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滿清秘聞:多爾衮之死,被政治清算,皇帝、兄弟、侄子齊上陣

作者:極簡世界史

清順治七年十二月初九日,公元1650年12月31日,大清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睿親王、皇父攝政王多爾衮死在古北口外喀喇城,年僅39歲。

滿清秘聞:多爾衮之死,被政治清算,皇帝、兄弟、侄子齊上陣

多爾衮

正值壯年,身處高位,幾乎就是皇帝的多爾衮為什麼突然死了?是戰死?病死?還是政治謀殺?關于他的死因有幾種說法,第一種是被叛将姜瓖所殺,小說和影視作品中常引用這個說法。多爾衮死前一年的确在讨伐叛将姜瓖,但是《清史稿.多爾衮傳》中記載,姜瓖在順治六年十月被部将所殺,距離多爾衮死有一年多時間。順治六年十二月,多爾衮的大福晉博爾濟吉特氏死了,他表面上很傷心,但是一轉身就強搶政敵、侄子豪格的側福晉為妾。緊接着,順治七年五月,多爾衮率領諸王公貝勒在山海關外打獵,北韓送來美女,多爾衮親自到連山迎接,當日成婚。從這段文字中我們可以看出,多爾衮身體和精神都沒有問題,健康得很。

關于多爾衮的死,《清史稿.多爾衮傳》記載如下:十一月,複獵于邊外。十二月,薨于喀喇城,年三十九。沒說死因。《清史列傳》中記述如下:十一月,王以疾率諸王貝勒獵邊外。十二月,薨于喀喇河屯,年三十有九。《北遊錄》記載,多爾衮狩獵之前膝蓋有傷,打了石膏感染未愈,打獵時寒風刺骨,導緻他跌落馬下,重傷而死。但大家不要忘記,多爾衮是馬背上長大了,自少年起就騎馬征戰,不知道從馬上掉下來多少次了,正值壯年的他即便膝蓋有傷,是不是掉下來那一刻一點自我保護都做不了呢?當然,也可能巧合,他就是摔傷了,最後不治而死,也能說得過去。

第三種說法是多爾衮專權跋扈,樹敵太多,導緻諸王貝勒聯合起來謀害他。但隻是猜測,沒有真憑實據。總的來說,以第二種說法為主,從馬上跌落重傷不治而死。

滿清秘聞:多爾衮之死,被政治清算,皇帝、兄弟、侄子齊上陣
滿清秘聞:多爾衮之死,被政治清算,皇帝、兄弟、侄子齊上陣

滿八旗

滿清秘聞:多爾衮之死,被政治清算,皇帝、兄弟、侄子齊上陣

多爾衮墜馬(影視劇照)

不論多爾衮的死因是什麼,總之他是死了,最高興的人是他的侄子——年輕的皇帝順治。順治六歲登基,多爾衮輔政,随着年齡的增長,他對處處壓制自己的多爾衮逐漸不滿,最後發展成為怨恨,這在關于滿清曆史的各類書籍都有記載。

高興歸高興,表面工作還是要做的,畢竟事發突然,清算工作還沒準備好。順治率領諸王、貝勒、文武百官身穿缟服,出東直門外五裡迎接多爾衮靈柩,哀天恸地。十二月二十二日,順治帝下诏,褒獎多爾衮:至德豐功,千古無二。順治八年元月,順治帝追封多爾衮“清成宗”,祔于太廟,谥“懋德修遠廣業定功安民立政誠敬義皇帝”。

但這一切都是假象,政治清算多爾衮的工作正在緊鑼密鼓地準備中。順治帝最先任用與多爾衮毫無瓜葛的堂兄滿達海(代善第七子)、博洛(阿巴泰第三子)和尼堪(褚英第三子)管理六部事務,穩住朝局。與此同時,派多爾衮的親信大學士剛林收繳攝政王印符,開始親政。平日裡遭受多爾衮打壓的王公勳貴們,立即嗅到了一絲不尋常的味道,然後迅速聚攏在順治身邊,形成倒多爾衮派。

滿清秘聞:多爾衮之死,被政治清算,皇帝、兄弟、侄子齊上陣

順治帝

準備就緒後,順治帝出手了。他最先将多爾衮的親哥哥阿濟格以謀逆罪下獄。阿濟格是努爾哈赤第十二子,能征善戰,但是政治上不行。多爾衮專權後曾經向弟弟提出封自己為“叔王”,被多爾衮拒絕。多爾衮一死,阿濟格立時膽大起來,意圖趁亂奪權,最後失敗。順治用阿濟格試探各方的态度,同時他将受多爾衮壓制的兩黃、兩白、兩藍六旗地位,使自己實力更加牢固。

