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俄烏沖突背後的經濟賬

作者:橋本看日本

俄烏沖突背後的經濟賬

橋本隆則

本文是頭條号《橋本看日本》的獨家文章,今日頭條享有獨家版權,未經允許轉載侵犯今日頭條版權權益,将受到法律追訴。歡迎把文章轉發到朋友圈

有關俄烏紛争,2021年12月開始成為世界的熱點,從那時開始,美國方面一直在對俄羅斯施加壓力,有的西方評論員認為面對美國,英國以及北約的壓力,俄羅斯似乎必定會在美國的壓力下屈服,畢竟“大炮一響,黃金萬兩”,俄羅斯要進行戰争,必定需要龐大的軍費支援,現在的俄羅斯經濟規模隻是歐洲中等國家。本次的 “俄烏危機”其實就是第二個“古巴危機”,當年蘇聯上司人赫魯曉夫就在美國的壓力下退縮。拜登總統原本認為,通過這次危機能夠提升自己的支援率,但事實上,俄羅斯的反應遠遠超過美國的預想,美國想通過“俄烏危機”達到政治上(提升支援率),經濟上(為美國加息)戰略初步遭遇挫折。

俄烏沖突背後的經濟賬
俄烏沖突背後的經濟賬

另一個方面,當俄羅斯公開承認烏克蘭東部兩個共和國獨立的結果,對于歐盟來說面臨艱難的選擇。從筆者的角度看,俄羅斯的經濟已經不是世界大國,隻相當于中國的‘一個經濟大省的規模,支撐俄羅斯龐大軍事力量的就是能源外交,特别是在石油價格不斷上漲的今天,歐洲,特别德國等國需要俄羅斯的能源。俄羅斯還保留着前蘇聯的70%的軍事實力,但經濟實力已經不到前蘇聯的30%,這樣的情況下,應對短期紛争還是能夠維持,一旦卷入如阿富汗那樣的戰争泥沼,對于俄羅斯人來說就是噩夢再來。幸虧拜登不是奧巴馬,6年前,與俄羅斯對峙時,奧巴馬就是通過沙特等國的增加石油産量,來壓低世界油價以便削弱俄羅斯,而現在俄羅斯是高油價的受益者。雖然,美國說要往歐洲運輸能源,但遠水是解不了近渴的。

筆者認為拜登總統通過制造戰争危機達到政治目的的做法,俄羅斯方面應該看得很清楚,美國這樣做最終就是弄巧成拙。克裡米亞危機前後,是全世界石油價格最低的時候,俄羅斯經濟嚴重依賴石油,當石油不能帶來财富時,這才是俄羅斯面臨最大的危機,不過在戰略夥伴的有利支援下,俄羅斯度過了前所未有的危機。

俄烏沖突背後的經濟賬

而這次“俄烏危機”發生在世界性原材料上漲,能源上漲的時刻,每桶石油的國際成交已經超過100美元,美國方面不斷持續制造戰争恐怖,造成全世界油價不斷上漲,不但不能削弱俄羅斯,而是對俄羅斯來說是最好戰略時期,這才有了承認烏克蘭東部兩個親俄共和國獨立的底氣。相反,美國經濟通貨膨脹嚴重,石油在美國CPI中占有重要的部分,煽動俄烏對抗,目前看來得不償失。

根據美國方面的情報,目前俄羅斯大約有18萬軍隊在俄烏邊境,相對美國派遣在烏克蘭與東歐的3000人,具有絕對的軍事優勢。并且最近10年,俄羅斯一直進行軍隊的改革,已經從蘇聯時代的鋼鐵巨人,初步演變為高科技軍隊。是以俄羅斯所需要的軍費也要比以往的戰争低。2021年1月,日本經濟專家曾經計算,俄烏戰争如果沒有外部軍隊介入,完全可以在2個月内結束,俄羅斯方面所需要的戰争費用大約300億美元。按照目前高企的油價,這筆費用對于俄羅斯來說完全沒有問題。

