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忠告“姑死了,舅埋了,表兄表弟不來了”為啥這樣說?有一定道理

作者:學妹情感治愈系
忠告“姑死了,舅埋了,表兄表弟不來了”為啥這樣說?有一定道理

小時候,父母經常說的一句話:“這是為你好”,如今回想這句話确實有道理,很多人因為曾經的犯錯而後悔莫及,說到底還是年輕,涉世未深,走過很多彎路。現在一想老話确實有一定的道理。

這些話不僅是老祖宗生産生活經驗的總結,也是他們的經驗和教訓,如果年輕人真的聽了這些勸誡的話,相信很多年輕人都會少走很多彎路,更不會誤入歧途。

俗語也就是我們常說的老話,諺語,通過幾千年的傳承,彙聚成朗朗上口,包含教育意義的俗語,且一代代流傳至今,成為了後世子孫行走江湖,為人處世的寶典。

忠告“姑死了,舅埋了,表兄表弟不來了”為啥這樣說?有一定道理

可以說俗語涉及的領域非常廣,上到天文地理,下到衣食住行,别看它們粗俗簡單,卻蘊含很大的道理,比如:“姑死了,舅埋了,表兄表弟不來了。”老祖為啥要這樣說呢?它流傳下來是要告訴我們什麼道理呢?

“姑死了,舅埋了,表兄表弟不來了”的意思是說,倘若姑姑和舅舅都去世了之後,姑姑家的表兄弟和舅舅家的表兄弟就再也沒有往來了,基本上形同陌路了。

衆所周知,姑姑是爸爸姐妹,舅舅是媽媽的兄弟,他們之間是是打着骨頭連着筋的親戚,有着很濃厚的感情。

忠告“姑死了,舅埋了,表兄表弟不來了”為啥這樣說?有一定道理

但在姑姑和舅舅之間,舅舅在外戚當中是“地位”最高的象征,因為舅舅代表着把母親交給了我們的父親。并讓我們父親這一脈得以延續着香火,具有不可磨滅的“偉大貢獻”。

尤其是在農村,男女結婚,他們請喝酒的第一個人就是舅舅,按照習俗不僅要向舅舅下跪,還要讓舅舅坐在婚席上最好的位置,由此可見,人們對于舅舅的尊崇度非常高。

而我們和表兄弟之間的關系之是以能夠維持,也是因為姑姑和舅舅給我們打開一道“橋梁,”進而讓表兄弟相親相愛。

忠告“姑死了,舅埋了,表兄表弟不來了”為啥這樣說?有一定道理

可是當姑姑和舅舅去世後,我們和姑姑和舅舅家的聯系就會變少,漸漸地表兄弟之間的聯系也會變少。

不過聯系的那些表兄弟,其中也牽扯很多利益關系,可見,我們現代的親情還是因為利益才維系到一起,顯得有點可悲。

其實除了“姑死了,舅埋了,表兄表弟不來了”之外,它還有下半句,這句話也道出世态炎涼,那就是“表兄弟,不算親,死了姨娘斷門親”。

忠告“姑死了,舅埋了,表兄表弟不來了”為啥這樣說?有一定道理

這裡的姨娘指的就是媽媽的姐妹,我們之是以能和姨娘親,也是因為媽媽這層關系,等到姨娘去世後,就等于這兩位親人的關系徹底斷了,那麼表兄弟之間的感情也會徹底了斷,一門親戚自然也就沒了,足以窺見世态炎涼。

相信很多人想不明白,為什麼如今人們之間的親情開始變得如此淺淡?答案不是人變了,主要是大家的生活和交往模式發生變化。

以前農村親戚逐漸住得不會太遠,最多是一寸之隔,有血緣關系的親戚要比其他鄰居更親近一些。

忠告“姑死了,舅埋了,表兄表弟不來了”為啥這樣說?有一定道理

如今,年輕人常年在外打拼,因為從事的行業不一樣,居住的地方不同,是以造成風俗習慣的不同。

很多女孩都選擇遠嫁,隻有在逢年過節時,基本上能回到老家過年,說是親戚,其實連普通朋友都算不上,見面除了寒暄一下,其他時間都是各自玩手機、

是以現在很多人都不怎麼禮尚往來,因為血緣關系親近的長輩們先後去世,讓這些年輕人失去回老家的動力,是以親戚關系越來越淡!

忠告“姑死了,舅埋了,表兄表弟不來了”為啥這樣說?有一定道理

聲明:内容文字原創,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部分圖檔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告知删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