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俄羅斯烏克蘭沖突背後的真正原因,終于有人講清楚了

作者:真業心學創始人東方赢
俄羅斯烏克蘭沖突背後的真正原因,終于有人講清楚了

原因之一,俄烏世仇。

在早年蘇聯時期,列甯先是将俄羅斯頓巴斯劃給烏克蘭。1954年,蘇聯上司人赫魯曉夫為了慶祝俄羅斯和烏克蘭合并300周年,又将克裡米亞從俄羅斯劃給了烏克蘭。當時這些都是小事,隻不過是蘇聯行政區内部的一次普通的管轄區域變動而已,但在蘇聯解體之後就成了國與國之間的沖突原因。

到了2014年,克裡米亞地區由于俄羅斯族占多數,經由當地公民投票,決定脫離烏克蘭、并入俄羅斯。

同年,頓巴斯也鬧獨立,還宣布成立“頓涅茨克人民共和國”和“盧甘斯克人民共和國”。後來經國際斡旋,這次烏克蘭東部沖突雙方分别于2014年9月和2015年2月在白俄羅斯首都明斯克達成停火協定,暫時安靜下來。

原因之二,天然氣與工業重鎮之争。

俄羅斯的主要創收管道是生産與輸出天然氣,烏克蘭一直聲稱要自己開釆本土天然氣,不再從俄羅斯進口,還威脅要成為俄羅斯天然氣的國際市場競争對手。

而烏克蘭的不少天然氣資源分布地帶處于頓巴斯地區頓涅茨克武裝控制之下,俄羅斯如果獲得對頓巴斯的控制,就可以從頓巴斯輕而易舉的影響到烏克蘭的天然氣開采和運輸。

同時,頓巴斯還是烏最大煤炭基地,也是前蘇聯最重要的重工業中心之一,經濟地位十分重要。

原因之三,北約東擴,引發俄羅斯憤怒。

北約東擴是指北約将前蘇聯加盟共和國和中東歐的國家納入該組織。

1999年3月,北約首先将捷克、匈牙利和波蘭吸納為會員。2004年3月斯洛伐克、保加利亞、羅馬尼亞、斯洛文尼亞、以及波羅的海沿岸國家愛沙尼亞、拉脫維亞和立陶宛等七國,成為北約組織的正式成員國。

烏克蘭也開始尋求加入北約,但受到俄羅斯百般阻撓而不順利。

拜登上台後對俄态度強硬,支援烏克蘭加入北大西洋公約組織,增加對烏政府的軍事援助。

俄羅斯認為北約東擴威脅俄邊境安全。去年12月15日,俄羅斯向美國和北約分别送出雙邊安全保證協定草案,就俄方安全訴求提出建議,内容包括北約停止進一步東擴、承諾不吸納烏克蘭為成員國,美國不在非北約成員國的原蘇聯加盟共和國領土上建立軍事基地。

今年1月26日,美國和北約分别向俄羅斯遞交有關安全保證建議的書面回複,其中拒絕了俄方以上核心訴求。

俄羅斯烏克蘭沖突背後的真正原因,終于有人講清楚了

原因之四,美國希望利用烏克蘭問題加據歐盟與俄羅斯沖突,以便鹬蚌相争,漁翁得利。

這個觀點是一些專家的推測。

他們認為歐盟推行的新能源與歐元體系,加上歐盟在全球能源消費占比超過12%的經濟體影響力,将給石油美元體系以巨大沖擊,削弱美元作為全球儲備貨币的信用。

目前歐洲正加大力度進口俄羅斯天然氣,對被排除在解決烏克蘭東部沖突問題的《明斯克協定》簽署之外的美國而言,這恐怕是萬萬不能接受和允許。

并且,俄羅斯出口天然氣到歐洲,改道波蘭而不再從烏克蘭經過給烏國造成過境費重大損失,也使烏國政府生氣。

俄羅斯烏克蘭沖突背後的真正原因,終于有人講清楚了

在以上背景之下,烏克蘭政府曾表示,要以武力“收回”克裡米亞并結束俄羅斯對烏東部的“侵略”。

俄羅斯也不是吃素的,出于以上有關原因,便在與烏克蘭交界地區集結大量部隊,前幾天先是承認頓巴斯“頓涅茨克人民共和國”和“盧甘斯克人民共和國”獨立。

然後發生了昨天“入侵”烏克蘭頓巴斯。

看來,前些日子,美國政府不斷加大力度渲染“俄羅斯威脅”,聲稱俄方很快就會“入侵”烏克蘭,确實不是空穴來風。

作者簡介: 東方赢,真業心學創始人,企業跨越式發展理論之父,曾擔任大型實業公司總裁,出版著作《企業超速成長》《跨越式戰略》,第四屆中國經濟十大新聞人物。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