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原聲學英語?這家“純正美音”的媒體,美國禁止本國人收聽

作者:美食家的小眼睛

今年2月24日,是美國對外意識形态宣傳的機器——“美國之音”80歲“生日”。

“生日”前不久,“美國之音”的中文網站曾在北京冬奧會開幕期間,48小時内連發70多篇包含反華内容的稿件,創下一個紀錄。

“有趣”的是,“美國之音”自诩“獨立新聞媒體”,但這70多篇稿件絕大部分隻有針對華人世界的中文版,沒有英文版,有知情者介紹,其背後有不少台民進黨當局操縱的水軍在作祟。

“神秘”的“美國之音”,究竟是個什麼樣?

美國人聽不了的“美國之音”

二戰初期,在世界強國中,唯獨美國還沒有自己官方資助的國際廣播電台。進入20世紀40年代,美國也隻有十幾部低功率短波發射機。不過,後來被稱為“美國之音”之父的羅伯特·舍伍德已經預見到國際廣播在未來的重大作用。

1941年,美國國内事務協調局租用了幾部私營業主的發射機,向拉美廣播。1941年中期,羅斯福成立了美國外國新聞處,任命舍伍德為處長。

同年12月7日,日本偷襲珍珠港,而後德國也對美宣戰。舍伍德上司下的外國新聞處迅速開始行動。同月,外國新聞處在舊金山的一個播音室中進行了第一次對亞洲的直播。1942年2月24日,外國新聞處通過英國廣播公司發出了第一個對歐廣播節目,“現在是來自美國的聲音”,播音員威廉·哈倫·黑爾以此開始了針對納粹德國的“宣傳”事業,“美國之音”這個名字也逐漸成為外國新聞處的廣播招牌。1942年7月,“美國之音”有了自己的新主人——戰時情報局,并得到了迅速發展。

二戰結束,“冷戰”開始,“美國之音”的“敵人”從法西斯軸心國變成了蘇聯及社會主義陣營。為了開展針對社會主義國家的心理宣傳攻勢,突破蘇聯對“美國之音”的幹擾,美國國務院在美國國家安全委員會的授意下,組織麻省理工學院和哈佛大學等學術機構的22名科學家、工程師和社會科學家組成一個高度機密的研究小組,在麻省理工學院開始了為期3個月的研究,該項目被命名為“特洛伊計劃”,寓意不言自明。

1948年1月16日,美國通過了《美國資訊與教育交流法案》,簡稱《史密斯-蒙特法案》,該法案要求美國國務院通過無線電、出版物、電影、展覽和文化教育交流等一切手段使世界上的其他國家更好地了解美國。此外,法案還授權國務院建立美國新聞署,“美國之音”成為該署最大的一個部門。

由于“美國之音”在全球心理宣傳戰中的重要作用,美國總統、國務院、中央情報局都十分重視讓“美國之音”發揮更大作用的問題。但在讓本國人民觸碰這樣的“良心”媒體路上,《史密斯-蒙特法案》明文規定,美國政府傳播給國際閱聽人的資訊,不得在美國國内傳播。

2013年,奧巴馬總統簽署法律,廢除禁止美國政府向國内群眾散布長期面向國際閱聽人的政府宣傳資訊的限制措施。

但還是有美國保守派人士發文指出,奧巴馬政府正在國内發動由政府新聞主導的大規模“洗腦”運動。他們擔憂,“冷戰”時期的宣傳法令被廢除後,“政府宣傳新聞”将如潮水一般沖擊美國本土的新聞機構。

原來,他們也怕自己的“良心”媒體。

當然,自稱媒體的“美國之音”也不是沒有想過裝一裝“白蓮花”。

特朗普掌政時期, “美國之音”曾僅僅因為一篇“客觀”描述中國疫情的稿件,就被白宮發了一份聲明狠批。

原聲學英語?這家“純正美音”的媒體,美國禁止本國人收聽

聲明意思很直白,“美國之音”居然拿着美國納稅人的錢,給中國做宣傳推廣。

原聲學英語?這家“純正美音”的媒體,美國禁止本國人收聽

“美國之音”的掌門人阿曼達·班奈特急忙發表聲明,羅列了一系列“美國之音”在疫情話題上對中國的抹黑,還附了連結,意思是:“隊長,别開槍,是我!”

