億美元

66、西艾意汽車(CIE Automotive) 西班牙 35.78億美元

67、日本發條株式會社(NHK Spring Co.) 日本 34.31億美元

68、蓋瑞特(Garrett Motion Inc.) 瑞士 33.75億美元

69、杜邦運輸和工業(DuPont, Transporation & Industry) 美國 32.00億美元

70、三葉電機(MITSUBA) 日本 31.62億美元

71、偉創力(Flex) 美國 30.00億美元

72、偉世通(Visteon Corp.) 美國 29.84億美元

73、諾貝麗斯(Novelis Inc.) 美國 29.47億美元

74、科世達(Leopold Kostal) 德國 28.84億美元

75、旭硝子(Asahi Glass) 日本 28.83億美元

76、Piston Group 美國 28.44億美元

77、恩坦華(Inteva Products) 美國 28.00億美元

78、瑪汀瑞亞(Martinrea International Inc.) 加拿大 27.24億美元

79、住友Riko(Sumitomo Riko Co.) 日本 25.66億美元

80、德昌電機(Johnson Electric Group) 中國香港 25.41億美元

81、考泰斯-德事隆(Kautex Textron) 德國 22.85億美元

82、歐拓(Autoneum) 瑞士 22.36億美元

83、F-Tech Inc. 日本 21.19億美元

84、奧科甯克(Arconic Inc. ) 美國 21.00億美元

85、Bridgewater Interiors 美國 19.69億美元

86、敏實集團(MINTH Group) 中國 19.02億美元

87、索恩格汽車(SEG Automotive) 德國 18.67億美元

88、利優比(RYOBI) 日本 18.48億美元

89、五菱工業(Wuling Industry) 中國 18.12億美元

90、鏡泰(Gentex Corp.) 美國 17.91億美元

91、現代凱菲克(Hyundai Kefico Corp.) 南韓 17.54億美元

92、安徽中鼎密封件(Anhui Zhongding Sealing Parts Co.) 中國 17.14億美元

93、摩缇馬帝(Multimatic Inc.) 加拿大 16.50億美元

94、肯聯鋁業(Constellium) 荷蘭 15.95億美元

95、塔奧國際(Tower International) 美國 15.71億美元

96、普瑞(Preh) 德國 15.56億美元

97、德韌汽車系統(DURA Automotive Systems) 美國 14.00億美元

98、歐姆龍(Omron) 日本 13.59億美元

99、Auria 美國 11.00億美元

100、瀚德汽車(Henniges Automotive) 美國 10.76億美元

某外資全球汽車零部件廠商 尋長三角場地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