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秦修平:我追求的是銳度和真

【編者按】比起水墨藝術家,秦修平更像是一個行者——體格健碩,熱愛拳擊,不算太大的工作室裡,除去空地,有将近一半的物品都是運動器材。硬朗的面部線條,長期運動帶來的輕盈矯健的步伐,讓秦修平自帶一份俠者的英氣,仿佛配上一把劍,就能浪迹天涯。

這份飄然的俠氣,或許正是我們了解秦修平作品的關鍵。它纏繞在所有或沉重,或尖銳,或備援,或瑰麗魔幻的作品之中,成為潛藏于畫面的揮之不去的基因密碼。這種俠氣從來不是出世帶來的空靈和超越,而是浸潤在這複雜、難解,以及充滿惰性與悖論的社會與人性之中,意欲突破、解決而不得。

與新民主主義時期的中國畫所指向的題材、物象、内涵的一緻性相比,20世紀80年代興起的新文人畫對于民族、社會、人性的探索要更為縱深,更為深刻。簡單地說,新文人畫是通過對民族文化核心的追問與思考,探究當下社會與人性的底色與肌理。于是,人性中所蘊含的情色欲、沉淪掙紮、潑皮無聊、茫然無措進入中國水墨,成為重要的繪畫風格。

秦修平:我追求的是銳度和真

秦修平

從這一角度來看,秦修平作品中對現實的刺破,對人性的關懷,對微妙的社會及人們存在狀态的準确的捕捉,以及銳度與英氣,俠骨與柔腸的相輔相成,都使其成為今天我們不得不去關注的水墨藝術家。

傳統

今天我們談到秦修平,避不開的是他深厚的傳統素養。秦修平深谙傳統筆墨之道,但他從不止步于此,在對中國畫的曆史性與民族性的深切觀照下,他不斷地在當代文化語境中找尋着屬于自己的筆墨的錨點。

在談其後來廣為人知的新水墨系列作品之前,我想談一談秦修平作品中的傳統營養。在我看來,這時秦修平之後的作品得以突出的基礎,也是其作品呈現出如此鮮明的民族性的關鍵所在。

秦修平:我追求的是銳度和真

蓮社圖之大探戈 紙本設色 180cmX97cm 2004年

中國哲學說到底是生命哲學,中國繪畫說到底是關于生命的描摹。元以後的繪畫自不用說,即便以雄偉渾厚聞名的宋代山水,郭熙繪早春圖景,巍峨天地寬外,也總要有望山的旅人,收網的漁夫,更要有人間神居的輝煌幻境,有修養身心的簡樸草廬。對于生命狀态的追索,是曆代中國繪畫最為根本的所在,也是其無論畫面物象如何,總能透露出一股出塵的靈性與不俗的格調。

秦修平:我追求的是銳度和真

無間親密系列-1 紙本水墨 68×52 2006年

秦修平畫遊園,畫遛狗,即便是畫神話,都總離不開生命。古代繪畫通過天地浩然正氣滋養人的心靈,通過超越俗世來安放自己。而秦修平卻是通過窺探和揭露一個個體生命的複雜存在狀态,關懷他人,關懷人性。揭示醜陋的、突兀的、備援的部分,并不是因為秦修平厭惡這個世界,而恰恰源自于他内心之中對于世界的熱切關懷。所謂的“正常”之外,那些更為豐富的“不正常”又何嘗不是生命的形态?而敢于直面、深入那些陰暗,在心中細細地咀嚼那些不堪,再以刀一般的利刃剖析它,表達它,這樣的秦修平又何嘗不能擔得起“俠士”二字?

秦修平:我追求的是銳度和真

私昵-1 紙本水墨 97cmX180cm 2008

中國文化講求“應物感神,神超理得”,講求“内觀 谛聽”的觀看方式。簡單來說,即不以目觀看,而是以心感之,探取物體/人表象背後的核心,以及該核心形成的緣由/規律。秦修平畫人,畫狗,畫神話元素,均離不開這一東方的觀看方式。尤其是在“遛狗”和“胖子”系列,他超越遛狗行動和肥胖者的身軀等表面,追溯背後的心理活動及驅動成因。這讓秦修平無論如何下筆,物象總天然帶有一種獨屬該物象的風神,該風神雜糅秦修平身上那股俠氣,進而形成英氣凜冽而悲壯沉重的畫面風格。