政治上沒有什麼道德可言,多爾衮原來的得力幹将們開始賣主求榮。新任議政王大臣蘇克薩哈、詹岱開始揭露多爾衮的謀逆之事。需要強調一下,蘇克薩哈是多爾衮的近侍,受多爾衮信任并一路提攜才有今天的地位。但是蘇克薩哈顧不了那麼多了,為了自己的政治前途,揭露多爾衮“陰謀篡逆”。當然,像蘇克薩哈這種忘恩負義之人也不得好死,多年後在權力鬥争中被鳌拜弄死了。随着罪狀的被揭露,屠刀也落了下來,最先被殺的是當初背叛兩黃旗投靠多爾衮的何洛會、譚泰、剛林等人,接着是太宗時期的重臣冷僧機、太祖的侄子鞏阿岱、錫翰、大臣西讷布庫等人。

滿清秘聞:多爾衮之死,被政治清算,皇帝、兄弟、侄子齊上陣

濟爾哈朗

但這些人都是配角,清算多爾衮的急先鋒是鄭親王濟爾哈朗,他是太祖努爾哈赤弟弟舒爾哈齊的第六子,在父親被幽殺後,被努爾哈赤接到王宮中撫養。順治帝登基後,濟爾哈朗與多爾衮同為輔政大臣,并位列多爾衮之前。但是多爾衮利用政治手段不斷排擠濟爾哈朗,最後以弟弟多铎取代其輔政大臣的位置。濟爾哈朗選擇了忍耐退讓,并伺機報複。多爾衮死後,他聯合滿達海、博洛和尼堪, 聯合上疏,羅列多爾衮十四款大罪:“昔太宗文皇帝龍馭上賓,諸王大臣共矢忠誠,翊戴皇上,因方在沖年,令臣濟爾哈朗與睿親王多爾衮同輔政。逮後多爾衮獨專威權,不令濟爾哈朗預政,遂以母弟多铎為“輔政叔王’,背誓肆行,妄自尊大,以皇上之繼位為己功。又将太宗文皇帝昔日恩養諸王大臣官兵人等為我皇上攻城破敵、剿滅賊寇之功,全歸于已。其所用儀仗、音樂、侍從俱僭拟至尊,造府與宮阙無異,擅用織造緞匹,糜庫貯金銀。将皇上侍臣伊爾登、陳泰一族及所屬人丁, 剛林、巴爾達齊二族,盡收人已旗。又擅自诳稱太宗文皇帝之即位,原系奪立,以挾制中外。又構陷威逼,使肅親王不得其死,遂納其妃。且将戶口财産不歸公,俱以肥己。又誘皇上侍臣額爾克岱青、席納布庫等,欲令附己。凡一切政事及批票本章,不奉上命,既稱诏書,擅作威福,任喜怒為黜陟。僭妄背理,不可枚舉。又不令諸王、貝勒、貝子、公等入朝辦事,令日候府前,竟以朝廷自居,顯有悖逆心。臣等從前畏其聲威,今蘇克薩哈等首告逆謀,詳鞫皆實。應追治其罪,削爵,黜宗室,籍财産入官。其嗣子多爾博給信王多尼。”(《清史列傳.多爾衮傳》)

滿清秘聞:多爾衮之死,被政治清算,皇帝、兄弟、侄子齊上陣

順治(影視劇照)

好了,證據、證人都有了,順治八年二月,順治下诏,對多爾衮削爵、撤廟享、黜宗室、追奪所有封典、籍财産入宮。随後搗毀多爾衮的墳墓,将屍體掘出,鞭屍、砍頭、暴屍,将多爾衮的府邸改為寺廟。可見順治有多麼恨多爾衮,叔侄之間的沖突有多麼深。而這一切發生在多爾衮死後的兩個月。

最後再說說濟爾哈朗的結局,他幫順治帝成功清算多爾衮,算是有功之人,但是對于這種落井下石的小人,順治帝不想重用,也堤防他成為第二個多爾衮,于是隻封了他一個“叔和碩鄭親王”,“一切朝賀、謝恩悉免行禮”的待遇,然後将他排除在朝政決策圈之外。濟爾哈朗失望至極,不久抑郁而終。

滿清秘聞:多爾衮之死,被政治清算,皇帝、兄弟、侄子齊上陣

多爾衮雕像

(圖檔來源于百度圖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