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捐血97次并捐獻造血幹細胞 如東小夥“為愛舉手”16載綻放青春風采

交彙點訊常人尚德,熱血相傳;凡人善舉,大愛無痕。16年來,他一直堅持着一件事——“為愛舉手”無償捐血,以普通人的平凡書寫着不平凡的人生,一路鮮花綻放,一路芬芳怡人。他,就是“85後捐血達人”,先後獲得“全國無償捐血奉獻獎”5個金獎、1個銀獎的南通天和測繪工程有限公司外業測繪員陸晶。日前,他榮膺“南通市紅十字愛心大使”稱号。

捐血97次并捐獻造血幹細胞 如東小夥“為愛舉手”16載綻放青春風采

愛在萌芽

一條路走了十六年,一份愛綿延了十六載。談及第一次捐血,陸晶滿懷感慨,他說當時自己在上海做木工活計,無意中聽朋友說起無償捐血的事情,就跟對方一起去了南通血站,他清楚地記得自己首次捐血的日期——2006年10月8日,當時護士的一句話至今都記憶猶新:“小夥子,你可不要小看這一小袋血,它可以挽救一個人的生命呢!”陸晶頓時對無償捐血肅然起敬,毫不猶豫地挽起了袖子,獻出了人生第一袋血。

捐血97次并捐獻造血幹細胞 如東小夥“為愛舉手”16載綻放青春風采

“起初對于捐血會不會給身體造成傷害也是有點顧慮的,但是經過與血站從業人員一番攀談,得知捐血不但無損健康,還可以刺激人體骨髓造血功能,乃至減少相關疾病的發生。”陸晶說,我捐獻出可以再生的血液,挽救了不可重來的生命,如此雙赢的事情,何樂而不為?

從此,壯小夥陸晶開始了長達16年撸袖捐血的馬拉松。

愛在綻放

在捐血過程中,陸晶接觸到一個更先進的捐血概念——獻成分血。他了解到,全血固然為社會所需,但成分血(如血小闆、白細胞、紅細胞等)更能100%得到利用。況且目前臨床需要最多的也是成分血,尤其是血小闆。

盡管血小闆的采集比全血的采集程式更複雜,而且由于耗時更長,整個過程可能會出現身體不舒服的情況,但是,因為與捐獻全血需間隔半年相比,捐捐血小闆隻需間隔15天,為了多捐血、多救人,陸晶毫不猶豫地改為捐捐血小闆。

捐血97次并捐獻造血幹細胞 如東小夥“為愛舉手”16載綻放青春風采

誰知,爸爸媽媽在知道他的這一決定後明确表示反對:“捐血救人是好事,一年最多獻兩次全血,即使對身體健康有影響也有限,而捐捐血小闆次數多了就說不準了,你是我家的獨子,我們不能讓你去冒這個險。”為此,陸晶耐心地為二老釋疑解惑,最終爸爸媽媽表示尊重兒子的選擇。

從2006年開始無償捐血起,陸晶至今已捐獻成分血97次,177個治療機關,在江蘇省無償捐血電子證系統内點亮了178人的生命之光。

愛在升華

多年前,陸晶的一位親戚罹患白血病,由于在短時間内沒有合适的造血幹細胞配型,手術一拖再拖,以緻病情惡化去世。這讓他切身體會到生命的珍貴和病人的無奈,作為一名經常無償捐血的志願者,陸晶又萌生了捐獻造血幹細胞的想法。2012年3月12日,他在江蘇省紅十字會造血幹細胞捐獻知情同意書上鄭重地簽下了自己的名字……

捐血97次并捐獻造血幹細胞 如東小夥“為愛舉手”16載綻放青春風采

“等了9年,終于有了機會兌現承諾。”2021年9月27日,陸晶接到縣紅十字會的電話,他的造血幹細胞與一名白血病患者初步配型成功,如果同意捐獻,需要立即進行下一步的高分辨配型和體檢。陸晶說,非親緣配型成功率大概是幾十萬分之一,而自己就是那個幾十萬分之一可以幫助到對方的人,是以,第一反應就是必須捐獻。

在經過高分辨比對、體檢合格後,陸晶于2021年12月17日住進泰州人民醫院,成功捐獻了396毫升造血幹細胞混懸液,成為如東縣第7例、南通市第59例、江蘇省第990例、全國第12525例造血幹細胞捐獻者。

愛在傳遞

為愛舉手,一次容易,十次不難,難能可貴的是上百次的堅持。每當人們為他點贊時,陸晶總是淡淡地說,“隻要身體允許,誰都可以做到。其實,我們從來就不缺血,缺的隻是無償捐血的意識。”

為了壯大捐血志願者隊伍,陸晶從動員妻子參與開始。在他的影響下,妻子王微微與他一起捐獻成分血,并捧回2012年至2013年“全國無償捐血奉獻獎”銅獎。

在陸晶看來,一個人獻一百次血,不如一百個人獻一次血。更多的時候他希望通過自己的行為,感染和影響更多的人參與到公益捐血中來。盡管捐獻成分血需要去南通市區,離家60多公裡,但是,每次接到血站的求助電話,陸晶總是一刻也不耽誤,立即驅車前往,風雨無阻。很多時候,他還主動帶上與他同血型的朋友一起前往,確定血站完成當天的采血任務。這些年來,不少親戚、朋友和同僚耳濡目染陸晶珍惜每一次捐血救人的機會,漸漸地,從不解到了解再到支援,最終和他一起加入到了無償捐血隊伍中。尤其是,到目前為止,他已介紹了5個朋友加入中華骨髓庫江蘇分庫。

通訊員周嫒張海燕 交彙點記者 徐超

編輯: 俞聖彤

【來源:新華日報交彙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