俄烏沖突背後的經濟賬
俄烏沖突背後的經濟賬

根據公開的資料,2021年俄羅斯政府收入大約6000億美元,财政赤字接近1000億美元,這個還是油價在40美元左右的财政收入。同時2021年,俄羅斯政府積極地在養老金項目進行改革,政府的支出大幅度減少,是以,應對與烏克蘭局部戰争能力要遠超過6-7年前。雖然俄羅斯與一些友好國家貿易交易時,已經開始使用美元以外的貨币來結算,但俄羅斯目前還在國際金融系統内,對外貿易的大部分都是獲得美元,按照英國方面的資料,俄羅斯外匯存底從5年前開始增加,2020年年末大約有6000億美元,并且俄羅斯還是國際上黃金儲備大國,近3年一直在儲備黃金,以便應付可能的危機。

俄烏沖突背後的經濟賬

綜合各方面的情報,隻要在4月底前,俄羅斯結束與烏克蘭的戰争,美國為首的西方各國在經濟上的壓力不能撼動俄羅斯在戰場上的優勢。估計美國如果要經濟制裁俄羅斯,最厲害的手段就是把俄羅斯驅逐出國際支付體系,雖然美國方面已經否定這個可能性,但俄羅斯還是擔心這樣的局面很快會到來。二次世界大戰之後,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一直主導世界的金融體系,一旦美國徹底要與俄羅斯進行對抗,俄羅斯就隻能像伊朗那樣,被完全排除出國際金融體系之外,對外貿易也将受到很大影響,俄羅斯方面不能支付國際貿易的貨款。或許這樣的金融交易可以通過中間銀行進行,而美國方面會對此嚴密監視,一旦發現有違反,會對中間銀行實施嚴厲的制裁。之前,因為遭到美國金融制裁,很多亞洲的中間銀行被迫破産。長期的金融制裁還将影響到俄羅斯的經濟,假如與烏克蘭戰争長期化,對俄羅斯的經濟體系有緻命的影響。

俄烏沖突背後的經濟賬

2022年2月22日,應美國國務卿布林肯的要求,中國外長與美方通了電話。據消息靈通人士提供的資訊,美國方面“請求”中國,在美國金融制裁俄羅斯時不要幫助俄羅斯。因為有中國的存在,俄羅斯也為了降低自身的風險,曾經預計把外貨儲備中的美元一半兌換成歐元以及人民币,來降低對美元的依賴,實際情況是現在外匯存底中,美元隻占20%,基本上變成了歐元與人民币等貨币。并且在對外貿易中,盡量避免使用美元結彙,改換成歐元以及人民币,這樣也提高了歐元與人民币的國際地位。不過,如果歐盟也參加對俄羅斯的制裁,使用歐元也有風險,是以,使用人民币成為俄羅斯風險最低的選擇。這也是美國方面态度變化的原因,2021年12月還對中國進行抵制,2022年2月就信誓旦旦說美中友好的原因。從某種意義上說中國已經成為這次俄烏沖突中的關鍵國家。

有人說美國人變臉比四川人變臉還要快。筆者認為如果沒有中國的存在,拜登的“危機戰略”或許能夠成功,但是有了中國,一種不同的聲音出現在國際社會。因為中國與俄烏雙方都有良好的外交關系,并且有巨大的經濟利益在其中,并且在美元以外,中國也在世界上推進自己的人民币支付體系,目前日本等國家都初步接受了這個體系,這也是存在美元以外的金融支付體系,中國可以根據自己國家利益判斷發展與第三國的經貿關系。而歐洲也需要避免與美國發生沖突的條件下,繼續保持與俄羅斯的能源外交,各方選擇中國也是理所當然,這就是美國方面變臉的原因。

俄烏沖突背後的經濟賬

俄烏沖突的背後是美俄的對抗,其中牽涉到歐盟,日本,中國等國的利益。中國與美國,歐盟,日本,俄羅斯,烏克蘭都保持良好的經貿關系。在各國避免風險的背景下,完全可以推進人民币的國際化,加快人民币兌換體系的布局。反觀歐盟,日本等國短期内或許會緊跟美國,但“俄烏危機”其實就是拜登版的“美國第一”表現,各國如何維護自身的利益,重新調整與美國的關系,建立一個多極穩定的世界,這次危機或許是一塊“試金石”。

原名:俄烏危機短期對俄羅斯有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