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測評深圳
片區篇- 51. 向西村
位于羅湖商業中心的向西村
是深圳最早的城中村之一
上世紀90年代,它極為繁華,是很多外地人來羅湖的第一個落腳點,這裡有最“深一代”的青春回憶,曆經歲月洗禮,它一直矗立,但,也悄悄地變了。
據說這裡美食遍地?這次就跟我來逛逛向西村吧。
///
位于東門旁邊的向西村,有人說,這裡是羅湖人的深夜食堂。
當年雞煲帶火了整個村,也讓向西村的雞煲成了深圳的一張名片。除此之外,港式茶餐廳 、川味小吃店,潮汕美食......20多年的老字号,比比皆是。
住在附近的加班族,即使下班再晚,也有無數個亮着招牌的店在等候。
勞累後的一天,來一碗熱湯熱堡,生活的艱辛也被一飲而下。
這些藏在巷子裡的老店,有個共同特點,服務員清一色的阿姨,雖然環境一般,服務靠喊,但生活氣息滿滿。
多少剛來深圳奮鬥的年輕人,最愛來這裡,一份雞煲,再燙個腐竹、青菜,加幾瓶啤酒,請朋友下個館子也不過幾十塊錢。
除去美食,向西村的推拿養生店,也很火。
經過一番實地打聽了解,才得知,這裡以服務行業為主,因為位于羅湖商業中心,附近就是東門,又靠近香港,熱鬧及繁華屬于這裡。
客流量大,人們的消費水準高,再加上如今人人低頭族,常加班等因素影響,人們的亞健康問題越發明顯,是以,推拿養生行業在這裡很火。
在向西村賣涼茶的老闆娘跟我說,“現在大家都懂得保養身體了,小孩扭傷,來正骨按摩一下,大人出現頸椎,腰肌勞損等問題,來推拿調理一下。”
“還有針對女性宮寒等問題的,不像以前,到很嚴重了才知道去治療。”
說到這個,我深有體會,畢竟我身邊有位女同僚,之前腰椎一度很不舒服,她也是去推拿店做調理,才好起來的。
自八十年代起,向西村附近工廠漸多,經濟繁榮,也吸引大量外來打工者,向西村由此成為他們在深的第一個家,很多人一住就是大半輩子。
如今疫情影響,這裡沒往日那麼熱鬧了,房租也降了許多。
走在街上,總能看到舉着租房資訊牌子的人,單間低至600,不過這樣的房子比較差,隻放得下一張床。
如果租一般的民房,現在單間要1300左右,1室1廳2000左右,2室1廳2500以上。
住在這裡的城中村,擡眼便是周圍的高樓大廈。也許目前的生活隻能将就,但對未來一定有所憧憬及為之付出努力。
在向西村住久了,大概就不想離開了,關于生活細碎的記憶,大概可以從這些地方找到。
古色古香的張氏公祠、金色玉都酒店、肖邦會所等,都見證了向西村的曾經的繁華。
大家最愛去的還是去東門逛街買衣服,樓下的超市,旁邊的華潤萬家,哪家的菜新鮮,都一清二楚。
便利的交通方式,地鐵公交直達、醫院、商場、美食......這裡也應有盡有。
在向西村長大的孩子,也大多在向西國小,文錦中學......這些學校上學,陪伴着孩子們的成長,都是無法割舍的回憶。
騎單車呼嘯而過的小朋友,牽着孩子去逛街的的媽媽……還有不分晝夜在這裡穿梭無數次的外賣員。
這裡,總是有這些細碎、真實的生活氣息。
生活在向西村,雖然談不上很幸福,可在這裡卻能找到夢想與現實之間的平衡點。
美食多、生活氣息濃厚、熱鬧......都是讓人舍不得向西村的理由。
你呢,去過向西村嗎?與向西村有什麼故事?
歡迎在下方留言區,與我們聊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