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冰雪産業,對花都樓市改變有多大?

作者:地産少年

冬奧會結束了,但餘溫還在。

随意打開短視訊平台或者當下最火的生活分享平台,你總會刷到各種在戶外/室内滑雪場的打卡場景。

滑雪這個曾經看上去的小衆運動,正成了現代人新的生活方式。

有資料顯示,2014年時,全國有458家滑雪場,1000萬人次滑雪。2010-2015年,滑雪人口每年按10%的速度增長。

不完全的資料統計顯示,按5%的滑雪人口比例,人均一年500元,直接創造325億元經濟。按照1:10的規模拉動産業,将帶動3000億元冰雪産業。

雖然,這個千億賽道有着局限性,冰雪資源主要集中在東北三省和新疆。

但實際上,南方也有機會。

比如說,廣州花都。

01

在廣州乃至大灣區滑雪,選擇餘地實際上很少。

首選的,其實隻有一個:位于廣州花都融創文旅城闆塊的雪世界。

這個華南地區最大的室内滑雪場,我們去過一次,有一個很好的體驗感:

就算是初學者或者初次進滑雪場的遊客,都能有适合自己的設施,整體來說,是個不錯的體驗和嘗試。

至少,不會讓你對冰雪運動這項運動的好感被扣分。

而來自官方的資料則顯示,元月份以來,廣州融創文旅城累計接待客流約210萬人次,雪世界累計接待遊客14.5萬人,春節假期期間共接待遊客2.97萬人次。

其中2月3日接待達到6054人次,單日接待人次再創新高。

冰雪産業,對花都樓市改變有多大?

來源:廣州融創文旅城官微

更為重要的是,這樣的文旅資源,目前廣州僅此一家。

在這個基礎上,花都自然有發力冰雪經濟的先天條件和優勢。

打算怎麼做?

實際上官方已經給出了旅遊品牌、冰雪經濟、冰雪進校園、冰雪文化節幾個答案。

這其中,冰雪經濟值得關注下:

通過整合融創其他城市的冰雪資源,推動在花都成立冰雪公司總部。

配套完善滑冰、冰壺、冰球等冰上專業體育設施,打造冰雪運動綜合體,拓展冰雪裝置産業、冰雪教育訓練、冰雪制造等産業。

支援利用閑置的體育用地、舊廠房、倉庫、老舊商業設施等,改建成滑冰、冰壺、冰球、娛雪等冰雪場地。

推出“冰雪”精品旅遊線路,大力培育大衆冰雪消費,激發冰雪經濟活力,形成打造粵港澳大灣區“一程多站”冰雪旅遊的重要節點和冰雪産業的新高地。

……

花都的冰雪産業,才剛剛開始。

02

未來,冰雪運動文旅産業+空鐵聯運體系,會讓花都有一個更大的想象空間。

這兩個,都是花都的獨特優勢。

尤其是後者,作為全廣州唯一一個坐擁“空鐵聯運”優勢的區域,空鐵聯運多元交通格局的全面落成,為花都帶來了超級投資和頂級流量,也直接助推了經濟引擎的落地。

冰雪産業,對花都樓市改變有多大?

而在區域本身的交通建設上,花都将打造多層次、高效融合的城市軌道網絡。

例如,積極推進規劃新增廣州東至花都天貴城際(廣州地鐵18号線北延線)、24号線、29号線等高快速軌道線路。

尤其是前者,期待值還是很高的。

未來該線開通後,從花城街出發,8站就到珠江新城,誘惑力十足。

再比如,推進規劃新增地鐵9号線西延、35号線、36号線、41号線等普速線路,完善區内軌道網絡,覆寫區内主要發展組團,形成“網格+放射”的軌道網絡結構。

這些交通措施的打造,可以從時間成本上,消除大衆對于花都偏遠的傳統認知,拉動更多的人流量。

對于稍顯單薄的花都産業來說,冰雪産業的引入和發力,是有幫助的。

03

問題來了,冰雪産業對花都樓市的影響有多大?

