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千夫所指也不能輕言放棄,再苦再難國足都得咬牙挺住

千夫所指也不能輕言放棄,再苦再難國足都得咬牙挺住

記者賈岩峰報道毫無疑問,中國足球目前處于低谷,但是,和其他國家、其他項目相比,中國男足的表現不該如此,再苦再難,也要咬牙挺住。

千夫所指也不能輕言放棄,再苦再難國足都得咬牙挺住

同樣是國家隊,同樣是不入流的水準,但在今年的冬奧會上,中國男冰放下包袱,創造了曆史;而中國男足在12強賽上則成了笑話。

冬奧會開始前,外界都被中國男冰多達15名歸化球員的數量驚到了,本屆賽事,中國與美國、加拿大和德國同組,相當于中國男足與巴西、德國、西班牙分在一起,如果不歸化,将嚴重影響比賽的對抗性及觀賞性,甚至,國際冰聯都不會全員投票通過給予中國男冰正賽資格。

國際冰聯一共有68個會員,中國男冰排名第32位;國際足聯有209個會員,中國男足排名第75位。應該說,男冰要比男足的國際排名低得多,是以,賽前有人預測,男冰每場比賽輸5個球算赢;輸給對方10個以内算打平;如果僥幸進球,就該重獎。

比賽結果,大家都知道了,首戰0比8美國;次戰德國先是0比3落後,連追2個惜敗,要知道,德國是上屆奧運會銀牌;三戰加拿大0比5告負;四戰再次對陣加拿大2比7告負。

應該說,結果和賽前預測基本持平,但從比賽可以看出,他們發揮出了自己的最佳水準,即使輸球,他們也赢得了尊重。

千夫所指也不能輕言放棄,再苦再難國足都得咬牙挺住

同樣是輸球,男冰得到的評價是:創造曆史,能夠攻破德國隊與加拿大隊的球門,再接再厲讓中國男冰更上一層樓;再看男足,連越南都能輸,收獲的是被唾罵諷刺挖苦甚至人身攻擊。

男冰輸的都是強隊,而男足輸的是越南,這是根本的不同。

此外,男足的高薪也成了争議的焦點,畢竟,他們的收入與大賽表現嚴重不比對。

千夫所指也不能輕言放棄,再苦再難國足都得咬牙挺住

國際冰聯主席呂克塔迪夫曾說:“在中國人的字典裡,就沒有不可能這個詞語,中國人擅長創造一個又一個奇迹。”

在全球疫情橫行的當下,中國成功舉辦了冬奧會,這是中國人創造的奇迹。背後,是無數人不計較個人得失的付出。

隻為完成任務,和帶着使命做事的最大差别在于兩者的動機不同,不同的動機在遇到困難時,給予執行者的續航力和内驅力完全不同。

在國家隊範疇内同樣如此,曾經,我們的國家隊連續三個月“漂”在西亞,在那裡完成了剩餘的40強賽比賽,前任主帥李鐵曾經感慨說國足像沒有家的孩子。

在足球領域,真正算沒有家的孩子,多年沒有主場的伊拉克應該算一個。這種情況下,他們拿到過亞洲杯冠軍,奧運會進過四強,他們還是中國隊長期的“苦主”。

時間回到2007年,此時距伊拉克戰争硝煙結束僅僅4年,伊拉克男足就舉起了亞洲杯冠軍獎杯。國破家何在?經曆了戰火的伊拉克男足上演了足球史上最值得銘記的勵志故事。

千夫所指也不能輕言放棄,再苦再難國足都得咬牙挺住

除了亞洲杯冠軍,伊拉克男足還在雅典奧運會獲得過第4名,在多哈亞運會和仁川亞運會上分别摘得銀牌和銅牌。

2015年澳洲亞洲杯上,伊拉克獲得了第4名,而中國隊是第7名。

伊拉克之是以有這樣的表現,在于每一位伊拉克國腳都明白,他們肩上有使命,就是要用足球向世界宣告伊拉克的存在。

除了伊拉克,另一個典型是叙利亞。

俄羅斯世界杯預選賽,叙利亞和日本隊同組,雖然慘遭雙殺,但憑借對弱隊時的穩定發揮,他們以成績最好的小組第二晉級12強賽,這是他們時隔28年後再次闖入世預賽最後階段比賽。12強賽上,叙利亞同中國、伊朗、南韓、烏茲和卡達同組,第一循環打完後,他們5場比賽隻有一個1個進球,但正是這個寶貴的入球幫助他們爆冷客場擊敗中國。最後一輪,叙利亞又在最後一分鐘絕平伊朗,積分反超烏茲,拿到附加賽資格,再創奇迹。

伊拉克和叙利亞這兩個戰火中的國家,用足球上的勝利安撫了同胞們的心靈,雖然沒有物質上的财富,但對精神食糧從不放棄。

我們善于把各種不可能變為可能,在足球領域,容不得任何人輕言放棄。是以,中國隊的國腳們要克服各種不可能,拿出勇氣,再苦再難也要咬牙挺住。

千夫所指也不能輕言放棄,再苦再難國足都得咬牙挺住

中國男足國家隊的形象已降到曆史最低點,幾乎每個國腳都很難。

首先就是大部分人都可能要面對的降薪,有的國腳甚至失去工作崗位,陷入仲裁糾紛。但每個人都應該意識到,中國足球跌入低谷,雖然責任不完全在國家隊,但重振中國足球,國腳和國家隊義不容辭。

雖然取得成績已經不現實,但比賽的态度和精神,必須經得起國人審視,一支熱血的團隊,才能讓人看到希望,赢回關注。那之後,外界才可能明白輸給越南隊的本質,去掉一些客觀因素,本質上還是後繼無人,否則,沒有人願意在大年初一給國人添堵。

國家隊輸給越南,責任不能隻推給主教練。很現實的問題擺在眼前,無論這次世預賽最終成績如何,中國足球未來十年,當下這批國腳能夠參與的應該不多。哪怕我們痛定思痛,想要在下屆世預賽上重頭再來,但是人呢?我們有人嗎?我們的U23球員,如果不靠政策,可能沒多少能夠擔綱主力,是以,就算是李霄鵬想要整體大換血,但他能換誰呢?

千夫所指也不能輕言放棄,再苦再難國足都得咬牙挺住

中國足球可怕的不是犯了多少錯,而是每次想要糾錯的時候才發現,我們是有想法沒辦法,因為沒人可用。

沒人是悲哀的根源所在,是以,換教練隻是權宜之計,無法觸及根本。

事實上,足協連續降薪,以這樣的方式對行業重新洗牌,希望獲得“可持續發展”,但他們可能沒想到,2001年齡段的球員家長們欲哭無淚,他們付出了很多,卻遭遇這樣的行業低谷,對于一個沒有前途的行業,未來還有多少家長敢讓孩子進來?我們的希望又在那裡?

可怕的,其實不是低薪,而是這個行業的内在秩序和制度,始終沒有理順。

千夫所指也不能輕言放棄,再苦再難國足都得咬牙挺住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