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2022年,這一件事至關重要

作 者:微瀾

來 源:正和島

2022年,這一件事至關重要

先給大家講個真實故事。

故事主人公叫張平,82年的湖北荊州人,此前在老家的廠裡幹了十多年,每個月四千多。2017年來到深圳,成為了富士康的正式工,每個月到手工資也是四千多,和老家收入差異不大。因為周邊同僚在兼職跑外賣,張平也開始嘗試在美團兼職送外賣,曾經還有一段時間全職送外賣。

在每年的8、9、10月份,為了趕制蘋果的訂單,富士康會招募大量的臨時工,每個小時将近30元,一個月到手的有七八千,甚至比正式工工資還高。張平也會在這個時候選擇進入富士康,這三個月旺季結束後,再出來跑單。一般情況下,張平跑外賣的時間大概為9個小時,在工廠的話,不加班工作8個小時,加班的話,就工作10個小時。

張平家裡的兒子已經10歲,即将升學,張平現在最大的心願就是多賺點錢,供孩子好好讀書。

01、“候鳥騎手”成為現象

為什麼要講這樣一個故事呢?

因為這幾年,這樣的故事正在成為一種普遍現象:“候鳥騎手”——來自工廠的騎手,大量以兼職的形式送外賣,他們在普工與外賣員,乃至快遞員、網約車司機等多重身份中來回切換,在工廠訂單的淡季出來從事外賣員等工作,在工廠訂單的旺季再傳回工廠,自由選擇,如候鳥遷徙。

“候鳥騎手”現象的背後,一方面折射出社會經濟産業變遷的縮影:随着移動網際網路和數字經濟時代的發展,出現新的商業模式,新的商業模式必然催生新的就業崗位。

2022年,這一件事至關重要

在滴滴釋出的《新經濟,新就業——2017年滴滴出行平台就業研究報告》中顯示,最近一年共有2107.8萬人通過滴滴平台獲得收入,包括專車、快車司機,代駕司機,以及順風車車主,相當于2016年全國第三産業就業人員的6.2%。

能夠看到,外賣員、滴滴司機、快遞員這些因數字經濟而産生的新形态就業為“穩就業”、“保民生”等提供了重要動力。

另一方面,“候鳥騎手”現象也反映出數字經濟時代,靈活就業的潛力巨大。

相較于工業時代簡單、封閉的經濟模式,數字經濟打破了時空界限,模糊了産業之間的邊界,形成了協同、開放、多邊的經濟模式。新就業崗位也伴随着網際網路技術進步與資料經濟的發展出現去雇主化、平台化的就業模式。

依據人社部2021年8月的資料顯示,中國靈活就業人員規模達2億左右。據調查,一些平台外賣騎手達到400多萬人;有的平台上從事主播及相關崗位的從業人員達到160多萬人,比上年增加近3倍。

據近日餓了麼釋出的《2022藍騎士發展與保障報告》顯示,有四成的騎士表示有本職工作,較為自由的上線時間、接單時間,外賣配送成為新業态勞動者的副業選擇。

在此之前,美團釋出的《2020上半年騎手就業報告》顯示,“兼職做騎手”成為就業新趨勢,近四成騎手有其他職業,其中不乏律師、舞蹈演員、導演、企業中層管理者、金融從業者等群體。

此外,“候鳥騎手”現象的背後能發現,平台經濟推動着市場上的各種要素進行自由流動,實作資源的優化配置。

如同東非的“動物大遷徙”,渺小的個體組成一股巨大的生命洪流,依時令而動,永遠追尋水草豐茂之地。

在一個相對充分競争的市場裡面,個人做出的選擇受有限資訊的影響往往是局限的,但于個體而言,卻是局部最優解,事實上“候鳥騎手”們已經做出了篩選和判斷。

也有很多人說外賣、快遞、滴滴這些行業是在跟制造業搶人,但這種說法本身就過于偏頗:到了如今,中國需要的是依靠“8億件襯衫”換一架飛機嗎?還是說國家更需要大量的“專精特新”企業,來解決“卡脖子”的問題?

