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養育方法也分等級?一百年前的梁啟超和谷燕的養育方法驚人相似

特别喜歡谷愛淩媽媽的兩句話。

第一句是,她對谷愛淩說,長大後你不用謝謝我,我應該謝謝你。

第二句是,OK,這是你的比賽,你好好享受它。

這兩句話讓人覺得,谷燕是一個特别具有智慧的母親。

《無條件養育》的作者科恩說:我們愛孩子,應該取決于孩子是誰,而不是取決于孩子做了什麼。

谷燕的這兩句話正是說明了她對谷愛淩無條件地愛。

而普通父母中,太多的人卻恰恰選擇了相反的做法。

01.有條件養育大的孩子會怎樣

無條件地愛孩子,不管孩子做了什麼我們都能夠接受。相反,有條件地愛,隻有孩子的行為符合我們的預期,我們才會向孩子表達愛。

養育方法也分等級?一百年前的梁啟超和谷燕的養育方法驚人相似

事實上,很多父母會覺得自己是無條件地愛着自己的孩子,但事實恰恰相反。

父母們可以簡單地做一個測試:孩子犯錯後你會怎樣做?

如果你今天做錯了,明天媽媽就不接你了,你需要自己回家。

這麼簡單都會錯,你怎麼回事。

不要理我,離我遠點,讓我靜靜。

第一種表達是威脅,第二種是批評,第三種是忽視。不管是哪一種,都是有條件地愛。

也就是說,隻要面對孩子的行為,父母用了以上3種方式,都會讓孩子感受到父母收回了自己的愛。

父母經常性收回自己的愛,會在養育孩子的過程中,讓孩子感到不安,這種不安的積累,會讓孩子産生低價值感,也就是自己不配被愛。

養育方法也分等級?一百年前的梁啟超和谷燕的養育方法驚人相似

長大後最直接的展現就是太過于在乎别人的感受,任何環境的變化都會首先在自己身上找原因。

比如同僚突然對自己冷淡,低價值感的人會覺得是不是自己做錯了,會首先在自己身上找原因。

高價值感的人不會首先把問題攬到自己身上。

谷愛淩接受采訪的時候說過這樣一句話:

為什麼要去修圖,當看到真人時,發現真人比照片更漂亮,這樣是不是更酷。

她之是以能夠如此坦然地說出這樣自信的話,是因為她的内心是足夠充盈且安全的。而這正是因為母親谷燕對她無條件地支援和包容。

02. 最進階的養育方式——無條件養育

科恩說:父母給孩子的愛,不需要任何意義上的回報,它隻是一個禮物,是所有孩子都應該得到的禮物。

如果說育兒的方式有級别之分,無條件養育應該是最進階别的,谷燕的做法就是最好的诠釋。

谷燕告訴谷愛淩,女兒不需要感謝媽媽,相反她要感謝女兒。

這并不是她在表演,這是她在養育過程的真切感受,養育孩子本身就是一種雙向滋養,隻有内向強大且充滿能量的媽媽,才能在付出愛的時候,接受到孩子愛的滋養。

對于内心缺乏安全感,或者在相似環境中長大的媽媽,我們在教育孩子的時候,總是會害怕失控,總是想掌控局面,才會總是想用愛來控制孩子。

養育方法也分等級?一百年前的梁啟超和谷燕的養育方法驚人相似

是以說,有條件的愛讓孩子逐漸失去自我,無條件的愛,讓孩子逐漸找到自我。

有條件的愛和無條件的愛有哪些差別?

面對孩子的行為看法不同。無條件的愛認為孩子犯錯是成長的第一部分,不應該苛責;有條件的愛,總是想着糾正孩子的行為,而不是體諒孩子的心理。

面對孩子的行為做法不同。無條件養育的母親會想如何在不傷害孩子的情況下讓孩子更願意合作;有條件的愛隻盯住孩子的行為,而忽視了孩子内心的感受。

面對孩子作為父母的情緒表達不同。無條件養育的父母,情緒穩定,不會被情緒操控;有條件養育的父母,總是帶着情緒去教養孩子。

面對孩子的行為溝通方式不同。無條件養育的父母以溝通為目的,他們不是為了糾正孩子當下的行為,而是為了讓孩子願意反思主動去改正;有條件養育的父母更關注孩子當下的行為是否符合自己的要求。

看起來無條件養育似乎很難,事實上谷愛淩媽媽并不是用無條件養育孩子的第一人,在民國時期一位曆史名人就是用這個方法,成功教育了自己的九名子女。

03. 無條件養育第一人——梁啟超

曆史文化名人梁啟超被稱為“史上最強老爸”,他的九個孩子中,有3個院士。建築學家梁思成,考古學家梁思永,火箭專家梁思禮。除了這3個兒子之外,其餘六個子女也各有所成。

梁啟超的家族被稱為“一門三院士,九子皆才俊”。雖然身處一百年前的民國時期,梁啟超的育兒觀卻和無條件養育有着很多相似之處。

他是一位情緒穩定的父親。梁啟超尊崇的是儒家文化,而儒家文化又推崇修身養性。作為一名修養非常好的國學大師,梁啟超給子女寫的信中,幾乎沒有發過脾氣。而梁啟超所信奉的教育之道是修身即生活即教育。

他是一位慈父,很少苛責孩子。對于子女的愛,梁啟超從來不吝啬表達,雖然身處一百多年前,但他并不迂腐,相反還很開明。她最愛的子女是大女兒梁思順,在給女兒的信中,永遠稱女兒為“大寶貝”。

梁啟超一生的信件中有超過三分之一是寫給子女的,在這些信中,他對子女表達出了“十二分的愛”,很少苛責和責備子女。

他一生都在堅持言傳身教。在給子女的信件中,梁啟超用了大量的筆墨來叙述自己的經曆。通過這些态度表達自己對人生的态度、理念。

比如她寫給子女的信:

這信上講了好些悲觀的話,你們别以為我心境不好,我現在講學正講得起勁哩,每星期有五天講演,其餘辦的事,也興會淋漓。我總是抱着“有一天做一天”的主意(不是“得過且過”,确實“得做且做”),是以一樣地活潑、愉快。

言傳身教,言傳和身教從來不分家,隻是今天大部分父母隻能做到言傳卻做不到身教。

如果說谷燕的教育屬于精英教育,那麼梁啟超的家庭教育會離我們更近。抛卻梁啟超身上的名人光環,作為一名慈父,細細看來,他的家庭教育完全符合無條件養育。

這難道是冥冥中的巧合,我更願意相信,這是真理,教育孩子經過驗證的真理。隻是真理從來都隻有少數人相信罷了。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