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大力跳發技術再次被炒得沸沸揚揚。有人認為這種技術雖然威力無窮,但并不适合中國女排。也有人認為這種技術是中國女排的技術短闆,如果能得以彌補,會很大程度上提高球隊的戰鬥力,甚至有可能是中國女排走出低谷的唯一途徑。這兩種說法中,後者聽上去好像更有道理。一是因為大力跳發球的沖擊力的确強悍,對對手的一傳沖擊很大,二是因為大力跳發球的确給中國女排制造了不少威脅。

比如在東京奧運會上,中國女排前三場比賽三戰皆墨,卡拉庫爾特、漢考克、費多羅夫彩娃等球員的大力跳發對中國女排一傳的沖擊就是中國女排失利的關鍵因素之一。故此大力跳發的威力至今都令一些球迷心有餘悸。而在女排聯賽之中巴爾加斯摧枯拉朽般的大力跳發又給中國排球的一傳好好上了一課,讓球迷對于大力跳發球的忌憚又增加了幾分。此時有人提出中國女排要發展大力跳發技術自然會有球迷拍手稱道。
不過,不知道這些支援發展大力跳發技術的人有沒有想過一個問題,中國女排發展至今已有幾十年之久,曆史上也不乏大力跳發技術出衆的球員湧現,不過真正能夠給對手制造威脅的恐怕就屬王一梅了,她時速90公裡加的發球确實稱得上是勢大力沉,所向披靡。雖然相較于目前國外球員埃格努、博斯科維奇等人時速100公裡左右的大力跳發還不能相提并論,但在她那個時期也算得上是世界頂級了。但即便如此,王一梅的大力跳發也并沒有給中國女排帶來太大的幫助。
另外,如果大力跳發技術對于中國女排至關重要的話,這幾十年中為何沒有一名主教練将這一技術提出來專門訓練呢?難道他們不知道大力跳發技術的優勢,還是他們都不及蔡斌眼界深遠。答案自然是兩者皆非,更有可能的原因是中國女排球員的體質并不适合大力跳發技術。這是因為大力跳發要發揮出威力,腰腹和上肢力量以及身體協調性是必要前提。這些顯然是亞洲人體質的弱項,要想成才十分困難,強加練習也沒有太大意義,是以并沒有主教練會強求大力跳發技術。
在明知不可為的情況下還要過于強求,顯然對中國女排并沒有什麼益處,反而有可能耽誤球員訓練時間,甚至有令球員誤入舍本逐末歧途的危險。既然強求對中國女排有害無益,那為什麼在這個時候有人再次提出中國女排需要發展大力跳發技術,并将大力跳發技術推崇到了一個空前的高度呢?此中原因應該隻有兩點:其一是信口開河;其二是另有目的。
張晨出任中國女排主攻組教練一職并沒有得到球迷的一緻認可,有人認為他無論從資曆上還是從技術上都難以勝任這一職位,根本沒有資格指導中國女排這些國手。而支援張晨出任這一職位的人則認為,張晨能給中國女排帶來大力跳發技術和男子化打法。其中男教練就能帶給女排打法男子化的說法純屬偷換概念,根本連男子化打法什麼意思都不知道,而大力跳發技術雖強悍,但根本不适合中國女排球員。有人将這種技術推上中國女排救命稻草高度的目的,或許隻是出于地域層次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