據央視财經2019年報道,預計2020年高端技工缺口達2200萬。随着大陸數字技術的不斷進步,在對中高技能勞動者提出更高數量需求的同時,必然大量勞動密集型企業會被取代。

02、确定性收入的重要性

作為網際網路、數字經濟時代的産物,平台經濟推動着資源要素的更大化流動,這種流動是人與物的流動,也是人自身的流動。相較于單調的、重複的機械性工作,人們能夠進行更加自由且自主的職業選擇,也在倒逼制造業進行“自動化”“智能化”等方面的轉型。

不過,平台經濟可以促進要素的自由流動,但卻無法規避大環境的發展變化帶來的影響,比如新冠疫情對經濟發展帶來的影響。

大陸現在約有1.5億戶市場主體,無論規模大小,都需要有一個更好的發展環境,保證他們能夠活下去、發展好。

2月18日,國家發改委等14部門印發《關于促進服務業領域困難行業恢複發展的若幹政策》(下文簡稱《政策》)也正是基于這種考慮。

《政策》提出的措施包括服務業普惠性纾困扶持措施、餐飲業纾困扶持措施、零售業纾困扶持措施、旅遊業纾困扶持措施、公路水路鐵路運輸業纾困扶持措施、精準實施疫情防控措施和保障措施等一共八大項,涉及房租、社保、貸款等關系到企業生存發展的多個方面。

顯然,《政策》出台的背後有着國家對降低市場風險、建設一個更好的發展環境的考慮。而對于個體而言更是需要這樣一個穩定的環境,把所有的不确定風險轉換成确定性收入。

拿前面提到的“候鳥騎手”來說,除了本職工作之外,通過兼職再獲得一份确定性收入成為很多人在城市安身立命的底氣。創業失敗者、網際網路程式員、工廠廠長、物流規劃師……很多白領已經當起了外賣小哥。

00後周進來自安徽臨泉,目前在蘇州工業園區一家工廠工作。該工廠隸屬于一家全球排名靠前的筆記本電腦機殼制造集團在蘇州的分公司,集團财報曾有這樣的表述,“為提升生産效率及減少對勞工的依賴,其過去數年間持續采購生産機械人,以取代人工生産。”

今年,周進無意中得知不少工友下了班會去跑外賣,自己也做起了美團騎手。後來他才知道,自己所在的配送站點,72%的兼職騎手都是附近的工廠勞工。

有人家庭負擔重、缺錢,白天在廠裡上班,晚上下班後跑幾個小時外賣;還有人是因為每年3、4月份為工廠淡季,用工需求縮減,勞工便尋到附近的外賣站點,兼職做騎手維持生計,待到9、10月份,工廠訂單量回升,招工需求增大,他們又回流到工廠。

而通過這些确定性收入,不少騎手也實作了自己的買房夢。安徽臨泉騎手彭中輝去年春節在縣城買了一套四室兩廳兩衛的房子,總價89萬元,首付27萬元;同樣來自安徽臨泉,王文廣也用做騎手的積蓄在縣城買了一套近100平米的房子。

在保證騎手收入的關系上,平台型企業正發揮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也讓難以計數的中小商家得以穩定經營。

新冠疫情還會持續多久,沒有人能說清楚,但疫情帶來的“寒冬”,需要政府部門、大企業、小商戶攜起手來,同舟共濟一同渡過。

03、什麼是平台經濟的關鍵?

中國上市公司協會會長宋志平在《經營方略》中提到:

“在市場經濟高度發達的今天,是誰在調節市場,充當這是‘看不見的手’?我認為是大企業。

實踐證明,大企業整合市場是解決過剩問題的明智之選,既可達到行業減量發展、去産能的目的,又能通過理性有序的優勝劣汰,把各種資源、各方利益兼顧好,這是市場化形态的進步。是以我常說,大企業就是過剩産能的終結者。”

