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滅寇才子”成慶龍:30天内與日軍打了15場仗,場場皆勝

作者:活史仁穆

自1931年九一八事變後,在東北的白山黑水間自發奮起抗争的各路武裝力量中,既有楊靖宇、趙尚志等彪炳史冊的傑出人物,也有成千上萬名不見經傳、甚至連姓名也沒留下的愛國志士。

而其中有一名山東才子,在奮起抗争中大放異彩,他就是東北抗日救國軍騎兵第四路軍司令成慶龍。

成慶龍,1898年生,山東龍口市龍港街道溝西成家村人,原名成元佐,曾用名成長奎。

他出生在一個半耕半讀的農民家庭,其父成培蓉(鏡堂)思想開明,先後在馬亭公學、育英學堂教書。育英學堂的任教者大多都是同盟會員。

其父成培蓉在1911年參加過辛亥革命黃縣舉義,他精通醫道,常為鄉鄰治病不取分文,在當地有十分高的聲望。

“滅寇才子”成慶龍:30天内與日軍打了15場仗,場場皆勝

成慶龍是成家長子,他還有四個弟弟,一個妹妹,因為父親教書的原因,他很小就進入學堂,受到了良好的教育。

成慶龍因受到同盟會會員教師的影響,從小就接觸到了先進的進步思想。

他不僅在學業上有着非常好的成績,而且他還極具藝術天賦,特别擅長描繪人物和花卉,在當地是有名的才子。

成慶龍創作的春、夏、秋、冬四屏聯受到校長的喜愛,還被懸挂在辦公室,就連當地的縣長看到後都十分喜愛。

每年過春節的時候,鄉鄰都會找他寫春聯,畫年畫。而成慶龍在畫劉歇業的畫時,畫得栩栩如生,令人稱道。

後來由于戰亂的原因,成慶龍便開始利用畫畫賺錢貼補家用。

1915年,成慶龍跟許多人一樣開始闖關東,他來到黑龍江省最北邊奇克縣,在這裡他為了生活當了一家商店的店員。

這年年關,在一個北風怒吼,雪如鵝毛的晚上。

有一夥馬匪前來搶劫,此時的成慶龍雖然年紀不大,但是卻有膽有識,他見馬匪前來搶劫,就拿着店裡的槍與馬匪周旋。

馬匪們急馬如箭,隻踏得地上積雪橫飛而來,成慶龍見馬匪人多勢衆,就将棉被捆紮披上自己的大衣丢在牆角,而他自己這悄悄藏在遠處,靜等馬匪上鈎。

“滅寇才子”成慶龍:30天内與日軍打了15場仗,場場皆勝

這時,已是二更時分,馬匪藉滿地皚皚白雪,反映出來的微弱光輝闖入商店,見到牆角有人,齊向大衣裹着的棉被射擊,片刻過後,馬匪中有人疑惑,怎的卻不聞呻吟之聲?

此時,成慶龍突然向馬匪射擊,一連開了好幾槍,馬匪濺血橫屍,痛嚎不已,連忙撤退,從此再無馬匪前來搶劫商店。

“滅寇才子”成慶龍:30天内與日軍打了15場仗,場場皆勝

1917年,成慶龍19歲,他靠着打工和賣畫的錢回到家鄉,與牟蘇新女士完婚。

結婚不久後,成慶龍又輾轉來到哈爾濱讨生活,養家糊口,在哈爾濱他做了石印局的技工,并跟着一個猶太人學習技術。

由于老闆黑心壓榨克扣他的工資,成慶龍一怒之下打了老闆,又來到了綏芬河。好在有朋友介紹他到綏芬河稽查處任稽查官。

由于才華過人,他又在直魯聯軍中擔任迫擊炮營長、特務團長。然而飽讀詩書的他見到了軍閥混戰下的百姓生活困難,民不聊生,他心情無不悲憤沉重,于1928年離開軍閥部隊,來到奉天以賣畫為生。

1931年,九一八事變後,成慶龍對國民政府的不抵抗政策痛心疾首。

而就在國土淪喪之時,東北軍馬占山江橋憤然抗日,這喚醒了成慶龍的報國之心。

他聯系愛國人士組織抗日武裝,他将自己的多年的積蓄全部捐出作了經費,不願當亡國奴的東北三省同胞在他的号召下,揭竿而起。

他的好友吳蔭軒、趙顯一等也紛紛前來與他一起奮起抗日。

“滅寇才子”成慶龍:30天内與日軍打了15場仗,場場皆勝

部隊成立大會上,成慶龍說:“倭寇肆毒,神州陸沉,黃帝子孫,誰不願報仇雪恨?這會三省豪傑,風起雲湧,正是大亡日本之時。東北三省抗手之雄,燕、趙悲歌之士,安知不聞風響應!”

