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投資失敗案例之「沃森生物」

作者:風影RANGER
投資失敗案例之「沃森生物」

Hello,大家好。

我是風影。

上回複盤了我在“風語築”上虧損的投資案例。在這隻股票上,我主要犯了“聽别人薦股”的問題。

(往期的失敗案例,可以點選下方連結回顧:《投資失敗案例之「風語築」》)

接着複盤。

今天要說的這個掉坑案例,相信大家看了之後,一定會覺得非常熟悉。

讓我們先請出今天的主角——“沃森生物”。

投資失敗案例之「沃森生物」
投資失敗案例之「沃森生物」
投資失敗案例之「沃森生物」

整個2019年,是A股反彈的一年,幾乎所有股票都出現了大漲。是以,我也有幸沒在這一期間産生實質性虧損。

時間很快來到了2020年。

年初,疫情爆發。相關行業的股票(如醫用手套,口罩)出現了暴漲。

我沒有蹭這波熱點,自然也沒賺到這個錢。但看到很多人在上面賺得盆滿缽滿,心中多少有些波瀾。結果很快,一個新的熱點出現了——疫苗。

投資失敗案例之「沃森生物」

上一次錯過了熱點,我心想,這次不能錯過了。

于是,我在疫苗行業的股票中尋找,最後選到了“沃森生物”。

至于原因,現在回憶起來,主要是因為當時大紅大紫的醫藥基金“中歐醫療健康混合”,也持有這隻股票。明星經理看好的股票,肯定不賴!(這感覺,是不是似曾相識?)

彼時,“沃森生物”的PE接近1000倍。但我卻告訴自己,該股可以不使用PE估值。畢竟,現在1000倍的估值,如果因為疫苗研發大賺一筆,利潤翻10倍,1000倍的估值就會瞬間變成100倍。

投資失敗案例之「沃森生物」

(2020年8月28日,沃森生物的PE約為954倍)

于是,我無腦買入了“沃森生物”,并希望借助“疫苗”的熱點,小賺一筆。

投資失敗案例之「沃森生物」

結局,相信大家都猜到了。

在我以61元左右的價格買入之後,“沃森生物”便開始瘋狂下跌,短短一個月就下跌20%以上。中間進行過一次補倉,但之後股價仍不見起色。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這種感覺?同樣是追熱點,别人一買就漲,自己一買就跌?

投資失敗案例之「沃森生物」

由于最初就是為了蹭熱點,沒有任何投資邏輯,也不知道公司價值幾何。在2020年11月20日,我清倉了“沃森生物”,認錯出局。

在這個失敗案例中,我總結了三個重要的教訓:

1)堅守能力圈,不懂的行業(公司)不要碰。不了解一家公司的商業邏輯和發展軌迹,就無法判斷一隻股票的估值。

2)不要參考基金經理的意見。(或者說,不要抄基金經理的作業)這也是我2020年獲得的重大教訓之一。

原因之一,是基金公司隻會在季度末披露持倉,是以我們看到的持倉,實際上是有1-3月延遲的。我們看到基金持有某股,實際上可能經理已經調倉賣出。

如我在2020年8月時,看到的是二季度末,“中歐醫療健康混合”持有沃森生物。但根據三季度末披露的資訊,“中歐醫療健康混合”已清倉沃森生物。是以,在我買入沃森生物的時候,該基金很可能已經賣出沃森生物。

投資失敗案例之「沃森生物」

(“中歐醫療健康混合A”在2020年二季度末持有沃森生物,但在三季度末時已清倉)

原因之二,是不同的基金經理,有不同的交易風格,而該風格未必适合你。

即便資訊披露沒有延遲,絕大部分個人投資者,也很難做到完全與基金經理的操作同步。尤其是在虧損時換倉賣出,90%的投資者心裡都過不去這一關,最後因為延誤操作而導緻虧損被放大。

3)不要追熱點。

這一點,最通俗易懂。但事後都易,當下最難。即便很多前輩已經告誡我們,大熱必死。但看到别人在熱點裡賺錢,要抑制住那種貪婪的念頭,并非想象中那麼容易。是以知行合一,真的很難。

投資失敗案例之「沃森生物」

在“沃森生物”上,我的買入均價約為55元(首次買入約為61元,其後在50元左右補倉一次),賣出均價約為44元。

整個過程,曆時約3個月,虧損約20%,占總資産的比例約為2%。

投資失敗案例之「沃森生物」

值得一提的時,雖然從虧損比例上來看,與之前的投資失敗案例相差無幾。但因19年下半年,我将賣房所得款項投入股市,大大加大了投資本金,是以實際虧損數額相比之前大幅增加,對我個人心理層面的影響,也大超以往。

截至2022年2月16日收盤,“沃森生物”股價約為50元/股,相較于我賣出時(44元/股),上漲約13.6%。同期滬深300下跌約6.7%,“沃森生物”大幅跑赢指數,這也是我沒有持股邏輯,所導緻的合理結果。

投資失敗案例之「沃森生物」
投資失敗案例之「沃森生物」

(同期,“沃森生物”與“滬深300”的表現對比)

當然,賣出至今也不過一年出頭,股價的表現仍受較大的随機影響,是以結論僅作參考。

投資失敗案例之「沃森生物」

以上,就是我在投資“沃森生物”過程中所犯的錯誤,以及相關的思考和複盤。

還是那句話,以上所有内容,僅代表我個人的觀點和意見,切勿以此作為投資決策,也千萬不要誤以為是本人故意抹黑相關标的。

我個人的投資失敗案例,僅僅代表由于我個人的能力原因,導緻自己在某隻股票上産生了虧損,完全不代表該股是不值得投資的,或者相關公司的經營是有問題的,切記切記。

至此,【聽薦股】、【追熱點】這兩個坑我都踩了,但個人投資者經常遇到的坑還有一個——【信内幕】。

那麼,這個坑我踩了嗎?

篇幅有限,且聽下回分解~

關注我,投資路上不踩坑。

投資失敗案例之「沃森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