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在一群中年人的飯局上,聽到一個聳人聽聞的消息:2021年,全國法拍房168萬套,越來越多的人棄房斷供,斷供潮真的來了,2022年,最明智的就是捂緊口袋,不要創業、不要買房、不要投資、降級消費……
聽着這一番不靠譜的言論,正當我要拍案而起的時候,同桌老王一聲怒喝,“法拍房和斷供潮,有啥關系麼?”
法拍房≠斷供潮?聽聽老王怎麼說!
“聽好了,下次誰在跟你說法拍房和斷供潮,你直接拿我的話怼他們!”“噸”了一杯可樂之後,老王穩了穩情緒,開始了“專家講壇”模式。
法拍房到底是怎麼來的?大概有4種原因:
1、創業失敗的占了40%左右,疫情爆發以來,全球經濟大環境影響下,投資和創業的難度都增加了,資金鍊需要通過拍賣房産來還債的大有人在,這不僅僅是平頭老百姓,房企們最近也都在“變買資産”。
2、那第二種就有點坑,就是給别人做擔保的。市場好的時候,哥倆一起做點生意,你做擔保借了錢,生意失敗隻能拿你的房産來抵債,是以,不管是生意夥伴還是親朋好友,不要輕易給人做擔保。這種看似靠譜的“投資”,風險可比想象到大很多。
3、這種就很普遍,大概就是失業、借貸之類的,沒有做好資金籌劃,出現了資金問題,需要拿房子來償還債務,斷供就是這一類情況中的一小部分,小額貸款、信用卡套現之類的“民間”金融組織也占據相當大的比例。
4、還有司法沒收、無主财産等等。
總結一句話,斷供并不是法拍房激增的主要原因,司法機關案件處置效率的提高,也是推動法拍房數量激增的原因之一,說到這老王得意一笑,畢竟他也是努力提高工作效率的一員啊。
還不起了?那也沒到斷供的時候!
老王這話,說的沒毛病,法拍房跟斷供并不是直接的因果關系,但話說回來,作為房地産媒體人,每天接觸大量的購房者、房地産從業人員,還不起貸款的人真的不占少數,可即便還不起也不能斷供,咱說說為啥啊。
圖檔源自網絡
這個案例,相信大家都看過吧,可能你第一次看的時候一笑而過來着,因為斷供之後,房子沒了首付沒了,都不是最壞的結果,最扯的是還得再補一筆錢。的确是有點啼笑皆非,但凡有這筆錢,拿來還貸多好,為啥還要斷供呢?
說到底,還是借貸的時候,沒有有這樣的後果。此前20年,要說全世界哪個國家的人最愛買房,相信中國人不是第一,也得排第二。但凡手上有錢或者沒錢,都想着買房。财富自由的買别墅大平層,中産買學區房,剛需上車都得100平起步,再不行過年回老家也要買一套。
于是,整個供需市場就失衡了,除了2008年、2011年、2014年的房價還有過小幅回調之外,其他年份房價一直在上漲,買房能賺錢、買房先上車晚了就不是這個價,成為全民共識。可是我們忘了,房子終究是商品,能漲價就能降價,2021年,多方面影響下,沈陽房價整體下降,于是有的人有了斷供的念頭,有的人借着法拍房增加的資料制造恐慌。
古人說人無遠慮必有近憂,既然當初想着“躺漲”,貿貿然貸款買了房,眼下就不能再貿貿然斷供。換不起就咬咬牙,天還沒塌下來,真的斷供潮來了,至少我們是能感受到的——周圍是不是有很多人開始還不上房貸了?被銀行收房了?
自己周圍都沒兩個人斷供,又何來斷供潮?是以啊,别慌!多跟隔壁老王吃吃飯聊聊天,啥都明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