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平均年齡80+!這群“大熊貓”齊聚一堂,要開創昆曲舞台的新奇迹

大音希聲,歲月無痕,縱然命運跌宕、幾番浮沉,有這悠悠水磨腔做伴,便是如花美眷、似水流年。截至今年,昆大班中年齡最小的計鎮華也已邁入“八零後”行列。耄耋之年,老同學聚在一起,還是為了戲。

4月8日,“霓裳和韻”昆曲專場将在上海天蟾逸夫舞台上演。被稱為“大熊貓”的國寶級昆劇表演藝術家計鎮華、嶽美缇、張銘榮、梁谷音、蔡正仁(以姓氏筆畫為序)将齊齊亮相,攜手奉上折子戲精彩彙演。

平均年齡80+!這群“大熊貓”齊聚一堂,要開創昆曲舞台的新奇迹

圖說:幾位老藝術家一起出席“霓裳和韻”昆曲專場釋出會 新民晚報記者 王凱 攝 (下同)

因“隻此一場”,演出一開票就秒空。對此,梁谷音、嶽美缇開着玩笑說:“大概知道我們演一場、少一場。”繼而又感慨:“真心感謝喜愛、追捧昆曲的戲迷和觀衆,80歲上台還有這樣的‘待遇’,我們很榮幸,也為昆曲高興。”而向來樂天的蔡正仁則幽默道:“我們這一台‘超高齡’,可算創下舞台紀錄,後面有沒有來者不曉得,但肯定前無古人,當年傳字輩老師也沒這麼‘老’還在登台的。”

80歲挑戰18歲的《思凡》

在此次“霓裳和韻”昆曲專場的戲碼中,看不到耳熟能詳的《牡丹亭》,“遊園”“驚夢”“尋夢”“離魂”“拾畫”“叫畫”一概不用。“我們想要讓觀衆看點不一樣的。”當梁谷音宣布,她要演的是《思凡》時,不但台下戲迷倒抽一口涼氣,就連坐在台上的蔡正仁也探出身子越過中間的計鎮華,向她翹翹大拇指:“侬居然挑這個戲,有魄力!”

平均年齡80+!這群“大熊貓”齊聚一堂,要開創昆曲舞台的新奇迹

圖說:計鎮華

凡唱昆曲、懂昆曲的都知道,男怕《夜奔》、女怕《思凡》。作為旦角挑梁的重頭戲,《思凡》這一折,“小尼姑”要在台上載歌載舞40分鐘,對唱功和做工要求極高,既要細膩刻畫年方二八的少女如何忍受思凡的苦悶、懷春的悸動,還要将數羅漢等絕技巧妙無痕地融于表演之中,不留刻意。當初,梁谷音就是憑借這出戲一炮而紅。在說起和《思凡》的淵源時,她曾透露,小時候家裡窮,有被送到尼姑庵寄養的經曆,是以她對小尼姑的描摹尤為生動。

自1991年後,梁谷音就沒有帶妝完整唱過《思凡》了,2019年為畫家陳佩秋慶生時,她也隻唱了片段。故而,這于她是一次挑戰,但對觀衆,絕對是一次難能可貴飽眼福的機會。

選擇《思凡》,梁谷音也有無奈:“本來想演《借茶》,可惜老搭檔家裡有病人要照顧。”當然,也有人建議她唱《尋夢》,亦是得心應手的,但有追求的梁谷音不願意唱“太熟”的戲,“演來演去都是《尋夢》,我怕觀衆看煩,就來《思凡》好了。明朝開始,我也要跟着谷好好一道,天天來練功了。”

平均年齡80+!這群“大熊貓”齊聚一堂,要開創昆曲舞台的新奇迹

圖說:梁谷音

厚底靴削掉10公分

為着這場演出忐忑不已的,除了梁谷音,還有嶽美缇。“拾畫”“叫畫”是唱不動了,她特别選了《玉簪記·問病》一折:“這出戲也是我很喜歡的,有很好聽的唱腔,舞台上四個人物妙趣橫生,每個人都有表演,特色鮮明,是诙諧小喜劇。雖然沒有‘拾畫’‘叫畫’閱聽人度高,但特别有嚼頭。考慮到我腿腳不利索,演病中的潘必正,拖着點步子走,既能掩蓋掉一些,又符合人物病中情境。”

在應承下演出的當天,嶽美缇就趕到昆團翻箱倒櫃找厚底靴。舞台上潇灑儒雅的“女小生”,往年上台都要腳蹬15厘米高的厚底靴,為顯身姿飄逸,她還會在靴内加5厘米的内增高,可如今要駕馭這腳下多出來的“20厘米”卻是不易。

因膝蓋、腳腕都有傷,嶽美缇已有近三年未曾登台,偶爾亮相也是便裝清唱,要重新穿上高靴,她有點怵:“我讓他們幫我找底低一點、能踩穩的靴子,試了半天,10公分(厘米)那雙剛剛好。”那天,嶽美缇抱着靴子回家就開始練習,吃飯、踱步都穿着,“兩三年沒穿高靴,總要在家裡走走,找找感覺。”

平均年齡80+!這群“大熊貓”齊聚一堂,要開創昆曲舞台的新奇迹

圖說:嶽美缇

不到不惑 不碰“醉寫”

《驚鴻記·太白醉寫》是蔡正仁最喜歡的一折戲,也是他悟得最艱難的一折戲。他曾給張軍、黎安等愛徒定過一個規矩——不到不惑,不碰“醉寫”,因為根本悟不透。而他自己就為此走過一段彎路。

1958年,不足18歲的蔡正仁被要求演出《太白醉寫》。這是一出表演難度極高的戲,俞振飛20歲學起,40多歲還不敢演,蔡正仁隻能硬着頭皮去求教。沒想到俞振飛一口答應,他說:“我建議你先向沈傳芷老師學,因為我也是向他學的,你向他學了,我再來給你加工。”就這樣,蔡正仁學下了《太白醉寫》,在文化廣場演出後,他心中不免得意,覺得老師40歲才拿下的戲,被他提前20年完成了目标。

二十餘年後,當蔡正仁想再度拿起《太白醉寫》這折戲,卻蓦然發現,好像他從未真正讀懂、學會過這出戲。那一次的演出,他在舞台上感覺自己就是個大寫的“尴尬”,手和腳都無處安放的感覺。沮喪之下,他寫信去請教恩師俞振飛,信中直言:“為什麼人到中年,我反而不會演《太白醉寫》了?”沒料俞老回複說:“我等你這句話等了20多年了。”

平均年齡80+!這群“大熊貓”齊聚一堂,要開創昆曲舞台的新奇迹

圖說:蔡正仁

此次,選擇《太白醉寫》這折戲,既為心中那一點孤念,也為紀念恩師俞振飛誕辰120周年。蔡正仁在台上動容地說:“今天,我們一群80多歲的昆曲人還能攜手登台,唱我們最愛的昆曲,台下還能有那麼多捧場的戲迷和觀衆,既是我們之幸,也是昆曲之幸。我也希望我們能為後來人樹立一個榜樣,但願在他們(昆劇接班人)80歲時,也能如我們這般登台,也依舊能有掌聲在台下響起。”

據悉,本次演出不但有國寶級昆劇藝術家撐台,還有中生代實力演員沈昳麗、趙磊、陳莉攜手優秀青年演員傾情參與。上海文聯副主席、上海劇協主席谷好好更是親自上陣。她感慨:“20歲的時候,我就在為老藝術家們的演出‘開鑼’,如今30年過去了,我還能再為他們‘開鑼’,真的覺得很幸福。”(新民晚報記者 朱淵)

繼續閱讀