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季羨林先生老年感悟:人這一輩子,努力奮鬥可能都沒啥用

作者:小虎有話說啊

說來說去的,都是抽象而已! 沒有這鋼筋混凝土的房屋,你住哪? 不努力學習,找個更體面的工作,你搬一輩子磚?你吃什麼穿什麼? 不結婚,不生子,怎能享受天倫之樂? 隻有退休才能頤養天年! 别去談論人生有什麼意義。你 我 他 都在渾渾噩噩地生存着! 活着就是最大的意義!自己去享受自己喜歡的生活就是有意義的人生!

季羨林先生老年感悟:人這一輩子,努力奮鬥可能都沒啥用

我讀過《季羨林傳》,裡面有這麼一段:在病榻上,記者問季老"您覺得人生的意義是什麼?"季老:"我認為人生的意義在于——我們都是人類文明鍊條中的一環,我們延續着文明。" 人生怎麼會無意義,季老會精通十種語言,因為二戰無法回國,在德國留學時,年輕的季羨林先生淩晨三點便起身學習,直至上午十點吃飯,對梵文等孜孜以求,才使得梵文巴利文的研究得以突破性發展。這不就是其60多年後病榻上的那句話最真實的展現麼?!人生的意義是自己的,不因任何人說有意義而有意義,反之亦然。

季羨林先生老年感悟:人這一輩子,努力奮鬥可能都沒啥用

人過留名,雁過留聲,留一世英名那是少數人,大部分人是普通群眾,積德為社會貢獻力量,讓後人乘涼,否則社會不會發展前進。人人為我,我為人人,代代相傳生生不息,不要成了行屍走肉,遺臭萬年吧。人其實就是活的一個過程,有信念就活的長一點,有事做就活的充實。年輕時有活力就覺得有意義,臨終衰弱不堪就覺得沒意思,他是老了才說此話,年輕時又留學又努力的學習成了學者,沒意義幹嘛那麼努力?名人的觀念也是随着年齡大了而改變。

人活一世就是自己的心,随心而動随緣而遇,佛去了西天隻是逃避自己的懦弱,我們的世界躁動不安就是因為有事發生,妖魔鬼怪的末日即将來臨,是以妖魔鬼怪瘋狂輸出,每日誦讀北帝紫薇洞經供養北帝紫薇,妖魔鬼怪必将走向末日。

季羨林先生老年感悟:人這一輩子,努力奮鬥可能都沒啥用

愛因斯坦本就是天才,頭腦、思維、能力、境界,都遠超凡人,他隻是根據自己的能力,做了自己擅長也是自己喜歡的事而已,我們絕大部分人都是普通人,能力平凡,智商平平,是以隻要根據自己的能力去做自己喜歡做的事便好,有錢就好好享受生活,窮則獨善其身。

曾經的我活着,我怕孤獨,是為了找到一個可以相知相守的心靈,而且有點貪,還要滿足感官。現在的我,還活着,一半是世俗的活着,一半是活一天看一天世界的活着。甘心不甘心,最終還是成為了俗人。原本是俗人,何苦命不凡。

人人本不是俗人。每個人都有無礙智慧,隻因貪嗔癡無明覆寫不能顯現。人有欲望之心,則有輪回之路。追求相知相守,本來美好,隻是因緣不一定契合。俗人聽起來順應自然,實則也是苟且,浪費生命。人身難得,應早日修行,開悟則潇灑超凡。

季羨林先生老年感悟:人這一輩子,努力奮鬥可能都沒啥用

嬰兒一出生就會嗷嗷叫着有奶吃,學會走路,兒童期就貪玩,到了青春期就會談戀愛,青年期結婚有孩子就會顧家,為柴米油鹽而奔波勞碌,到了中年期就體會到家家都有一本難念的經,晚年回首往事如過往雲煙,一切本該如此都已是夕陽紅了夜幕降臨眼前就是黑暗将至到時什麼都看不見摸不着。人的一生有什麼是由着自己的欲望的不如說是本能就活着。

人到世間走一趟,實屬難得。有幸成為人,值得慶幸。人一生肯定要輝煌,若不奮鬥,連吃飽穿暖都成問題。90歲、成功人士可以俯瞰世界,若50歲就病房中躺着,那大家還會說人這一生什麼都不要做嗎?可能此時他想得最多的是如何活命!任何人的言論都可能帶有自己的偏見和局限性,隻代表自己的階層,不能以偏概全。

