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特斯拉最大的勁敵!海王比亞迪是如何“養魚”的?

“比亞迪有技術‘魚塘’,裡面有各種各樣的技術,市場需要時,我們就撈一條出來,晶片、電動車、軌道交通等都是‘魚塘’裡的大魚”。

—— 王傳福

01

兼濟友商的“晶片魚”

在2021年底的一次閉門媒體會上,王傳福神采飛揚地和到場的全國幾十位媒體大佬介紹自己的“養魚”心得,像極了一位滿載而歸的打魚人。坐在他身旁的李雲飛聽得興起,臉上洋溢着笑意。

特斯拉最大的勁敵!海王比亞迪是如何“養魚”的?

王傳福所言非虛。就在他說完“養魚”心得的一個多月後,創業闆上市委釋出了一份審議結果:比亞迪半導體IPO成功過會。自此,“車芯第一股”橫空出世,估值超過300億元。這也是繼比亞迪、比亞迪電子之後,王傳福即将收獲的第3個IPO。

與國内不少走向IPO的晶片半導體大牌玩家嚴重虧損,要靠二級市場融資輸血,拿股民的錢江湖救急不同的是,比亞迪半導體是一家賺錢的公司。僅在2021年上半年,淨利潤就達到了1.84億元。王傳福還透露,将把10%的股權給管理團隊。

事實上,早在2005年王傳福就開始養起了晶片這條魚。那是比亞迪成立的第十個年頭,眼光超前的王傳福便組建團隊,研發IGBT(絕緣栅雙極半導體),3年後又收購了甯波中緯半導體晶圓廠。2018年12月10日,比亞迪在甯波做了一場技術解析會,比亞迪半導體一鳴驚人。經過13年的蟄伏,比亞迪已經建起一個從晶片設計到晶圓制造,再到測試、封裝的完整産業鍊。此前大陸IGBT器件90%依賴進口,比亞迪半導體橫空出世後,被三菱、英飛淩等廠商壟斷數十年的IGBT市場,從此被撕開一個裂口。

特斯拉最大的勁敵!海王比亞迪是如何“養魚”的?

2020年下半年開始,“晶片荒”席卷全球,當大多數車企在IGBT晶片上受制于人時,比亞迪卻成功掌控了整個電動汽車産業鍊。如今,比亞迪最前沿的IGBT 5.0産品,在晶片損耗、子產品溫度循環能力、電流輸出能力等關鍵名額上達到國際領先水準。

王傳福的“晶片魚”不僅填飽了自己的肚子,而且還兼濟友商。比亞迪的一名員工曾在私下場合透露,2021年,市場上部分汽車晶片漲價數十倍到上百倍。這時就有國内車企找到比亞迪,希望能買到比亞迪的晶片。彼時的晶片原材料價格上漲,經銷商囤積居奇,價格高到離譜。王傳福沒有落井下石,而是大手一揮,就給了該車企應急用的晶片。并且說,這批晶片不要錢,是借的,等到晶片不那麼緊張了,還一批回來就行。

果然,淋過雨的人,總想着給别人撐傘。此時的王傳福,一定還記得當年嫂子張菊秀為了給讀高中的他湊5塊錢的生活費,不僅典當了自己的嫁妝,而且還家挨戶,求祖宗告奶奶,幾毛幾毛地去借錢的場景。

02

逆天改命的“本命物”

王傳福這一生淋過的雨或許比任何一個中國知名企業家都多,多到可以裝滿幾個西湖。

13歲喪父,15歲喪母,最小的妹妹因無力撫養而被迫送人,他發誓考上中專,長大吃上公家飯,母親卻在中考當天突然離世,即便缺考兩門考試跑回家,依舊沒能見上母親最後一面……

如果是常人,這一生恐怕再無起色。但王傳福并非常人,他似乎是《老人與海》裡面那個“隻能被摧毀,不能被打敗”的老漁民,一次次向命運發起了反沖擊。在此之中,王傳福也找到了日後幫自己逆天改命的本命物——電池。這是王傳福的發家之本,也是比亞迪魚塘裡的第一條魚。

1994年11月18日,一個小小的作坊在深圳布吉的冶金大院成立了,這個作坊的名字,日後将響徹全世界,它叫“比亞迪”。王傳福帶着十幾個勞工,通宵在工廠研究鎳鉻電池。因為沒錢,王傳福隻能和工友們一起睡在樓頂的大通鋪,吃的是白水煮菜。

特斯拉最大的勁敵!海王比亞迪是如何“養魚”的?