秦修平:我追求的是銳度和真

神話-4 紙本水墨 198cmX420cm 2020

抛卻純粹筆墨遊戲,直取傳統繪畫的精神核心,讓秦修平在保留傳統繪畫根性的同時,又在圖式與筆墨關系上,與傳統拉開距離,形成極富當代趣味的獨特畫面語言。

銳度

秦修平的作品,離不開“銳度”二字。所謂銳度,即是指用犀利的視角捕捉到社會現實的皮相之下那肮髒的、隐秘的、幽暗的所在,并能用精準的筆墨将之以繪畫的方式營造、建構出來。

這樣的風格特點,源自于秦修平敏銳的現實洞察和危機感覺能力。他坦言,在一個空間内,他總能察覺到可能存在危機的地方,并事先采取舉措規避它。是以不同于純筆墨形式的探索,秦修平的繪畫總展現出深切的人文關懷。這種關懷很像莫泊桑的小說,在粗糙、混雜、零散、瑣碎的日常生活現象中選擇,摒棄掉看似平靜、祥和、美好、和諧,轉而突出表現被遲鈍的觀察者忽略的那些痛苦、備援的人/事物,把那比現實本身更完全、更真實、更确切的圖景表現出來。

靠着這銳度與英氣,秦修平從新水墨格局中突圍出來。

秦修平:我追求的是銳度和真

遊園 紙本水墨設色 210cmX70cm 2004

真正使秦修平在新水墨格局中占據一席之地的是他的“遊園”系列。2004年,還在南藝就讀的秦修平在一次逛公園的過程中,發現了中國曆史程序中獨有的公園文化——傳統與當代,東方和西方,樸素與時髦的空間交疊。城市化程序逐漸加深了家庭單元空間的私密及封閉屬性,以往街頭巷口的公共空間逐漸被公園代替。在這一新型的公共空間内,意欲追求西方化的“時髦”生活方式的群眾,血液裡又流淌着對文人雅士高山流水的欣賞與向往,在平凡的煙火生活中也想找尋一點超越日常的感受。于是,一座公園内,遊樂園、舞蹈和園林式的小橋流水被并置在同一空間,形成一種特殊的文化景觀。

秦修平:我追求的是銳度和真

遛狗-4 紙本水墨 150cmX53cm 2007

在“遊園”系列中,傳統繪畫元素是作為一種符号被挪用、重構,是以,在這一系列中,我們常常可以看到細密的皴法、古意的山水人物。而在“遛狗”系列中,傳統的挪用蕩然無存,秦修平的當代水墨建構更為徹底完整,他真正地畫出了自己。

2006年左右,秦修平逐漸注意到身邊遛狗的人越來越多。他敏銳地察覺到,遛狗的盛行,意味着人與人間感情和信任的疏離與破碎。誇張怪異的造型,人物疏離憂疑的眼神,陰郁沉悶的畫面氣質,讓“遛狗”系列充滿壓抑感和窒息感。他畫的是人與人之間關系的緊繃。

秦修平:我追求的是銳度和真

遛狗-5 紙本水墨 150cmX53cm 2007

2008年,繪制“遛狗”系列的同時。一次偶然的機會,秦修平看到攝影集中一張肥胖者的攝影作品。背光的肥胖者,眼神驚恐地看向亮光的方向。敏銳的他捕捉到了對方眼神中的驚惶、茫然與飄忽。為了将肥胖者的心理準确地表達出來,秦修平甚至去研究社會心理學和人性心理學,在書中對種種心理疾病症狀的表述中,秦修平看到了一個又一個具體的人。

秦修平:我追求的是銳度和真

白光 紙本水墨 196cmX196cm 2013

秦修平:我追求的是銳度和真

救贖 紙本水墨 196cmX196cm 2013

漂浮、膨脹、備援、驚慌、躲避,“胖子”系列集萃了肥胖者的内心特征,建構一個仿佛被擠壓變形的空間,充塞着粘稠感、凝滞感、幽暗感和不安全感。如此種種就那樣浮在畫面上,像是一根根針,刺破這繁華盛世的表象,讓人們看到社會/人性的褶皺中,肮髒的、隐秘的、陰暗的地方。

