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關注】法治副校長幹什麼?誰來管?怎麼聘?

  每所中國小應當配備至少1名法治副校長;教育行政部門會同派出機關建立法治副校長人員庫;優先為偏遠地區、農村地區學校和城市薄弱學校配備法治副校長……這是教育部近日出台的《中國小法治副校長聘任與管理辦法》(以下簡稱《辦法》)明确提出的要求。

【關注】法治副校長幹什麼?誰來管?怎麼聘?

教育部網頁截圖

  記者從教育部2月17日召開的新聞釋出會上了解到,為了進一步健全法治副校長制度,教育部經商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司法部,在中央政法委的指導和相關部門的支援下,制定出台《辦法》,自5月1日起施行。

【關注】法治副校長幹什麼?誰來管?怎麼聘?

教育部釋出會

  教育部政策法規司司長鄧傳淮介紹說,多年來,兼職法治副校長制度成為教育管理的“助推器”,在增強學校師生權益保護、推進青少年法治教育、維護學校及周邊地區治安秩序等方面發揮了重要的作用。同時,在實踐中也存在法治副校長配備不均衡、履職盡責能力不平衡,人員流動大、難以及時補充等問題。

  《辦法》共20條,重點圍繞中國小法治副校長“是什麼”“幹什麼”“誰來管”“怎麼聘”“如何幹好”等問題,系統設計了中國小法治副校長聘任與管理制度。

  在北京青少年法律援助與研究中心主任佟麗華看來,《辦法》的釋出,标志着全國統一的法治副校長制度的确立,将有效推動中國小校法治副校長更好地發揮作用。

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有明确規定

  對于法治副校長制度建設,國家一直高度重視。

  早在2002年10月,教育部、司法部、中央綜治辦、共青團中央聯合釋出的《關于加強青少年學生法制教育工作的若幹意見》就提出,要完善兼職法制副校長和法制輔導員制度。

  2003年11月,教育部等六部委印發的《關于規範兼職法制副校長職責和選聘管理工作的意見》對兼職法制副校長的職責、選聘和管理等進一步作出規定。

  2010年5月,國務院常務會議審議通過的《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中也有“繼續推動和規範法制副校長、法制輔導員制度的建設,加強對法制副校長、法制輔導員的教育訓練”的要求。

  2020年12月,中共中央印發的《法治社會建設實施綱要(2020—2025年)》強調要完善法治副校長制度。

  2021年6月,黨中央、國務院轉發的全國“八五”普法規劃再次明确把青少年作為全民普法的重點對象之一,強調加強青少年法治教育,落實法治副校長、法治輔導員制度。

  法治副校長也被寫入了2021年6月1日起施行的新修訂的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中,将其确定為法定制度。該法第十八條規定,學校應當聘任從事法治教育的專職或者兼職教師,并可以從司法和執法機關、法學教育和法律服務機構等機關聘請法治副校長、校外法治輔導員。

  教育部釋出的2022年工作要點提出,要全面推進依法治教。在21世紀教育研究院院長熊丙奇看來,制定《辦法》有助于進一步推進依法治教,加強對未成年學生的法治教育與權益保護。

法治副校長由公檢法司推薦委派

  不少人對法治副校長的概念還相對模糊。《辦法》規定,法治副校長是指由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公安機關、司法行政部門推薦或者委派,經教育行政部門或者學校聘任,在學校兼任副校長職務,協助開展有關工作的人員。适用範圍是普通中國小、中等職業學校、特殊教育學校和專門學校。

  從目前各地實踐情況來看,法治副校長多來自于公檢法系統。

【關注】法治副校長幹什麼?誰來管?怎麼聘?

湖南省永興縣檢察院檢察官、五星學校法治副校長李珺為學生上法治課。圖檔來源:檢察日報

  2021年1月,最高人民法院釋出《關于加強新時代未成年人審判工作的意見》,明确提出要充分發揮法治副校長作用,加強青少年法治宣傳教育。據最高人民法院研究室少年法庭工作辦公室主任、二級巡視員江繼海介紹,截至2021年12月31日,各級法院聯合相關部門出台加強法治副校長工作意見等規範性檔案297件,已有2328家法院的13801名法官擔任15332所中國小校法治副校長,有效維護了校園和諧穩定,保護了未成年人合法權益。

  “最高檢鼓勵、支援各級檢察院檢察長主動擔任法治副校長,走進校園為中國小生講授法治課。”最高人民檢察院第九檢察廳副廳長李峰介紹說,截至2021年9月底,全國檢察機關共有近4萬名檢察官在7.7萬所中國小校擔任法治副校長,四級檢察院共有15606名院上司擔任中國小法治副校長,其中檢察長3205名,實作檢察長擔任法治副校長全覆寫。

  公安部也一直高度重視法治副校長相關工作。公安部治安管理局經濟文化保衛處處長廖崎說,公安部近年來專門成立了維護校園安全穩定工作上司小組,聯合教育部、中央政法委持續多年開展“護校安園”專項行動,已選派30餘萬名業務能力強、經驗豐富的優秀公安民警兼任法治副校長,深入學校組織開展形式多樣的安全教育活動,助力維護校園秩序持續安全穩定。

