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開創改革開放新局面

作者:儀隴播報

上海浦東,洋山深水港四期全自動碼頭,橋吊起落裝卸繁忙,近百條國際航線晝夜運轉,港口集裝箱吞吐量去年再創曆史新高。

福建三明,打破醫保管理“九龍治水”,糾偏公立醫院“以藥養醫”,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經驗全國推廣。

甘肅平涼,抓緊落實土地承包經營權登記制度,靜甯縣八裡鎮靳坪村農民鄒顔龍拿着土地承包證,信心滿滿,“土地确權好,農民有依靠。”

“改革開放是決定當代中國命運的關鍵一招,也是決定實作‘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标、實作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的關鍵一招。”

黨的十八大以來,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上司下,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深化改革向廣度和深度進軍,推進更高水準對外開放,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水準不斷提高,黨和國家事業煥發出新的生機活力。

不停頓,全面深化改革取得曆史性偉大成就

2013年深秋,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召開。這次具有劃時代意義的大會,對全面深化改革做出頂層設計和全面部署,實作了改革由局部探索、破冰突圍到系統內建、全面深化的改變,開創了大陸改革開放新局面。

黨的十八大以來,改革全面發力、多點突破、蹄疾步穩、縱深推進,從夯基壘台、立柱架梁到全面推進、積厚成勢,再到系統內建、協同高效,各領域基礎性制度架構基本确立,許多領域實作曆史性變革、系統性重塑、整體性重構。

——統攬全局,系統性、整體性、協同性着力增強,改革廣度有曆史性拓展。

“手續辦得特别順利,很開心。”2月15日,廣西河池市政務服務中心内,不到半小時,杜榮中就辦完了開公司的申請手續。

不僅是廣西,放眼中國,在全面深化改革的大潮中,“臉難看、門難進、腿跑斷”的辦證困擾逐漸消失,“一網通辦、一日辦結”讓創新創業蔚然成風。

2000多個改革方案密集出台,全面深化改革涉及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生态文明建設、國防和軍隊建設、黨的建設等所有領域。“到我們黨成立一百年時,在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上取得明顯成效”的目标如期實作。

——謀定未來,戰略性、前瞻性、針對性不斷提升,改革高度有曆史性躍升。

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将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确立為全面深化改革的總目标,把對改革重要作用的認識上升到了新的曆史高度,并合理布局了戰略重點、優先順序、主攻方向、工作機制、推進方式和時間表、線路圖,形成了完整的戰略設計。

提綱挈領,綱舉目張。全面實施市場準入負面清單制度,政府管理模式實作重大變革;加強産權保護和要素市場制度建設,建設高标準市場體系,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進一步成熟定型;推進國企改革三年行動,中國特色現代企業制度更加成熟定型;合理劃分中央地方事權和支出責任,推進“營改增”改革,深入實施區域重大戰略和區域協調發展戰略,下好全國“一盤棋”……一項項改革利目前、謀長遠,護航中國經濟穩健前行、邁向高品質發展。

——問題導向,敢于擔當,敢于啃硬骨頭,敢于涉險灘,改革深度有曆史性突破。

“幸虧市裡大專家常年在鎮裡坐診,第一時間給我做手術,保住了這隻手。”看着日漸康複的右手,湖南浏陽市北盛鎮居民鄧志根滿是感激。推進“三醫關聯”,促進優質醫療資源下沉,越來越多群衆看病不再難。

問題是時代的聲音,也是改革的原動力。全面深化改革迎難而上,解決中國現實問題。

不斷完善市場機制有效、微觀主體有活力、宏觀調控有度的經濟體制,有效增強經濟創新力和競争力;持續深入推動科技體制改革,銳意改革重大科技項目立項群組織管理方式,實行“賽馬”等新舉措,為實作科技自立自強提供更好的創新環境;建立健全生态文明建設制度架構,推動生态環境保護發生曆史性、轉折性、全局性變化;上司開展新中國成立以來最為廣泛、最為深刻的國防和軍隊改革,人民軍隊實作整體性革命性重塑……一項項改革沖破束縛、突破藩籬,回答時代之問,順應群衆期待,形成了改革理論和政策的一系列新的重大突破。

不止步,堅定不移實行高水準對外開放

“站在新的曆史起點,中國開放的大門隻會越開越大。”“新發展格局不是封閉的國内循環,而是開放的國内國際雙循環。”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們順應經濟全球化大勢,堅定不移實行高水準對外開放,積極融入世界經濟,全方位、全領域開放格局愈加明顯。

——關稅更低、“清單”更短,開放大門越開越大。

巴基斯坦駱駝皮燈、斯裡蘭卡紅茶、阿富汗松子,今年春節,上海市民張媛的年貨清單很豐富:“超市裡的全球特色商品越來越多,年貨花樣更多了!”