後來,王傳福花了100萬元就建成了一個日産4000個鎳镉電池的生産線。這個價格連日本生産線的十分之一都不到,卻制造出比競争對手還便宜一半的電池。1997年,比亞迪就賣出了1.5億塊電池,占到了全球接近40%的市場佔有率。

2002年7月,比亞迪在香港上市,王傳福進入《福布斯》大陸富豪榜前50名。次年,比亞迪超越日本三洋,成為全球電池之王。王傳福也被人稱為“電池大王”。

5年後,當巴菲特的得力幹将索科爾來到位于深圳坪山的比亞迪生産基地考察時,目睹了他終身難忘的一幕。為了證明自家電池100%環保,王傳福當着他的面喝下了一杯電解液。一飲而盡之後,王傳福還遞了一杯給索科爾,說是為大家的友誼幹杯。

索科爾回國以後,立馬向巴菲特彙報,“This guy's amazing. You want to meet him.”(這家夥很有魅力,你一定很想見)。3個月後,當時的全球首富巴菲特就斥資2.3億美元吃下比亞迪2.25億股,占股10%。次年,王傳福便問鼎中國首富。

特斯拉最大的勁敵!海王比亞迪是如何“養魚”的?

比亞迪的電池再一次在公衆視野掀起波瀾是在2020年3月29日,西裝筆挺的王傳福站在舞台中央的聚光燈下,用不容置疑的語氣說道:“刀片電池‘會把自燃這個詞從新能源汽車的字典裡徹底抹掉’。”

王傳福想抹掉的何止是“自燃”,他更想抹掉的或許是競争對手不斷領先的優勢。雖然早在2007年,王傳福就宣布造出了全球第一款可用于汽車充電的鐵電池。甚至在2016年,王傳福還傲嬌地說:

“比亞迪的電池暫不會對外出售,我們要保持比亞迪在電池領域的領先地位。”

結果才過了一年,猛然一擡頭,才發現甯德時代的市值已經超過了中國石油,成為全球第一大動力電池廠。屋漏偏逢連夜雨,比亞迪新能源汽車全球銷冠的寶座也即将被特斯拉奪走。

但電池終歸是王傳福的本命物。憑借刀片電池的出色表現,不僅使自家的旗艦産品“漢”成為明星車型,月銷量穩定在1萬台以上。而且還打開了外銷之路,一汽紅旗、福特、南韓現代都使用了刀片電池。甚至是連老對手特斯拉,也對刀片電池眉來眼去,暗送秋波。

随着補貼退坡,成本更低、安全性更高的磷酸鐵锂電池在國内的出貨量猛增,反過來提高了刀片電池的吸引力。在閉門媒體會上,王傳福也提及以不起火的“刀片電池”而聲名鵲起的比亞迪動力電池闆塊,計劃在2022—2023年獨立上市。

雖然攸關性命,但電池并不是王傳福最大的魚。在比亞迪的魚塘裡,還有一條差點被資本扼殺的大魚。

03

魚塘裡的巨無霸

2003年,就在王傳福成為“電池大王”的那一年,他物色到了一條新魚——新能源汽車。他毫不掩飾地對外宣稱,自己對電動汽車有200%的信心。

彼時,中國的汽車界迎來了“跨界井噴之年”,新飛、美的、奧克斯、夏新、波導、五糧液、雲南紅塔集團……都嚷着要造車,正如前幾年,樂視、恒大、寶能等紛紛進入新能源汽車市場。當時,王傳福以2.73億港元收購秦川汽車被股東大罵,市值兩天蒸發幾十億。同年,大洋彼岸的矽谷悄然誕生了一家電動汽車公司,它叫特斯拉。冥冥之中,它們踏入了同一條河流。

4年後,比亞迪坪山基地落成,王傳福召開了盛大的釋出會,宣布比亞迪的目标是:2015成為中國第一的汽車生産企業,2025成為世界第一的汽車生産企業。即便是當時中國最狂妄的人,也認為王傳福是在吹牛皮。

特斯拉最大的勁敵!海王比亞迪是如何“養魚”的?