秦修平:我追求的是銳度和真

私昵-14 97cmX90cm 2009

秦修平:我追求的是銳度和真

溺 紙本水墨 225cmX196cm 2014

刺破表象,直擊内裡,去直面現實與人性的殘酷與陰暗,是秦修平的優勢,也是他的畫面獨具一格的緣由。值得一提的是,在此類充滿銳度的作品中,我們常常能看到如風一般的線條,仿佛有一股風般的能量自畫面一側不斷地吹向另一側,這是其俠義之氣在畫面中的具體展現,它總讓人想起一身劍氣的秦修平。

神話

黃庭堅講起許道甯,曾如此慨歎:“醉拾枯筆墨淋浪,勢若山崩不停手。數尺江山萬裡遙,滿堂風物冷蕭蕭。”寬泛地說,秦修平的“神話”系列中,那憑着直覺與感覺作畫的創作方式、銳不可當的氣勢、方寸間幻化的玄妙,以及貫穿作品始終的如風的冷寂,頗有當年許道甯的風采。

秦修平:我追求的是銳度和真

大魚組畫-2 紙本水墨 125cmX193cmX4 2016

秦修平:我追求的是銳度和真

大魚2017-1 紙本水墨 70cmX138cm 2017

2016年,“胖子”系列的畫面上,時常出現一條沉潛的大魚,在畫面中肥胖者的腳下,悠遊着,預兆着未知卻無處不在的危險。也是在這一年,秦修平繪制了一幅《大魚》,成為此後“神話”系列的先兆。

秦修平将“神話”系列稱之為一種“迂回政策”,并非毫無道理。将描繪的語境放置在神話世界中,可以規避對确定的現實問題/狀态的揭露所帶來的風險。但需要強調的是,在該系列中,秦修平的銳度和英氣卻絲毫未減。

秦修平:我追求的是銳度和真

大魚2017-6 紙本水墨 70cmX138cm 2017

大魚2017-3 紙本水墨 97cmX360cm 2017

《大魚》中,諸多神話中的怒視洶洶的大魚在水中沉浮,人在怪的追逐下逃竄、躲避,有的被怪所吞沒。秦修平将對社會/人性的隐秘幽暗處的察覺、刺探和批判,放置在神話故事中,這分明仍舊是那個現實的世界——壓抑、窒息、驚惶、充滿不安全感和危機。這種氣息一直延續在“神話”系列中,即便在看似明亮瑰麗的作品中,對社會和存在狀态的投射都是其不變的底色。

秦修平:我追求的是銳度和真

滿月 紙本水墨 390cmX240cm 2016

秦修平:我追求的是銳度和真

神話 紙本水墨 180cm×97cm×3 2019

神話是遠古人類集體口頭創作,表達對超能力的崇拜、鬥争及對理想追求和文化現象的了解與想象。它是在對自然的未知探索中,人對不滅解脫的渴望和追求,進而相信現實世界之外存在着超自然的神秘力量或實體,使人對該神秘力量或實體産生敬畏及崇拜。換言之,神話雖淩駕于現實之上,而實是一種反哺現實,與現實休戚相關的世界。

神話世界源自于人對現實的無力,來自于社會問題的欲解脫而不可解脫,來自于沉痛而無可排遣的内心境遇。一個群體,越是崇拜超自然的神力,越是注重來世,其現世大多是危機起伏,舉步維艱。神話世界愈瑰麗愈玄幻,現世便愈沉重愈壓抑。

秦修平:我追求的是銳度和真

神話之羅漢伏虎 紙本水墨 198cmX300cm 2020

秦修平:我追求的是銳度和真

七十二地煞變相圖 紙本水墨 300cmX315cm 2021

神話故事的具體形象往往是概念的、模糊的、不确定的。而這種形象的模糊與不确定,又由于中國文化中“羚羊挂角,無迹可尋”的文學性追求,愈加撲朔迷離。再加上文人畫的勃興帶來的院體畫和具有社會功能的人物畫的衰落,對于神話故事的探索逐漸民間化和低齡化,神話原初表征的神秘力量和超自然性的特性被遮蔽了。秦修平揭示出那神話原初的超自然性,為現實召喚一種更為有力的力量。

秦修平:我追求的是銳度和真

神話-3 紙本水墨 198cmX420cm 2020

秦修平:我追求的是銳度和真

獨立萬仞 紙本水墨 207x300cm 2021

一直以來的秦修平,都是在不斷地剝開世界的皮相,刻畫這社會與人性的骨骼。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