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薅有錢人的錢,為大衆電動做貢獻

文 | Karakush

保時捷或将獨立上市。

在近期多方消息的洩漏之下,大衆汽車集團終于釋出聲明确認,與其最大股東保時捷控股正在就此深入讨論架構協定,盡管最終作不作數,還需要集團管委會和監事會準許。

資本市場已經激動壞了。保時捷是世界上最掙錢的汽車品牌之一,然而其價值被夾在大衆集團裡頭,一直沒能充分展現出來。大衆集團市值目前為平庸的1120億歐元(約合1256億美元);而市值第一車企特斯拉約8200億美元。

綜合各路分析師估計,保時捷的估值可能在600億-850億歐元,最高則可能達到900億-1100億歐元,幾乎再造一個母公司。如果成功上市,有可能重新整理汽車史上的IPO紀錄。

薅有錢人的錢,為大衆電動做貢獻

有意思的是,多年以來,資本市場都垂涎于這個優質标的,呼聲老高,但是機構投資者們對大衆的影響力非常有限,狼堡方面始終立場堅定,拒不公開募股。從外部條件來說,眼下烏俄戰争加上金融市場加息,怎麼都不是上市的理想時機。

轉折或許說明這是不上不行的時刻,目的自然是為了籌措資金,進行智能化和電動化轉型。保時捷本身不缺錢,更多是為集團提供新的融資管道。

大衆集團有一個宏偉的藍圖:到2030年一半銷量要是電動車;到2040年主要市場幾乎100%的新車要實作零排放;到2050年則實作完全碳中和。大衆預計花費730億歐元用于2021-2025年期間的技術開發,占總投資的50%。

這筆錢從哪裡來?大衆股東結構複雜,無法像特斯拉那樣自由地籌集新股本,是以很大程度上依賴賣車的現金流以及發行債券;而由于自身估值偏低,它從資本市場獲得的幫助非常有限。

保時捷能撬動大衆無法撬動的資本規模。

保時捷的邏輯

其一,基于樸實無華且枯燥的盈利能力。

保時捷一直保持高水準的盈利能力,銷售回報率在15%以上。其銷量一般不足集團的3%,但是在疫情前的營業利潤率大約是大衆汽車品牌乘用車的兩倍,利潤貢獻能到集團總利潤的四分之一乃至三分之一。

業内的一個參照是法拉利。法拉利現隸屬于Stellantis集團旗下,2015年從FCA分拆上市,至今其股價翻了不止兩番。它去年銷量11,155輛,而營收達到42.7億歐元,調整後的EBITDA利潤率為35.9%,調整後的息稅前利潤率為25.2%。

這個基本面放到資本市場上,市盈率達到40倍;對比一下,大衆集團的市盈率約為6倍,特斯拉的市盈率約為163倍。

盡管相對特斯拉或許仍舊處于“傳統車企”的水準,但是相對大衆顯然展現出不同于普通汽車的邏輯。除了汽車闆塊,法拉利也往往被置于奢侈品闆塊進行審視。它最寬的經濟護城河由此并不在于技術,而是真正富有的高淨值人群,尤其随着新興國家人口結構調整,寬度每年都在增長。

這支援着法拉利在整個經濟周期的穩定增長、定價權、和高盈利,一定程度甚至是可以抵禦經濟衰退的,比如疫情如斯,去年奢侈品闆塊已經反彈到疫情前的水準,奢侈品股平均上漲42%。今年法拉利預期利潤仍将有20%以上的增長。

薅有錢人的錢,為大衆電動做貢獻

同理,保時捷也享有華麗的價格、人群和品牌聲譽,投資人們對它抱以相似的期待,尤其是它年銷售30萬的體量還要大得多。

其風險或許在于過于毀滅性的國際經濟打擊,比如2008年的金融危機。

當時華爾街首先崩盤導緻保時捷美國業績虧損;此前保時捷控股正在試圖并購大衆,曾申請100多億歐元銀行授信,銀行又因為市場不景氣要求還貸。資金流動性極差行将破産,保時捷控股不得不向大衆求助,以保時捷品牌作為援助條件被大衆反收購。

薅有錢人的錢,為大衆電動做貢獻

當然,這樣的全線慘敗幾乎不可複制。今天保時捷主營業務穩定非常,因為中國連續七年成為其全球最大單一市場,去年保時捷中國傳遞超過9.5萬輛,占全球業務近三分之一。不相信中國的有錢人,也要相信中國經濟能不斷創造新的有錢人口。(貧窮的微笑.jpg)

薅有錢人的錢,為大衆電動做貢獻

其二,基于對電動化的想象力。

參考仍舊是法拉利。去年摩根士丹利分析師提出,“最看好的電動汽車股票”是法拉利,而不是特斯拉——其時正值特斯拉市值突破一萬億美元。

邏輯是這樣的:法拉利約600億美元的市值,然而“幾乎沒有給其電動車業務賦予任何價值”。法拉利預計将在2025年開始銷售電動車。也就是說,“看好”都放在對法拉利幹電動車當然能幹好的想象上。

