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熱炒的人造鑽石靠譜嗎?

作者:每日财報
熱炒的人造鑽石靠譜嗎?

随着未來消費者教育的完成與消費提升,培育鑽石市場有望放量增長。

文/每日财報 劉雨辰

俄烏局勢更新,全球股市劇烈波動,22日,A股三大指數集體下挫。在一片大跌中,培育鑽石這個細分市場反而一飛沖天。

東方财富統計資料顯示,東方富财培育鑽石指數大漲4.66%,該概念已連續2個交易日上漲,截至2月22日收盤,累計漲幅達5.06%。其中,曼卡龍、四方達、中兵紅箭位列闆塊漲幅前三位,漲幅分别為14.26%、7.35%、6.52%。

事實上,2021年,人造鑽石在資本市場非常火,成為最受青睐的闆塊之一。那麼進入2022年,培育鑽石行業還有投資機會嗎?這種上漲能夠持續嗎?今天《每日财報》就來詳細介紹一下。

必選替代品

天然鑽石誕生于地表以約 160 公裡處。每一枚天然鑽石都是由碳元素構成的,随着時間的推移,地幔中的高溫高壓使碳元素結晶形成自然界中最堅硬的礦物——天然鑽石。

培育鑽石是在實驗室裡模拟天然鑽石的自然形成環境培育而成的合成鑽石,以 HTHP 法(高溫高壓)和CVD法(化學氣相沉澱法)合成為主,又稱生長鑽石。

培育鑽石本身和天然鑽石完全一樣,類似于“野生的蔬菜”和“大棚的蔬菜”的差別。

差別于市面上流傳的“仿鑽” (莫桑石、皓石、水晶),培育鑽石在化學成分、光澤、色散、硬度等實體屬性方面都與天然鑽石完全相同,僅是人工生産過程導緻其生長紋路有所不同。普通鑒定裝置與肉眼均無法差別培育鑽石與天然鑽石的差異,僅有專業度極高的珠寶鑒定機構可通過光譜、晶體生長紋路以及陰極發光等方法進行鑒定區分。

更重要的一點是,人造鑽石價格遠遠低于天然鑽石。

根據貝恩資料,2020 年培育鑽石平均零售價格為天然鑽石的35%。根據2021 年11月官網調研資料,1克拉左右的天然鑽戒價格大多在 7-10 萬元之間,而培育鑽石大多在 2-3.5 萬元之間,終端零售價大 緻為天然鑽石的1/3。

這還不是人造鑽石崛起的最根本原因,最根本的原因是天然鑽石不夠用了。

天然鑽石屬于非再生資源,自2018年起全球天然鑽石毛坯産量開始呈下降趨勢。2020年,全球天然鑽石毛坯産量為107百萬克拉,較2019年降低了32百萬克拉,同比減少 23.02%。

與此同時,全球天然鑽石毛坯産值也在持續下降,2020年全球天然鑽石毛坯産值為92億美元,較2019年降低了38億美元,同比減少29.23%。

據 Frost & Sullivan 預測,至2030年中性情況下全球的天然鑽石供給僅為 8400萬克拉,鑽石市場将面臨 1.59億克拉的供需缺口,培育鑽石可有效緩和天然鑽石的長期供給壓力。

2015年,國際标準組織(ISO)率先頒布《珠寶首飾-鑽石 業消費信心》标準,培育鑽石首次得到權威組織定義。2018年7月,美國聯邦貿易委員會(FTC)為培育鑽石“正名”,重新修改了鑽石的定義,并将實驗室培育鑽納入鑽石大類,目前鑽石業界主流的四大評級機構 IGI(美國寶石研究院)、GIA(國際寶石學院)、HRD Antwerp(比利時鑽石高等評議會)與 NGTC(國家珠寶玉石品質監督檢驗中心)均已陸續推出與天然鑽石一緻的培育鑽石分級體系,為培育鑽石在珠寶首飾領域内的身份提供了強有力的公信力背書。

在此背景下,美國消費者對于培育鑽産品的認知已從 2010年的9%提升至2020年的 65%,培育鑽的市場滲透率也由2016年的1.70%提升至2020年的3%。

微笑曲線

培育鑽石産業鍊可根據分工拆分為上遊制造、中遊加工、與下遊零售三大環節。

産業鍊上遊包括石墨粉、金屬觸媒粉、金剛石單晶等原材料與壓機裝置供應商,以及培育鑽石毛坯生産與合成環節的制造商。

原料與裝置供應商較為分散,生産與制造環節産能集中,根據生産工藝可分為以 HPHT 技術為主的中南鑽石、黃河旋風、力量鑽石等廠商和以CVD技術為主的沃爾德、上海征世、杭州超然等生産商。