大機率不會太大。

我們分兩個次元來看。

第一個,是花都的産業布局。

在花都此前釋出的“十四五”規劃當中,實際上已經将核心點說得很清楚了。

最大限度将區位交通優勢轉化為經濟發展優勢。

其一,建構廣深港澳創新走廊重要支點。

最核心的一點,是主動對接中新知識城,融入廣深港、廣珠澳科技創新走廊,大力培育創新型企業,完善創新服務體系,打造“基礎研究+技術攻關+成果産業化”全過程創新生态鍊。

其二,打造高端智造基地。

持續優化産業空間布局,做強做優先進制造業,大力推動優勢傳統産業轉型更新,加速發展臨空現代服務業,推動數字經濟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全面提升花都産業基礎高端化和産業鍊現代化水準。

冰雪産業,對花都樓市改變有多大?

這兩點,一個是産業協同,一個是自身産業布局,是花都産業更新的重中之重。

在這兩點之上,花都的冰雪運動文旅産業,充其量隻能算是一塊有自身優勢的産業拼圖。

第二個,則是花都樓市的特殊性。

産業厚度的提升,對于一個闆塊的推動力肯定是有的,但花都樓市的進階,還需要更多的催化劑。

比如交通、配套和整個區域的基建發展。

另外,在我們的實地調研當中,我們發現花都的基建配套、城市界面還亟待完善,同時,如何消除大衆對花都偏遠的心理距離,也很重要。

更何況,對于上班地點在花都之外的普通剛需買家來說,花都的闆塊價值,是抛開自住價值之外的另一個考慮因素。

一旦闆塊長時間缺乏利好和人口來支撐,他們也許就會失去信心。

别小看這個誘因。

我們身邊就有這一些朋友,在花都部分闆塊話題度十足的時候,他們入手,但幾年後,還是選擇割肉離場。

談及原因,絕大多數集中在了「對花都的信心不足」。

是以,無論是冰雪産業,還是其他産業,花都樓市的價值取決于産業發展,又不單單局限于産業發展。

不能一概而論。

04

但花都發力冰雪産業,有着自己的意義所在。

首先,很容易出圈。

和其他産業不同,冰雪運動文旅産業更能夠起到虹吸效應,能夠快速拉動周邊片區發展。

舉個最簡單的例子,從去年到現在,身邊去花都文旅城遊玩的朋友,就多了不少。

而在此之前,除了搭乘飛機,他們基本沒去過花都。

當然,同在廣州的長隆,也值得花都借鑒。

得益于世界級樂園的人氣效益以及便捷的交通布局,再加上闆塊建設的日益更新,長隆闆塊的價值早已不是當年的郊區。

這一點,從長隆闆塊近幾年的闆塊城市面貌和樓市價值就能看出。

其次,有獨特性。

正常來說,每個區域都需要需要因地制宜發展最适合自己的産業。

如果為了發展而發展,完全沒有因地制宜的去結合自身的優勢,那麼發展就很容易受挫。

更何況,一個成熟的産業闆塊,一定是多元化産業結構發展,特别是發展服務業,實作經濟的大轉型。

從這個角度來看,花都的冰雪運動文旅産業,确實有自身的獨特性和挖掘空間。

冰雪産業,對花都樓市改變有多大?

再回到樓市,道理也是一樣。

從某種意義上來看,産業是一個區域發展的核心競争力,産業的布局、規劃,決定了區域房價潛力。

其次,如果一個區域沒有産業支撐,那就缺乏推動力,即便房地産再發展,也很難推動整個區域的發展。

要知道,文旅城闆塊成為花都樓市的績優選手,還成為周邊樓盤推盤必提的賣點之一,不是沒有道理的。

從這個角度看,不妨多一些期待。

至于花都的更多解讀,不妨看看我們此前的其他報道:

都說花都不太行,但我有幾點「購房建議」

十八号線北延段,是花都的“最優解”?

不同角度,值得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