大摩預計,到2030年法拉利的電動汽車将占比30%以上。法拉利能夠獲得投資資本、兩年積壓訂單量、和超豪華的定價權,這幾個因素塑造了市面上幾乎所有電動強股。

薅有錢人的錢,為大衆電動做貢獻

相比之下再看保時捷,則有充分的依據。

它目标更為激進,到2030年實作全電動(除了911)。這要比集團整體的時間表都更快一些,作為一個獨立實體,或許能釋放更大的價值潛力。

它擁有現實證明,其電動車Taycan去年在中國銷售超過7300台,作為一款均價百萬的車型,表現無人出其左右,即便放眼到其他細分市場,極少數傳統汽車品牌能在電動車領域取得相近的市場成功。

薅有錢人的錢,為大衆電動做貢獻

而隻有唯一一款産品的局面,馬上就會改善,後續增量已有明确計劃,比如明年将釋出Macan EV,下一代純電718 Boxster和Cayman也在準備中,據悉或将基于大衆PPE平台。

它們能保持怎樣的産品優勢,不好說——但是一直以來保時捷是一個市場敏銳度甚至要大于自身技術的品牌,它在豪華車領域率先推出SUV、率先推出電動車,無視各種非議,兩次精準地踩在風口上,擴大銷售規模同時始終保持定價不拉垮。這或許才是它更核心的競争力。

薅有錢人的錢,為大衆電動做貢獻

一些撲風捉影的擔心

由于方案沒有确認,坊間在興奮之餘,也懷抱很深的憂慮。

首先,是擔心出于保守的慣性,大衆可能決定出售相對較小的股份,這或許會抑制保時捷的估值潛力。由于流動性不足,控股股東也并不總是與資本市場利益一緻,這麼IPO的股票往往會折價。

比如2019年大衆曾對旗下卡車部門Traton SE進行分拆上市,出售僅10%的股份,至今Traton的股價低于IPO發行價,上市之後也沒有對大衆估值産生任何明顯的影響。

當然,兩者不具備可比性,保時捷是一項更富魅力的資産。而據《華爾街日報》報道,大衆或将拿出25%的股份,以籌集230億-275億歐元的新資本。

其次,則是擔心收益減損。大衆每年創造150億歐元的自由現金流,并一再宣稱它有足夠的資金來支援目前的轉型計劃。橫生一筆,外界不免擔心新資本的用途,會不會放在昂貴而不必要的項目上,比如安撫工會之類。

其三,上市還可能改變大衆集團内部的權力平衡。

據路透社報道,大衆可能會在IPO中發行同等數量的普通股和優先股,普通股是賦予投票權的。傳言保時捷家族和皮耶希家族就可能會減少在大衆的股份,而購買保時捷的股份,以放松家族對集團的控制、轉而直接擁有保時捷品牌。

以上都是基于各個外媒信源的猜測,在靴子落地之前,不展開讨論。

真正的問題

值得思考的是,如果市場回報如此熱烈,為什麼大衆要等到現在才做決定。

一個原因或許是,雖然IPO可以更好地反映保時捷的價值,但是也反而會暴露出大衆集團其他公司的價值。如果保時捷成功單獨上市,市場對于大衆集團剩下那些資産的估值還剩多少。在乘用車方面,大衆品牌汽車、奧迪、斯柯達、賓利、布加迪、蘭博基尼、西雅特,正經踏上賽道上的就沒幾個。

薅有錢人的錢,為大衆電動做貢獻

這其實是擺在所有大集團面前的兩難困境。

從2020年開始,許多電動車概念公司都在資本市場獲得了很高的估值。不隻是特斯拉,但是特斯拉市值突破了萬億美元,不斷拉大與大衆、豐田、通用等等傳統車企巨頭的市值差距,甚至超過多個老頭的總和,使得行業情緒發生了變化。

傳統車企會考慮分拆業務闆塊。比如分拆電動車業務,扔掉拖後腿的母公司和傳統燃油車業務,用電動車的邏輯來謀求更高的估值,籌集更多的資金去實作增長。另一方面,電動汽車和相關數字技術正越來越處在車企戰略的核心位置,車企并不想放棄對這些重要資産的控制。

這種糾結展現在很多傳聞裡。

比如此前彭博社曾報道,福特可能會将其電動車業務分拆成一個單獨的實體,然後福特表示沒有立即剝離的計劃。再比如通用,據華爾街日報報道,外界一直期待其自動駕駛公司Cruise單獨上市,但是去年底通用宣布Cruise首席執行官離職,該人士的銀行家背景一直被認為與IPO有關——通用股價應聲下跌。

相比這些技術品牌,保時捷似乎書是一個更為合理的分拆标的,因為大衆在電動化上并不依賴保時捷,頂多就是一點點利潤嘛。

更多的問題,還需要更多明确的資訊。3月15日大衆汽車将舉行年度新聞釋出會,我們或許有可能會在那裡看到關于保時捷上市的确切資訊。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