年貨清單之變折射中國開放成效。

進口商品越來越豐富。連續舉辦4屆進口博覽會;關稅總水準降至7.4%;進口整體通關時間降至32.97小時,較2017年縮短了66.14%。大陸不斷擴大進口,與世界共享中國機遇。

外商信心越來越堅定。“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後,我們在中國建立了8個事業基地,将冷鍊裝置生産、銷售等更多業務闆塊轉移至中國。”松下集團全球副總裁本間哲朗表示,中國一貫的開放政策和穩定的營商環境讓外資企業安心紮根于此。

頒布實施外商投資法,連續5年縮減外商投資準入負面清單,開放領域延伸至金融、電信等服務領域……打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的一流營商環境,使大陸吸收外資保持全球第二。

——領域更寬、層次更深,開放品質穩步提升。

公布施行《中華人民共和國海南自由貿易港法》,出台首張跨境服務貿易負面清單,擴大“一線放開、二線管住”進出口管理制度試點……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蹄疾步穩,制度型開放按下快進鍵。

從無到有、從東到西,黨的十八大以來,大陸分批次設立21個自由貿易試驗區。“這21個自貿試驗區,以不足全國千分之四的國土面積,實作了全國18.5%的外商投資額和17.3%的進出口額,為穩外貿、穩外資作出了積極貢獻。”商務部綜合司司長郭婷婷表示。

推動規則、規制、标準等制度型開放,大陸形成更大範圍、更寬領域、更深層次對外開放格局。

——突破更多、優勢更強,開放合作走深走實。

冬日暖陽裡,雲南昆明王家營西集裝箱中心站内裝車繁忙,琳琅滿目的商品即将通過中老鐵路被運往寮國首都萬象。“中老鐵路讓兩國雙邊經濟貿易合作更加便利高效。”老中鐵路有限公司總經理袁明豪信心滿懷。

凜冽寒風裡,75025次中歐班列從沈陽東站緩緩駛出,奔向俄羅斯馬格尼托哥爾斯克。“中歐班列的月最高發車量,從剛運作時的四五列增長到現在的22列,勢頭很猛!”中國鐵路沈陽局集團有限公司貨運部副主任王德昌喜不自禁。

目前,大陸已與147個國家、32個國際組織簽署200餘份共建“一帶一路”合作檔案;《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系協定》正式生效,将帶動全球近三分之一的經濟體量形成統一的超大規模市場……建構互利共赢、多元平衡、安全高效的開放型經濟體系,大陸國際經濟合作和競争新優勢不斷增強。

不動搖,推動新時代改革開放走得更穩、走得更遠

“大陸改革和發展實踐告訴我們,唯有全面深化改革,才能更好踐行新發展理念,破解發展難題、增強發展活力、厚植發展優勢。”黨的十八大以來,全面深化改革開放,啃下了不少硬骨頭,闖過了不少急流險灘,推動經濟社會發展不斷呈現新氣象。

既劃定紅線,也激發活力,改革開放持續增強發展動力。

1月8日,經過上千日夜奮戰,中國首條民營資本投資控股高鐵——杭台高鐵正式通車。民營聯合體代表、複星國際董事長郭廣昌感慨:“民營企業能參與投資建設高鐵,離不開市場環境的持續優化,更離不開改革紅利的不斷釋放。”

從“現場辦、群衆跑、多次辦”到“線上辦、資料跑、一次辦”,商事制度改革有效暢通經濟循環;從“唯論文、唯職稱、唯學曆”到“揭榜挂帥”“英雄不問出處”,科技體制改革充分挖掘創新潛力;深化新三闆改革,設立北京證券交易所,打造服務創新型中小企業主陣地……全面深化改革開放推動高品質發展,截至去年底,全國市場主體突破1.5億戶,較2012年底增長1.8倍;全國2億多農戶領到土地承包經營權證,吃上“定心丸”,經濟活力充分迸發。

有力度,更有溫度,改革開放不斷惠及美好生活。

北京大學第一醫院兒科三病房内,罕見病患兒果果注射了降價特效藥——諾西那生鈉。曆經兩輪9次醫保集采談判,該注射液價格由每支70萬元降至3.3萬元,并進入新醫保目錄,患者自付費用大幅降低。

江蘇揚州市長江三江營水域,近10頭江豚躍出水面,護魚員楊懷忠興奮不已。亮出中央環保督察“利劍”,出台“史上最嚴”環保法,建立健全河湖長制,助力美麗中國畫卷躍然眼前。

“人民有所呼、改革有所應。”國家常态化、制度化實施藥品集中帶量采購,藥品“集采”平均降價超50%,累計減輕群衆負擔超過2600億元;實施就業優先,延續減負穩崗擴就業政策,2013年至2021年,城鎮新增就業連續保持在1100萬人以上……全面深化改革開放,讓天更藍、水更清、日子更甜,人民群衆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盈。

“中國将堅定不移推進改革開放。中國改革開放永遠在路上。不論國際形勢發生什麼變化,中國都将高舉改革開放的旗幟。”今年1月17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北京出席2022年世界經濟論壇視訊會議并發表演講時,鄭重宣示。

改革隻有進行時,沒有完成時。新時代改革的系統性和複雜性,要求全黨必須以更大的政治智慧推進全面深化改革,必須拿出更大的勇氣、更多的舉措破除深層次體制機制障礙。

浩渺行無極,揚帆但信風。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上司下,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将改革開放進行到底,我們一定能在新征程上不斷創造讓世界刮目相看的新的更大奇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