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中國隊創冬奧曆史戰績,裝備裡是國産科技

作者:觀察者網獨家視訊

2022北京冬奧會順利落下帷幕。這注定是載入曆史的一屆冬奧會,中國隊斬獲9金4銀2銅共15枚獎牌,獎牌數量及排位均創下自1980年中國參加冬奧會以來最好的成績。

回顧過去近一個月的比賽,許多精彩瞬間被記住,運動員們在賽場上揮灑汗水的同時,與他們一同出現的“中國制造”裝備也十分顯眼。

拿下2金1銀的谷愛淩身披“金龍戰袍”、重新整理中國單闆滑雪男子坡面障礙技巧和男子大跳台曆史最好成績的蘇翊鳴穿着中國品牌的比賽服、斬獲中國隊鋼架雪車項目首枚獎牌的闫文港腳踩國産戰靴......國産運動裝備成為了本屆冬奧會的“最強輔助”。

而包攬了本屆冬奧會金銀銅獎牌比賽裝備的,正是頻頻出現在開閉幕式和賽場C位的中國運動品牌,安踏。這背後,安踏用專業運動科技助力中國隊在賽場上拼搏,用實力講述出一個中國運動品牌在冰雪運動中崛起的新故事。

中國隊創冬奧曆史戰績,裝備裡是國産科技

冬奧裝備裡的“黑科技”

“肯定赢了,首金誕生了!我的眼睛就是尺,不用看回放了!”2月5日晚,前奧運冠軍王濛在解說時激動地喊出這句話。随後,中國隊在短道速滑混合團體接力項目中拿下北京2022冬奧會中國首金,身着金龍如意紋比賽服的武大靖、任子威、曲春雨、範可新、張雨婷帶上榮耀的金牌。

今年冬奧會,中國短道速滑隊創下2金1銀1銅的優異成績。從四年前平昌冬奧會的接連受挫,到四年後北京冬奧會的榮譽加身,中國短道速滑隊用實力證明了“你永遠可以相信中國短道速滑隊”這句話。

事實上,運動員們滑出非凡的速度背後,有不少“黑科技”加持。本屆冬奧會短道速滑項目中,每一位中國隊員都穿着被業内譽為“冰上鲨魚皮”的安踏短道速滑服。

中國隊創冬奧曆史戰績,裝備裡是國産科技

戰術千變萬化,像風一樣飛馳,決勝在秒的千分位,這就是短道速滑。降低風阻便成為短道速滑比賽服的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需求,如何做到更輕更快?安踏“黑科技”給出了答案。安踏比賽服采用了四大減阻科技:先進的空氣湍流控制減阻和邊界滑移減租技術,還在服裝表面使用異形結構,将流過身體的空氣迅速導流。此外,再加上多次風洞測試,極大提升了比賽服的降阻性能。資料不會說謊:安踏比賽服相比普通滑冰服,減阻力可以提升5%-10%。

比賽服還會根據運動員的動作習慣量身定制版型、根據運動員的肌肉線條來确認分割線位置,經過多次版型調整,確定比賽服與運動員身體的高度契合。再用單層結構減少拼接和縫合以及重量,更加貼和包裹人體,保障運動員在賽場上的表現。

同時,競技運動的裝備需要兼顧安全性,尤其在短道速滑項目中,賽場上快速滑動的冰刀極易劃傷運動員,好的比賽裝備還需要具備防割功能,保護運動員不受意外傷害。

本屆冬奧會短道速滑男子1000米銀牌得主李文龍曾在5000米接力半決賽中與加拿大隊員冰刀碰撞摔出賽道,觀衆們都為這位年輕的小将捏了一把冷汗,相比成績,觀衆們更在乎運動員是否安全。為此,李文龍在賽後接受采訪時特别指出:我們的比賽服都是全身防切割的。

中國隊創冬奧曆史戰績,裝備裡是國産科技

從專業技術方面來看,這是安踏短道速滑比賽服中運用的Dyneema防切割技術在保駕護航。據了解,安踏的短道速滑比賽服突破傳統局部防護,采用360度全身防切割技術,防切割強度是鋼絲的15倍,安全性大為提高。

由此可以感受到,在體育競技比賽中,運動裝備已經不僅僅是單純的衣物和鞋,更是保護和助力運動員的利器。本屆冬奧會上,另外一個更直覺展現“科技裝備”力量的例子便是鋼架雪車。

2月11日,中國隊運動員闫文港在國家雪橇雪車中心獲得中國鋼架雪車隊曆史上的第一枚奧運獎牌,另一位中國選手殷正還重新整理了賽道出發紀錄,兩人雙雙創造了中國鋼架雪車隊在冬奧會上的曆史。

中國隊創冬奧曆史戰績,裝備裡是國産科技

鋼架雪車是一個要求速度和爆發力的運動項目,運動員需要抓住雪橇起跑,沿冰軌推動雪橇獲得最大初始速度,然後直面前方俯身滑行。起跑和滑行中,運動員所穿的鞋子都對比賽成績的影響頗大。