又過了6年,還是在深圳坪山的六角大樓,超過100名股東出席比亞迪股東大會,全國媒體蜂擁而至。彼時,與比亞迪汽車同齡的特斯拉正憑借Model S走出破産危機,首個季度盈利,股價翻番,第一座超級工廠開建。

但王傳福對特斯拉略有不屑,他認為售價百萬的特斯拉“隻是富人的玩具,隻适合小衆人群”,并放言“隻要家庭消費啟動,比亞迪分分鐘可以造出特斯拉”。這話很快傳到了馬斯克的耳朵裡,他大笑着反問北美媒體,“你見過比亞迪的車麼?我覺得從産品層面它就是不夠好。”

從當時的情況看,王傳福的論斷不無道理。與亨利·福特一樣,比亞迪開始造的也是結實耐用又便宜的車。在100多年前,亨利·福特硬是把市場均價2000美元的美國轎車拉低到Model T的360美元,再往後僅需260美元,相當于普通勞工半年的工資。相比于為富豪造一個玩具,貧苦出身的王傳福更願意為平民造一個“圓夢”工具——Build Your Dreams !

靠着這種理念,過去近十年,比亞迪在中國賣出了最多的新能源汽車,曾連續好幾年拿到全球銷量冠軍。不過随着2018年特斯拉在中國上海建廠,價格下探到二三十萬元,銷量大爆發,比亞迪跌落王座,全球銷量連續三年被特斯拉超過。但在中國市場,比亞迪依然是無可撼動的第一。

2021年5月19日,55歲的王傳福親眼看着比亞迪在深圳下線第100萬輛新能源汽車,成為首家達成這一裡程碑中國車企。此時,距離他收購秦川汽車剛好過去了18年,正所謂吾家有女初長成,比亞迪汽車終于出落得亭亭玉立。

特斯拉最大的勁敵!海王比亞迪是如何“養魚”的?

2022年伊始,中國新能源汽車2021年的銷量報告出爐,比亞迪新能源車累計銷量直逼60萬台,毫無懸念地成為國内新能源乘用車年度銷冠。特斯拉在中國僅僅銷售了32萬台,但這已經超過了“蔚小理”2021年的銷量之和。人們感歎,在新能源汽車領域,真正能與鲶魚特斯拉一戰的中國車企,或許隻有比亞迪。

不過王傳福并沒有沉醉于眼前。他告誡下屬,“現在是快魚吃慢魚,絕不是大魚吃小魚。隻要踩錯一個方向,就會損失一百個億,同時會丢掉三年時間。”

果然,還是王傳福最會“養魚”。

04

王傳福再造王傳福

在閉門媒體會快結束時,有記者問“把原本全産業鍊發展的比亞迪帝國分拆和外供,心路曆程是怎樣的?”

王傳福笑了笑說,隻賺比亞迪的錢,那不叫本事,拆出去賺市場的錢那才叫本事。經過2~3年的改革,我們終于湧現出一批能賣出去的産品,比如壓縮機,比如電池。現在則是考慮把企業賣出去,讓資本市場認可。除了半導體,未來還有更多的事業部會上市,電池、電機驅動都有可能。

特斯拉最大的勁敵!海王比亞迪是如何“養魚”的?

“如果我本人算是取得了一點成就的話,我們的目的是讓每一個子公司都成為一個‘小王傳福’。”深谙養魚大法的王傳福甚至開始“克隆”自己。

回首間,王傳福已經養了近30年的“魚”,比亞迪也成了名副其實的“海王”。不隻是生産汽車,還深耕IT、新能源和代工等領域,甚至是口罩。無一例外,比亞迪在它涉足的幾乎所有領域都取得了成功。王傳福自信地表示,比亞迪在各個技術闆塊都有成為“獨角獸”的潛質。

在世人看來,那個從安徽無為縣走出來的窮小子似乎無所不為。曾有人問,比亞迪的邊界在哪裡?

王傳福神秘一笑,隻說了四個字:“我先不說”。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