目前上遊制造産能主要集中分布于中國河南,占據了大陸90%以上的人造金剛石産能與全球接近40-50%的産能。

2020年,中兵紅箭旗下子公司中南鑽石已掌握 20-50克拉培育金剛石單晶合成技術與厘米級高溫高壓法 CVD晶種制備技術,大陸頭部人造金剛石制造企業生産實力與國際先進技術水準的差距不斷縮小。

産業鍊中遊主要從事培育鑽石毛坯的切割、打磨、抛光等加工和貿易等環節,需要投入大量勞動力。

目前印度蘇拉特地區憑借低廉的人工成本、世代傳承的鑽石切磨加工工藝産業集聚效應成為世界培育鑽石的切磨中心,獨攬了全球95%的鑽石加工環節,僅有3%左右的鑽石切磨産能分散在中國廣東、廣西、河南、湖南等地。

從 GJEPC每月披露的資料來看,自2021年以來,印度培育鑽石出口額呈現出大幅增長的趨勢,2021年 1-11月培育鑽石出口總額約為 10 億美元,同比增長超過100%。

最新的資料也顯示了目前市場行情呈現比較高的熱度。在世界鑽石打磨加工中心印度,今年1月份培育鑽石毛坯進口額為1.53億美元,同比增長77.3%;培育鑽石裸鑽出口額為1.22億美元,同比增長69.09%。進出口資料同比大幅增長展現了下遊需求旺盛。

産業鍊下遊主要從事培育鑽石的終端零售,品牌商包含了天然鑽石開采商垂直品牌(Lightbox)、傳統鑽石珠寶品牌(Lusant)和獨立培育鑽石品牌 (小白光)。在珠寶商批發環節,大多是根據品相,一批一批采購,而賣給下遊則是一顆一顆賣,終端價格是和天然鑽石價格錨定的消費者心裡價位。

很多制造行業存在“微笑曲線”特征,就是中遊利潤微薄,上遊和下遊利潤豐厚,人造鑽石也是如此。

議價能力強的上遊生産 和下遊品牌商共同掌握産品定價,毛利率可分别達到 60%-70%和40%-70%,而中遊加工切割環節進入壁壘與附加值較低,不具備核心競争力,環節毛利率僅為5%-10%。

熱炒的人造鑽石靠譜嗎?

從目前來看,國内已經掌握了上遊話語權,中遊歸印度,未來最具看點的是國内下遊品牌商的崛起。

自2018年培育鑽石獲官方認可後,零售珠寶品牌如雨後春筍頻頻湧出。

2018 年5月,天然鑽石巨頭戴比爾斯轉變反對态度,宣布創立培育鑽石品牌 Lightbox Jewelley進軍人造鑽市場;同年Richline集團旗下的培育鑽品牌 Grown With Love入駐美國著名連鎖百貨梅西(Macy’s)。

緊随其後,美國最大鑽書珠寶零售商 Signet Jewelers 旗下品牌 James Allen、Kay、Jared、Zales 均開始銷售培育鑽産品。國際著名珠寶品牌潘多拉也在2021 年宣布全面停用天然鑽石,同年推出 Pandora Brilliance 系列培育鑽石。人造鑽潮流之下,海外著名珠寶商與品牌商紛紛順應行業潮流。

國内品牌也緊跟行業潮流。

2015年,凱莉希 CARAXY成為中國首個引入實驗室培育鑽石的品牌以及國際合成鑽石協會在中國的首個會員企業。2018年入駐天貓平台,2020 年在南京開設首個線下專賣店,打通線上線下模式。

今年以來,珠寶商的品牌進度持續推進,獨立培育鑽品牌小白光 Light Mark 于 1 月在上海大悅城開設了首店;豫園股份也于8月推出了旗下的培育鑽品牌露璨(LUSANT);沃爾德旗下獨立鑽品牌 ANNIDA 于上海開設線下體驗店;曼卡龍在杭州兩家線下門店進行小規模試售。

券商看好前景

随着未來消費者教育的完成與消費提升,培育鑽石市場有望放量增長,是以人造鑽石的高毛利率水準與廣闊的市場機會更吸引品牌零售商布局。

國泰君安研報稱,目前在鑽石整體行業需求旺季,且疫情影響上遊供應嚴重不足的背景下,天然鑽石Rapaport呈現成品鑽全面價格上漲,目前培育鑽石定價體系依托Rapaport報價;培育鑽石海外下遊需求旺盛,仍持續處于供不應求狀态,且國内消費者觸達提升空間大,産業呈現長期向好态勢。基于三大驅動因素,行業有望持續高增。

剛剛釋出業績預告的中兵紅箭(000519)預計業績同向上升。報告期内歸母淨利潤45,000萬元–49,000萬元,比上年同期增長63.90%-78.47%。業績的高增長主要來自于培育鑽石的貢獻。

綜合來看,人造鑽石不僅靠譜,而且将來是一個必選項,資本市場盡管已經給與了很高的關注,但或将繼續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