于是遼北的法庫、彰武、黑山、新民等及不願當亡國奴的人們,紛紛前來投靠成慶龍,一時間他拉起了上萬人的抗日隊伍。

隊伍成立以後,成慶龍知道急需要解決的就是武器軍需,他聽聞“東北群眾抗日救國會” 和“群眾抗日後援會”在北平成立,便在1932年3月前往北平。

“滅寇才子”成慶龍:30天内與日軍打了15場仗,場場皆勝

在北平他見到了群眾抗日後援會”的會長朱慶瀾,于是朱慶瀾介紹他認識了吉林國民救國軍總指揮王德林。

很快成慶龍委為第十二路總指揮,吳蔭軒、趙顯一為副指揮。

成慶龍部劃歸王德林的國民救國軍後,駐守在奉吉交界,指揮部設在康平,并将法庫、彰武、黑山、新民等縣的群眾抗日武裝招撫,兵力擴充到上萬人,其中還有2000餘名騎兵。

國歌誕生者“老梯子”高鵬振就是成慶龍部下面的一個隊長。

而成慶龍部在奉吉交界的任務是打通遼西與熱河的路線,由于成慶龍部與總部較遠,是以他們具有獨立作戰的性質。

1932年夏秋之交,成慶龍帶着8個支隊,騎兵2000餘人連續出擊,使日軍聞風喪膽,望風而遁,他們連戰連捷,使日軍損失慘重。

在7、8月間,成慶龍帶人先後攻克營口,奪取黑山、饒陽河車站、北鎮縣、通遼、彰縣等地,焚毀了日軍皇姑屯彈藥庫,破壞了青堆子、白旗堡、溝幫子鐵路,炸毀橋梁,擊斃日軍470名,擊毀鐵甲車3輛,繳獲步槍567支,重機槍1挺,輕機槍5挺、迫擊炮17門、山炮2門、機關炮6門。

“滅寇才子”成慶龍:30天内與日軍打了15場仗,場場皆勝

僅僅30天的時間,成慶龍帶着隊伍與日軍戰鬥15次,《大公報》《京報》幾乎天天都在做連續報道。

成慶龍的這支救國軍的出現,給了日寇沉重的打擊,日軍視他為心腹之患,為了除掉成慶龍,日寇甚至在《盛京時報》上公開畫影圖形,懸賞緝殺。

1933年8月,國民救國軍統一改稱“東北義勇軍",這支軍隊由于黨派之争沒有糧饷軍需,7萬多将士艱苦作戰,孤軍苦撐,他們有槍沒彈,是以依賴大刀、長槍,幾乎從未吃過一頓飽飯,他們衣衫褴褛,無數健兒置身冰天雪地之中。

“滅寇才子”成慶龍:30天内與日軍打了15場仗,場場皆勝

成慶龍雖然文質彬彬,可是為人卻十分仗義,每次作戰他都身先士卒,每次有吃的都分給戰士,他無數次将家中的錢财拿來購買糧食,他還将小妹的嫁妝拿來購買了糧食供士兵充饑,然而依舊是杯水車薪。

他的舉動也感動了許多愛國勇士,是以衆多愛國志士才緊緊聚攏在一起,生死與共。

“滅寇才子”成慶龍:30天内與日軍打了15場仗,場場皆勝

1932年9月中旬,成慶龍去吉林義勇軍的總部彙報戰況後,傳回途中,因漢奸告密,在長春大荒地屯子被日軍包圍。

在突圍時,成慶龍壯烈殉國,時年35歲。

志驅敵寇三千裡,

威振遼東十萬兵。

壯士軍前鏖戰死,

山河浩蕩奠英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