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神品|罕見米芾藍絹泥金行書:險絕中增加了富貴平和之氣

《書法課程》

見諸筆墨 | 達于心靈

不可一日無此君

文化核心 | 中國書法 | 最高藝術

神品 | 罕見米芾藍絹泥金行書:險絕中增加了富貴平和之氣

米芾行書《藍絹泥金七言詩卷》(疑)。

【釋文】

奉和春初幸太平公主南莊應制

唐·宋之問

青門路接鳳凰台,素浐宸遊龍騎來。(生)

澗草自迎香辇合,岩花應待禦筵開。(随、侍)

文移北鬥成天象,酒遞南山作壽杯。(近)

此日侍臣将石去,共歡明主賜金回。

崇甯二年夏五月

中嶽外史米芾

米芾書與宋之問原詩句略有出入,僅供辨析。個人感覺應該是原詩句為好。不過,習字依米芾書亦無不可。

米芾習書,自稱“集古字”,王文治贊美說“天姿轅轹未須誇,集古終能自立家”。這從一定程度上說明了米氏書法成功的來由。根據米芾自述,在聽從蘇東坡學習晉書以前,大緻可以看出他受五位唐人的影響最深:顔真卿、歐陽詢、褚遂良、沈傳師、段季展。

米芾有很多特殊的筆法,如“門”字右角的圓轉、豎鈎的陡起以及蟹爪鈎等,都集自顔之行書;外形竦削的體勢,當來自歐字的模仿,并保持了相當長的一段時間;沈傳師的行書面目或與褚遂良相似;米芾大字學段季展,“獨有四面”、“刷字”也許來源于此;褚遂良的用筆最富變化,結體也最為生動,合米芾的脾胃,曾贊其字“如熟馭陣馬,舉動随人,而别有一種驕色”。

米芾對書法的分布、結構、用筆,有着他獨到的體會。要求“穩不俗、險不怪、老不枯、潤不肥”。要求在變化中達到統一,把裹與藏、肥與瘦、疏與密、簡與繁等對立因素融合起來,也就是“骨筋、皮肉、脂澤、風神俱全,猶如一佳士也”。章法上,重視整體氣韻,兼顧細節的完美,成竹在胸,書寫過程中随遇而變,獨出機巧。

米芾的用筆特點,主要是善于在正側、偃仰、向背、轉折、頓挫中形成飄逸超邁的氣勢、沉着痛快的風格。字的起筆往往頗重,到中間稍輕,遇到轉折時提筆側鋒直轉而下。捺筆的變化也很多,下筆的着重點有時在起筆,有時在落筆,有時卻在一筆的中間,對于較長的橫畫還有一波三折。勾也富有特色。

米芾的書法中常有側傾的體勢,欲左先右,欲揚先抑,都是為了增加跌宕跳躍的風姿、駿快飛揚的神氣,出于天真自然,絕不矯揉造作。

學米芾者,即使近水樓台也不免有失“艱狂”。宋、元以來,論米芾法書,大概可區分為兩種态度:一種是褒而不貶,推崇甚高;一種是有褒有貶,而褒的成分居多。持第一種态度的,可以蘇轼為代表。出新意于法度之中,寄妙理于豪放之外。合于天造,厭于人意。

米芾自稱“刷字”,明裡自謙而實點到精要之處,“刷字”,展現他用筆迅疾而勁健,盡心盡勢盡力。他的書法作品,大至詩帖,小至尺牍、題跋都具有痛快淋漓、欹縱變幻、雄健清新的特點。從存世的近六十幅米芾的手迹來看,“刷”這一個字正将米字的神采活脫脫地表現出來。特别手劄作品更為出色。

米芾行書《藍絹泥金七言詩卷》超清欣賞

神品|罕見米芾藍絹泥金行書:險絕中增加了富貴平和之氣
神品|罕見米芾藍絹泥金行書:險絕中增加了富貴平和之氣
神品|罕見米芾藍絹泥金行書:險絕中增加了富貴平和之氣
神品|罕見米芾藍絹泥金行書:險絕中增加了富貴平和之氣
神品|罕見米芾藍絹泥金行書:險絕中增加了富貴平和之氣
神品|罕見米芾藍絹泥金行書:險絕中增加了富貴平和之氣
神品|罕見米芾藍絹泥金行書:險絕中增加了富貴平和之氣
神品|罕見米芾藍絹泥金行書:險絕中增加了富貴平和之氣
神品|罕見米芾藍絹泥金行書:險絕中增加了富貴平和之氣

書法 發現心靈的美好

思接千載 視通萬裡 心遊萬仞 精骛八極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