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1992年,錢樹根任蘭州軍區參謀長,頂頭上司曾由64軍軍長越級提拔

蘭州軍區是我軍七大軍區之一,1955年5月由西北軍區整編而成,軍區機關在蘭州,主要負責甘肅、青海、陝西、甯夏和新疆的軍事防務,下轄主要有21軍、47軍和新疆軍區的部隊。

曆任蘭州軍區的首長都是有名的戰将,比如韓先楚、杜義德、皮定均、鄭維山等等。1992年11月,21軍軍長錢樹根任蘭州軍區參謀長。同月,他的頂頭上司也換人,由曾任64軍軍長的劉精松擔任,他們都有哪些傳奇經曆呢?

錢樹根:兩山輪戰打出的猛将

1939年3月,錢樹根生于江蘇無錫。1954年8月,15歲從無錫石塘灣中學畢業後,以優異的成績考上了高中,但當時恰逢軍校招生。抗美援朝戰争在1953年簽訂了停戰協定,志願軍保家衛國的故事一直激勵着他們這一代建國初的中學生。

1992年,錢樹根任蘭州軍區參謀長,頂頭上司曾由64軍軍長越級提拔

錢樹根主動放棄了上高中,報考了重慶炮兵學校,成為一名軍校學員。在校期間,錢樹根主要學習54式122毫米榴彈炮,該炮是仿制蘇聯38式122毫米榴彈炮,是當時步兵師屬炮兵團的主戰裝備。另外,還學習了76毫米加農炮和120毫米迫擊炮的操作。

雖然上軍校隻有兩年時間,但是錢樹根學習認真,能吃苦,不僅加入了共青團,還成為預備黨員。1956年,17歲的錢樹根配置設定到了廣州軍區47軍的步兵師炮兵團擔任排長。

1992年,錢樹根任蘭州軍區參謀長,頂頭上司曾由64軍軍長越級提拔

47軍的前身是抗日戰争中八路軍359旅一支部隊,解放戰争中整編為東北野戰軍10縱。1948年啟用47軍的番号,在抗美援朝戰争中曾重創美王牌騎兵第一師。1954年從北韓回國後駐防雷州半島,隸屬廣州軍區。之後又曆經多次移防,1970年由湖南衡陽移防陝西。

錢樹根就是在這支英雄的部隊中成長,先後擔任炮兵科科長、團長、師長、副軍長。1985年3月,在百萬大裁軍之前,46歲提拔為47軍軍長。

1984年4月底,根據軍委指令,昆明軍區14軍和11軍分别收複了雲南省老山和者陰山,随後開啟了“兩山輪戰”。1985年底,錢樹根率領47軍139師、141師和21軍61師及部分部隊到達了成都戰區。在經過5個月的臨戰準備後,1986年4月20日,正式接替濟南軍區輪戰部隊的防務。

1992年,錢樹根任蘭州軍區參謀長,頂頭上司曾由64軍軍長越級提拔

錢樹根充分發揮自己炮兵專業出身的優勢,制定了“精用兵、巧用炮”的戰法,将每天消耗炮彈120多噸降到了20噸,不僅減輕了彈藥的保障壓力,而且對越軍以極大殺傷,被中央軍委嘉獎。在一年的輪戰時間裡,47軍斃傷越軍6591人,自身僅犧牲149人,受傷892人,極大震懾了越軍。

輪戰回來後,錢樹根又平調到21軍擔任軍長,1992年11月,提拔任蘭州軍區參謀長。同月,劉精松平調到蘭州軍區任司令員。

劉精松:從軍長越級提拔軍區司令

1985年,11個大軍區合并為7個,有3個軍的軍長越級提拔軍區司令,其中之一就是劉精松,時年才52歲,是80年代以來全軍最年輕的大軍區正職之一。

1992年,錢樹根任蘭州軍區參謀長,頂頭上司曾由64軍軍長越級提拔

1933年7月,劉精松生于湖北石首,比錢樹根大6歲。1951年,中學畢業的劉精松北上參軍入伍到中朝邊境的丹東。由于教育程度高,工作紮實細緻,被選送到齊齊哈爾第七步兵學校學習。畢業後,配置設定到了步兵師擔任高炮連連長。

1965年,中國應越南請求,派遣部分高炮部隊到越南北方擔任防空作戰任務,劉精松帶高炮部隊參加,先後擊落擊傷美軍飛機12架,立下了大功。從越南回來後,劉精松一步一個腳印,幾乎擔任了一名軍事主官該走的每個位置。

1992年,錢樹根任蘭州軍區參謀長,頂頭上司曾由64軍軍長越級提拔

1979年對越自衛反擊戰後,我軍雖然勝利,但暴露出來高層指揮員老化嚴重的問題,迫切需要提拔一批年輕的懂指揮、軍事素養高的上司幹部。1983年5月,50歲的劉精松由190師師長越級提拔為64軍軍長。

1985年6月,52歲的劉精松由64軍軍長再次越級提拔沈陽軍區司令員。值得一提的是,1987年5月6日,大興安嶺爆發特大火災,劉精松指揮沈陽軍區約3.4萬名官兵,經過28個晝夜的撲救,為撲滅大火做出了重要貢獻,受到中央軍委通令表彰。

1992年,錢樹根任蘭州軍區參謀長,頂頭上司曾由64軍軍長越級提拔

兩人都晉升上将

1992年11月,劉精松在沈陽軍區任職7年後,平調蘭州軍區任司令,錢樹根擔任蘭州軍區參謀長。1994年12月,錢樹根上調總參謀部,擔任總長助理。1995年7月,任副總參謀長。

劉精松當了5年的蘭州軍區司令後,1997年任軍事科學院院長。如果再加上在沈陽軍區的7年,他在大軍區司令員崗位上幹了有12年。

1994年6月,劉精松晉升上将軍銜。2000年6月,錢樹根也晉升上将軍銜。如今,劉精松上将88歲,錢樹根上将82歲,兩位老将軍身體非常硬朗,依然在關心着我軍的現代化建設。向兩位上将緻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