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啟動!全國政法領域最高新聞獎期待你的參與

作者:清朗天空
啟動!全國政法領域最高新聞獎期待你的參與
近日,經中央政法委上司準許,2021年度全國政法優秀新聞作品評選工作啟動。“全國政法優秀新聞作品”是黨中央準許的新聞作品評選表彰項目,是全國政法領域最高新聞獎,由中央政法委主辦,每年評選一次。

評選宗旨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曆次全會精神,認真貫徹落實中央上司同志關于做好政法宣傳輿論工作的部署要求,發揮政法優秀新聞作品的示範作用,鼓勵、引導新聞媒體和新聞工作者大力宣傳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政法工作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大力宣傳新時代政法工作取得的新進展、新成效和新經驗,講好政法故事,傳播政法聲音,為建設更高水準的平安中國、法治中國,迎接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營造良好政法輿論氛圍、提供有力思想輿論支援。

評選範圍

參評範圍為經國家正式準許的報社(報業集團)、通訊社、廣播電台、電視台,新聞宣傳主管部門和新聞機關主辦的具有登載新聞業務資質的新聞網站、新媒體中心(傳媒中心)等新聞機關,以及各地政法網站。

評選機構

評選委員會負責全國政法優秀新聞作品評選,由中央政法各機關、中央新聞媒體有關負責人和部分專家代表組成,評委會主任由中央政法委分管政法宣傳工作的副秘書長兼任。評選辦公室設在中央政法委宣傳教育局,具體負責組織開展全國政法優秀新聞作品評選表彰工作。

評選程式

全國政法優秀新聞作品評選工作按照初評、複評、定評、公示4個程式進行:

(一)初評。各省(區、市)和新疆生産建設兵團黨委政法委、平安中國建設協調小組成員機關、中央有關新聞機關負責政法優秀新聞作品的初評,并按照規定的配置設定數額,将初評後的作品報送全國政法優秀新聞作品評選辦公室。

(二)複評。全國政法優秀新聞作品評選辦公室聘請有關專家組成複評組,分文字、廣播電視、網絡、攝影、媒體融合等5個小組開展複評工作,推薦獲獎入圍作品。

(三)定評。全國政法優秀新聞作品評選辦公室聘請有關上司、專家組成定評委員會,審評獲獎入圍作品,确定獲獎作品及等次。

(四)公示。全國政法優秀新聞作品評選辦公室将定評确定的獲獎作品及等次在全國性法治報刊、網站上予以公示,公示期為7天。如公示的獲獎作品存在虛假、錯報、内容不實等情況,則予以撤換。

評選項目和基本要求

全國政法優秀新聞作品評選設5類,共13個評選項目,參評作品的作者(主創人員)按各項目規定申報,姓名和排序以刊播時署名為準(刊播時署筆名、網名的,申報時可在筆名、網名後括号内填報本名;刊播時未署名的,按“集體”申報)。申報作者(主創人員)為“集體”的,需附作者(主創人員)。

(一)文字作品參評項目

1.消息類:迅速簡明報道新聞事實的文字新聞作品。要求語言文字簡明扼要,表述準确,邏輯清晰,新聞要素完整。字數不超過1000字,以正文内容按Word“字數統計”欄“字數”項為準,含标點符号,不含标題、署名等内容(下同)。作者(主創人員)超過3人按“集體”申報。

2.評論類:對新聞事件、熱點話題、社會現象等評析和說理的文字新聞作品,不包括雜文。要求觀點鮮明,論點正确、有新意,論據準确,論述精辟,論證有力。字數不超過2000字。作者(主創人員)超過3人按“集體”申報。

3.通訊與深度報道類:用詳實表現手法對新聞人物、事件等深入報道的新聞作品,含系列、連續、組合報道。要求主題鮮明,結構合理,選材典型,語言生動,感染力強。字數不超過5000字。通訊作者(主創人員)超過3人按“集體”申報;深度報道作者(主創人員)超過5人按“集體”申報;系列(連續、組合)報道作品,單件作品不得少于3篇,以所申報的每件代表作體裁适用相應項目規定,作者(主創人員)超過7人按“集體”申報。刊播時間跨年度的系列報道和連續報道,按作品結束時的刊播年度申報。

(二)廣播、電視作品參評項目

1.消息類:定義及要求同文字類。時長不超過4分鐘。廣播作品作者(主創人員)超過4人按“集體”申報;電視作品作者(主創人員)超過5人按“集體”申報。

2.評論類:對新聞事件等評析和說理的作品,包括以評論為主的述評性節目。要求觀點鮮明,論點正确、有新意,論據準确,論述精辟,論證有力。廣播類作品時長不超過15分鐘,作者(主創人員)超過4人按“集體”申報;電視評論時長不超過40分鐘,作者(主創人員)超過5人按“集體”申報。

3.新聞專題類:定義及要求同文字作品通訊與深度報道類。廣播專題類作品時長不超過30分鐘,作者(主創人員)超過6人按“集體”申報;電視專題類作品時長不超過45分鐘,作者(主創人員)超過7人按“集體”申報。

