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陳根:發展元宇宙要警惕紮克伯格式的謊言

作者:陳根

文/陳根

元宇宙這個浪潮是怎麼起來的?或者說元宇宙這把火是怎麼點起來的?這和Facebook創始人紮克伯格有着直接的關系,自從紮克伯格宣布将Facebook公司改名為Meta(元宇宙)後,元宇宙這個詞算是在全世界刮起來了一股熱潮,幾乎成為了一個人人皆知的流行詞。

那麼紮克伯格為什麼要在這個時候造出這樣一個概念,要描繪這樣一個未來呢?核心原因就在于Facebook的股價。也就說Facebook在其既有的技術與商業模式路線上發展,已經遇到了瓶頸,其股價已經嚴重高估與透支。本來紮克伯格寄希望與打開中國市場,以獲得更大的成長空間。

然而,現實是中國的市場還沒打開,卻已經有家來自中國的網際網路新秀TikTok,直接殺到了Facebook的腹地。一家以新型社交模式而取得成功的Facebook,正在面臨被一家叫TikTok的公司以更新的社交模式對它的業務構成了直接威脅,于是就有利2020年7月29日美國國會聽證會的事件。

紮克伯格在面對TikTok的競争時,并不是通過技術或商業創新來維持他的競争力,并且毫無底線的連誠實這一底線都不要了,直接在聽證會上說:“Facebook如今受到中國社交媒體應用的威脅,尤其是抖音海外版TikTok。Facebook對赢得與中國的‘網絡軍備競賽’扮演重要角色。”希望借助于政治的力量來遏制與消滅自己的競争對手。

而當時出席聽證會的四家科技巨頭都被問到同一個問題,就是“是否認為中國竊取了美國技術”時,蘋果CEO庫克的回答是,“從我掌握的第一手資料看,蘋果公司沒有發生過此類事件”;谷歌CEO皮查伊的回答是“據我所知,谷歌也沒有發生過”;亞馬遜CEO貝索斯稱“隻是從報道上聽說過‘竊取技術’,亞馬遜沒發生過”。紮克伯格卻言之鑿鑿地說:“這是毫無疑問的”。

後來的事情大家也都知道了,特朗普政府開始利用國家的力量來幫助Facebook打壓TikTok,但最終TikTok還是以正義赢得了這場較量。而紮克伯格的危機從他要扼殺TikTok的那一刻開始,就已經意識到了Facebook的商業故事已經不是他一個人說了算。因為一個現實的問題,就是無論紮克伯格編出什麼樣的增長前景,華爾街的投資者們都會本能的思考,TikTok對Facebook使用者與流量的擠占。

于是,紮克伯格為了向華爾街證明自己商業帝國的增長實力,又疊加了疫情,就讓本來已經遇到了增長天花闆的Facebook,又有了一次機會。但是疫情觸發的使用者與業績增長依然是有限的,增長結束之後這個故事就結束了。

而對于華爾街的這些投資者們而言,他們選擇投資Facebook的核心就是對其未來的潛力與預期。紮克伯格很清楚這個問題,如果他不在Facebook出現增長衰退之前搞出一個更具有吸引力的故事來說服華爾街,那麼等待他的就是一個殘酷的現實,就是被華爾街的投資者們抛棄。

也正是在這樣的一種危機與欲望的驅使下,紮克伯格在嘗試了一系列的收購都沒有見到實質性的商業拓展效果之後,就下決心編造一個更大的故事。

而他編造這樣一個故事,造出這樣一個名詞概念的核心目的是兩個:一個是借機說服華爾街的投資人,讓他們能相信目前來自TikTok的挑戰不重要,Facebook已經找到了一片無邊無際的新天地,那就是宇宙;另外一方面則是借機把這個概念炒紅,讓更多的公司投入研發費用協助他一起探索元宇宙。當然如果能夠順道把中國的公司忽悠到溝裡去就更好。

然而,華爾街的科技分析師,他們整天和這些科技巨頭打交道,對于目前的科技階段,以及能預見的技術突破路徑還是有一定的了解。他們非常清楚元宇宙依靠紮克伯格是不可能實作的,因為紮克伯格能幹的事情隻是在底層産業鍊技術成熟了之後,然後嫁接一個應用。而真正能夠推動元宇宙實作的,則是微軟、蘋果、谷歌、英偉達之類的底層技術公司。

陳根:發展元宇宙要警惕紮克伯格式的謊言

正是基于此,就讓我們看到了,當紮克伯格在宣布Facebook進行戰略轉型,并且為了讓投資者相信他的轉型決心,于是就把公司名稱也直接改成的元宇宙。但遺憾的是,華爾街的科技分析師們一直不做聲,就默默的觀察紮克伯格怎麼來實作他的這個“未來”。而跟着科幻的卻是大洋彼岸的我們,我們為紮克伯格創造的這個概念狂歡。

當我們狂歡的不亦樂乎的時候,紮克伯格要用事實,也就是财報來向華爾街的投資者證明他的故事。但現實必然是殘酷的,正如我一直所呼籲的,大家要冷靜的看待元宇宙,因為元宇宙在短時間内是根本不可能搭建的。并且元宇宙的能否搭建,根本就不是依靠紮克伯格,或者Facebook所能投資的那點錢能解決的。元宇宙的搭建涉及到的是多重前沿技術的突破與疊加。

于是我們就看到了,華爾街以行動對待來自紮克伯格的元宇宙夢想,也就是我們上面所看到的這張圖,2022年2月22日,Facebook公司的股價被直接打回原形。而連外星人馬斯克對于紮克伯格搞的元宇宙概念,都直接表達:“元宇宙,現在更像是一個營銷流行語,而不是現實。”

是以,當我們今天對照着華爾街的冷靜與理性,來看待我們自身的時候,我們似乎陷入了紮克伯格的元宇宙陷阱。2020年7月29日美國國會聽證會的事件開始,我們就應該非常清楚的認識到紮克伯格的本質,一個為了自身商業利益可以向全世界公開撒謊的人。這種沒有基本品質底線的人,他所建構與包裝出來的概念到底有多大的陷阱,這是我們需要冷靜去思考的問題。

陳根:發展元宇宙要警惕紮克伯格式的謊言

客觀的說,我們目前對于元宇宙的狂歡,對于推動與搭建真正意義的元宇宙沒有太多的價值與意義。最簡單的例子,就是我們今天的晶片以及運算處理器這個環節,都還無法支撐元宇宙所機構的那種對于資料的運算與處理能力。也就是說,就單一算力的層面而言,5年内都解決不了,更談不上其它所涉及的技術,如數字孿生、量子晶片、超級傳輸、智能穿戴、體感互動、虛拟顯示、邊緣計算、數字産權等一系列的底層産業技術問題。

借此,我依然呼籲,發展元宇宙要警惕紮克伯格。發展元宇宙要冷靜的基于目前的産業技術現狀。發展元宇宙要在底層技術層面進行突破。而目前所有不是基于底層産業技術,不是從産業技術研發層面進行探索和突破的公司,那些打着元宇宙商業應用的公司,本質上而言和紮克伯格建構商業應用層面的謊言方式沒有差別。

美國今天的科技實力不是紮克伯格所建構的,美國今天的科技實力是由一系列類似于華為這樣的底層技術研發公司所建構的。我們必須要從中國晶片産業發展的曲折道路與教訓中吸取教訓,要盡快從目前的元宇宙科幻電影創作中清醒過來,聚焦在底層産業鍊技術的研發支援與探讨中來,這才是目前有關元宇宙産業應該有的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