中國隊創冬奧曆史戰績,裝備裡是國産科技

而闫文港和殷正在比賽中穿着的便是使用了多項安踏首創科技和航天科技材料的鋼架雪車鞋,科技力十足。

鋼架雪車這項運動,運動員在最初的三十米起跑推進階段是最關鍵的。由于追求速度,在滑行過程中,則要求鞋子要能降低風阻。是以安踏團隊在打造比賽戰靴時,便從推進力和空氣動力學兩個方面來突破。

通過在鞋身上使用行業獨創的導流闆和翼型降阻設計,使整體鞋身降低風阻10%,仿生流體力學設計的導流線則降低壁面摩擦力53.5%。

鞋底則采用3D列印钛合金鞋釘設計,和氮科技中底,有效提升了鞋子的推進力。

闫文港在“體壇英豪”節目上講解比賽用鞋時表示,比賽鞋對他的助力很大,“中國品牌在運動裝備方面的技術一直在提升。”

國産運動品牌彎道超車

飛天一躍,18歲的谷愛淩在雪場上活力灑脫,她笑着轉過身,露出秀有龍紋的比賽服,這一刻是今年冬奧會中的經典一幕。

這位18歲的天才滑雪少女,在北京冬奧會上創下2金1銀的戰績,谷愛淩穿着的比賽服也被網友們稱為“金龍戰袍”,大受好評。

中國隊創冬奧曆史戰績,裝備裡是國産科技

而這小小的印花也是有“黑科技”的。普通印花氨綸含量高,無法大面積印花,印完後衣服手感偏硬。據了解,安踏團隊經過1年多的調整,通過改變印花工藝及調整漿料的比例和流程,使得印花最終呈現柔軟、貼身、美觀。

可以看到,優質運動裝備背後,科技含量頗高,這也是中國運動品牌安踏多年持續研發與創新的結果。近10年來,安踏已累計投入研發費用30億元。

安踏成立了中國首家、也是唯一一家國家級運動科學實驗室,并在中、美、日、韓、意等地建立全球五大設計研發中心,擁有來自18個國家和地區、超200名國際設計研發專家。

2021年7月,安踏宣布,未來5年,計劃投入超40億元研發成本,通過核心科技提升高階商品占比,并提出“專業為本,助力中國體育”。

同年,安踏釋出了新一代中底技術的“安踏氮科技”,在多款籃球鞋和跑鞋産品中應用,安踏最新釋出的MACH馬赫跑鞋中應用了和鋼架雪車比賽鞋同樣的,回彈率高達82.4%氮科技中底。

而在去年12月,經過鋼架雪車運動員賽道實測:這款搭載安踏氮科技中底的鋼架雪車鞋,在起跑推進階段的運動成績,比穿着某外國品牌有顯著提升:最高提升達0.054秒,平均提高0.023秒。

這意味着,這款來自安踏的國産雪車鞋,突破了外國運動品牌的科技壟斷,實作了“國産超越”。

中國隊創冬奧曆史戰績,裝備裡是國産科技

“十年磨一劍”,2022年北京冬奧會,安踏取代外資品牌成為IOC官方體育服裝合作夥伴,憑借着對專業運動科技的深入研究和探索,本屆冬奧會上,15個比賽分項中,安踏為12支中國參賽隊打造比賽裝備,算上夏季奧運會,累計為28支中國國家隊打造比賽裝備,是支援中國國家隊比賽裝備最多的運動品牌。

随着專業運動産品不斷在冬奧會上展露實力,安踏的品牌聲量明顯提升。北京冬奧會期間,安踏化身運動品牌的輿論頂流,攜手網際網路頭部主流媒體,在微網誌、抖音、快手、騰訊等社交平台矩陣上均表現亮眼,2022年1月1日-2月20日期間,已達成二百億品牌曝光和話題閱讀量,其中截止至目前達成總曝光220億+,收獲了大量關注與好評。

中國隊創冬奧曆史戰績,裝備裡是國産科技

品牌力的增長帶動消費端火熱。體育用品行業在天貓平台的成交額在2月份呈現出顯著分化,在冬奧會期間行業整體成交額同比降低23%。其中國際品牌同比降低約30%,而安踏實作了逆勢上漲,在冬奧會期間的成交額實作了35%的同比增幅。自2月4日冬奧會開幕至2月15日,安踏官方旗艦店在天貓平台的GMV排名第一。從安踏股價來看,在股市不振的背景下,安踏體育股價增漲11.32%。

中國隊創冬奧曆史戰績,裝備裡是國産科技

近兩年來,國内外運動品牌的市場格局發生了巨大的變化,随着國産品牌越來越重視研發,在運動科技上不斷突破,越來越多的專業團隊和消費者選擇國産運動産品。

2021年上半年,安踏體育實作營收228.1億元,同比增長55.5%,淨利潤38.4億元,同比增長131.6%,雙雙創出曆史新高,且營收超越阿迪達斯中國,與耐克中國(273.4億元)的差距也在顯著縮小。

2022年初的北京冬奧會,讓中國再次站到世界的聚光燈下,安踏也憑實力成為運動裝備中的“最大赢家”,這不僅僅展現出國産運動科技制造的力量,也是國産運動品牌崛起的一個縮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