法治副校長應參與校園欺淩防治

  提起校園安全問題,很多人最先想到的就是校園欺淩,一件件令人痛心的校園欺淩案件給甯靜的校園蒙上了一層陰影。

  為防範校園欺淩事件的發生,新修訂的未成年人保護法和教育部于去年釋出的《未成年人學校保護規定》等法律規範中都對防治校園欺淩作出專門規定。

  記者注意到,《辦法》同樣提及防治校園欺淩的内容。《辦法》規定,法治副校長要參與學校學生權益保護制度的制定、執行,參加學生保護委員會、學生欺淩治理等組織,指導、監督學校落實未成年人保護職責。

  “校園欺淩的防治,是中央關心、社會關注、百姓關切的問題。法治副校長的力量加入後,會使中國小防治校園欺淩的防範體系更加堅實有力。”在教育部政策法規司副司長王大泉看來,法治副校長防治校園欺淩可從多方面發揮作用。

  王大泉說,首先是普法教育,要給學生講解如何防治校園欺淩。還可以督促和指導學校根據未成年人保護法、《未成年人學校保護規定》制定相關制度和規定。同時,法治副校長可以在學校及時發現和制止校園欺淩行為,發現校園欺淩的隐患,防患于未然。此外,法治副校長還可以發揮法治工作的專業性和權威性,參與學校欺淩認定委員會等專門機構,更好地認定什麼是校園欺淩。對于那些實施校園欺淩行為的學生,法治副校長可以對他們進行訓導和專門的普法教育,起到教育和矯治的作用。

  防治校園欺淩隻是法治副校長的職責之一,《辦法》将法治副校長職責拓展為六個方面,包括推動習近平法治思想學習宣傳、開展法治教育,協助開展保護學生權益、預防未成年人犯罪、參與安全管理、實施或者指導實施教育懲戒、指導依法治理等職責。

  “此前個别地方還存在把法治副校長作為‘擺設’,主要職責就是到學校給學生上法治課的情況。”熊丙奇認為,《辦法》最大的亮點就是進一步明晰法治副校長的職責。

  鄧傳淮也指出,明确職責既能為法治副校長更好履職提供依據,也有利于完善中國小治理體系,發揮法治副校長專業能力、健全學校的未成年人保護機制。

調動開展青少年法治教育積極性

  《辦法》規定了法治副校長的工作職責,其中很重要的一項就是要開展法治教育。

【關注】法治副校長幹什麼?誰來管?怎麼聘?

近年來,公安機關已選派30餘萬名業務能力強、經驗豐富的公安民警兼任法治副校長,深入學校組織開展形式多樣的安全教育活動。圖為安徽省泾縣警察局開發區派出所民警開展法治副校長進校園活動。潘涯磊 攝

  司法部普法與依法治理局副局長劉漢銀說,發揮法治副校長在青少年法治教育中的作用,要結合法治副校長的特點,在針對性和實效性上做文章。

  “我們将會同有關部門加大三個方面的工作力度。”劉漢銀說,一是擇優選擇法治副校長,也就是将具有豐富法律知識和法治實踐經曆,同時又熱心青少年法治教育的人員納入法治副校長的人才庫,打造一支高素質、專業化的工作隊伍;二是着力提高能力和水準,将通過專業教育訓練、業務交流、經驗推廣等多種方式,助力法治副校長豐富法治教育的形式和内容,提高開展法治教育的能力和素養;三是加大激勵力度,在落實普法規劃、開展青少年法治教育工作的整體布局中,将法治副校長工作予以統籌考慮,認真研究解決工作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

  劉漢銀介紹說,對法治教育工作成效突出的法治副校長及其派出機關,在全國或者地方普法先進個人、先進集體評選表彰中予以優先推薦,按照有關規定,予以表彰鼓勵,充分調動廣大法治副校長和派出機關開展青少年法治教育的積極性。

  記者了解到,為激勵法治副校長工作開展,《辦法》規定,派出機關要為法治副校長開展工作創造條件,将擔任法治副校長工作納入工作量,明确為考核内容。

  “下一步要推動将法治副校長教育訓練納入‘國培計劃’,鼓勵各地創新教育訓練方式、豐富教育訓練内容、提升教育訓練效果,為法治副校長履職提供有力保障。”鄧傳淮表示,要切實将法治副校長隊伍打造成為推動學校提高治理能力和水準、保護未成年學生合法權益的重要力量。

  “法治副校長要真正嵌入學校,從校園到教師到學生法治成長的鍊條中來。”首都師範大學副教授陳苗苗認為,這會包含更多的科學性、專業性和實踐性,也會涉及更多的教育訓練工作,兒童學、教師教育學、家庭教育學等學科都需要在教育訓練課程内容設定上有所展現。

此文章轉自“中國普法”,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删除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