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點名孫力軍、蔡鄂生等“落馬”官員,中國官方稱“反腐敗沒有完成時”

作者:上觀新聞

1月1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書記趙樂際代表十九屆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常務委員會向第六次全體會議作工作報告。2月24日,官方公布報告内容。

報告在回顧2021年工作時點名一批“落馬”官員。報告稱,堅決查處重大腐敗案件,嚴肅查處孫力軍、鄧恢林、龔道安、王立科、劉新雲等人的政治團夥案,查處王富玉、周江勇、彭波等政治問題和經濟問題交織的腐敗案件。深化國企反腐敗工作,嚴查謝長軍、尹家緒等靠企吃企、損公肥私的“蛀蟲”。一體推進懲治金融腐敗和防控金融風險,嚴查蔡鄂生、何興祥、宋亮等利用金融監管審批權、金融資源搞腐敗的“内鬼”。深入分析李金早、童道馳、劉寶華等案件暴露的腐敗新特征,深挖徹查“影子公司”“影子股東”等隐性腐敗。

報告還稱,配合開展政法隊伍教育整頓,懲治執法司法腐敗,查處甘榮坤、楊福林、蒙永山、李文喜、孟祥等政法隊伍中的害群之馬。深化供銷系統腐敗治理、違建别墅清查整治、煤炭資源領域腐敗專項整治,開展糧食購銷、開發區建設等領域腐敗集中整治,開展金融領域政商“旋轉門”“突擊入股”等排查清理。

據統計,2021年,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立案審查調查中管幹部63人;全國紀檢監察機關共立案63.1萬件,處分62.7萬人,其中處分國有企業5.9萬人、金融系統1.2萬人、政法系統6.4萬人,留置行賄人員5006人、處分4806人、移送檢察機關2822人;全國有3.8萬人向紀檢監察機關主動投案,10.4萬人主動交代問題。

部署2022年主要工作時,報告強調,保持反對和懲治腐敗的強大力量常在,堅定不移把反腐敗鬥争推向縱深。反腐敗沒有完成時,必須堅持無禁區、全覆寫、零容忍,堅持重遏制、強高壓、長震懾,堅持受賄行賄一起查,堅持有案必查、有腐必懲,繼續打好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鬥争這場攻堅戰、持久戰。要主動應對反腐敗鬥争新形勢新挑戰,保持高度政治敏感性、辨識力,對在黨内搞政治團夥、小圈子、利益集團的人毫不手軟,堅決防範和查處“七個有之”問題。着力查處資本無序擴張、平台壟斷等背後的腐敗行為,斬斷權力與資本勾連紐帶。

報告指出,緊盯政策支援力度大、投資密集、資源集中的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堅決查處基礎設施建設、公共資源交易等方面腐敗問題。嚴格财經紀律,嚴肅查處違規違紀行為,促進防範和化解地方政府隐性債務風險。持續推進金融領域腐敗治理、促進金融風險的防控化解,持續深化國企反腐敗工作,深化糧食購銷等領域腐敗專項整治。

【新聞連結】

25份巡視問題清單出爐,誰在“靠金融吃金融”?

24日晚,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集中公布了十九屆中央第八輪巡視回報情況,25家金融機關的“問題清單”出爐。巡視回報中,有的機關被指“靠金融吃金融”,一些此前落馬的“金融虎”被點名,并有機關存在肅清影響不夠徹底、追責定責不夠到位的問題。

25家金融機關發現6大方面問題

本次巡視是十九屆中央的第八輪巡視,巡視在去年9月末至10月初完成進駐,被巡視機關涉及央行、銀保監會、證監會等25家金融機關,巡視時間為兩個月。

按照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的介紹,本次巡視發現的主要共性問題包括6大類:

有的政治建設薄弱,學習貫徹黨中央精神不到位;

有的把握職能定位不精準,結合實際、結合職責貫徹落實黨中央大政方針有差距;

有的防範化解金融風險意識不夠強,金融風險識别、預警和處置機制不夠健全;

有的落實金融改革部署缺乏政治擔當,一些改革任務推進不夠有力;

有的落實全面從嚴治黨戰略部署有差距,履行“兩個責任”不到位,有的機關“靠金融吃金融”,重要崗位、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廉潔風險比較突出,違反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問題反映較多,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和奢靡享樂之風仍然突出;

有的落實新時代黨的組織路線存在差距,上司班子、幹部隊伍和基層黨組織建設存在薄弱環節。

誰在“靠金融吃金融”?

多機關被指信貸等方面存廉政風險

上述6大方面問題中,“靠金融吃金融”的問題被點出。觀察25份“體檢報告”,多家金融機關被巡視組指出在信貸方面存在廉政風險。

例如,國開行被指“信貸領域廉潔風險集中”,農業銀行和工商銀行存在“信貸等重點領域和關鍵崗位存在廉潔風險”。

再如,建設銀行被指“對下級‘一把手’管理監督不夠嚴格,信貸、集中采購、新興業務等重點領域存在廉潔風險”。中國銀行存在“信貸、不良資産處置、集中采購等重點領域廉潔風險防控不夠到位”。

就監管部門來看,按照巡視組的回報,央行存在推進深化金融改革成效不夠明顯,金融法治建設較為滞後等問題;證監會存在重點領域和關鍵崗位存在廉潔風險,政商“旋轉門”問題比較突出等問題;銀保監會還被指“系統中利用監管權謀私問題多發”。

點名孫力軍、蔡鄂生等“落馬”官員,中國官方稱“反腐敗沒有完成時”

資料圖:2020年8月11日,天津市第二中級人民法院一審公開開庭審理了中國華融資産管理股份有限公司原董事長賴小民受賄、A錢、重婚一案。圖為庭審現場。

點名賴小民、胡懷邦等“金融虎”

有機關肅清不徹底、追責不到位

賴小民、胡懷邦、王濱、楊家才、蔡鄂生……這些在金融系統落馬的中管幹部名字出現在巡視組回報的内容之中。

例如,巡視組在長城公司指出“汲取賴小民案件教訓有差距”,在華融公司指出“結合賴小民案件反思不夠深入,肅清影響不夠徹底,追責定責不夠到位”。

此前曾在央行、銀監會任職的賴小民,于2018年4月在華融公司董事長任上落馬,去年1月,受賄近18億的他因受賄、A錢、重婚罪被判處死刑。

專題片《國家監察》曾披露,賴小民在北京某小區一處房屋内專門藏匿贓款,他管它叫做“超市”,他在片中坦言“一分錢都沒有花,都放在那裡了,最後組織上都收了。”

再如,巡視組在國開行要求其“深入肅清胡懷邦等惡劣影響,全力修複政治生态”。

胡懷邦在金融系統深耕多年,2013年4月,到國開行任職。2018年9月胡懷邦不再擔任國家開發銀行黨委書記、董事長一職,但退休後的他并未安全着陸。2019年7月,官方釋出胡懷邦被查的消息,去年1月,胡懷邦因受賄罪被判無期徒刑。

巡視組在人壽集團提到了王濱案,要求人壽集團“深刻汲取王濱案教訓,結合行業特點完善對重點領域、關鍵崗位權力運作的監督制約”。

王濱的仕途大部分時間也在金融系統,曾在央行、農發行、交通銀行、太平保險集團等多個系統任職,2018年9月,他調任中國人壽。在本輪巡視進駐人壽集團之時,任上的王濱還曾表态全力支援配合中央巡視組工作。巡視組離開不久,今年1月8日,王濱被查。

欄目主編:張武 文字編輯:楊蓉 題圖來源:笪曦 攝 圖檔編輯:蘇唯

來源:作者:中國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