系列(連續、組合)報道作品,單件作品不得少于3篇,以所申報的每件代表作體裁适用相應項目規定,廣播作品作者(主創人員)超過7人按“集體”申報,電視作品作者(主創人員)超過8人按“集體”申報。刊播時間跨年度的系列報道和連續報道,按作品結束時的刊播年度申報。

(三)網絡作品參評項目

1.評論類:定義及要求同文字類,同時要求展現傳播環境和媒體特征。字數不超過2000字,作者(主創人員)超過3人按“集體”申報(除新聞宣傳主管部門和新聞機關主辦的具有登載新聞業務資質的新聞網站及各地政法網站外,政法新媒體、政法幹警自媒體可以參加此項評選)。

2.專題類:綜合運用多媒體手段和多種新聞體裁,從不同角度全面報道同一新聞事件或同一新聞主題的作品,含網絡新聞訪談。要求主題得當,特色鮮明,容量大、采集廣,更新及時,互動性強,表現形式豐富多樣;頁面結構清晰,布局合理,設計新穎美觀,形式、内容與主題思想有機統一。作者(主創人員)超過7人按“集體”申報。

(四)攝影作品參評項目

報道新聞的攝影作品。要求新聞性強,現場抓拍,表現力強,标題準确,文字說明簡潔、要素完整。單幅作品作者(主創人員)超過1人、組照作者(主創人員)超過2人按“集體”申報。

(五)媒體融合參評項目

除經國家正式準許的報社(報業集團)、通訊社、廣播電台、電視台以及新聞宣傳主管部門和新聞機關主辦的具有登載新聞業務資質的新聞網站外,政法新媒體、政法幹警自媒體均可參評。

1.短視訊現場新聞:移動端首發直擊新聞現場的視訊新聞。要求時效性強,現場感強,資訊量大,傳播效果好。時長不超過3分鐘。作者(主創人員)超過5人按“集體”申報。

2.移動直播:移動端首發對重大新聞事件或突發事件的新聞直播。要求與新聞性事件的發生和發展同步采集現場資訊并釋出,集現場報道、背景介紹與事态分析等于一體。策劃周密,資訊全面準确;音質畫面清晰,報道重大突發事件可适當放寬;展現使用者的參與性、同場感;充分展現移動端直播特征。時長不超過180分鐘。作者(主創人員)超過8人按“集體”申報。

對同一新聞事件的間斷性直播,選取其中1個完整直播段參評。跨年直播的作品,首次播出時間和主體部分應在上一年度完成。不包括紀念會、報告會、文藝演出、工程慶典、剪彩儀式、活動開幕式直播作品。

3.創意互動:移動端首發并與使用者形成完整互動傳播鍊條的作品。要求主題鮮明,特點突出;應用互動新技術、互動性強;展現新聞性、互動性、技術性高度統一。時長不超過30分鐘。作者(主創人員)超過8人按“集體”申報。

4.融合創新:移動端首發結合運用多媒體技術生産的新聞作品。要求在内容表達、報道形式、技術應用、傳播管道等方面有重大創新,傳播效果好,社會反響強烈,對推動媒體融合發展具有積極引領和示範效應。作者(主創人員)超過8人按“集體”申報。

獎項設定

(一)每個評選項目分設一、二、三等獎,具體數額由評選辦公室根據作品品質、結構和報送、評選情況提出建議,經評委會主任同意後确定。

(二)可視情設立特别獎(獎勵标準同一等獎),授予題材重大、品質特别優秀的政法新聞作品。特别獎數量從嚴控制,且需到會定評評委全體一緻同意。

(三)每個初評機關在同個評選項目獲一等獎作品數量不超過1個。

表彰獎勵

全國政法優秀新聞作品評選辦公室根據精神鼓勵和物質鼓勵相結合、以精神鼓勵為主的原則對獲獎作品進行獎勵:一是中央政法委印發通報,公布獲獎作品名單,頒發證書(加蓋中央政法委辦公廳印章)。二是對每件獲獎作品以一等獎2000元、二等獎1500元、三等獎1000元的标準給予獎勵。

其他

(一)全國政法優秀新聞作品評選辦公室享有參評作品申報材料的使用權,按慣例對獲獎作品編纂成書使用。

(二)本辦法解釋權歸全國政法優秀新聞作品評選辦公室。

用筆書寫故事

用鏡頭記錄瞬間

快帶上你的作品

展現福建政法的風采吧!

啟動!全國政法領域最高新聞獎期待你的參與

來源:中國長安網

責編:黃慧兒

稽核:方琮 高奇

啟動!全國政法領域最高新聞獎期待你的參與

■這件事,就是為讓人民群衆感受到公平正義!

■部分路段臨時交通管制!銀裝素裹中“藏青藍”為您守護

■“手機帶娃”省心省事?當心!騙子也是這麼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