作為連接配接起千千萬萬市場主體的角色扮演者,在商家、騎手、消費者之間,平台無疑要考慮更多的東西。

以外賣騎手為例,對他們而言,選擇外賣配送員這樣一個職業,無疑是為了追求更好的生活,盡管辛苦,但隻要未來有盼頭,生活有希望,就始終堅持着。這也是為什麼很多白領、不同職業的人也兼職送起了外賣。

但是,對于外賣騎手來說,除了努力賺錢,也同樣有着其它的需求,比如勞動權益得到保障、有成長的空間等。

在這方面,平台公司也在做着更多努力。比如美團将點外賣的“預估送達時間點”,變成了給騎手更多緩沖時間的“預估送達時間段”。

再比如對于外賣騎手的職業發展,在餓了麼釋出的《2022藍騎士發展與保障》報告中提到2021年,共有1877位藍騎士晉升為站長、隊長。美團也在去年推出“同舟計劃”,從工作保障、職業發展等方面入手,呼應騎手最關心的一系列工作問題,讓騎手在接單和跑單上感受到更具人性化的管理,并在11個城市累計有近3000名騎手得到晉升。

2022年,這一件事至關重要

對平台而言,外賣騎手、商家和消費者三者都缺一不可,如何協調好三者之間的利益關系是外賣平台商業模式的基礎。

反複的疫情也給線下餐飲商戶的生存帶來諸多挑戰。2月21日,海底撈釋出業績預告,比起2020年3.10億元的淨利潤,2021年預計淨虧損38-45億元。虧損原因來自,2021年關停300餘家餐廳的損失,以及疫情下快速擴張導緻的管理不當。

有資料顯示,剛剛過去的2021年,餐飲業的關店數保守估計在百萬級别,創十年新高。原料進貨成本、人力成本以及房租物業成本,三項成本不斷高企成為壓垮不少餐飲商家的重要原因,相比之下,外賣業務收入對餐飲總收入的貢獻對比以往有所提升。

數字化、線上化正在成為後疫情時代餐飲業的重要關鍵詞,在這裡平台經濟的價值也在不斷凸顯。

所謂的市場之善也就展現在這,讓企業家精神得到最大程度的張揚,讓一個社會最稀缺的企業家資源最有效地發揮作用,不斷推進共同富裕的道路。

04、結語

在《亞當·斯密傳》中,作者傑西·諾曼這樣描述亞當·斯密:

“他并不認為商業世界是一個無道德的世界,也不認為政治經濟學是一門與價值觀無關的科學”,“他希望他的理論體系不止有一根琴弦,這樣才能走出更豐富、更有價值的旋律”,“他的《國富論》是以他的《道德情操》為基礎的,他的‘看不見的手’有賴于‘援助之手’的存在。”

“在《道德情操論》中他鄙夷人類崇拜富人和權貴而輕視窮人的本能”,“斯密是一個平等主義者。當富人和窮人的利益發生沖突時,他的本能和理論幾乎毫無例外地站在窮人一邊”,“相比富人更偏向窮人是符合道義的,也是符合經濟原則的:給窮人一個更公平的競争機會,讓他們獲得成功”。

2022對于企業平台、中小商戶以及我們每一個人來說,依然會面臨挑戰,我們會不斷遇到新的問題,但是我們要永遠積極地向前看,悲觀者往往正确,但最終成功的往往是樂觀者。

文章的最後,也以一個故事收尾,供大家品味:

故事的主人公同樣是外賣騎士,他們是一對夫妻,叫薛明、董莉莉,平時在同一個站點跑單,去年他們二人在老家貸款買了房子,而在新的一年,兩人計劃用送外賣的穩定收入支付月供。在他們看來,未來是有盼頭的,生活是在不斷變得更好的。

參考資料:

[1]. 《今年企業家最關心的話題,終于有人講透了!(強烈推薦)》,正和島

[2]. 《外賣是不是讓世界變壞》,半佛仙人

[3]. 《一會做勞工,一會送外賣,職業教育沒能幫到這群人》,吳曉波頻道

[4]. 《外賣騎手的這個問題,國家給答複了》,正和島

[5]. 《大平台小商戶應同舟共濟》,經濟日報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