季羨林先生老年感悟:人這一輩子,努力奮鬥可能都沒啥用

人生的意義在于奮鬥,人生的價值在于奉獻!但是奮鬥和奉獻還有一些東西,比如滿足自己的生存與發展的欲望,去承擔一些自己和社會的責任!人活着不僅為自己活的更好,同時也為别人活着,這個活的深度、廣度和高度因人而異,有相同又有些不同!關鍵是戰勝自己不斷開發自身潛力,并保持一顆平常心,看淡一切,走過就好,不計得失和結果,但得明辨是非正邪,無愧于心,與人為善,活出一個真正的人!

地球上有很多景點,人們逐一地去到那裡遊賞,每一次回來後,隻有個别人留存下良好的記憶,多數人假裝愉悅卻很快就記憶模糊了,還有少許人印象糟糕。這一趟遊賞除了疲憊,談不上什麼意義或價值。但人們依然會選擇地球上的下一個景點去遊賞。地球也僅僅隻是茫茫宇宙中的一個景點,你的下一個景點是哪裡?你會不會因為地球上這一趟糟心的遊賞而不再選擇宇宙中的下一個景點?佛說“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佛來地球是“入地獄”,地球未空則佛永遠在此,下一趟你還會選擇再來地球嗎?

季羨林先生老年感悟:人這一輩子,努力奮鬥可能都沒啥用

人活着是一種經曆,是一種過程,我們從出生到上學,再到結婚生子,再到老是對生命和生活的體驗,也是由始由終的過程,看山不是山,看雲不是雲,每個人對生活和生命的意義各有各的觀點,我喜歡正能量,因為每個人對生活的态度不一,是以也有貧富的差距,人本身活着就是一個過程,做喜歡做的事,成功或失敗都是人生的一種經曆,哪怕到老,隻要做過,就對這輩子無悔……

對于大多數人來說,生命是一場痛苦的旅程,是與大自然當中的所有生命的本質上是相同的,從發生到死亡之間那些過程被定義為痛苦抑或幸福,又或者被稱之為五味雜陳:酸辣苦甜鹹,它是一個充滿着沖突的體。女娲造人之初就被上帝給賦予了既定程式,你無法選擇、也無法逃離,唯剩乖乖順從罷了…

季羨林先生老年感悟:人這一輩子,努力奮鬥可能都沒啥用

隻能說人到了晚年就沒有多大的動力和上進心了,悲觀消極的想法很正常,那如果說一個國小生你給他說人早晚都是死你還去上學奮鬥幹什麼呢,這個人隻要出生在這個世界上之後那麼他必然要去奮鬥因為他要去創造自己的生活和未來,關于他怎麼去創造未來是去虛僞的追求名利還是金錢這就是個人的事情了

生命即負熵,你覺得沒意思,是因為你想要更大的意思。圓圈越大越覺得自己無知,圓圈越小缺越自滿,但是是以也容易滿足,容易感到幸福,是故不要認為井蛙夏蟲的幸福感比你們人類差,子非魚焉知魚之不樂?從某種意義上說,豬感覺到的生活可能比哲學家感覺到的生活有意思多了。不過這一點也不妨礙我們去探索有趣的時間和空間,說到底生命的意義在于求知和探索,在于從無意之中尋找意義,同時在這個過程中感受作為人類這樣一個孤獨的種群來自内部的一切努力脫離動物性的進階的情感互動與量子糾纏……

季羨林先生老年感悟:人這一輩子,努力奮鬥可能都沒啥用

在浩瀚的曆史長河中,人類存在最大的意義就是改變和創造一個個新世界,然而,具有這種能力的又有幾個人。現實生活中人與人之間就是一種攀比,比誰強過誰,比誰更富有,滿足于我比你過得好,等到死的時候再回頭看看自己的一生,覺得有意義嗎!一生不就想吃好點、穿好點、住好點,手中有點權勢,滿足自己的虛榮心。

每個人的人生意義應該在于過程,而不是結果,因為結果都一樣。比如活成自己想要的樣子,有俗有雅,有高有低,管他,隻要自己享受,當然大多人活不成自己想要的樣子,因為欲望和貪婪。但無所謂,因為當你到人生終點的時候,你和季羨林90歲時境界一定一樣了,人生無意義。臨死前的廢話,不是多麼高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