“中國報道項目”

“美國之音”的對華廣播創辦于上世紀40年代,最初使用國語和粵語,但每天隻廣播一個小時,後來又陸續增加了閩南語、上海話節目。二戰戰後初期, “美國之音”對華廣播規模進一步縮小,隻保留了國語節目。後來在“冷戰”的推動下,“美國之音”再度擴大對華廣播規模,不僅恢複了粵語、閩南語、上海話廣播,還增加了潮州話、客家話和藏語節目,每天播音長達10多個小時。

為了配合“美國之音”,約翰遜政府時期,美國還成立了所謂“中國報道項目”。

在宣傳内容上,美國資訊署在新中國建設初期曾做出過如下布置。

一、揭露中國對核地位的“野心”,公開圖檔或資訊,證明中國人發展核項目“徒勞無功”。

二、以食品援助作為誘餌。

三、派出大量飛機穿越中國領空,在糧食緊缺地區扔大米,證明政府無法控制領空,又不接受援助,增加地方政府難題,與心理戰政策相配合。

四、給大批新聞和文化界人士提供機會交流,提供兩年的研究所學生獎金。

五、在香港贊助科技組織,邀請内地參加。

六、資助第三世界國家中通路過中國大陸的人士在台灣停留同等的時長。

七、支援中國人要回被沙俄奪取的土地。

“美國之音”對華宣傳的四大政策

針對“美國之音”的種種曆史和手法痕迹,有學者總結出了他們對華宣傳的幾大政策。

一、“事實性”宣傳。為了成為“權威性的、聽衆信任的資訊來源”,“美國之音”在節目設定上把新聞和評論嚴格分開,,規定新聞隻講事實,,評論才陳述觀點。

這種“事實性” 宣傳在一定程度上沖淡了“美國之音”官方媒體的色彩,積累起“客觀”形象,在關鍵問題上最大限度地發揮影響力。但是“美國之音”的新聞報道絕不是純粹的對事實的客觀反映。它把要表達的意見隐藏在對事實的“客觀描述”中,而把意圖隐蔽起來。隻需稍微留意就會發現它在新聞導語和新聞的遣詞造句中時常流露出明顯的主觀傾向,起到“增評加注”的作用。

原聲學英語?這家“純正美音”的媒體,美國禁止本國人收聽

二、“平衡性”宣傳。“美國之音”注意運用 “平衡性” 政策,聲稱在新聞節目中 “既報喜也報憂”。但是略加留意我們就會發現,“美國之音”多是攻擊中國的價值觀和政治制度,同時象征性地報道一些中國在細枝末節方面的成就;對美國,“美國之音”主要宣傳美國的政治制度、價值觀念和生活方式,誇耀它的物質文明, 同時也報道一些陰暗面, 如美元貶值、失業、吸毒等, “小罵大幫忙”。

廣播作用于人的頭腦的過程是很快的,聽衆聽到它兩邊都報,給雙方同樣的發言機會, 會誤認為它的報道是客觀全面的。其實,“平衡性”宣傳與“事實性”宣傳一樣,隻是“美國之音”擷取聽衆信任的一個手段,是“美國之音”為了達到它宣傳目的的有意為之。在 “客觀、公正”的面目下将自己的觀點灌輸給聽衆,以期影響他們的看法和行為,這才是“美國之音”“平衡性”宣傳的真正意圖所在。

三、對比性宣傳。“美國之音”認為,明确地對聽衆表明自己對某人某事的褒貶态度, 容易使報道顯得不客觀。是以,它經常在報道中采取對比映襯的手法,巧妙地表達它的褒貶态度,進而取得預想的宣傳效果。

比如,“美國之音”曾在簡要新聞中先後播發了兩條消息,題目和導語如下:1、中國12月貿易順差創記錄。2、對華貿易使美工作流失。

看上去這兩條都是客觀報道,沒有夾雜評論性的話語,但這二者絕不是無意的組合。聽衆很容易得出中國的經濟發展在事實上給美國造成了“威脅”的結論, 進而抵消中國經濟增長在人們心中的積極印象。

四、“服務性”宣傳。“美國之音”為了吸引中國聽衆,提高收聽率,開辦英語教學類節目《聽和學英語》, 後來又增加了《英語900句》《中級美國英語》。這些節目在聽衆中産生了不小的的影響。1972年以前,“美國之音”中文部收到的來自中國大陸的聽衆來信總共不到 20 封。

原聲學英語?這家“純正美音”的媒體,美國禁止本國人收聽

但在《英語900句》播出後,中文部平均每月收到1000封左右。正如一名“美國之音”中文廣播的負責人說的那樣,這些節目的目的并不是教英語,而是希望聽到一點反映,投石問路。

“美國之音”“特别英語”節目 ( Special English)曾經是中國青少年進行英語學習的一個重要途徑,收聽率較高。“特别英語”将每天的重大新聞用有限的詞彙、緩慢的語速、簡短的句子和淺顯的語言表達出來,适合英語初學者收聽。但 “美國之音”前總監亨利·盧努斯曾說,“簡單的句子中所傳播的思想依然是強大的”。“美國之音”通過這類“服務性”節目達到了雙重效果:一方面通過英語教學節目來宣揚美國的生活方式、價值觀等;另一方面敲開了中國聽衆的大門。

原聲學英語?這家“純正美音”的媒體,美國禁止本國人收聽

“美國之音”在一次節目中曾這樣總結自己創辦的目的:“如果不是為了美國的長遠利益,美國人民是不會同意拿出這麼多錢來辦‘美國之音’的。”歸根到底,“美國之音”是美國政府推進“和平演變”戰略的一個工具。

來源:共青團中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