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學大教育創始人金鑫800萬元年薪超其它高管總和兩倍多 公司九成利潤來自投資理财

作者:中國網财經

中國網科技5月17日電(記者葉曉遠)教育大學近日釋出的2020年年報顯示,公司去年營收24.3億元,同比下降18.79%;

結果顯示,公司淨利潤可錄得大幅增長,與主營業務關系不大,更多的是得益于公司優秀的"财務技能"——作為教育引導機構,教育大學2020年的投資收入高達7340萬元,占總利潤的90%以上, 而主營業務表現十分尴尬,剔除投資收益後,"非淨利潤"已連續三年出現負增長。

值得注意的是,在本案中,公司創始人兼總經理金鑫仍領到800多萬元人民币的年薪,占高管團隊年薪總額的80%(是其他高管年薪總額的2倍以上),對此,公司近日在網上召開的一次業績示範會上公開表示不滿。

至于該校教育高管的薪酬結構和業務發展情況,中國網科已緻函該公司作進一步核實,但截至發稿時,對方尚未作出回應。

業績的急劇下降導緻股東對真正指控者的高薪感到不滿

公開資料顯示,教育大學是由創始人金鑫于2001年9月創立,并于2010年在紐約證券交易所正式上市的線上輔導平台。當時,大學教育被視為教育領域前三名之一,實力可與新東方相媲美,學習和思考,最初上市時,市值接近10億美元。

但好時光并沒有持續太久,在随後的中國股市下跌浪潮中,教育大學也未能幸免,該公司的市值每年徘徊在3億美元左右。

2016年,教育大學借殼紫光系統上市公司銀潤投資返A股,公司更名為"紫光大"。在借入殼的過程中,由于需要現金完成對100%高校教育資訊的收購,以及原計劃采取非公開發行方式的股份受市場、政策等因素無法實作,高校教育背靠背背着23.5億元的巨額債務和每年約8000萬元的利息。

在随後的幾年裡,教育大學的創始團隊和管理股東都無法進入上市公司成為股東,這也影響了公司的快速發展。通過一系列的資本運作和不懈努力,原大學教育創始人金鑫終于在2021年3月重新獲得公司的控制權,"紫光大學"更名為"大學教育"。

創始人金鑫的"曲線"回歸,讓大學教育迎來了一條"人生"線。盡管如此,僅憑上市公司的金鑫2020年薪酬方案就有些讓外界感到意外。雖然上市公司前幾年沒有透露金鑫的薪水,但縱觀A股市場,超過800萬的薪酬也相對較少。

根據大學教育年報的資料,在公司履行職責的董事、監事和進階管理人員按其具體崗位領取薪酬,其中董事、總經理金鑫的稅前薪酬總額為8.3421億元,其次是公司副總經理兼董事會秘書的稅前工資總額, 其中8.353億元,監事韓的稅前工資為53.5萬元,财務總監王的稅前薪酬總額為45.9萬元。除金鑫外,公司其他董事、監事、進階管理人員的稅前薪酬總額為24.309億元,不到金鑫薪酬的三分之一。

金鑫超高的薪水引起了很多争議。在2021年4月23日舉行的2020年度網上業績釋出會上,有投資者問,為什麼公司2020年扣除虧損後的淨利潤超過8000萬元,總經理的年薪卻超過800萬元?請問,公司的大股東是否再次成為上市公司的抽水機?

另一項資料顯示,大學教育受到疫情的嚴重影響,導緻該公司在2020年連續四個季度的收入下降,分别下降了20.94%,25.20%,14.04%和11.48%。換句話說,到2020年,大學教育還沒有恢複到疫情前的收入水準。

主營業務表現疲軟被稱為"投資及金融機構"

公開資料顯示,高校教育的主營業務是教育教育訓練,依托高校教育平台,以"一對一"教學指導為主,為國内K12類有課外輔導需求的學生提供個性化教育訓練服務。

學大教育創始人金鑫800萬元年薪超其它高管總和兩倍多 公司九成利潤來自投資理财

圖檔來源:教育大學2020年财務報告

記者在财經報告中看到,去年在大學教育領域的投資收入為7340萬元,具體構成包括交易性金融資産投資收入4759萬元,銀行理财産品收入1572萬元,長期股權投資收益8.8993億元。有投資者開玩笑說,大學教育更像是"投資和金融機構"。

此外,受疫情影響,2020年教育大學經營現金流淨額減少32.73%至人民币1.67億元。銷售費用同比下降6.48%。

有業内人士指出,教育市場成本有所下降,可能被迫節約成本縮小規模,避免較大損失。

資料顯示,截至2020年底,全國30個省市有532個個性化學習中心,覆寫主要一二線城市,輻射三四線發達城市。

此外,高校教育還提出,未來将全面更新為線上和線下教學全面融合的"雙螺旋"模式,從"雙螺旋"模式的三大核心要素,打開時空教學壁壘。大學教育能否重構,能否在網絡教育圈占有一席之地,還有待市場進一步驗證。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