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陝西宜君:新經濟撬動縣域發展新引擎

育新機、創新局。在銅川市宜君縣,從項目工地到工廠工廠中的房間,從産業園區到“雲端平台”,新技術、新模式、新業态如雨後春筍破土而出、茁壯成長,為經濟發展注入新動力,為“十四五”開局增添暖色。

陝西宜君:新經濟撬動縣域發展新引擎

新思路 築牢經濟發展“底盤”

春節過後,宜君縣迅速投入新一輪的招商、生産等工作,虎年“開門紅”為今年的發展奠定了良好基礎。2月8日,宜君縣2022年第一季度重點項目開工在宜君縣産業園區現場舉行。全縣計劃實施1000萬元以上市縣級重點項目65個,總投資180.08億元,年度投資40.35億元。

  宜君縣牢固樹立“抓項目就是抓發展、謀項目就是謀未來”,全力以赴争取項目,為項目建設提供全方位、鍊條式服務,掀起項目建設新熱潮,有力促進縣域經濟發展,確定重大項目天天有變化、周周有進展、月月有形象。

近年來,宜君聚焦經濟強、生态美、百姓富,堅持“134”發展思路,即圍繞宜君高品質發展主線,建設黃河流域生态保護和高品質發展示範區、關中城市群避暑康養先行區、渭北食品醫藥聚集區,實施農業調量提質、工業擴能增效、城市更新提升、生态保護治理四大行動,推動經濟高品質發展邁上新台階,改革開放實作新突破,民生改善取得新成效,治理效能得到新提升,努力建成陝西生态建設強縣。

陝西宜君:新經濟撬動縣域發展新引擎

新現象 “點亮”經濟之“春”

宜君地處關中平原與陝北黃土高原結合部,如今正通過數字經濟踏上鄉村振興的快車道。記者在宜君縣愛豆科技有限公司内看到,數百餘名員工盯着電腦顯示器全神貫注地做着标注工作,有不懂的問題請教技術員,技術員就會标注和加工圖檔、文字、語音等業務的原始資料,分析資料、應用資料等。這些員工有一個響亮的名字——人工智能訓練師。

宜君縣通過走“借梯登高”之路。搶抓數字經濟發展機遇,以“産業招商、數字賦能、創新孵化”,大力推動“AI豆計劃”項目為引領的數字經濟産業。該項目已為當地數百餘人提供了就業崗位,其中80%為外出務工返鄉青年。全縣依托數字物流高新地,設立10個鎮級電商服務所,117個村級物流快遞收發點。同時,在新經濟數字亮點的引領下,激活宜君經濟“一池春水”,帶來脫胎換骨的巨變,成為縣域經濟高品質發展的“新引擎”。

陝西宜君:新經濟撬動縣域發展新引擎

新動能 釋放經濟發展巨大“潛力”

宜君縣立足自然資源禀賦,通過調整産業結構,圍繞“産業興旺、生态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發展思路。将文化資源轉化為獨具特色的鄉村旅遊産業,帶動更多周邊百姓在家門口就業,蹚出一條縣域鄉村旅遊産業發展的新路徑。

初春時節,寒冷依舊。走進宜君縣五裡鎮興市村綠佳源蔬菜種植專業合作社,一棟棟溫室大棚内生機勃勃,生菜長勢喜人,蕃茄紅潤飽滿。近年來,五裡鎮通過“黨建+合作社”模式打造農業産業品牌,壯大集體經濟。綠佳源蔬菜種植專業合作社充分利用當地的資源優勢,集中流轉土地,帶動群衆共同增收緻富。

  在距離棋盤鎮10公裡的黃埔寨村是省、市級“三變”改革示範村。黃埔寨村搶抓鄉村振興的大好時機,以省級文明村建立為依托,以“三變”改革為抓手。在基層黨建的引領下,大力發展村集體經濟、生态循環養殖業及鄉村旅遊民俗為主體的經濟發展模式,實作了現代文明與田園風光互相交融。今日的黃埔寨村通過産業發展和人文環境等改造,不僅讓村民富了起來,也讓百姓獲得最直接的幸福感。如今,沐浴改革的春風,像黃埔寨村等這些村實作了“資源變資産、資金變股金、農民變股東,”有效推動宜君縣鄉村振興戰略加快實施。

宜君縣以産業興旺促産業振興,以生态宜居打造宜居縣城,以鄉風文明建構現代農村,以治理有效實作旅遊縣城,以共同富裕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力打造出渭北高原上鄉村振興的宜君樣闆。

記者:田亞南

編輯:王婉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